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解决作文教学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问题就要解决素材的问题,本文围绕“博览群书”“观察发现”“亲身体验”“模仿创新”四个方面阐述唯有注重素材积累,写作才能博众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关键词】 素材 积累 写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出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晏景初尚书,请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婦安能作无面汤饼乎?’”意思是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再有能力的人,做事时如缺少必要的条件,也很难成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是习作教学中老师、学生经常要面对的难题。一到写作文“咬笔头”“皱眉头”的现象屡见不鲜,也有一些孩子心中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缺的是什么?是“米”。这“米”就是“素材”。什么是素材?素材,是生活中看见、听到的、经历过的、未经整理加工的、原始、分散的材料。
日常习作教学中教师在指导习作、分析、讲评上花了大功夫,可是收效甚微。孩子的作文要么千篇一律,要么语言贫瘠,要么选材单一……写作技巧再高明,若没有素材,也写不出好作品来。所谓“功夫在诗外”,要让学生学会写作,首先要引导学生积累素材,这样才能博众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既然素材这么重要,如何积累素材呢?
一、博览群书,素材源于阅读积累
《荀子·劝学》篇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教育部2011版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尝试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无论是“新鲜感的词句”还是“丰富自己的见闻”指向的都是一个词“积累”。没有积累数量的输入就不会有质量的输出。
但凡有成就的作家都是善于积累的。如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杰克·伦敦,他喜欢把词典和书里的词句抄在小小的纸片上,挂在窗帘上、衣架上、柜橱上、床帐上……无论是刮脸、穿衣、还是睡觉随时都能看一看,记一记。即便是外出也随身带着一些纸片,随时随地记诵。正因为不断地记诵,他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古今中外,无论是历史的、哲学的、天文的、地理的、还是自然科学的,书籍应有尽有,这座知识宝库,是作文材料的丰富资源。这“二手材料”经过作者的思考、推敲、提炼整理,更规范、更精练、更利于吸收和积累。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勤于做读书笔记,这样天长日久、集腋成裘,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观察发现,素材来于自然现象
《课标》要求学生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告诫初学写作的人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把观察养成习惯。事实证明这话是绝对的真理。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我要求学生写《百字日记》,每天给孩子一个观察目的,横向观察把面铺开,纵向观察把点延伸。从身边的景物开始入手:上学路上的鞭炮花开了,各有怎样的姿态?学校围墙的爬山虎郁郁葱葱,分别往哪里爬?烈日炎炎,池里的鱼儿藏哪去了?秋风习习,树上的知了唱着什么歌?花圃里的那些大石头,默默地说着什么?一年四季、风雨雷电、山川河流、鸟兽虫鱼,从清晨的每一声鸟鸣到夜晚最后坠落的一颗星……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包含的素材真可以称得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天长日久,孩子的眼睛亮了,心灵了,手巧了。
三、亲身体验,素材来自灵活创设
有道是“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只有亲身经历的事,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作为语文老师,不能只会按部就班为作文课而作文,而要有一颗“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玲珑心,随时随刻捕捉写作的契机。如有一次,我抱着单元试卷走进教室,发现投向我的目光中有紧张有期待,有自信有不安,有的端坐着,有的捂着脸……我心中一动,走到一个孩子身边说:“孩子,你为什么捂着脸?”孩子回答说:“我觉得考差了,不敢看考卷。”我又走向另一个孩子,问别的学生:“他一脸镇定,可笑意在眼里藏都藏不住,猜猜他心里想什么?”……简短的开场白,瞬间把学生引入了关注他人神态的教学情境中,一篇篇精彩的“发考卷众生态”就诞生了。
像这样的情况很多,天空突然一道霹雳,学生吓了一大跳;一只蜜蜂闯进了课堂,学生东躲西藏……当这些“客人”意外来访时,我总会按下暂停键,给孩子观察、练笔的机会。《百字日记》从难产到落笔生花,正是源于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契机,创造每一个写作的机会。课文中的、课外的、学校的、家庭的、偶然的、突发的……《百字日记》为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习作素材。
四、模仿创新,素材来自巧妙借鉴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要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语言。清代的诗人袁枚善于借鉴,听到村夫很高兴地说:“你看,梅树有了一身花了!”袁枚默默地记下,写出了“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名句;听见僧人惋惜地说:“可惜园里梅花正盛开,您带不去!”袁枚借此吟得“只怜香梅千百树,不得随身带上船”。模仿和借鉴都是创新的基础,对于初涉习作的孩子来说不仅能降低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感受作者谴词造句的精髓,还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的灵气熏陶,提高文学修养。
宋时朱熹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著名散文作家秦牧也说过写作要有三个仓库:一个装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装间接材料的仓库,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唯有注重素材的积累,才能在作文时文思如泉涌。
【关键词】 素材 积累 写作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出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晏景初尚书,请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婦安能作无面汤饼乎?’”意思是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再有能力的人,做事时如缺少必要的条件,也很难成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是习作教学中老师、学生经常要面对的难题。一到写作文“咬笔头”“皱眉头”的现象屡见不鲜,也有一些孩子心中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缺的是什么?是“米”。这“米”就是“素材”。什么是素材?素材,是生活中看见、听到的、经历过的、未经整理加工的、原始、分散的材料。
日常习作教学中教师在指导习作、分析、讲评上花了大功夫,可是收效甚微。孩子的作文要么千篇一律,要么语言贫瘠,要么选材单一……写作技巧再高明,若没有素材,也写不出好作品来。所谓“功夫在诗外”,要让学生学会写作,首先要引导学生积累素材,这样才能博众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既然素材这么重要,如何积累素材呢?
一、博览群书,素材源于阅读积累
《荀子·劝学》篇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教育部2011版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尝试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无论是“新鲜感的词句”还是“丰富自己的见闻”指向的都是一个词“积累”。没有积累数量的输入就不会有质量的输出。
但凡有成就的作家都是善于积累的。如美国著名的小说家杰克·伦敦,他喜欢把词典和书里的词句抄在小小的纸片上,挂在窗帘上、衣架上、柜橱上、床帐上……无论是刮脸、穿衣、还是睡觉随时都能看一看,记一记。即便是外出也随身带着一些纸片,随时随地记诵。正因为不断地记诵,他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古今中外,无论是历史的、哲学的、天文的、地理的、还是自然科学的,书籍应有尽有,这座知识宝库,是作文材料的丰富资源。这“二手材料”经过作者的思考、推敲、提炼整理,更规范、更精练、更利于吸收和积累。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勤于做读书笔记,这样天长日久、集腋成裘,说话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观察发现,素材来于自然现象
《课标》要求学生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告诫初学写作的人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把观察养成习惯。事实证明这话是绝对的真理。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我要求学生写《百字日记》,每天给孩子一个观察目的,横向观察把面铺开,纵向观察把点延伸。从身边的景物开始入手:上学路上的鞭炮花开了,各有怎样的姿态?学校围墙的爬山虎郁郁葱葱,分别往哪里爬?烈日炎炎,池里的鱼儿藏哪去了?秋风习习,树上的知了唱着什么歌?花圃里的那些大石头,默默地说着什么?一年四季、风雨雷电、山川河流、鸟兽虫鱼,从清晨的每一声鸟鸣到夜晚最后坠落的一颗星……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包含的素材真可以称得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天长日久,孩子的眼睛亮了,心灵了,手巧了。
三、亲身体验,素材来自灵活创设
有道是“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只有亲身经历的事,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作为语文老师,不能只会按部就班为作文课而作文,而要有一颗“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玲珑心,随时随刻捕捉写作的契机。如有一次,我抱着单元试卷走进教室,发现投向我的目光中有紧张有期待,有自信有不安,有的端坐着,有的捂着脸……我心中一动,走到一个孩子身边说:“孩子,你为什么捂着脸?”孩子回答说:“我觉得考差了,不敢看考卷。”我又走向另一个孩子,问别的学生:“他一脸镇定,可笑意在眼里藏都藏不住,猜猜他心里想什么?”……简短的开场白,瞬间把学生引入了关注他人神态的教学情境中,一篇篇精彩的“发考卷众生态”就诞生了。
像这样的情况很多,天空突然一道霹雳,学生吓了一大跳;一只蜜蜂闯进了课堂,学生东躲西藏……当这些“客人”意外来访时,我总会按下暂停键,给孩子观察、练笔的机会。《百字日记》从难产到落笔生花,正是源于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契机,创造每一个写作的机会。课文中的、课外的、学校的、家庭的、偶然的、突发的……《百字日记》为学生积累了大量的习作素材。
四、模仿创新,素材来自巧妙借鉴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要善于向身边的人学习语言。清代的诗人袁枚善于借鉴,听到村夫很高兴地说:“你看,梅树有了一身花了!”袁枚默默地记下,写出了“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名句;听见僧人惋惜地说:“可惜园里梅花正盛开,您带不去!”袁枚借此吟得“只怜香梅千百树,不得随身带上船”。模仿和借鉴都是创新的基础,对于初涉习作的孩子来说不仅能降低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感受作者谴词造句的精髓,还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的灵气熏陶,提高文学修养。
宋时朱熹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著名散文作家秦牧也说过写作要有三个仓库:一个装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装间接材料的仓库,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唯有注重素材的积累,才能在作文时文思如泉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