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高铁发展黄金期,以“和谐号”为代表的中国高速动车组因安全、舒适、快捷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首选旅行工具。动车组每一节车厢都有自己的动力系统,有机车牵引运行,加速的时候一起加速,制动的时候同时制动。“和谐号”高速动车组每一次运行都快速、精准、平稳,之所以这样“和谐”,是因为车头的引领和协调得当,车厢也充分发挥自己的动能的结果。当下,各行各业面对转型升级,都应当打造属于自己的“和谐号”动车组。如何打造农业“和谐号”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切诊把脉,对症下药。
一、农业生产现状
当前大部分农产品的提供者依旧是千千万万的家庭承包经营户,他们盲目地、想当然地自我生产经营,游走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路途上苦苦挣扎。农户知识文化层次低、意识思维千差万别而且大多滞后,不会去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技术、市场信息,即使有所了解也无力改变现状,于是盲从、跟风,上演一场场“羊群效应”,嚴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发展和转型升级。
在现行农业经营体系中,农民专业合作社良莠不齐,有些不规范运营,导致加入与不加入合作社一个样,有没有合作社一个样的状况;小农户还是小农户,他们不去考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提供给谁、提供什么样的农产品、如何去提供,造成整个农业供给侧被大路货充斥,无法满足消费需求,形成了供求失衡的局面。
二、消费者需求与农产品发展趋势
国家经过高速发展以后,人们的需求已经上升到了追求安全、生态、文化层面,形成了个性化、多元化消费格局。尤其是粮食生产彻底解决了数量上的安全以后,普通的、仅满足温饱的初级农产品需求量的减少是必然结果,安全、绿色环保、有机,甚至有文化底蕴的品牌农产品需求量增加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未来安全、优质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大。
三、打造农业“和谐号”的必由之路
农业的生产现状和农产品的需求脱节,让农业处于不和谐的状态。构建和谐农业就成为农业工作者的首要课题,也是各级政府部门的重中之重。构建和谐农业必须围绕“农产品由谁提供、提供给谁”“提供什么”“如何提供”进行,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就解决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传统农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构建和谐农业,打造农业“和谐号”动车组,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构建以服务为首的政府职能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 ”时代,“服务、低价、普惠”是时代特征,同时也是时代要求,地方政府应该与时俱进构建以服务为首的政府职能,引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农业方面,政府职能应当以为农民服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为首。这是一场思维意识的变迁,变迁的思维意识应当明白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就像“和谐号”动车车厢一样有自己的“动力系统”,组织协调好他们的“动力系统”,充分发挥其动能,引领他们朝着致富方向前进。构建以服务为首的基层政府职能职责是打造农业“和谐号”的基础。
(二)重塑农业科技人员角色
当前很多农业科技人员依旧用昨天的思维思考今天的问题,严重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和重塑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必须转移到为新型经营主体服务的轨道上来,协助经营主体把握时代脉络,转变经营观念。农业科技工作者要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政策解读、技术咨询和服务、技术培训、市场信息,为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出谋划策等帮助。农业职能部门要淡出农业生产的领导者、决策者、指挥者的角色,彻底转型到服务行列。
(三)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仅仅靠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的培训机构的培育远远不够,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建设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运营、健康发展。在广袤的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基层组织应当营造有利于合作社发展的环境;同时监督合作社规范运营,确保合作社落地生根,茁壮成长。贵州“村社合一(村委会与合作社合二为一)”的模式,看似有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嫌疑,操作起来更似“削足适履”,但它有效缩短意识形态变迁历程。从家庭承包经营到合作社、从合作社成立到其规范运营,人们的思维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文化程度较低、思维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过程会更漫长。“村社合一”的模式弥补了这些不足。因为“村社合一”,村民在选举村委班子的时候就会选出能人,保证了能力层次高的人管理运营合作社,让合作社健康发展。“村社合一”的模式值得借鉴和学习。
合作社按《专业合作社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运营,参照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运作。合作社生产资料统一采购,生产全过程统一技术服务,农产品统一加工、销售,有效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缩短甚至消除“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距离”,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有利于使农产品向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其实是改提供农产品的人,大量的规范化运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千千万万家庭承包经营户的时候,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就顺利完成了。
(四)走优质、安全、特色化农业之路
农业生产者必须要搞清楚自己的优势,走自己的特色之路,生产出优质、安全的特色农产品或者打造出特色的乡村旅游。农产品的提供者必须走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持续发展之路,努力打造“三品一标”安全、优质农产品体系。市场经济注定了竞争在所难免,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不仅要有高水平、高能力层次的新型经营主体,还必须走优势的特色农业之路。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必须根据本地优势和特色来布局和完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特色农业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就打造出了特色农业的“金梧桐树”,家中有了梧桐树、何愁不来金凤凰。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种养加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会让特色农业更绚烂。
(五)走品牌农业之路
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评价和认知。品牌是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纽带和桥梁,是消费者对生产者的一种信任和支持,品牌的层次高低直接关乎产品的生存与发展前景,它是产品的生命。没有获得品牌认可的属低层级产品,其市场前景如夕阳西下,会渐渐消亡。品牌化是农产品成功的必由之路,不走品牌之路的农产品,就像没有获得生存许可证一样,很难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走品牌之路,不可逆转。走品牌差异化的路,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生产或打造不同的产品和服务,高中低、好中差满足差异化要求和个性化需要。新型经营主体还应当有相对超前的思维意识,把握好消费需求发展的脉络,及时调整,做好应对未来更大的差异化需求和更强烈的个性化需要。“客户是华为存在唯一的理由”,同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满足客户的需求是唯一的选择。
此外,打造农业“和谐号”必须把农民的利益始终放在首位,引导他们加入到专业合作社,创造增收致富的机会。农民增收致富了,“仓廪实而知礼节”,农村的和谐就打开局面了。
就农业“和谐号”而言,动车机车是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民就是那一节节动车车厢,政府是引领动车前进的航标和那一个个驶向终点的站台。
总而言之,构建服务型政府职能,重塑农业科技人员角色,培育大量合格、规范化运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上走特色农业之路,经营方式上走品牌之路,差异化与个性化并举,加上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多方联动、协调一致,就一定能打造农业“和谐号”。这样的农业“和谐号”一定会稳健、快速运行,朝着致富的方向前进,永不停息!★
(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宣威市分校)
一、农业生产现状
当前大部分农产品的提供者依旧是千千万万的家庭承包经营户,他们盲目地、想当然地自我生产经营,游走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路途上苦苦挣扎。农户知识文化层次低、意识思维千差万别而且大多滞后,不会去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技术、市场信息,即使有所了解也无力改变现状,于是盲从、跟风,上演一场场“羊群效应”,嚴重制约着农业生产发展和转型升级。
在现行农业经营体系中,农民专业合作社良莠不齐,有些不规范运营,导致加入与不加入合作社一个样,有没有合作社一个样的状况;小农户还是小农户,他们不去考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提供给谁、提供什么样的农产品、如何去提供,造成整个农业供给侧被大路货充斥,无法满足消费需求,形成了供求失衡的局面。
二、消费者需求与农产品发展趋势
国家经过高速发展以后,人们的需求已经上升到了追求安全、生态、文化层面,形成了个性化、多元化消费格局。尤其是粮食生产彻底解决了数量上的安全以后,普通的、仅满足温饱的初级农产品需求量的减少是必然结果,安全、绿色环保、有机,甚至有文化底蕴的品牌农产品需求量增加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未来安全、优质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必然会越来越大。
三、打造农业“和谐号”的必由之路
农业的生产现状和农产品的需求脱节,让农业处于不和谐的状态。构建和谐农业就成为农业工作者的首要课题,也是各级政府部门的重中之重。构建和谐农业必须围绕“农产品由谁提供、提供给谁”“提供什么”“如何提供”进行,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就解决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问题,也就解决了传统农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构建和谐农业,打造农业“和谐号”动车组,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构建以服务为首的政府职能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 ”时代,“服务、低价、普惠”是时代特征,同时也是时代要求,地方政府应该与时俱进构建以服务为首的政府职能,引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农业方面,政府职能应当以为农民服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为首。这是一场思维意识的变迁,变迁的思维意识应当明白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就像“和谐号”动车车厢一样有自己的“动力系统”,组织协调好他们的“动力系统”,充分发挥其动能,引领他们朝着致富方向前进。构建以服务为首的基层政府职能职责是打造农业“和谐号”的基础。
(二)重塑农业科技人员角色
当前很多农业科技人员依旧用昨天的思维思考今天的问题,严重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和重塑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工作必须转移到为新型经营主体服务的轨道上来,协助经营主体把握时代脉络,转变经营观念。农业科技工作者要为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政策解读、技术咨询和服务、技术培训、市场信息,为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出谋划策等帮助。农业职能部门要淡出农业生产的领导者、决策者、指挥者的角色,彻底转型到服务行列。
(三)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仅仅靠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的培训机构的培育远远不够,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建设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运营、健康发展。在广袤的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基层组织应当营造有利于合作社发展的环境;同时监督合作社规范运营,确保合作社落地生根,茁壮成长。贵州“村社合一(村委会与合作社合二为一)”的模式,看似有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嫌疑,操作起来更似“削足适履”,但它有效缩短意识形态变迁历程。从家庭承包经营到合作社、从合作社成立到其规范运营,人们的思维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文化程度较低、思维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过程会更漫长。“村社合一”的模式弥补了这些不足。因为“村社合一”,村民在选举村委班子的时候就会选出能人,保证了能力层次高的人管理运营合作社,让合作社健康发展。“村社合一”的模式值得借鉴和学习。
合作社按《专业合作社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运营,参照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运作。合作社生产资料统一采购,生产全过程统一技术服务,农产品统一加工、销售,有效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缩短甚至消除“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距离”,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有利于使农产品向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其实是改提供农产品的人,大量的规范化运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千千万万家庭承包经营户的时候,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就顺利完成了。
(四)走优质、安全、特色化农业之路
农业生产者必须要搞清楚自己的优势,走自己的特色之路,生产出优质、安全的特色农产品或者打造出特色的乡村旅游。农产品的提供者必须走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持续发展之路,努力打造“三品一标”安全、优质农产品体系。市场经济注定了竞争在所难免,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不仅要有高水平、高能力层次的新型经营主体,还必须走优势的特色农业之路。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必须根据本地优势和特色来布局和完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特色农业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就打造出了特色农业的“金梧桐树”,家中有了梧桐树、何愁不来金凤凰。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种养加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会让特色农业更绚烂。
(五)走品牌农业之路
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评价和认知。品牌是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纽带和桥梁,是消费者对生产者的一种信任和支持,品牌的层次高低直接关乎产品的生存与发展前景,它是产品的生命。没有获得品牌认可的属低层级产品,其市场前景如夕阳西下,会渐渐消亡。品牌化是农产品成功的必由之路,不走品牌之路的农产品,就像没有获得生存许可证一样,很难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走品牌之路,不可逆转。走品牌差异化的路,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生产或打造不同的产品和服务,高中低、好中差满足差异化要求和个性化需要。新型经营主体还应当有相对超前的思维意识,把握好消费需求发展的脉络,及时调整,做好应对未来更大的差异化需求和更强烈的个性化需要。“客户是华为存在唯一的理由”,同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满足客户的需求是唯一的选择。
此外,打造农业“和谐号”必须把农民的利益始终放在首位,引导他们加入到专业合作社,创造增收致富的机会。农民增收致富了,“仓廪实而知礼节”,农村的和谐就打开局面了。
就农业“和谐号”而言,动车机车是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民就是那一节节动车车厢,政府是引领动车前进的航标和那一个个驶向终点的站台。
总而言之,构建服务型政府职能,重塑农业科技人员角色,培育大量合格、规范化运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上走特色农业之路,经营方式上走品牌之路,差异化与个性化并举,加上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多方联动、协调一致,就一定能打造农业“和谐号”。这样的农业“和谐号”一定会稳健、快速运行,朝着致富的方向前进,永不停息!★
(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宣威市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