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德育工作不断深化。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社会各界对小学校园中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小学教学管理实际工作中,德育教育存在忽视学生安全管理的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具体改善小学教学安全管理现状,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德育素养良好发展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德育;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106
在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进程中,德育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德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具体表现除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个人品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塑造之外,安全教育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由于对安全教育与管理的不够重视,导致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一、小学德育管理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如今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进步,学校和众多教师在努力扩大办学规模、加大教学的技术与设备投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精力。但却有一些学校忽视了一个客观事实:学生学习好、成绩好的重要前提是保障校园安全,保障学生的人身和心理安全。小学的安全教育工作缺乏系统、整体性的科学规划,存在偶然性(缺乏明确目标和固定周期)、理论化(“填鸭式”理论教学)、形式化(应付检查)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也造成了许多小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也不够完善,存在明显的短板或空缺,安全教育专业人才缺乏,教师的安全教育管理素养和和方式方法落后等新的问题。
二、加强小学德育中的安全管理具体举措
(一)坚持以生为本,加强安全教育
学校和教师首先应该端正态度,认识到安全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学校、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1]。其次,要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安全教育需求和客观身心发展规律,要根据学生当前学龄和生活环境可能遇见或已经发生的安全问题或隐患,制定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引导预案。例如可以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或社会热点中的真人真事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指导。同时,配备专业的安全教育人才向学生进行相关的安全行为操作示范,要让学生在掌握一些必备的安全防护技能之时,还要明白为何要这样做,如:在火灾中为什么必须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而不是直接迎着浓烟往外冲?因为浓烟中有大量有害物质是火灾致死的主要原因。学生只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加深认识,引起重视。此外,学校更要定期开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安全教育演习活动,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让学生掌握更多有用的安全问题防范技能,发展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在小学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师应配合学校加强对班级和学生管理的安全制度建设工作[2]。在班级中要配合学校的定期安全教育和演习计划,定期开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安全知识、故事、情景剧等形式多样的趣味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对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兴趣与主动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保护意识。同时班主任、各学科教师,也要配合学校和保卫处、食堂等各个部门,加强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在内的,在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就餐、探索实践等各个环节中的身心安全教育工作,比如师生都应学习在学生或自己突发急症时如何提供能力范围内的基本帮助(比如送呼吸困难的学生去校医院,就要给其足够的空间,并且不能低着头,要保持呼吸道顺畅),以确保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帮助与治疗。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更要注意对学生良好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例如在实验课程中规范使用实验器材,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在需要动手操作的课程学习中,要避免有毒物质、锋利物品的直接接触或入口。在每堂课开始前,各学科教师在向学生讲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时,也必须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醒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避免意外的发生。
(三)加强学生德育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培养
校内的校园欺凌多发生在学生之间甚至师生之间,校外则主要是校外人员对校内学生的欺凌之上。针对校内的欺凌现象,教师和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对学生德育意识与行为规范的培养。通过树立榜样、标杆并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奖励的方式,激励他人向其学习,在整个班级、校园中营造一股积极、友爱、向上的正能量环境。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于校园欺凌的监控和管理,在校园内的非隐私区域安装必要的监控并配备必要的保卫人员,尽可能减少欺凌现象的发生。同样也要加强对校外人员以及校园周边环境的管理与反馈,避免校外人员对校内学生的欺凌行为。
(四)加强家校合作,确保学生身心安全
最后更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建立牢固的家校联系渠道。在学生离校期间与家长或其监护人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动向,确保学生安全归家。同时还应组建家校安全管理联合委员会,让相互邻近的家长们组成一个联合小组,在有家长失联或无法及时查收信息时,由小组内其他成员帮助确认学生是否到家,避免学生失联或意外的发生。
结语
总之,学校、班主任、各学科教师都必须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足够重视,要制定定期、针对性的有实效的安全理论宣传与实践教育或演习活动,关注学生在校园内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食品安全、活动安全,关注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行为、操作、实验等方面的安全问题,要注意对学生德育思想和行為规范的正向引导,更要关注与家长的沟通配合,加强对学生安全的有效管控。
参考文献
[1]甘金秀.探究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182.
[2]徐明.浅谈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德育;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106
在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进程中,德育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小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德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具体表现除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个人品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塑造之外,安全教育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由于对安全教育与管理的不够重视,导致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一、小学德育管理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如今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进步,学校和众多教师在努力扩大办学规模、加大教学的技术与设备投入、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等方面投入了巨大精力。但却有一些学校忽视了一个客观事实:学生学习好、成绩好的重要前提是保障校园安全,保障学生的人身和心理安全。小学的安全教育工作缺乏系统、整体性的科学规划,存在偶然性(缺乏明确目标和固定周期)、理论化(“填鸭式”理论教学)、形式化(应付检查)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也造成了许多小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也不够完善,存在明显的短板或空缺,安全教育专业人才缺乏,教师的安全教育管理素养和和方式方法落后等新的问题。
二、加强小学德育中的安全管理具体举措
(一)坚持以生为本,加强安全教育
学校和教师首先应该端正态度,认识到安全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学校、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1]。其次,要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安全教育需求和客观身心发展规律,要根据学生当前学龄和生活环境可能遇见或已经发生的安全问题或隐患,制定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引导预案。例如可以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或社会热点中的真人真事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指导。同时,配备专业的安全教育人才向学生进行相关的安全行为操作示范,要让学生在掌握一些必备的安全防护技能之时,还要明白为何要这样做,如:在火灾中为什么必须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而不是直接迎着浓烟往外冲?因为浓烟中有大量有害物质是火灾致死的主要原因。学生只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加深认识,引起重视。此外,学校更要定期开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安全教育演习活动,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让学生掌握更多有用的安全问题防范技能,发展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在小学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师应配合学校加强对班级和学生管理的安全制度建设工作[2]。在班级中要配合学校的定期安全教育和演习计划,定期开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安全知识、故事、情景剧等形式多样的趣味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对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兴趣与主动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安全保护意识。同时班主任、各学科教师,也要配合学校和保卫处、食堂等各个部门,加强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在内的,在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就餐、探索实践等各个环节中的身心安全教育工作,比如师生都应学习在学生或自己突发急症时如何提供能力范围内的基本帮助(比如送呼吸困难的学生去校医院,就要给其足够的空间,并且不能低着头,要保持呼吸道顺畅),以确保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帮助与治疗。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更要注意对学生良好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例如在实验课程中规范使用实验器材,避免实验事故的发生,在需要动手操作的课程学习中,要避免有毒物质、锋利物品的直接接触或入口。在每堂课开始前,各学科教师在向学生讲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时,也必须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醒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避免意外的发生。
(三)加强学生德育意识和行为规范的培养
校内的校园欺凌多发生在学生之间甚至师生之间,校外则主要是校外人员对校内学生的欺凌之上。针对校内的欺凌现象,教师和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对学生德育意识与行为规范的培养。通过树立榜样、标杆并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奖励的方式,激励他人向其学习,在整个班级、校园中营造一股积极、友爱、向上的正能量环境。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于校园欺凌的监控和管理,在校园内的非隐私区域安装必要的监控并配备必要的保卫人员,尽可能减少欺凌现象的发生。同样也要加强对校外人员以及校园周边环境的管理与反馈,避免校外人员对校内学生的欺凌行为。
(四)加强家校合作,确保学生身心安全
最后更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建立牢固的家校联系渠道。在学生离校期间与家长或其监护人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动向,确保学生安全归家。同时还应组建家校安全管理联合委员会,让相互邻近的家长们组成一个联合小组,在有家长失联或无法及时查收信息时,由小组内其他成员帮助确认学生是否到家,避免学生失联或意外的发生。
结语
总之,学校、班主任、各学科教师都必须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足够重视,要制定定期、针对性的有实效的安全理论宣传与实践教育或演习活动,关注学生在校园内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食品安全、活动安全,关注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行为、操作、实验等方面的安全问题,要注意对学生德育思想和行為规范的正向引导,更要关注与家长的沟通配合,加强对学生安全的有效管控。
参考文献
[1]甘金秀.探究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182.
[2]徐明.浅谈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