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指出了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和所解决的主要问题,并论述了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坚持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自2005年升级为专科院校以来,就深刻地认识到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加快专业建设的必由之路,所以明确提出了“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理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就是在这个办学理念下所进行了实践探索,院系的领导和教师在这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具体模式,主要有工商类专业的“三明治”式的工学结合,机械、建材类专业的校企共建特色专业、化工类专业的“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等,“嵌入式”教学、“实习加工工厂”等产学结合的改革试点的探索也在进行中。本文是管理系的工商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同培养企业职业经理人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该专业以“三明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建设作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根本,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一、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和所解决的主要问题
近5年来湖南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的调研结果显示,我省共约80所高校开设有工商管理专业,但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在75%以下,而且对口就业流失率也在65%以上,这就是说,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留在工商企业工作的不到10%。主要通病是缺乏职业意识、专业能力,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而学生到企业去实习,时间长达半年,但多数学生只能在个别部门从事临时工作,对这个行业缺乏全面的实践把握,这种情况也降低了毕业生就业的热情。因此,培养新型的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为此,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与企业联姻,积极探索职业经理人培养新模式。
1.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兼顾理论教育有先进性和产业实践的创新性,培养符合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管理岗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它区别于中职的技能型定位,也不同于本科的知识型定位,也就是说在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层次上,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理论型”学者变成“实用型”专家,通过我们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把在校学生“催熟”成为一个“具有责任心、专业性,具有管理能力及职业精神”的“准职业经理人”。这些内容的最终落着点是培养现代企业的职业经理人。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达到一个目标:即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能进一步扩大并加强高职院校与各地企业的合作,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共同发展。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条件,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实训结束后,全面评估考核每个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工作表现,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期望目标。学校结合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学生的自我评估调整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则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计划来解决。同时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产业和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及现代企业的管理专家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共同开发新产品等。此外,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向高职院校提出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可以包括不同的层次: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是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提出的对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三是为了保持产业可持续发展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2.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所解决的主要问题
(1)提高了工商管理专业定位的准确性。(2)促进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工商企业既有属于生产型行业的企业,也有属于服务型行业的企业,从业人员跟一般的公务员、教师、医生等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的行业素质要求不一样,从业人员不仅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行业基本技能,而且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预测、交际、表达等能力,并保持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因此,高职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内容应立足市场和社会,要根据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来调整实践教学内容。(3)促进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教学理念和模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而影响就业情况。目前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主要仍是专科层次,大多数国有单位对本科教育的有效需求不足,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很多都不能立即适应职业的需求,往往需要经过半年以上的适应和摸索以后才能慢慢进入状态,因此,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应充分考虑到其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计划的调整。(4)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战场。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学生在实习单位挂牌顶岗。一方面,学生精力充沛,敢想敢干,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企业解决路线开发、生产管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了条件,同时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二、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
1.实施过程
(1)在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上围绕职业经理人培养这一条主线,成立由专业教师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行业高级行政管理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制定、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工商管理专业在衡阳市有8个挂牌的实习基地,学生的大部分实习能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同时在珠海、桂林、长沙和张家界各建立了一个实习基地。(3)工学结合、校企联姻,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聘请企业著名高管或行政部门领导为专业老师,讲授专业课。二是试行大学生导师制,外聘企业精英当职业导师。针对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重企业日常业务和管理实践操作,而忽视了产品的营销管理和营销策划的现状,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首先在2008级毕业生中启动了毕业设计这一教改创新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参照理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思路,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的创新式实践教学活动。它主要是利用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外聘导师与优秀学生组成策划团队,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特点,与某一企业合作,通过市场调查,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针对企业及市场现状,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产品营销方案,为企业开展产品营销活动提供思路和决策依据。如2009年我们就聘请了谭曦(园林工程师,衡阳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邓衡午(高级经济师,雁城宾馆总经理)、雷优(副研究员,营销专家,金剑南湖南部代理)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副导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工商管理专业要想满足社会对这种应用型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所以毕业设计作为一种重要方式被引入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过程,其作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毕业设计恰恰是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所提出的一项将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更好地具备了现代企业发展所需求的素质。(4)教学(或学习)+科研+实践的模式。对学生而言,实行“学习+科研+实践”模式,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产学研结合的目的。为此,应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鼓励学生加强研究性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高技能。具体做法: 一是学研结合建设工商管理专业素质拓展中心。二是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成立公关协会、组织社团,开展各种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对教师而言,实行“教学+科研+实践”模式。具体做法: 一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充实教学内容。二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科研质量,为教学服务。(5)建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为此,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专门成立了工商管理专业素质拓展中心。该中心制定了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管理措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院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将知识、能力、技能有机结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适应了工商企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要。
2.实施效果
(1)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打造“双师型”队伍。2006-2010年共引进博士教师4名;派出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者9名。在继续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性特色,增强适应性,提高质量效益。(2)围绕实践课程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近年来,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教师主编了6部工商管理学教材,其中《工商企业经营与》教材已入选 “十二五”高职院校规划教材,《企业文化学原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3)紧扣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以“合作共建”思路创新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所要追求的目标。因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为此,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以“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建设了衡阳地球村文化咨询策划公司、好运来旅行社等控股型基地;桂竹景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点)、耒阳市蔡伦竹海风景区和耒阳大皮江生态山庄等合作共建基地;深圳康佳、联想等多家大型企业等实践教学基地。如桂竹生态山庄是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建的基地,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桂竹生态山庄,公司将负责山庄的硬件设施开发、建设等方面,院校将参与规划、管理、营销、服务培训等软件建设。这种“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在湖南尚属首例。(4)工学结合模式建设过程中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已经4年,实验模式、实习特色已经形成,在这一模式建设过程中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主要表现在:一是深化了实践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社会发展、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动态的实践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内容。二是完成了合作共建酒店的建设、完成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选拨考评机制。三是深化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内涵建设,集成实践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效果分析,发挥区域示范作用。五年来,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产学研一体化的思想指导下,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教师,先后主持部级教改课题2项,省级应用理论研究课题20多项,完成省、市级区域性区域产业规划近40项,为30多家公司做高中层管理培训和项目顾问,为培养与行业需求对接的高素质、专业性、创新型管理人才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基金项目:2011年湖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一般课题《工学结合下的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批准号:XJK011CZJ072)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9)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自2005年升级为专科院校以来,就深刻地认识到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是加快专业建设的必由之路,所以明确提出了“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理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就是在这个办学理念下所进行了实践探索,院系的领导和教师在这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具体模式,主要有工商类专业的“三明治”式的工学结合,机械、建材类专业的校企共建特色专业、化工类专业的“实训、实习、就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等,“嵌入式”教学、“实习加工工厂”等产学结合的改革试点的探索也在进行中。本文是管理系的工商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同培养企业职业经理人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该专业以“三明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建设作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根本,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一、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和所解决的主要问题
近5年来湖南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招生、就业的调研结果显示,我省共约80所高校开设有工商管理专业,但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在75%以下,而且对口就业流失率也在65%以上,这就是说,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留在工商企业工作的不到10%。主要通病是缺乏职业意识、专业能力,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而学生到企业去实习,时间长达半年,但多数学生只能在个别部门从事临时工作,对这个行业缺乏全面的实践把握,这种情况也降低了毕业生就业的热情。因此,培养新型的专业人才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为此,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与企业联姻,积极探索职业经理人培养新模式。
1.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核心内容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核心内容是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兼顾理论教育有先进性和产业实践的创新性,培养符合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必备的管理意识、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后能直接进入管理岗位的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它区别于中职的技能型定位,也不同于本科的知识型定位,也就是说在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层次上,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理论型”学者变成“实用型”专家,通过我们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机制,把在校学生“催熟”成为一个“具有责任心、专业性,具有管理能力及职业精神”的“准职业经理人”。这些内容的最终落着点是培养现代企业的职业经理人。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达到一个目标:即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能进一步扩大并加强高职院校与各地企业的合作,真正做到“双需、双赢、互动”,共同发展。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条件,为毕业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实训结束后,全面评估考核每个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工作表现,并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期望目标。学校结合实训指导教师的意见及学生的自我评估调整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则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计划来解决。同时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产业和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及现代企业的管理专家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及专业教学改革。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管理咨询,帮助企业开展市场调研,共同开发新产品等。此外,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计划地向高职院校提出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可以包括不同的层次:一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是企业根据对市场的分析提出的对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三是为了保持产业可持续发展而需要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2.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构建所解决的主要问题
(1)提高了工商管理专业定位的准确性。(2)促进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工商企业既有属于生产型行业的企业,也有属于服务型行业的企业,从业人员跟一般的公务员、教师、医生等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的行业素质要求不一样,从业人员不仅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行业基本技能,而且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预测、交际、表达等能力,并保持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因此,高职工商管理实践教学内容应立足市场和社会,要根据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来调整实践教学内容。(3)促进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教学理念和模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而影响就业情况。目前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主要仍是专科层次,大多数国有单位对本科教育的有效需求不足,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很多都不能立即适应职业的需求,往往需要经过半年以上的适应和摸索以后才能慢慢进入状态,因此,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应充分考虑到其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计划的调整。(4)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战场。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和企业架起了一座共同发展的桥梁。学生在实习单位挂牌顶岗。一方面,学生精力充沛,敢想敢干,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为企业解决路线开发、生产管理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了条件,同时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二、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
1.实施过程
(1)在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上围绕职业经理人培养这一条主线,成立由专业教师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行业高级行政管理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参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制定、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工商管理专业在衡阳市有8个挂牌的实习基地,学生的大部分实习能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同时在珠海、桂林、长沙和张家界各建立了一个实习基地。(3)工学结合、校企联姻,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聘请企业著名高管或行政部门领导为专业老师,讲授专业课。二是试行大学生导师制,外聘企业精英当职业导师。针对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理论、重企业日常业务和管理实践操作,而忽视了产品的营销管理和营销策划的现状,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首先在2008级毕业生中启动了毕业设计这一教改创新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参照理工科院校的毕业设计思路,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提出的创新式实践教学活动。它主要是利用本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外聘导师与优秀学生组成策划团队,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特点,与某一企业合作,通过市场调查,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针对企业及市场现状,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产品营销方案,为企业开展产品营销活动提供思路和决策依据。如2009年我们就聘请了谭曦(园林工程师,衡阳市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邓衡午(高级经济师,雁城宾馆总经理)、雷优(副研究员,营销专家,金剑南湖南部代理)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副导师,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工商管理专业要想满足社会对这种应用型职业经理人的需求,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难以完成的,所以毕业设计作为一种重要方式被引入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过程,其作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毕业设计恰恰是针对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所提出的一项将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增强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更好地具备了现代企业发展所需求的素质。(4)教学(或学习)+科研+实践的模式。对学生而言,实行“学习+科研+实践”模式,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产学研结合的目的。为此,应积极推进学生学研结合、学社结合,鼓励学生加强研究性学习,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高技能。具体做法: 一是学研结合建设工商管理专业素质拓展中心。二是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成立公关协会、组织社团,开展各种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对教师而言,实行“教学+科研+实践”模式。具体做法: 一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充实教学内容。二是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提高科研质量,为教学服务。(5)建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十分重要。为此,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专门成立了工商管理专业素质拓展中心。该中心制定了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和管理措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院外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将知识、能力、技能有机结合,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适应了工商企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要。
2.实施效果
(1)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打造“双师型”队伍。2006-2010年共引进博士教师4名;派出专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者9名。在继续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性特色,增强适应性,提高质量效益。(2)围绕实践课程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近年来,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教师主编了6部工商管理学教材,其中《工商企业经营与》教材已入选 “十二五”高职院校规划教材,《企业文化学原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3)紧扣职业经理人培养目标,以“合作共建”思路创新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势,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所要追求的目标。因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水平高,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专业优势和特色,为此,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以“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建设了衡阳地球村文化咨询策划公司、好运来旅行社等控股型基地;桂竹景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点)、耒阳市蔡伦竹海风景区和耒阳大皮江生态山庄等合作共建基地;深圳康佳、联想等多家大型企业等实践教学基地。如桂竹生态山庄是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建的基地,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和桂竹旅游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桂竹生态山庄,公司将负责山庄的硬件设施开发、建设等方面,院校将参与规划、管理、营销、服务培训等软件建设。这种“合作共建”基地的形式在湖南尚属首例。(4)工学结合模式建设过程中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以职业经理人为目标导向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已经4年,实验模式、实习特色已经形成,在这一模式建设过程中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主要表现在:一是深化了实践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社会发展、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动态的实践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内容。二是完成了合作共建酒店的建设、完成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选拨考评机制。三是深化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内涵建设,集成实践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效果分析,发挥区域示范作用。五年来,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产学研一体化的思想指导下,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教师,先后主持部级教改课题2项,省级应用理论研究课题20多项,完成省、市级区域性区域产业规划近40项,为30多家公司做高中层管理培训和项目顾问,为培养与行业需求对接的高素质、专业性、创新型管理人才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基金项目:2011年湖南省十二五教育规划一般课题《工学结合下的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批准号:XJK011CZJ072)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