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05-01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有关传播思想史及有关人际交往理论的考辨,基于笔者的个人体验和对周边生活的观察分析,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如今的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的交流略显无奈,也就是说,科学技术所提供的便利的交流平台,沟通渠道,对于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实质性帮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目的在于探明网络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施加的真实影响,希望能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所启迪。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人际交流;思考
1提出问题
毫无疑问全球化的步伐一直在前进,它从遥远的历史和空间的边缘走到我们眼前,将人们置身于其中,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的一个崭新的课题。而网络作为全球化技术逻辑的推行者,充分体现着全球化进程的灵魂。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经提出“地球村”概念,即网络的发展促进人类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借助新的电子媒介,人类成功克服了地理空间带来的不利,实现了便利的沟通。显然,对于麦克卢汉所提出的理论,在宏观层面上,通过人类普遍的体验证明是成立的。然而,我的疑惑在于:当考察的主体范围缩小,空间范围也相对缩小,这样的理论是否依然能够合理地解释现实的状况?
2文献回顾
加拿大传播学者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Adams Innis)对于麦克卢汉提出的“人体延伸论”有重要影响。他们的观点是:传播媒介是人类思维的延伸,任何历史时期的热点问题都是人类所使用的占优势地位的媒介所致。人们总是通过某种适当的平衡感觉比来适应世界,每一个时代的主导媒介会产生其独特的感觉比,从而影响人们的知觉,是人类得以凭借媒介的技术进步对其自身的感觉器官功能作相应的延伸,比如印刷品被看作是眼睛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脑是人类中枢神经的延伸。那么由此推出,以网络为核心的媒介,无疑是人类整体感官的延伸,从这个意义上看,网络理应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有利渠道。
然而,美国的彼得斯(John Durham Peters)在其著作《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的分析中,却得出了不同的答案。彼得斯通过对西方传播思想史的研究,从柏拉图《斐德罗篇》中的对话和爱欲到招魂术传统和黑格尔、马克思、克尔凯郭尔对交流的观点等,最终声称交流是不可能的。他指出完美的交流史乌托邦幻想,交流是没有保证的冒险,而只有人与人之间的爱心才是最重要的。虽然,这是一种关于“交流”的悲观情绪,尽管如今时代不同了,我们被网络和信息包围,但作者的忧虑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正是笔者提出问题的灵感。或许,对如今的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交流的思考,是在更小的范围上对彼得斯提出的观点的论证。
3提出假设
基于以上关于传播学中媒介性质及传播思想史的文献的回顾,得出了看似矛盾的两个结论,一方面,网络可以延伸我们的身体,促进交流;另一方面,历史却告诉我们交流是多么的无奈。笔者要提出的假设是:如今,网络在促进大学生实质性的人际交往上的作用是有限的,至少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4现状分析
针对大学生利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情况,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发现以下特点:
4.1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率高。如今,网络终端使用率极高,几乎没有大学生离得开网络通讯工具(不包括手机终端),即大学生拥有很便捷的网络聊天途径。
4.2网络通讯工具的使用频率高。统计的数据表明,76.31%的同学每天至少登录一次,只有10.52%的学生每周使用少于4天。总体看来,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通讯工具的频率相当高。
4.3登录状态选择“隐身”居多。只有不到两成的被调查者一般选择“在线”,选择“隐身”的占78.94%。这至少在数据上说明,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通讯时大部分选择隐身状态。而对方显示的状态是确定是否有交流意愿的标志,一般,“在线”状态表示具备正常的交流条件,其他状态表示暂时性不具备沟通的条件,而“隐身”则直接宣告交流的死亡,至少使用者并不希望对方的打扰,尽管他拥有发出信息的权利。
4.4交流对象以同学朋友占多数。26.31%的同学通常与亲人交流,而大部分会与同学朋友交流,占六成,其余一成左右的同学通常会与一般的网友交流。由此对应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的强弱关系理论,比起亲人朋友,一般网友与使用者的关系是弱关系,所以网友仅占一小部分;而相对于亲人,朋友同学显然也是弱关系,但大学生却倾向于后者,是否存在关系认同,成为是否进行交流的关键因素。
4.5即时通讯工具对促进人际交流的效果不明显。对于网络是否真正促进大学生与他人的沟通,44.21%的回答是积极的,消极回答将近四成。大体看来,大学生具备优越的与他人交流的条件,却没有取得良好的交流效果——促进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究其原因,他们不知从何说起,那还不如选择沉默。
5小结
无疑,信息时代使得网络迅速普及,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众多人具备进行网络通讯的便利条件。那么,如何看待它与促进大学生人际交流的作用不明显之间的矛盾呢?这完全取决于大学生的心态。目前看来,或许大学生略显封闭的心态是造成交流不利的主要原因。彼得斯所谓的“交流是不可能的”,在纯理论意义上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他人只能借助你所说出的言语符号才能理解你所表达的思想,而编码与译码的过程是不可能完全对应的,再者人们表达的言语有时并非头脑中精确的思想。然而,必须理清的是,很大程度上,彼得斯所谓的“交流的无奈”与当今大学生交流的情况似乎是两回事,今天的大学生群体并非因为交流内容不被准确理解而感到无奈,而是缺乏进行交流的欲望,所以往往选择了沉默。
笔者认为,要改变网络对促进人际交流作用不明显的局面,大学生应该打破自身的束缚,以开放的心态与人交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型。
参考文献
[1]鲍宗豪,《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8
[2](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
[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
[4](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5,2007.6
[5](美)马克?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国外社会学》,1998年第2期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05-01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有关传播思想史及有关人际交往理论的考辨,基于笔者的个人体验和对周边生活的观察分析,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提出这样一个假设:如今的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的交流略显无奈,也就是说,科学技术所提供的便利的交流平台,沟通渠道,对于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实质性帮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目的在于探明网络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施加的真实影响,希望能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所启迪。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人际交流;思考
1提出问题
毫无疑问全球化的步伐一直在前进,它从遥远的历史和空间的边缘走到我们眼前,将人们置身于其中,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的一个崭新的课题。而网络作为全球化技术逻辑的推行者,充分体现着全球化进程的灵魂。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曾经提出“地球村”概念,即网络的发展促进人类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借助新的电子媒介,人类成功克服了地理空间带来的不利,实现了便利的沟通。显然,对于麦克卢汉所提出的理论,在宏观层面上,通过人类普遍的体验证明是成立的。然而,我的疑惑在于:当考察的主体范围缩小,空间范围也相对缩小,这样的理论是否依然能够合理地解释现实的状况?
2文献回顾
加拿大传播学者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Adams Innis)对于麦克卢汉提出的“人体延伸论”有重要影响。他们的观点是:传播媒介是人类思维的延伸,任何历史时期的热点问题都是人类所使用的占优势地位的媒介所致。人们总是通过某种适当的平衡感觉比来适应世界,每一个时代的主导媒介会产生其独特的感觉比,从而影响人们的知觉,是人类得以凭借媒介的技术进步对其自身的感觉器官功能作相应的延伸,比如印刷品被看作是眼睛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脑是人类中枢神经的延伸。那么由此推出,以网络为核心的媒介,无疑是人类整体感官的延伸,从这个意义上看,网络理应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有利渠道。
然而,美国的彼得斯(John Durham Peters)在其著作《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的分析中,却得出了不同的答案。彼得斯通过对西方传播思想史的研究,从柏拉图《斐德罗篇》中的对话和爱欲到招魂术传统和黑格尔、马克思、克尔凯郭尔对交流的观点等,最终声称交流是不可能的。他指出完美的交流史乌托邦幻想,交流是没有保证的冒险,而只有人与人之间的爱心才是最重要的。虽然,这是一种关于“交流”的悲观情绪,尽管如今时代不同了,我们被网络和信息包围,但作者的忧虑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正是笔者提出问题的灵感。或许,对如今的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交流的思考,是在更小的范围上对彼得斯提出的观点的论证。
3提出假设
基于以上关于传播学中媒介性质及传播思想史的文献的回顾,得出了看似矛盾的两个结论,一方面,网络可以延伸我们的身体,促进交流;另一方面,历史却告诉我们交流是多么的无奈。笔者要提出的假设是:如今,网络在促进大学生实质性的人际交往上的作用是有限的,至少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4现状分析
针对大学生利用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情况,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发现以下特点:
4.1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率高。如今,网络终端使用率极高,几乎没有大学生离得开网络通讯工具(不包括手机终端),即大学生拥有很便捷的网络聊天途径。
4.2网络通讯工具的使用频率高。统计的数据表明,76.31%的同学每天至少登录一次,只有10.52%的学生每周使用少于4天。总体看来,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通讯工具的频率相当高。
4.3登录状态选择“隐身”居多。只有不到两成的被调查者一般选择“在线”,选择“隐身”的占78.94%。这至少在数据上说明,大学生群体使用网络通讯时大部分选择隐身状态。而对方显示的状态是确定是否有交流意愿的标志,一般,“在线”状态表示具备正常的交流条件,其他状态表示暂时性不具备沟通的条件,而“隐身”则直接宣告交流的死亡,至少使用者并不希望对方的打扰,尽管他拥有发出信息的权利。
4.4交流对象以同学朋友占多数。26.31%的同学通常与亲人交流,而大部分会与同学朋友交流,占六成,其余一成左右的同学通常会与一般的网友交流。由此对应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的强弱关系理论,比起亲人朋友,一般网友与使用者的关系是弱关系,所以网友仅占一小部分;而相对于亲人,朋友同学显然也是弱关系,但大学生却倾向于后者,是否存在关系认同,成为是否进行交流的关键因素。
4.5即时通讯工具对促进人际交流的效果不明显。对于网络是否真正促进大学生与他人的沟通,44.21%的回答是积极的,消极回答将近四成。大体看来,大学生具备优越的与他人交流的条件,却没有取得良好的交流效果——促进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究其原因,他们不知从何说起,那还不如选择沉默。
5小结
无疑,信息时代使得网络迅速普及,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众多人具备进行网络通讯的便利条件。那么,如何看待它与促进大学生人际交流的作用不明显之间的矛盾呢?这完全取决于大学生的心态。目前看来,或许大学生略显封闭的心态是造成交流不利的主要原因。彼得斯所谓的“交流是不可能的”,在纯理论意义上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他人只能借助你所说出的言语符号才能理解你所表达的思想,而编码与译码的过程是不可能完全对应的,再者人们表达的言语有时并非头脑中精确的思想。然而,必须理清的是,很大程度上,彼得斯所谓的“交流的无奈”与当今大学生交流的情况似乎是两回事,今天的大学生群体并非因为交流内容不被准确理解而感到无奈,而是缺乏进行交流的欲望,所以往往选择了沉默。
笔者认为,要改变网络对促进人际交流作用不明显的局面,大学生应该打破自身的束缚,以开放的心态与人交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型。
参考文献
[1]鲍宗豪,《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8
[2](加)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
[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
[4](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5,2007.6
[5](美)马克?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的力量》,《国外社会学》,199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