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往往不会灵活使用教材,一味地对教材作肢解分析,把每篇课文所涉及的知识点一一罗列,把教参上的“标准”硬塞给学生,甚至要求学生象背古诗文一样一字不漏地背出来,不允许学生“越雷池一步”。由于长期地接受这样的训练,上课时学生只知道死记“标准答案”,吃惯“现成饭”,导致思维僵化,不会学习,更谈不上有创新能力。他们只知道“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汉语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文字之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怎能把“现成饭”硬塞给学生,并且要他们死记硬背呢?其实学习更应该重视的是过程,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文化素养,教师要宽容对待这种差异,要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课堂上要重视学生,不要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想素质教育顺利地进行单靠行政命令是不够的。因为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素质教育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教师。为此,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变教法研究为学法研究,变“灌输填鸭”为“点拨引导”,帮助学生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只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如果课堂上学生围绕目标,积极思考,不断地发现问题,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发问,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发现规律,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不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一、从无疑处设疑,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篇课文,一个语段,有时看上去内容很明确,似乎没有值得疑问的地方,但仔细推敲,往往有其深刻的内涵或深藏着作家的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例如,《范进中举》中范进在中举前后对胡屠户的不同称呼。中举前称“岳父”,中举后称“老爹”。这一细节有很多学生都是疏忽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范进为什么会改变对胡屠户的称呼,从中可以看出范进是怎样一个人。通过思考,学生明白范进在神志清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读书人,从这种称呼变化中可以看出范进是一个城府比较深,感情不容易外露的人。这种人尚且在见到报贴后发疯,可见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再如《〈陈毅市长〉选场》中,“闲谈不超过三分钟”出现过多次,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作者多次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发现作者主要用这句话推动故事情节,是为刻画爱国知识分子齐仰之的形象服务。通过多次训练,让学生学会在无疑处发现问题。
二、从有疑处设疑,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具有发散性思维是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教师通过对文章中有疑处设疑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曹刿论战》中对鲁庄公形象的分析,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鲁庄公作为一个国君有哪些不足?又有哪些是值得肯定的?对于第一问学生的答案基本一致。作战前他把作战取胜的条件寄托在近臣和神灵上,说明他政治上的无能;在长勺之战中,“将鼓”“将驰”又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战后还不明白取胜的原因,更说明他“鄙”。对于第二问,学生争论不休,通过讨论、探究,基本形成一致的意见,即作战前能接见曹刿,作战时能听从曹刿的意见,说明他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国君。对于“公问其故”,有的同学说他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理由是取胜了还不知道取胜的原因。有的说他是一个不耻下问的国君,理由是作为一个国君,不懂的地方敢于向曹刿请教。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教师最后都肯定了他们的看法。教师归纳说,在作品中有许多类似的,值得讨论的地方,同学们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要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通过多次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促使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创设问题情境,旨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诗人揭示了时空的关系:天地空间像硕大无比的客舍,容纳了世上的万物,时间光阴像匆忙的过客,不停地向前奔跑,时间穿过空间,空间包容着古往今来的时间,时空就在这特定的情境中统一在一起。可见,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工作、学习的。就像足球比赛有主客制一样。主场的场地,观众的反应等构成了特定的情境。这种特定的情境有时有利于主场运动员的发挥,也有可能给主场运动员造成压力,影响他们的发挥。可见情境对人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需要,引入或创造与问题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内容。简而言之,就是要创设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境。例如:在上《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无尽的哀乐演染亿万人民在周总理逝世一周年之际的无尽哀思,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亿万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思念之情。从而解决“体会诗歌中表现的感情”这一目标。又比如:《〈白毛女〉选场》中笔者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年代和作品中反映的生活年代相差甚远,学生很难领会地主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我就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这一选段,通过表演学生领悟到了地主的残酷,农民的苦难。完成了学习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确实有利于学生把握作品的内涵,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鼓励学生比较、分析,旨在提高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语文学习何尝不是这样。通过对两篇文章或两句相似的语句放在一起,让学生品评,有利于提高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例如《范进中举》与《孔乙己》两篇小说题材相同,但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对主人公的态度以及主人公的性格存在着较多的差异。学生经过讨论,比较后得出:前者主要采用多层次的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来刻画主人公,而后者则采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来刻画孔乙己。主人公的性格也有较多的差异,虽然他们都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都追求功名,但范进还表现出卑微、狡猾,甚至虚伪。孔乙己则是善良。两位作家对两个人物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前者主要是批判和嘲讽。后者除了批判以外还有同情,即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又如《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优秀的散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时写的,但两位作家的胸襟和抱负在相似中又有很多的不同。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后归纳,学生定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思对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优化提问的方式,并由此引导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带着教材走向教师,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558306贵州省平塘县西关中学)
汉语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文字之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怎能把“现成饭”硬塞给学生,并且要他们死记硬背呢?其实学习更应该重视的是过程,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文化素养,教师要宽容对待这种差异,要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课堂上要重视学生,不要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想素质教育顺利地进行单靠行政命令是不够的。因为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素质教育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教师。为此,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变教法研究为学法研究,变“灌输填鸭”为“点拨引导”,帮助学生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只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算真正启动。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如果课堂上学生围绕目标,积极思考,不断地发现问题,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发问,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发现规律,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不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一、从无疑处设疑,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篇课文,一个语段,有时看上去内容很明确,似乎没有值得疑问的地方,但仔细推敲,往往有其深刻的内涵或深藏着作家的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例如,《范进中举》中范进在中举前后对胡屠户的不同称呼。中举前称“岳父”,中举后称“老爹”。这一细节有很多学生都是疏忽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范进为什么会改变对胡屠户的称呼,从中可以看出范进是怎样一个人。通过思考,学生明白范进在神志清的时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读书人,从这种称呼变化中可以看出范进是一个城府比较深,感情不容易外露的人。这种人尚且在见到报贴后发疯,可见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再如《〈陈毅市长〉选场》中,“闲谈不超过三分钟”出现过多次,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作者多次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发现作者主要用这句话推动故事情节,是为刻画爱国知识分子齐仰之的形象服务。通过多次训练,让学生学会在无疑处发现问题。
二、从有疑处设疑,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具有发散性思维是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教师通过对文章中有疑处设疑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曹刿论战》中对鲁庄公形象的分析,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鲁庄公作为一个国君有哪些不足?又有哪些是值得肯定的?对于第一问学生的答案基本一致。作战前他把作战取胜的条件寄托在近臣和神灵上,说明他政治上的无能;在长勺之战中,“将鼓”“将驰”又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战后还不明白取胜的原因,更说明他“鄙”。对于第二问,学生争论不休,通过讨论、探究,基本形成一致的意见,即作战前能接见曹刿,作战时能听从曹刿的意见,说明他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国君。对于“公问其故”,有的同学说他是一个目光短浅的人,理由是取胜了还不知道取胜的原因。有的说他是一个不耻下问的国君,理由是作为一个国君,不懂的地方敢于向曹刿请教。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教师最后都肯定了他们的看法。教师归纳说,在作品中有许多类似的,值得讨论的地方,同学们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要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通过多次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促使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创设问题情境,旨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诗人揭示了时空的关系:天地空间像硕大无比的客舍,容纳了世上的万物,时间光阴像匆忙的过客,不停地向前奔跑,时间穿过空间,空间包容着古往今来的时间,时空就在这特定的情境中统一在一起。可见,人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工作、学习的。就像足球比赛有主客制一样。主场的场地,观众的反应等构成了特定的情境。这种特定的情境有时有利于主场运动员的发挥,也有可能给主场运动员造成压力,影响他们的发挥。可见情境对人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需要,引入或创造与问题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内容。简而言之,就是要创设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境。例如:在上《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无尽的哀乐演染亿万人民在周总理逝世一周年之际的无尽哀思,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亿万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思念之情。从而解决“体会诗歌中表现的感情”这一目标。又比如:《〈白毛女〉选场》中笔者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年代和作品中反映的生活年代相差甚远,学生很难领会地主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我就让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这一选段,通过表演学生领悟到了地主的残酷,农民的苦难。完成了学习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确实有利于学生把握作品的内涵,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鼓励学生比较、分析,旨在提高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语文学习何尝不是这样。通过对两篇文章或两句相似的语句放在一起,让学生品评,有利于提高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例如《范进中举》与《孔乙己》两篇小说题材相同,但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对主人公的态度以及主人公的性格存在着较多的差异。学生经过讨论,比较后得出:前者主要采用多层次的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来刻画主人公,而后者则采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来刻画孔乙己。主人公的性格也有较多的差异,虽然他们都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都追求功名,但范进还表现出卑微、狡猾,甚至虚伪。孔乙己则是善良。两位作家对两个人物的态度也是不同的,前者主要是批判和嘲讽。后者除了批判以外还有同情,即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又如《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优秀的散文,都是作者在被贬时写的,但两位作家的胸襟和抱负在相似中又有很多的不同。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后归纳,学生定能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孪生兄弟,思对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优化提问的方式,并由此引导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带着教材走向教师,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558306贵州省平塘县西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