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教育贯穿在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中,在每个学科中也都有不同的体现方式。初中地理课堂是德育教育的良好平台,其中所涵盖的知识能够在各方面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教师要利用好初中地理这一阶段,在学生的德育工作方面花费一番功夫,使学生可以获得更优质更深度的发展,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德育基础,用来更好地指导学生未来的学生和生活。
关键词:德育教育 初中地理 爱国主义 可持续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
初中地理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知识,有些非常明显,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有些则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才能够明白其中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初中地理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不仅是学生在地理学术方面的领路人,更是学生在德育方面的灯塔,指引着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行。教师要充分理解和利用教材,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本文笔者结合了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德育教育进行有效渗透,希望对广大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初中地理课本中有着很多对我国自然环境的描写和概括,体现了我国的疆域广阔,地大物博,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需要教师的刻意引导,民族自豪感会自然萌发,爱国主义情感会越来越浓厚。当然,教师也应该通过深层挖掘教材,补充更多的课外知识,一是能够让学生的地理知识更加丰富和全面,二是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德育教育得到更深刻的落实。
例如,在教授“认识省级区域”这部分内容时,涉及到了北京、新疆、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包含的知识既丰富又有趣。在讲解有关北京的知识时,我突出强调了北京在国际上重要独特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地位,让学生对我国的首都饱含憧憬,同时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在讲解有关台湾的知识时,我首先介绍了台湾近些年来的历史,让学生了解“一个中国”政策,还向学生介绍了我国政府为了台湾回归所做出的各种努力与尝试,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又比如在教授“认识跨省际区域”这部分内容时,我向学生讲解了黄土高原的地理情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特殊的地貌、悠久的历史,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让学生感受着祖国河山的多样性。在课堂上把这些知识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一举两得。
二、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之一,在初中地理中也有着一定程度的体现。教师在教授学生地理知识的同时,也要向学生普及贯彻这一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对于一些不合理的经济制度和工业体系,教师也要向学生进行深度的剖析,让学生自己对其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得出更有意义的启发。可持续发展观是初中地理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一定要重视并将其教授给学生,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例如,在教授“自然资源”这部分内容时,我利用了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了我国一些自然资源紧缺的信息,同时我还结合了本省柳林煤炭基地,其因为煤炭资源的丰富而遭到了过度开采,对当地的经济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造成了不良影响,不利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我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为柳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政府调控、市场引导、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开采制度和相关产业链等等,这些建议都是学生经过思考提出的,对解决柳林当前的资源过度开采问题有一定的启发性。经过介绍柳林工业基地,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加强了相关知识的印象,有利于学生以后对其有着更深的理解。
三、坚定学生辩证唯物主义
初中地理知识中的种种现象都与辩证唯物主义密不可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被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宇宙的产生、陆地板块的运动、各种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等等知识,都印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教师在课堂上要详细地讲解这些知识,让学生明白和理解科学的重要性,使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更加坚定。
例如,在教授“感受地球运动”这部分内容时,我利用地球仪和相关的视频向学生介绍了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让学生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了解这一知识,同时也向学生介绍了过去的“地心说”、“日心说”等学说,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科学也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又比如在教授“海陆变迁”这部分内容时,我向学生讲解了地球海陆变迁的状况及其原因,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明白一切都是因为地理要素的运动和变化所产生的。这些知识的讲解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使学生的世界观不断进步完善。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要,其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观念并未成熟,很容易受到影响和改变,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德育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渗透,到达提升和完善学生德育水平的目的。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要在学生高效的课堂学习基础上进行,不能顾此失彼,二者要共同发展,从而让学生在学术和德育两方面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吕春亮.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学周刊,2015(02)
[2]王红.如何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学大众,2018(06)
关键词:德育教育 初中地理 爱国主义 可持续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
初中地理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知识,有些非常明显,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有些则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才能够明白其中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初中地理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不仅是学生在地理学术方面的领路人,更是学生在德育方面的灯塔,指引着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行。教师要充分理解和利用教材,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本文笔者结合了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德育教育进行有效渗透,希望对广大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初中地理课本中有着很多对我国自然环境的描写和概括,体现了我国的疆域广阔,地大物博,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不需要教师的刻意引导,民族自豪感会自然萌发,爱国主义情感会越来越浓厚。当然,教师也应该通过深层挖掘教材,补充更多的课外知识,一是能够让学生的地理知识更加丰富和全面,二是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德育教育得到更深刻的落实。
例如,在教授“认识省级区域”这部分内容时,涉及到了北京、新疆、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包含的知识既丰富又有趣。在讲解有关北京的知识时,我突出强调了北京在国际上重要独特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地位,让学生对我国的首都饱含憧憬,同时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在讲解有关台湾的知识时,我首先介绍了台湾近些年来的历史,让学生了解“一个中国”政策,还向学生介绍了我国政府为了台湾回归所做出的各种努力与尝试,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又比如在教授“认识跨省际区域”这部分内容时,我向学生讲解了黄土高原的地理情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特殊的地貌、悠久的历史,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让学生感受着祖国河山的多样性。在课堂上把这些知识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一举两得。
二、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之一,在初中地理中也有着一定程度的体现。教师在教授学生地理知识的同时,也要向学生普及贯彻这一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对于一些不合理的经济制度和工业体系,教师也要向学生进行深度的剖析,让学生自己对其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得出更有意义的启发。可持续发展观是初中地理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一定要重视并将其教授给学生,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例如,在教授“自然资源”这部分内容时,我利用了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了我国一些自然资源紧缺的信息,同时我还结合了本省柳林煤炭基地,其因为煤炭资源的丰富而遭到了过度开采,对当地的经济结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造成了不良影响,不利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我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为柳林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政府调控、市场引导、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开采制度和相关产业链等等,这些建议都是学生经过思考提出的,对解决柳林当前的资源过度开采问题有一定的启发性。经过介绍柳林工业基地,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加强了相关知识的印象,有利于学生以后对其有着更深的理解。
三、坚定学生辩证唯物主义
初中地理知识中的种种现象都与辩证唯物主义密不可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被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宇宙的产生、陆地板块的运动、各种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等等知识,都印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教师在课堂上要详细地讲解这些知识,让学生明白和理解科学的重要性,使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更加坚定。
例如,在教授“感受地球运动”这部分内容时,我利用地球仪和相关的视频向学生介绍了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让学生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了解这一知识,同时也向学生介绍了过去的“地心说”、“日心说”等学说,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科学也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又比如在教授“海陆变迁”这部分内容时,我向学生讲解了地球海陆变迁的状况及其原因,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明白一切都是因为地理要素的运动和变化所产生的。这些知识的讲解能够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使学生的世界观不断进步完善。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要,其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观念并未成熟,很容易受到影响和改变,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德育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渗透,到达提升和完善学生德育水平的目的。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要在学生高效的课堂学习基础上进行,不能顾此失彼,二者要共同发展,从而让学生在学术和德育两方面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吕春亮.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学周刊,2015(02)
[2]王红.如何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学大众,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