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教师非正式组织指存在于高校教师中的非正式组织,参加的成员主要是高校教师,亦称高校教师非正式群体。在高校的非正式组织的诸多形式中,高校教师非正式组织是举足轻重的一个,是高校管理中不可忽视的现象,日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也引发了一些学者的积极探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管理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管理;人力资源;非正式组织
高校教师非正式组织指存在于高校教师中的非正式组织,参加的成员主要是高校教师,亦称高校教师非正式群体。它是相对于高校教师的正式组织而言的存在于教师间的无形组织。因教师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或共同的利益等原因,由两个以上的教师所组成,对正式组织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也会产生消极的作用。由于组织成员是高校教师,它区别于大学的其他非正式组织,如大学生非正式组织、高校之间的非正式组织等。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非正式组织
充分认识高校教师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教师非正式组织不仅是客观存在的,并带有很强的普遍性。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教师有3个以上的朋友圈子,如同乡、同学、球友、摄影兴趣小组等,270名调查对象中有268人选择了“A:非常同意”,占总数的99%,无1人选择“D:不同意”或“E:很不同意”。大部分教师每周至少参加1次以上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如老乡、同学、要好同事等的业余活动。在调查中,只有19人选择了不同意,占总人数的7%。从参与的范围和频率的角度看,非正式组织在高校教师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教师处理人际关系、参与学校工作的重要平台和途径。
正确认识教师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过去很多管理者一直关注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没有把非正式组织与“政治小宗派”、“小团体”区分开来。实际上,我们要认识到非正式组织不仅有消极作用,更有积极作用,关键是如何引导以及怎样处理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使非正式组织成员认识到,行政组织目标的实现,是他们群体或个人目标实现的前提。把他们的活动引入正确的轨道,使组织目标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同他们的心理需求相连,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从我们的调查可以看出,对于高校教师非正式组织来说,积极作用远远大于消极作用。从整体看,高校教师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100%的调查对象认可“有了几个要好的同事,使工作环境和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使单位更具吸引力”。93%的调查对象认为搞科研和学术研究离不开兴趣相同的朋友。94%的调查对象认为朋友圈子对单位的工作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能提供很多信息和途径。99%的调查对象不认可“对于领导不合理的要求,我们经常联合起来不配合工作或消极怠工”。
二、以人为本,关心高校教师身心健康
高校管理者应以人为本,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注重感情投资,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宽松心理氛围,使教师置身其间能有一种安全感,从而心情舒畅地工作。例如:鼓励教师参与对学校的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重视教代会反映的意见和提出的建议,多与教师进行推心置腹的平等协商和亲切谈话,使教师的自尊需要得到满足;为教师争取各种级别的荣誉,宣传教师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使教师的荣誉感需要得到满足;为教师创造进修机会,提供进修条件,使教师得以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信息,熟悉新的理论,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满足教师精神文化的需要。
高校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靠教师来完成,教师的身体健康,才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成熟的学生。以人为本,从正式组织的角度关心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不仅能化解教师的心理矛盾和压力,也能使教师的非正式群体走向良性发展,和正式组织一起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构建顺畅的沟通方式
组织中的信息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功能和特点各有利弊,非正式组织的沟通,弥补了正式沟通渠道的不足,这种沟通消除了层级感,使参与者感觉更平等,能降低因管理沟通带来的员工满意度水平低下的问题,提高组织沟通效率,提高教师的满意度。
当一个组织缺乏必要的正式沟通或正式沟通的渠道不畅时,非正式沟通便会盛行。因为人们总是对不了解的事情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真实的信息被传达之前或是不被传达时,非正式沟通的信息便替代了真相。要排除非正式沟通的干扰,就必须保证正式沟通渠道的顺畅。要及时地在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进行正式沟通,尤其是那些与广大组织成员密切相关的事情。要尽可能地使决策公开化、透明化,使组织中的每一个人有主人翁的感觉,觉得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分子。同时,注意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被传递到信息的接收方。
非正式沟通往往是由于缺乏正式的信息沟通才产生的,并且由于非正式沟通的不规范性和不权威性,经常会引起信息的失真。当通过这种非正式的渠道所传递的信息严重失真,并引起组织内部的人心涣散、惶恐时,它就会对组织造成极大的危害。
四、完善高校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
1.完善正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1)建立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德才兼备的管理队伍是防止非正式群体消极作用影响的根本保证。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权利观、提高思想境界和修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强公仆意识,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打铁先要本身硬。只有善于学习,团结过硬的领导班子,才有可能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实现组织目标。
(2)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妇及各民主党派正式学术团体等正式群体的主导作用。高校的党、政、工、团、妇,要尽量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学术、人文和人际氛围,提高审美情趣,多层次、多方位满足教职工健康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支持和引导具有积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开展活动。
(3)建立科学的评价和用人机制,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是抵制非正式群体消极作用的重要环节。评价的公正与否是影响教职工积极性发挥的重要因素,公正的评价体系对校风、教风、学风及组织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导向作用。在高校管理中,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直接关系到高校组织的运行效率,加大依法治校的力度和透明度,减少人治因素,做到有章可循,令行禁止,可排除非正式群体的不良诱因,使非正式群体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树立学术为主、行政为辅的观念
高校组织是一种矩阵结构。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是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并存、学科与行政单位相互交叉共 同组成的矩阵结构中运行的。由于管理对象(教师)必须面对两种权力——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这两种权力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交织在一起。因此,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极易发生矛盾、产生冲突,其结果往往是管理重心向行政偏移。学校设立行政组织是为了节约信息传递、组织协调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交易成本,使教师能够以培养学生、学科发展和科研项目为中心,更好地为共同的学校目标而工作。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如果受到过多的行政影响和干预,则在学术和科研上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必定受到严重的挫伤。且如果仅以行政为主线,则会导致“官本位”,使教师的价值观发生变化,或转向行政权力的追逐,或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形成“权力操纵”类的非正式组织,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高校教师崇尚学术自由,在进行学术活动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知识需求自由组合,形成科研团队。学院领导的管理方式应当以宏观调控为主,且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充分利用非正式组织的沟通渠道,接纳非正式组织提供的管理建议,更好地为学校教师服务。
五、分类引导,发挥不同类型人才的专长
(1)积极型。这一类型的非正式组织对高校组织目标起积极作用。如:学术型的非正式组织,体育、文学、艺术社团,健康的人际关系及情感相融所产生的非正式群体。这些群体往往有着积极、健康、向上的人际氛围,他们或浓厚校园科研气氛,或强身健体,或丰富校园文化,是值得提倡的。
(2)消极型。就是对高校组织目标起消极作用的非正式组织。如:派系型、名利型非正式组织。表现在教学群体中,长期的学术之争和思想分歧,成员思想褊狭,彼此积怨甚深,互不相容,文人相轻,其中不乏名利因素。表现在管理群体中,基于争权夺位、争名夺利而建立的非正式群体。在这类群体中,晋升提拔、名誉地位是他们最关心的东西,为了达到目的常常拉帮结派,结党营私。还有由于相同的利益组成的利益型非正式组织。利益型非正式群体常见于各类职员群体中,大都出于共同的物质利益或不健康的情感因素而结成小圈子、小团体。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编织的庸俗不健康的人际关系网,网络严密,触角灵敏,能量巨大,影响深远,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疏离、妨碍等破坏作用。
(3)中间型。即难以界定它的作用,处于边缘位置的非正式组织。中间型具有较大的摇摆性,有时积极,有时消极,难以界定。如因来自同一地域而形成“老乡会”,因毕业于同班或同校的“同学会”,还有“麻将友”、“扑克友” 等。
作者单位: 河南中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周丽超.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2004,(1):35-39.
[2]夏凌翔.论工作满意度的结构[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26-28.
[3]张正娟.高校教师和谐管理模式初探[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56-57.
[4]吴椒娟.高校教师职业特点与管理模式[J].石油教育,2005,(3):75-78.
关键词:高校管理;人力资源;非正式组织
高校教师非正式组织指存在于高校教师中的非正式组织,参加的成员主要是高校教师,亦称高校教师非正式群体。它是相对于高校教师的正式组织而言的存在于教师间的无形组织。因教师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或共同的利益等原因,由两个以上的教师所组成,对正式组织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也会产生消极的作用。由于组织成员是高校教师,它区别于大学的其他非正式组织,如大学生非正式组织、高校之间的非正式组织等。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非正式组织
充分认识高校教师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教师非正式组织不仅是客观存在的,并带有很强的普遍性。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教师有3个以上的朋友圈子,如同乡、同学、球友、摄影兴趣小组等,270名调查对象中有268人选择了“A:非常同意”,占总数的99%,无1人选择“D:不同意”或“E:很不同意”。大部分教师每周至少参加1次以上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如老乡、同学、要好同事等的业余活动。在调查中,只有19人选择了不同意,占总人数的7%。从参与的范围和频率的角度看,非正式组织在高校教师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教师处理人际关系、参与学校工作的重要平台和途径。
正确认识教师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过去很多管理者一直关注非正式组织的消极作用,没有把非正式组织与“政治小宗派”、“小团体”区分开来。实际上,我们要认识到非正式组织不仅有消极作用,更有积极作用,关键是如何引导以及怎样处理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使非正式组织成员认识到,行政组织目标的实现,是他们群体或个人目标实现的前提。把他们的活动引入正确的轨道,使组织目标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同他们的心理需求相连,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从我们的调查可以看出,对于高校教师非正式组织来说,积极作用远远大于消极作用。从整体看,高校教师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100%的调查对象认可“有了几个要好的同事,使工作环境和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使单位更具吸引力”。93%的调查对象认为搞科研和学术研究离不开兴趣相同的朋友。94%的调查对象认为朋友圈子对单位的工作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能提供很多信息和途径。99%的调查对象不认可“对于领导不合理的要求,我们经常联合起来不配合工作或消极怠工”。
二、以人为本,关心高校教师身心健康
高校管理者应以人为本,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注重感情投资,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宽松心理氛围,使教师置身其间能有一种安全感,从而心情舒畅地工作。例如:鼓励教师参与对学校的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重视教代会反映的意见和提出的建议,多与教师进行推心置腹的平等协商和亲切谈话,使教师的自尊需要得到满足;为教师争取各种级别的荣誉,宣传教师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使教师的荣誉感需要得到满足;为教师创造进修机会,提供进修条件,使教师得以更新知识结构,获取新的信息,熟悉新的理论,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满足教师精神文化的需要。
高校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靠教师来完成,教师的身体健康,才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成熟的学生。以人为本,从正式组织的角度关心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不仅能化解教师的心理矛盾和压力,也能使教师的非正式群体走向良性发展,和正式组织一起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构建顺畅的沟通方式
组织中的信息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功能和特点各有利弊,非正式组织的沟通,弥补了正式沟通渠道的不足,这种沟通消除了层级感,使参与者感觉更平等,能降低因管理沟通带来的员工满意度水平低下的问题,提高组织沟通效率,提高教师的满意度。
当一个组织缺乏必要的正式沟通或正式沟通的渠道不畅时,非正式沟通便会盛行。因为人们总是对不了解的事情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真实的信息被传达之前或是不被传达时,非正式沟通的信息便替代了真相。要排除非正式沟通的干扰,就必须保证正式沟通渠道的顺畅。要及时地在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进行正式沟通,尤其是那些与广大组织成员密切相关的事情。要尽可能地使决策公开化、透明化,使组织中的每一个人有主人翁的感觉,觉得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分子。同时,注意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被传递到信息的接收方。
非正式沟通往往是由于缺乏正式的信息沟通才产生的,并且由于非正式沟通的不规范性和不权威性,经常会引起信息的失真。当通过这种非正式的渠道所传递的信息严重失真,并引起组织内部的人心涣散、惶恐时,它就会对组织造成极大的危害。
四、完善高校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
1.完善正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1)建立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德才兼备的管理队伍是防止非正式群体消极作用影响的根本保证。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权利观、提高思想境界和修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增强公仆意识,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打铁先要本身硬。只有善于学习,团结过硬的领导班子,才有可能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实现组织目标。
(2)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妇及各民主党派正式学术团体等正式群体的主导作用。高校的党、政、工、团、妇,要尽量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学术、人文和人际氛围,提高审美情趣,多层次、多方位满足教职工健康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支持和引导具有积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开展活动。
(3)建立科学的评价和用人机制,依法治校,规范管理,是抵制非正式群体消极作用的重要环节。评价的公正与否是影响教职工积极性发挥的重要因素,公正的评价体系对校风、教风、学风及组织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导向作用。在高校管理中,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直接关系到高校组织的运行效率,加大依法治校的力度和透明度,减少人治因素,做到有章可循,令行禁止,可排除非正式群体的不良诱因,使非正式群体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树立学术为主、行政为辅的观念
高校组织是一种矩阵结构。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是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并存、学科与行政单位相互交叉共 同组成的矩阵结构中运行的。由于管理对象(教师)必须面对两种权力——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这两种权力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交织在一起。因此,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极易发生矛盾、产生冲突,其结果往往是管理重心向行政偏移。学校设立行政组织是为了节约信息传递、组织协调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交易成本,使教师能够以培养学生、学科发展和科研项目为中心,更好地为共同的学校目标而工作。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如果受到过多的行政影响和干预,则在学术和科研上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必定受到严重的挫伤。且如果仅以行政为主线,则会导致“官本位”,使教师的价值观发生变化,或转向行政权力的追逐,或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形成“权力操纵”类的非正式组织,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高校教师崇尚学术自由,在进行学术活动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知识需求自由组合,形成科研团队。学院领导的管理方式应当以宏观调控为主,且在管理的过程当中充分利用非正式组织的沟通渠道,接纳非正式组织提供的管理建议,更好地为学校教师服务。
五、分类引导,发挥不同类型人才的专长
(1)积极型。这一类型的非正式组织对高校组织目标起积极作用。如:学术型的非正式组织,体育、文学、艺术社团,健康的人际关系及情感相融所产生的非正式群体。这些群体往往有着积极、健康、向上的人际氛围,他们或浓厚校园科研气氛,或强身健体,或丰富校园文化,是值得提倡的。
(2)消极型。就是对高校组织目标起消极作用的非正式组织。如:派系型、名利型非正式组织。表现在教学群体中,长期的学术之争和思想分歧,成员思想褊狭,彼此积怨甚深,互不相容,文人相轻,其中不乏名利因素。表现在管理群体中,基于争权夺位、争名夺利而建立的非正式群体。在这类群体中,晋升提拔、名誉地位是他们最关心的东西,为了达到目的常常拉帮结派,结党营私。还有由于相同的利益组成的利益型非正式组织。利益型非正式群体常见于各类职员群体中,大都出于共同的物质利益或不健康的情感因素而结成小圈子、小团体。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编织的庸俗不健康的人际关系网,网络严密,触角灵敏,能量巨大,影响深远,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疏离、妨碍等破坏作用。
(3)中间型。即难以界定它的作用,处于边缘位置的非正式组织。中间型具有较大的摇摆性,有时积极,有时消极,难以界定。如因来自同一地域而形成“老乡会”,因毕业于同班或同校的“同学会”,还有“麻将友”、“扑克友” 等。
作者单位: 河南中医学院
参考文献:
[1]周丽超.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2004,(1):35-39.
[2]夏凌翔.论工作满意度的结构[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26-28.
[3]张正娟.高校教师和谐管理模式初探[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56-57.
[4]吴椒娟.高校教师职业特点与管理模式[J].石油教育,2005,(3):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