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材料运用的“六宜六忌”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y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多学生在写议论文时,找到了一些很好的材料,但是,并没有写出很好的文章,这是因为他没有掌握材料运用的技巧。在议论文写作中,关于材料运用的一些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六宜六不宜”。
  一、数量上宜多不宜少
  议论文中的材料多少为好?当然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只有数量充足的材料,才能准确地表达观点,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思维广度,精确地体现自己的思维精度,完整地体现自己的思维梯度。具体多少数量为宜,材料的使用要以透、足为原则,要把这个材料对这个话题或这个观点所可能具有的联系都揭示出来,这样才能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效果。
  如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与“为自己奔跑”这个观点,你既可以用它证明,韩愈就是个“为自己奔跑”的人,因为它记述了韩愈“抗颜为师”“特立独行”的故事;你也可以用它来证明,一个“为自己奔跑”的人,必然受到别人的非议,因为它在表达了柳宗元对韩愈“为自己奔跑”精神的赞颂的同时,也提到了“邑犬群吠,吠所怪也”的现象;你还可以用它来证明“为自己奔跑”的人,为什么可以违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因为他反问“顾雪与日岂有过哉?”已经揭示了“为自己奔跑”与“自以为是”“自行其是”的区别。
  这样的“一菜多吃”,把观点与材料可能具有的联系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就会使读者对你思维的能力有足够的信服。这样的材料也就能够起到一以当十的作用,这就叫“用透了”。
  二、篇幅上宜短不宜长
  我们所要使用的材料,其实除了是名人名言,大多是有一定篇幅的。特别是材料作文或者是话题作文,都可能给定一个甚至是数个材料。要把它们都用上,字数肯定是太多了,怎么办呢?你所能用到的材料,肯定是因为它与你的观点有联系;你之所以在这里使用,而不在别处,可见它与这里的行文思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实际使用材料的时候,你所要做的,无非是把有联系的部分引用出来即可,把它与观点的联系揭示出来即可,根本无需全文引用,特别忌讳原封不动地,几乎连标点符号都不变地照抄原文的做法。
  因此,引用材料时,语言必须简洁,能够一行说清的,不说两行,能够两行说清的,不说三行,一般来说,超过三行的材料引用,除了在“故事+哲理感悟”的那种漫谈式散文化的写法里,都是错误的。
  三、思维宜新不宜旧
  材料要引用,但不能一引了之,不作分析。世界上固然有不言自明的现象,不言而喻的道理,但在你的考场作文里,却是不可以抱这种想法的。就像有学生在记叙文中说:“我很快乐啊!但我不写了,因为它实在不是用语言能够表达出来的。”语言不能表达出来的现象确实有,但是你写文章的任务,就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不尽之意,尽在言外”。同样,你的议论文中用了这个材料,你不能把材料在这里一放,然后就等阅卷老师帮你去填空补充。你在用前或者是用后,用分析的方式,揭示出你用这个材料的意图,就把原本是文外的一则材料,变成了你文内的一个重要的合理的必然的有机的组成部分。这样,原来的材料,就被你这样“除旧布新”“吐故纳新”了!
  四、角度宜实不宜虚
  我们写记敘文,是“为文以抒情”,而不是“为文以造情”;同样,我们写议论文,也是“为文以论事”,而不只是“为文以说理”。也就是说,议论文中说理,是要发射“空对地”导弹,而不只是“空对空”。这个“地”,就是“我的生活实际”。在2006年的“人与路”,2007年的“怀想天空”等高考阅卷都强调优秀作文应该是充分联系作者自身的实际生活,展示实际的思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中运用到材料时,要注意思考这则材料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因而及时地进行联系与分析,这样,你的材料使用就显得实实在在了!
  五、思维宜聚不宜散
  文章不是八宝拼盘,考卷不是八仙桌。我们所提到的所有的材料,应该被我们的思维所组织。说到底,议论文就是要用思想统率材料。为此,各个材料,应该是从不同的侧面,在不同的侧重点上,围绕同一个论题,进行既是充分的同时又是有机的分析与论证。如此,每则材料,就像是和尚百衲衣上的各块布一样,为一件衣服的完成,作出了各自应有的贡献。
  六、用意宜显不宜隐
  你使用这则而不是那则材料,都是因为该则对你的文章主旨有帮助。因此,你就需要明确地揭示出它们的联系,从而实现这种帮助。有一个学生在《为自己奔跑》这篇文章中,对“刘翔夺得奥运会金牌”的场景进行了充分的描绘。可惜描绘完了,他的文章也就结束了,令人匪夷所思:你运用刘翔这则材料,是要干什么的呢?我也知道,刘翔是在奔跑,可并不是奔跑就是在为自己奔跑啊?并不是奔跑胜利了,就是“为自己奔跑”啊?史东鹏就不是“为自己奔跑”吗?
  也就是说,你用这则材料的用意,一定要用语言明确地揭示出来,万不可“犹抱琵琶半遮面”,甚至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搜集材料是一种技巧,使用材料则是另一种技巧,两者是不可偏废的啊!
  作者单位: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226531)
其他文献
笔者有幸参加了2015年浙江省高考语文阅卷,批改的是现代文大阅读的13、14、15三题。下面结合一年的高三教学情况,根据高考真题和阅卷心得,谈一谈现代文阅读部分题目的答题策略。  一、 能读懂题目时要尽量读清题目  1.读细题目  汪曾祺《捡烂纸的老头》13题:赏析文中划横线部分。(4分)  在读题时学生应该用笔圈划出一个重点词“赏析”。然后找到题目的赏析范围是“划横线部分”,学生无需也不应该扯进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痛,且向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我科于2005年1月~12月,采用自拟消症散加热外敷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取得了较好
高考语文考试题中,古典诗歌鉴赏是难点之一。做好诗歌鉴赏题需要一定的积累,但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一、读懂题目,大胆猜测  与其他的阅读题一样,诗歌题目关涉诗歌内容。考生读完后,应该对题目进行具体分析和大胆猜测。  如2014年新课标全国Ⅰ卷《含山店梦觉作》,含山店,说明作者不在家中,而是身在旅社。此诗是旅途之中有感而发。梦觉,即为梦醒。我们可以猜想:旅途之中会有怎样的感受?作者因何梦醒?梦醒之后又
2005年-2007年笔者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中药治疗慢性手部湿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NB-UVB光疗仪和中药健脾化湿、养血、祛风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摘要:根据我国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实践运行的经验,在目前的大型给排水工程中,大口径的输水管道主要有五种,分别是复合钢管(SP)、球墨铸铁管(DIP)、玻璃钢类管(GRP)、聚乙烯塑料管(PE)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五种管材各有优缺点,应针对不同情况选取最适合的管材。文章对常见的大口径输水管材优缺点及应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大口径输水管道;给排水工程;复合钢管;球墨铸铁管;玻璃钢类管 文
小儿秋季腹泻发生于秋冬季,每年11月至次年元月为发病高峰,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其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多通过消化道传播,且易造成流行。2008年11月-2009年1月,笔者应用番石榴
某桥由于受到大堤不再实施围垦的影响,对第一联连续梁梁底的标高控制产生了影响,因此为了能够确保大桥建设工程能够有序地顺利完成,通过采用同步顶升技术对第一联进行整联的
任何比喻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它主要体现在构成比喻的本体、喻体、相似点和比喻的理解等方面。  一、本体具有模糊性  本体的多重属性使人们在运用比喻时往往用不同的喻体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本体,从而使本体的联想义在呈辐射状扩散中显现出模糊性。如: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  作者用“一粒粒
对于材料作文,如何让审题不脱离材料的范围?如何让审题快速、准确、深刻、更具体?如何选取最佳立意?这些都成了考生在备考时最关心的问题。  一、多角度审题,整体上把握  高考材料作文的命题,在给定一段材料后,大都做了这样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这就确定了写作的基本方向:材料是作文立意确定的基础,也是作文的范围。材料一般都会提供多个写作角度,包括材料的写作对象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