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多学生在写议论文时,找到了一些很好的材料,但是,并没有写出很好的文章,这是因为他没有掌握材料运用的技巧。在议论文写作中,关于材料运用的一些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六宜六不宜”。
一、数量上宜多不宜少
议论文中的材料多少为好?当然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只有数量充足的材料,才能准确地表达观点,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思维广度,精确地体现自己的思维精度,完整地体现自己的思维梯度。具体多少数量为宜,材料的使用要以透、足为原则,要把这个材料对这个话题或这个观点所可能具有的联系都揭示出来,这样才能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效果。
如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与“为自己奔跑”这个观点,你既可以用它证明,韩愈就是个“为自己奔跑”的人,因为它记述了韩愈“抗颜为师”“特立独行”的故事;你也可以用它来证明,一个“为自己奔跑”的人,必然受到别人的非议,因为它在表达了柳宗元对韩愈“为自己奔跑”精神的赞颂的同时,也提到了“邑犬群吠,吠所怪也”的现象;你还可以用它来证明“为自己奔跑”的人,为什么可以违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因为他反问“顾雪与日岂有过哉?”已经揭示了“为自己奔跑”与“自以为是”“自行其是”的区别。
这样的“一菜多吃”,把观点与材料可能具有的联系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就会使读者对你思维的能力有足够的信服。这样的材料也就能够起到一以当十的作用,这就叫“用透了”。
二、篇幅上宜短不宜长
我们所要使用的材料,其实除了是名人名言,大多是有一定篇幅的。特别是材料作文或者是话题作文,都可能给定一个甚至是数个材料。要把它们都用上,字数肯定是太多了,怎么办呢?你所能用到的材料,肯定是因为它与你的观点有联系;你之所以在这里使用,而不在别处,可见它与这里的行文思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实际使用材料的时候,你所要做的,无非是把有联系的部分引用出来即可,把它与观点的联系揭示出来即可,根本无需全文引用,特别忌讳原封不动地,几乎连标点符号都不变地照抄原文的做法。
因此,引用材料时,语言必须简洁,能够一行说清的,不说两行,能够两行说清的,不说三行,一般来说,超过三行的材料引用,除了在“故事+哲理感悟”的那种漫谈式散文化的写法里,都是错误的。
三、思维宜新不宜旧
材料要引用,但不能一引了之,不作分析。世界上固然有不言自明的现象,不言而喻的道理,但在你的考场作文里,却是不可以抱这种想法的。就像有学生在记叙文中说:“我很快乐啊!但我不写了,因为它实在不是用语言能够表达出来的。”语言不能表达出来的现象确实有,但是你写文章的任务,就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不尽之意,尽在言外”。同样,你的议论文中用了这个材料,你不能把材料在这里一放,然后就等阅卷老师帮你去填空补充。你在用前或者是用后,用分析的方式,揭示出你用这个材料的意图,就把原本是文外的一则材料,变成了你文内的一个重要的合理的必然的有机的组成部分。这样,原来的材料,就被你这样“除旧布新”“吐故纳新”了!
四、角度宜实不宜虚
我们写记敘文,是“为文以抒情”,而不是“为文以造情”;同样,我们写议论文,也是“为文以论事”,而不只是“为文以说理”。也就是说,议论文中说理,是要发射“空对地”导弹,而不只是“空对空”。这个“地”,就是“我的生活实际”。在2006年的“人与路”,2007年的“怀想天空”等高考阅卷都强调优秀作文应该是充分联系作者自身的实际生活,展示实际的思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中运用到材料时,要注意思考这则材料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因而及时地进行联系与分析,这样,你的材料使用就显得实实在在了!
五、思维宜聚不宜散
文章不是八宝拼盘,考卷不是八仙桌。我们所提到的所有的材料,应该被我们的思维所组织。说到底,议论文就是要用思想统率材料。为此,各个材料,应该是从不同的侧面,在不同的侧重点上,围绕同一个论题,进行既是充分的同时又是有机的分析与论证。如此,每则材料,就像是和尚百衲衣上的各块布一样,为一件衣服的完成,作出了各自应有的贡献。
六、用意宜显不宜隐
你使用这则而不是那则材料,都是因为该则对你的文章主旨有帮助。因此,你就需要明确地揭示出它们的联系,从而实现这种帮助。有一个学生在《为自己奔跑》这篇文章中,对“刘翔夺得奥运会金牌”的场景进行了充分的描绘。可惜描绘完了,他的文章也就结束了,令人匪夷所思:你运用刘翔这则材料,是要干什么的呢?我也知道,刘翔是在奔跑,可并不是奔跑就是在为自己奔跑啊?并不是奔跑胜利了,就是“为自己奔跑”啊?史东鹏就不是“为自己奔跑”吗?
也就是说,你用这则材料的用意,一定要用语言明确地揭示出来,万不可“犹抱琵琶半遮面”,甚至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搜集材料是一种技巧,使用材料则是另一种技巧,两者是不可偏废的啊!
作者单位: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226531)
一、数量上宜多不宜少
议论文中的材料多少为好?当然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只有数量充足的材料,才能准确地表达观点,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思维广度,精确地体现自己的思维精度,完整地体现自己的思维梯度。具体多少数量为宜,材料的使用要以透、足为原则,要把这个材料对这个话题或这个观点所可能具有的联系都揭示出来,这样才能让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效果。
如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与“为自己奔跑”这个观点,你既可以用它证明,韩愈就是个“为自己奔跑”的人,因为它记述了韩愈“抗颜为师”“特立独行”的故事;你也可以用它来证明,一个“为自己奔跑”的人,必然受到别人的非议,因为它在表达了柳宗元对韩愈“为自己奔跑”精神的赞颂的同时,也提到了“邑犬群吠,吠所怪也”的现象;你还可以用它来证明“为自己奔跑”的人,为什么可以违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古训,因为他反问“顾雪与日岂有过哉?”已经揭示了“为自己奔跑”与“自以为是”“自行其是”的区别。
这样的“一菜多吃”,把观点与材料可能具有的联系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就会使读者对你思维的能力有足够的信服。这样的材料也就能够起到一以当十的作用,这就叫“用透了”。
二、篇幅上宜短不宜长
我们所要使用的材料,其实除了是名人名言,大多是有一定篇幅的。特别是材料作文或者是话题作文,都可能给定一个甚至是数个材料。要把它们都用上,字数肯定是太多了,怎么办呢?你所能用到的材料,肯定是因为它与你的观点有联系;你之所以在这里使用,而不在别处,可见它与这里的行文思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实际使用材料的时候,你所要做的,无非是把有联系的部分引用出来即可,把它与观点的联系揭示出来即可,根本无需全文引用,特别忌讳原封不动地,几乎连标点符号都不变地照抄原文的做法。
因此,引用材料时,语言必须简洁,能够一行说清的,不说两行,能够两行说清的,不说三行,一般来说,超过三行的材料引用,除了在“故事+哲理感悟”的那种漫谈式散文化的写法里,都是错误的。
三、思维宜新不宜旧
材料要引用,但不能一引了之,不作分析。世界上固然有不言自明的现象,不言而喻的道理,但在你的考场作文里,却是不可以抱这种想法的。就像有学生在记叙文中说:“我很快乐啊!但我不写了,因为它实在不是用语言能够表达出来的。”语言不能表达出来的现象确实有,但是你写文章的任务,就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不尽之意,尽在言外”。同样,你的议论文中用了这个材料,你不能把材料在这里一放,然后就等阅卷老师帮你去填空补充。你在用前或者是用后,用分析的方式,揭示出你用这个材料的意图,就把原本是文外的一则材料,变成了你文内的一个重要的合理的必然的有机的组成部分。这样,原来的材料,就被你这样“除旧布新”“吐故纳新”了!
四、角度宜实不宜虚
我们写记敘文,是“为文以抒情”,而不是“为文以造情”;同样,我们写议论文,也是“为文以论事”,而不只是“为文以说理”。也就是说,议论文中说理,是要发射“空对地”导弹,而不只是“空对空”。这个“地”,就是“我的生活实际”。在2006年的“人与路”,2007年的“怀想天空”等高考阅卷都强调优秀作文应该是充分联系作者自身的实际生活,展示实际的思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中运用到材料时,要注意思考这则材料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因而及时地进行联系与分析,这样,你的材料使用就显得实实在在了!
五、思维宜聚不宜散
文章不是八宝拼盘,考卷不是八仙桌。我们所提到的所有的材料,应该被我们的思维所组织。说到底,议论文就是要用思想统率材料。为此,各个材料,应该是从不同的侧面,在不同的侧重点上,围绕同一个论题,进行既是充分的同时又是有机的分析与论证。如此,每则材料,就像是和尚百衲衣上的各块布一样,为一件衣服的完成,作出了各自应有的贡献。
六、用意宜显不宜隐
你使用这则而不是那则材料,都是因为该则对你的文章主旨有帮助。因此,你就需要明确地揭示出它们的联系,从而实现这种帮助。有一个学生在《为自己奔跑》这篇文章中,对“刘翔夺得奥运会金牌”的场景进行了充分的描绘。可惜描绘完了,他的文章也就结束了,令人匪夷所思:你运用刘翔这则材料,是要干什么的呢?我也知道,刘翔是在奔跑,可并不是奔跑就是在为自己奔跑啊?并不是奔跑胜利了,就是“为自己奔跑”啊?史东鹏就不是“为自己奔跑”吗?
也就是说,你用这则材料的用意,一定要用语言明确地揭示出来,万不可“犹抱琵琶半遮面”,甚至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搜集材料是一种技巧,使用材料则是另一种技巧,两者是不可偏废的啊!
作者单位: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226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