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表面性、临时性、突击性特点使得其成效不能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因此,应紧密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及道德修养课程,构建出“理论准备——初次实践——能力培养——再次实践”的社会实践模式,让学生能够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最终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 思政课程 社会实践 模式构建
2010年,重庆市委、市政府下发了《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通知》(渝委发[2010]27号)和《全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实施方案》(渝委办发[2010]54号)文件,要求在全市大学生中重点开展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即:“在渝大学生就读期间要种100棵树;带薪实习1个月;到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1个月;到企业或服务一线做工1个月;开展学军1个月;撰写1篇有价值的社会调研报告”,确保每名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不少于4个月的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既具有学校教育的属性,又具有社会教育的属性,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使其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最佳途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能够避免传统社会实践活动的表面性、临时性、突击性特点,构建出系统化、长期化、科学化的社会实践工作体系,促进思政工作与时俱进取得更好成效。由此,笔者以高校中的三年制高职学校为例,从整体上探讨思政工作结合社会实践的模式的思路,构建出“理论准备——初次实践——能力培养——再次实践”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
一、理论准备阶段
本阶段主要指的是以新生入校开始的大一阶段。所谓理论准备,即以在校期间的公共基础课或通识课程,以及思政工作的多种方式方法对新入校的大一学生进行整体概念的熏陶,并通过在校实践和简单的初级社会实践加深其印象。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思政课为引领,以校园活动为主导,辅以小规模、小范围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作前期铺垫。
(一)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这体现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高职院校为例,其培养目标是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人的工作应当进一步加强。如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其人才培养方案中就规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两课课程”共计13学分,占总学分的10%左右。
要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在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上不应坐而论道,就理论而论理论,而应实际发挥出课程作用,使教育成效立体化。首先,深入调研,立足实际。思政课要善于发现和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如通过与学生本人交流、批阅学生作业、调查问卷等多种渠道,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在教学中进行有深度、有说服力的引导。其次,方式多样,有效参与。灵活运用讨论、读原著、写心得、演小品等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完成了从注重学科体系教学向专题教学、案例教学模式的转变。第三,横向拓展,注重整合。把形势与政策课、军事训练课、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心理素质教育课、生命安全教育课也归入思想教育课的范围,整合多门相关课程,能够增强思政教育的生动性和立体性,有效地延伸和补充课堂教学。
(二)在思政理论课中强化社会实践环节
实践证明,开展社会实践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有效方式。应当根据思政理论课教学实际,在第一学年内进行与理论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各种实践活动,并将社会实践成绩纳入思政理论课考核,实现课内外、校内外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 做到紧密结合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学生不同专业特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确定主题和活动方案,以小组集体活动和个人就近就便、分散活动的方式,深入到乡镇农村、厂矿、企业、社区街道,开展法律宣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环境保护宣传、向贫困地区献爱心、植树造林等多种形式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同时为下一阶段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二、初次实践阶段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大力推进“六个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既要结合在校思政理论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更要充分利用好寒假和暑假的时间,通过社会实践这个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桥梁,让大学生达到体验社会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以学生在寒假带薪实习所反馈的意见可以看出,他们在环境适应、业务能力、团队精神、职业道德、为人处事等方面的感受最为深刻。在詹家溪街道办事处实习的学生就在心得中反映出,实习工作改变了学生在校园内对工作岗位不切实际的想象,重复而枯燥的工作需要用心、细心和耐心,对该生锻炼最大的是应变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和待人接物的能力。
因此,充分利用好大学生的寒暑假实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既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一方面,社会实践能给予大学生以切身的工作体会,感受到自身能力水平的积累方向;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够在其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有切实而直接的指导作用,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三、能力培养阶段
能力培养阶段从第二学年开学起到当年暑假结束为止。经过寒假的实践体会,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有了具体的概念和认识。在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实践情况及时总结,结合思政工作和专业能力教学情况,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职业核心能力在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台湾地区,其又被称之为“关键能力”;美国称之为“基本能力”或“软技能”;香港称之为“基础技能”、“共同能力”,其重点强调的概念是多重选择的职业准备教育、职业岗位基本知识内涵和技能的共通性教育、接受未来延伸教育的基础能力教育、适应环境和社会变迁的适应能力教育。具体而言涵盖解决问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内容。从思政工作的角度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把“做中学”、“干中学”的“默会知识”和在以传递、理解和掌握“显性知识”为主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基本原理的必然要求。
四、再次实践阶段
本阶段从第二学年末至第三学年上期大规模开展专业实践起至实践结束学生顺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为止。
经过前两年的社会实践和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学生对既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在组织社会实践时,可以适当加大难度,提高要求,将“六个一”实践活动和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实践相结合。专业实习的具体目的既包括最基层工作、服务技能的掌握,更包括职业意识的培养,行业、企业管理环境的熟悉,对实际工作中人际关系的认识和对行业实际的考察和见习。专业实习结合社会实践是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既承担责任也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职业态度的培养和锻炼。
五、结语
重庆市委、市政府实施大学生“六个一工程”,其本身就是对《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深入实践。秉承了我国高校的学生社会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的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效果,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代新人,重塑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和战略意义。构建“理论准备——初次实践——能力培养——再次实践”的社会实践模式,使社会实践在整个大学生的求学过程中贯通始终,对于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是一个初步的探索,其成效在实践的检验和时代的发展中需要不断深化、改进。
(备注:本论文为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庆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探索(11330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游菲.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管理观察,2009(9).
[2]李丹.浅析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社会化.中国西部科技,2011(4).
关键词:大学生 思政课程 社会实践 模式构建
2010年,重庆市委、市政府下发了《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通知》(渝委发[2010]27号)和《全市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实施方案》(渝委办发[2010]54号)文件,要求在全市大学生中重点开展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即:“在渝大学生就读期间要种100棵树;带薪实习1个月;到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1个月;到企业或服务一线做工1个月;开展学军1个月;撰写1篇有价值的社会调研报告”,确保每名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不少于4个月的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既具有学校教育的属性,又具有社会教育的属性,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有组织、有计划地让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使其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最佳途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能够避免传统社会实践活动的表面性、临时性、突击性特点,构建出系统化、长期化、科学化的社会实践工作体系,促进思政工作与时俱进取得更好成效。由此,笔者以高校中的三年制高职学校为例,从整体上探讨思政工作结合社会实践的模式的思路,构建出“理论准备——初次实践——能力培养——再次实践”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
一、理论准备阶段
本阶段主要指的是以新生入校开始的大一阶段。所谓理论准备,即以在校期间的公共基础课或通识课程,以及思政工作的多种方式方法对新入校的大一学生进行整体概念的熏陶,并通过在校实践和简单的初级社会实践加深其印象。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思政课为引领,以校园活动为主导,辅以小规模、小范围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作前期铺垫。
(一)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这体现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高职院校为例,其培养目标是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人的工作应当进一步加强。如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其人才培养方案中就规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两课课程”共计13学分,占总学分的10%左右。
要充分发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在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上不应坐而论道,就理论而论理论,而应实际发挥出课程作用,使教育成效立体化。首先,深入调研,立足实际。思政课要善于发现和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如通过与学生本人交流、批阅学生作业、调查问卷等多种渠道,发现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在教学中进行有深度、有说服力的引导。其次,方式多样,有效参与。灵活运用讨论、读原著、写心得、演小品等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完成了从注重学科体系教学向专题教学、案例教学模式的转变。第三,横向拓展,注重整合。把形势与政策课、军事训练课、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心理素质教育课、生命安全教育课也归入思想教育课的范围,整合多门相关课程,能够增强思政教育的生动性和立体性,有效地延伸和补充课堂教学。
(二)在思政理论课中强化社会实践环节
实践证明,开展社会实践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有效方式。应当根据思政理论课教学实际,在第一学年内进行与理论教学内容相配套的各种实践活动,并将社会实践成绩纳入思政理论课考核,实现课内外、校内外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 做到紧密结合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学生不同专业特点,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确定主题和活动方案,以小组集体活动和个人就近就便、分散活动的方式,深入到乡镇农村、厂矿、企业、社区街道,开展法律宣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环境保护宣传、向贫困地区献爱心、植树造林等多种形式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同时为下一阶段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二、初次实践阶段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大力推进“六个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既要结合在校思政理论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更要充分利用好寒假和暑假的时间,通过社会实践这个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桥梁,让大学生达到体验社会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以学生在寒假带薪实习所反馈的意见可以看出,他们在环境适应、业务能力、团队精神、职业道德、为人处事等方面的感受最为深刻。在詹家溪街道办事处实习的学生就在心得中反映出,实习工作改变了学生在校园内对工作岗位不切实际的想象,重复而枯燥的工作需要用心、细心和耐心,对该生锻炼最大的是应变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和待人接物的能力。
因此,充分利用好大学生的寒暑假实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既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一方面,社会实践能给予大学生以切身的工作体会,感受到自身能力水平的积累方向;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够在其进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有切实而直接的指导作用,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三、能力培养阶段
能力培养阶段从第二学年开学起到当年暑假结束为止。经过寒假的实践体会,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有了具体的概念和认识。在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实践情况及时总结,结合思政工作和专业能力教学情况,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职业核心能力在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台湾地区,其又被称之为“关键能力”;美国称之为“基本能力”或“软技能”;香港称之为“基础技能”、“共同能力”,其重点强调的概念是多重选择的职业准备教育、职业岗位基本知识内涵和技能的共通性教育、接受未来延伸教育的基础能力教育、适应环境和社会变迁的适应能力教育。具体而言涵盖解决问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内容。从思政工作的角度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把“做中学”、“干中学”的“默会知识”和在以传递、理解和掌握“显性知识”为主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是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基本原理的必然要求。
四、再次实践阶段
本阶段从第二学年末至第三学年上期大规模开展专业实践起至实践结束学生顺利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为止。
经过前两年的社会实践和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学生对既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因此在组织社会实践时,可以适当加大难度,提高要求,将“六个一”实践活动和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实践相结合。专业实习的具体目的既包括最基层工作、服务技能的掌握,更包括职业意识的培养,行业、企业管理环境的熟悉,对实际工作中人际关系的认识和对行业实际的考察和见习。专业实习结合社会实践是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既承担责任也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能力和职业态度的培养和锻炼。
五、结语
重庆市委、市政府实施大学生“六个一工程”,其本身就是对《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深入实践。秉承了我国高校的学生社会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的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效果,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代新人,重塑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和战略意义。构建“理论准备——初次实践——能力培养——再次实践”的社会实践模式,使社会实践在整个大学生的求学过程中贯通始终,对于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是一个初步的探索,其成效在实践的检验和时代的发展中需要不断深化、改进。
(备注:本论文为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庆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探索(11330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游菲.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管理观察,2009(9).
[2]李丹.浅析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社会化.中国西部科技,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