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实现教学设计与学科素养的有效对接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61583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明确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是学科素养目标的达到。目标从知识点的了解、理解与记忆,转变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的培育,这要求教师必须提升教学设计的站位,即从关注单一的知识点、课时教学转变为大单元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改变学科知识的碎片化教学,真正实现教学设计与素养目标的有效对接。
  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大单元教学聚焦“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解决问题的进阶测试、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努力实现三大转变:第一,从语文知识点的线性排列、分点训练、单篇课文的教学走向大单元整体教学;第二,摒弃知识取向、教师讲授、操练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走向真实语文生活中的学习、语言运用过程中的深度学习;第三,给学生的学习提供资源、工具、平台,努力实现教、学、评的一体化。
  习作单元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一种特殊的存在,集中指向核心习作能力的习得,而大单元教学设计一般遵循“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程序展开。教师如何依据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习作单元的教学设计,有效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本文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谈一谈指向学科素养的习作大单元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整合内容领域,提炼单元主题
  教师要研读课程标准,考虑单元对应的语文素养、需要掌握的核心观念等,聚焦人的发展,在教材原有单元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和整合,确定内容领域和单元主题。
  1.解读教材编排意图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统编语文教材中的第一个习作单元,包括两篇精读课文《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栏目、两篇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和一次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单元导语有两个部分,“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法国雕塑家罗丹的话,点明单元主题“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另一部分文字则提示了本单元的语文核心要素——“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和“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精读课文旨在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观察的方法,體会表达的特点;《交流平台》重在归纳梳理,提炼方法;《初试身手》是让学生初步尝试运用本单元的习作要点,留心把观察到的新发现写出来;习作例文则进一步感知方法,在习作中形成单元学习成果;单元习作则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学习所得,学写自己的观察所得。
  2.重组、整合教材内容
  为使学习内容更加集中,有效提升习作教学效率,我们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组与整合。
  (1)调整原有教材内容的顺序
  “草地”是孩子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首先从生活入手,学习精读课文《金色的草地》,了解作者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了草地变化的情况和变化的原因;随后进行《初试身手》的教学尝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独特事物,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巴尝,并尝试把观察所得用几句话写下来,与同学交流。然后学习精读课文《搭船的鸟》和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这两篇都与小动物有关,从儿童视角观察翠鸟的外形和捕鱼时的动作、抓住小狗“王子”的叫声写出它的调皮可爱,充满了童真童趣;随后迁移运用,让学生仿照观察并描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最后学习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写一写生活中喜爱的水果,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调动多感官进行观察。这样的教学顺序遵循了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深入,螺旋递进,逐步习得核心习作能力。
  (2)聚焦核心要素展开言语实践
  “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是本单元的核心语文要素,要充分整合教材内容展开言语实践活动。一是在课文内容学习中,能发现作者观察的方法,借助比较、想象,把自己的观察所得说清楚。例如《搭船的鸟》一文是以儿童视角来观察的,重点观察了“搭船”的翠鸟,从外形特点、捕鱼动作两个方面来观察,观察很有序。在叙述外形时先整体后部分,突出颜色之美;在描写动作时抓住翠鸟的一系列动作,用慢镜头的方式展开叙述,用文字描绘了一幅捕鱼图。二是学习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与发现,通过看、听、摸、闻、尝等方式,从不同方面去观察事物;在连续观察时,借助表格记录自己的发现。《金色的草地》《我爱故乡的杨梅》都要求根据内容整理,或填空,或填表,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记录观察的方法。
  3.提炼习作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的主题非常明确,重在“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直指单元教学目标。要将本单元内容组成一个整体实施教学,明确单元学习最终的目标任务就是描绘“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精读课文、习作例文,以及《交流平台》《初试身手》等都是为习作服务的。根据教材编排特点,确定本单元的主题为“描绘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展开真实情境下的大单元习作教学活动。
  二、立足课程标准,设定单元目标
  教师要深入研究语文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学段特点和学习内容,确定习作单元教学目标,将其细化分解到不同的学习任务中。
  课标指出习作教学的总目标是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而第二学段的具体目标是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对照课标的目标要求,上述习作单元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本单元11个生字,正确匀称地书写26个生字,主动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2.抓住事物外形、变化的特点,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知道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明白细致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3.品读课文,想象画面,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特点,并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现作者描写的事物之美,并在美的感受中培养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4.結合生活实际,尝试运用表格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学会记录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5.借助例文,初步了解什么是好的习作。写完后主动读给同伴听,并进行自我修改。
  三、依据单元目标,创设情境任务
  情境,对于语文老师而言并不陌生。语文教材中的学习材料(作品)都是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精心构筑的特定的时空,这个特定的时空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意、理,它们构成了作品的情境。指向语文素养的大单元教学中的情境,与原来我们理解的文本的内容情境并不是一回事。首先,大情境是整合性的真实情境,是贴近学生既有经验,且符合其当下兴趣的特定环境,这样的大情境搭建了学生所处日常生活实践与学校课程(领域)学习之间的桥梁,赋予学生学习活动以意义。其次,创设真实情境,需要改进现有教科书上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依据的教学单元编排方式,要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言基础,精心选择或创设一个学生相对熟悉又与整个单元学习内容适切的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最后,大情境并不仅仅用于学习导入,或者针对不同知识点创设不同的情境,而是统领整个教学单元,是学生单元学习活动的真正载体。
  “淘气的小狗,搭船的翠鸟,故乡的杨梅……看似平常的生活中却有着这样一个缤纷的世界。引导孩子像作家一样去留心观察生活,尝试用多种感官观察、体验,去发现身边世界的缤纷多彩,增强对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这就是本习作单元的真实生活情境。依据设定的单元目标,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当下兴趣出发,我们创设了基于真实情境、与单元学习内容相关的三个任务:“草地是金色的吗”“哪个动物更可爱”“我最爱的一种水果”。这几个任务有关联、有层次,是贯穿整个单元的线索。将精读课文、习作例文与习作三大内容板块统整在“描绘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主题情境中,以问题为导向,激发阅读兴趣,在读文与交流中逐渐明晰“美的发现需要细心的观察”;通过比较、回忆、想象感受观察带来的新发现,再通过自己的眼睛与笔描绘出自己眼中的缤纷世界,在美的发现中感受美,体会美,表达美。
  四、围绕情境任务,设计学习活动
  大单元教学强调在单元情境任务下设计有意义的、开放的、真实的学习活动,学生完成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经历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语文知识,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自我的建构。学生只有亲历这样的语文学习活动,在真实的任务中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获得真实的言语经验,并且主动积极地梳理与探究,才能提升语文素养。
  本单元围绕“描绘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这个任务情境,整合“三个任务、七个活动”展开学习,让学生置身于复杂多样的真实情境中,在有意义的任务和活动中不断实践、反思、讨论和质疑,学会整合、应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分析、解决问题,习得能力(见图1)。
  第一个任务“草地是金色的吗”,安排两个学习活动。活动一“读课文,测测你的观察力”,是对《金色的草地》的阅读,从填词人手,测试学生对生活中常见事物的观察力,以此拓展思维,并实现词语的积累巩固;出示作者对草地的独特观察,挑战固化思维,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好奇心;再细读课文,想象画面,品味课文语言的独特美感,提升表达能力。活动二“告诉你我的新发现”是学生观察生活后的第一次交流,也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第一次尝试:“我想告诉你”是基于观察后的分享,说说观察到了什么;“我想写下来”是分享后的表达,学会把观察到的有序记录下来;“我说你听听”是写作后的自我修改,引导学生养成边读边修改的好习惯。
  第二个任务“哪个动物更可爱”,安排两个学习活动。一是“搭船的鸟和淘气的狗”,聚焦《搭船的鸟》和《我家的小狗》,以问题为导向,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抓住特点来表达的方法。二是“我家萌宠也可爱”,把学到的观察与表达方法进行迁移运用,从说说外形特点到交流调皮之事,再到其他有意思的特点,做到观察有序;从说说到写写,体现第二学段习作起步的特点,化解第一次习作的难度;习作之后让学生再读一读博·西哈的《我家的小小动物园》,感受观察之趣,体会不同动物的不同写作方法。
  第三个任务“我最爱的一种水果”,安排三个活动内容。活动一“吃吃说说有意思”,通过看、摸、闻、尝等多种方式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感受观察方法的多样性;再通过自主习作,强化儿童真实感受的自我表达。活动二“读读作者笔下的杨梅”,把自己的习作与作者的描写作比较,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秘密,认识到写作并不神秘。活动三“写写自己最爱的水果”,学生独立完成一篇完整的习作,在交流分享中感受习作之乐。
  每个任务的几个学习活动相互关联,实现从实践到认知再到实践的逻辑递进。习作单元课文的学习和习作例文的阅读、《交流平台》栏目等都是为习作服务,教学时要坚持“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看看写写、说说写写”的原则,创设多个学习支架,尽可能地化解学生习作的困难。活动设计体现以兴趣为先,以活动为主,将语文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既重视方法的习得,又强化实践的体验,在感受文本美的同时又能体会到语言的表达美。
  五、指向学业标准,选择进阶测试
  评价是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构成。指向素养的大单元教学需要转变命题理念,创设整合的表现性任务,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新课标的内涵改革趋势相衔接;系统变换问题情境和任务要求,循序渐进,逐步进阶,准确诊断学生素养发展水平;收集不同类型和形式的证据,实现对核心素养的全面合理测评;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托,整合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描绘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脉络,支持和促进学习和教学改进。只有做到“教、学、评”一致,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中心。
  1.过程性评价
  将评价嵌入学习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活动完成情况。学生做游戏、做项目、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评价的过程。评价也是一种学习。   比如本习作单元的三个任务中设计了三次观察之后的小练笔。
  第一次練笔是“告诉你我的新发现”。学习《金色的草地》之后,学生运用习得的观察与表达方法,在上学、放学的路上,晚上和爸妈散步的时候,留意观察周围熟悉的事物,有什么新发现吗?一天内有什么变化吗?用表格做观察记录,向小伙伴说一说。
  第二次练笔是“我家萌宠也可爱”。学生在学习两篇与动物有关的课文之后,给自己的萌宠画张像,说说它的样子,用几句话写下它的外形特点,还有它最特别的地方。
  我家萌宠也可爱
  我给萌宠画张像_______________
  它有时是个调皮蛋_______________
  它有时也很()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练笔是“我最爱的一种水果”。先体验,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一看外形,看颜色;二摸果皮,捏软硬;三闻味道;四尝味道。填写“我最喜爱的水果观察记录单”,与小伙伴相互交流,夸一夸自己喜爱的水果。
  每一次基于观察之后的分享与表达,包括写作之后的自我修改,都是基于生活情境的测试与评价,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迁移运用所学到的观察与表达的方法来完成练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成三次习作练笔的过程循序渐进,逐步进阶,可以准确诊断每个学生“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有序表达”的习作素养发展水平。
  2.单元形成性评价
  单元形成性评价包括单元的练习、测评试题等,与单元情境、任务相匹配,是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形成性评价。题目难度取决于任务情境的开放程度,任务情境越开放,对学科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要求越高。
  本单元的形成性评价的设计,指向单元主题情境的习作表达:“描绘我眼中的缤纷世界”。题干设计如下:
  金色的草地、搭船的鸟、淘气的小狗、故乡的杨梅……这些都是作家眼里的缤纷世界。在你的眼里,最美的风景在哪里?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走出家门,到你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去看一看,用你的妙笔把它的独特之处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
  具体要求:
  (1)观察印象深刻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可以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拍一拍……做一个简单的观察记录。
  (2)你觉得它最美的地方、最独特的地方在哪里?先说说你的新发现,再写下来。
  (3)展示你眼中的缤纷世界,与伙伴分享。可以图文结合,可以读给小伙伴听,可以在班级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上展示。
  给出不同水平学生作答的评分标准,参见表3。
  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学生可以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自我测评,学生之间也可以根据评价标准进行互相测评。这样的评价真正实现了“教、学、评”的一致。
  语文习作大单元教学通过提炼相对合适的单元主题,努力发掘人文主题与习作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把诸多因素统一起来。学生学习习作的过程是语文素养发展的过程,也是精神成长的过程。通过引入真实的生活情境,消除语言作品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隔膜、文本阅读与习作表达之间的割裂。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表达,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学习写作。通过大任务统领习作单元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深度学习、创造性学习,主动积极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与品质。
其他文献
习作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小学生习作素养形成规律,着眼培养小学生习作的兴趣与习惯,着力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实现习作育人的目标。为帮助教师准确把握统编教材编写特点,精准施策,笔者就统编教材与苏教版教材的习作在编写思想、体例、内容、同标、要求等方面进行了仔细比对,并提出初步的教学建议。  一、两版教材习作编写的共同理念  I.素养立意,回归本义  统编教材和苏教版教材分别安排
摘要:IPv4地址空间的耗尽使得IPv4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面临困境。因此下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的实施势在必行。IPv4因其出色的技术特性在互联网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的互联网络是基于IPv4的,不可能将它们在短时间内都过渡到基于IPv6的网络。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IPv6网络将和IPv4网络共存。如何实现IPv4向IPv6平滑过渡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IPv4;IPv
歌词,在艺术性上,包含诗歌和音乐两种基本属性。近些年来,民谣与古风的兴起与流行,让大众与学界都看到了歌词里的诗性,以及它对于情绪的影响力,对文化的传播力。一些歌词作品已经进入诗学家的研究领域,比如陈思和先生就将摇滚歌手崔健的《一無所有》《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一块红布》等写进《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洪将罗大佑的《现象七十二变》编入“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语文》中的“诗歌篇”,李怡主编的《中国现代诗
摘要:Ipv4有着不可克服的问题,必须用新的协议来替代。通常协议的过渡是很不容易的,从IPv4 向IPv6 的过渡也是如此。如何使得已支持IPv4 的设备和应用程序向IPv6 过渡, 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由IPv4 向IPV6 的几种过渡策略。并阐述了ipv6在我国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IPv4和IPv6;IPv6过渡;IPv6在我国发展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
摘要:诸如《孔雀东南飞》一样的文质兼美的长篇文言文,因着文言与课时的限制,教学常常处于困境,串讲文言、鉴赏特色,苦无妙法兼顾二者。笔者在执教过程中,将“开心辞典”引入古文教学,用“小组学习”激活文言课堂,解放了老师,激活了学生。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 文言文教学 开心辞典 小组学习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共有22个自然段,共178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Access程序设计课程特点和重要性,对该课程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考试等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并讨论了如何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关键词:Access程序设计;教学方法;范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2-pppp-0c    Access采用可视化编程技术、面向对象的事件驱动编程机制[1,3],既是一个面向
摘要:本文叙述了P2P网络的概念、发展历史以及它与传统网络模式的区别,探讨和分析了JXTA技术,阐述了基于JXTA技术对分布式课程辅助教学应用系统JBCAT的研究、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Peer-to-Peer;混合模式P2P;JXTA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协作化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2-20000-00    The Resea
摘要:网络的安全性日益重要,防火墙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详细介绍了防火墙的原理,讨论了基于iptables/netfilter框架的Linux操作系统防火墙的实现,并结合具体情况说明了iptables命令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防火墙;linux;iptables;netfilter  中图法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08-10ppp-0c 
摘要:用VC 开发一个管理系统,要使用数据库对所需的数据进行存储与管理。该文介绍了Visual C 访问开发数据库的几种技术概况及其访问的方法:ODBC,DAO,OLE/DB和ADO,并对各种技术的使用范围、访问效率、工作稳定性等进行了比较,并给出了基本使用方法。  关键词:ODBC;DAO;OLE/DB;ADO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
摘要: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已经成为网络电视中一项核心技术。它用于保护内容所有人的版权,控制用户对内容的使用。该文针对IPTV业务的版权保护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AVS的IPTV数字版权管理系统模型,重点阐述了其工作流程及各组成部分,并对其相关性能进行分析。  关键词:先进音视频编码;网络电视;数字版权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6-26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