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王翦率二十万秦军攻打赵国,但赵国将军李牧防守十分严密,导致秦赵两国的军队在战场上相持不下,一时间王翦率领的秦军毫无办法。
2.正当王翦困惑之时,他的副将李信给他出了个主意——想办法离间李牧和赵国的关系。王翦一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在征得秦王嬴政同意后,他决定用反间计除掉李牧,为秦军攻赵扫清障碍。
3.一方面,王翦派人前往赵营提议休战,李牧不知是计,见王翦要议和,求之不得。
4.另一方面,王翦派人到赵国,出重金收买了赵王宠臣郭开,让他暗中散布谣言,离间赵王与李牧的关系,还把李牧与王翦互通的书信作为证据,说李牧与秦军议和是准备投降秦国。
5.赵王听到流言蜚语,又受到了宠臣的挑拨,便真的怀疑起李牧有通敌之心。
6.于是赵王解除了李牧的兵权,起用了毫无指挥才能的赵葱为将。
7.赵葱一到位,就改变了李牧的防御态势,主动向秦军进攻,结果被王翦的部队一举击破,赵军溃败,死伤惨重。
8.王翦乘势把赵国都城邯郸包围了起来。一个月后,邯郸被攻破,赵王被俘,赵国灭亡。
在群雄并立的战国,秦国之所以能一统天下,军中自然不缺精兵良将。在白起之后,秦国还出现了一名杰出的军事家——王翦。
他和白起一起为秦国出生入死过吗?
别急别急,听我慢慢道来。王翦,少年时就喜欢军事。出身贫苦的他,喜欢研究兵法谋略。所以,他早早地投身到军营里,而且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年轻的王翦由于办事沉稳、机智聪颖,很快就在军队里崭露头角,还得到当时秦军统帅白起的青睐。白起把他调到自己身边做亲兵,不久便将他升为将军。在长平之战中,王翦作为青年将领独当一面,表现十分出色。白起常对一些人说:“吾没,秦欲统一海内,非王翦将兵不可,否则必败。”
这一定是白起夸王翦的话!
没错,虽然白起一生心高气傲,但他觉得如果秦国想统一天下,继自己之后只有王翦可以担此大任,可见白起对王翦的能力十分肯定。白起还将王翦推荐给了秦昭襄王。可是,好景不长。我们在第二期的故事中也讲到,白起因為与秦昭襄王之间的矛盾激化,结果被赐死,所以被白起推荐的王翦,也因而没能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一段时间里,王翦在军队中默默无闻。直到有一天,王翦的命运因为一个人而发生了改变。
这次又是谁?
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嬴政。秦王嬴政继位后不久,便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他对王翦很信赖,让王翦领兵对中原各国全面出击。王翦先是率十万大军,一举攻破了韩国。随后,他又带兵准备攻占赵国。部队出发前,嬴政对王翦说了这么一句话:“寡人受苦于赵,几死。秦、赵不两立,望将军为寡人雪耻。”
这里又有什么典故吗?
当然有啦!嬴政的父亲嬴异人在继位之前,曾在赵国做“人质”,娶了赵国的女子,生下嬴政。后来,嬴异人逃回秦国,嬴政和母亲却滞留在赵国很长时间,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受尽了屈辱,还差点连命都保不住。可想而知,嬴政对赵国一定怀恨在心。所以此次王翦领兵攻赵,秦王希望王翦能不负所望,替自己雪耻。
但是,王翦在攻赵时,碰到了一个十分强硬的对手,那就是李牧。两人可谓棋逢对手,秦赵两军相持了一年多。最终,王翦用了反间计,才搬开李牧这个“绊脚石”。接着,王翦势如破竹,把赵军打得一败涂地,攻下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赵王,不久赵国便灭亡了。
秦国攻占了韩国、赵国之后,把目标又瞄准了邻近的燕国。燕国是个小国,太子丹觉得以燕国的实力根本无法与秦国抗衡,只好命壮士荆轲去刺杀秦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当然,我们都知道,荆轲的行动失败了。秦王也因此被激怒,命令王翦率军北上攻燕。王翦在易水河畔大破燕国十万军队,之后一直追击燕军到了蓟北。燕军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
此时,原本争雄的几个诸侯国里,除了东边的齐国和南边的楚国外,剩下的几乎全被秦国吞并了。与此同时,作为秦国统帅的王翦与秦王嬴政的关系也开始变得非常微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吧!
2.正当王翦困惑之时,他的副将李信给他出了个主意——想办法离间李牧和赵国的关系。王翦一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在征得秦王嬴政同意后,他决定用反间计除掉李牧,为秦军攻赵扫清障碍。
3.一方面,王翦派人前往赵营提议休战,李牧不知是计,见王翦要议和,求之不得。
4.另一方面,王翦派人到赵国,出重金收买了赵王宠臣郭开,让他暗中散布谣言,离间赵王与李牧的关系,还把李牧与王翦互通的书信作为证据,说李牧与秦军议和是准备投降秦国。
5.赵王听到流言蜚语,又受到了宠臣的挑拨,便真的怀疑起李牧有通敌之心。
6.于是赵王解除了李牧的兵权,起用了毫无指挥才能的赵葱为将。
7.赵葱一到位,就改变了李牧的防御态势,主动向秦军进攻,结果被王翦的部队一举击破,赵军溃败,死伤惨重。
8.王翦乘势把赵国都城邯郸包围了起来。一个月后,邯郸被攻破,赵王被俘,赵国灭亡。
在群雄并立的战国,秦国之所以能一统天下,军中自然不缺精兵良将。在白起之后,秦国还出现了一名杰出的军事家——王翦。
他和白起一起为秦国出生入死过吗?
别急别急,听我慢慢道来。王翦,少年时就喜欢军事。出身贫苦的他,喜欢研究兵法谋略。所以,他早早地投身到军营里,而且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年轻的王翦由于办事沉稳、机智聪颖,很快就在军队里崭露头角,还得到当时秦军统帅白起的青睐。白起把他调到自己身边做亲兵,不久便将他升为将军。在长平之战中,王翦作为青年将领独当一面,表现十分出色。白起常对一些人说:“吾没,秦欲统一海内,非王翦将兵不可,否则必败。”
这一定是白起夸王翦的话!
没错,虽然白起一生心高气傲,但他觉得如果秦国想统一天下,继自己之后只有王翦可以担此大任,可见白起对王翦的能力十分肯定。白起还将王翦推荐给了秦昭襄王。可是,好景不长。我们在第二期的故事中也讲到,白起因為与秦昭襄王之间的矛盾激化,结果被赐死,所以被白起推荐的王翦,也因而没能受到秦昭襄王的重用。一段时间里,王翦在军队中默默无闻。直到有一天,王翦的命运因为一个人而发生了改变。
这次又是谁?
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嬴政。秦王嬴政继位后不久,便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他对王翦很信赖,让王翦领兵对中原各国全面出击。王翦先是率十万大军,一举攻破了韩国。随后,他又带兵准备攻占赵国。部队出发前,嬴政对王翦说了这么一句话:“寡人受苦于赵,几死。秦、赵不两立,望将军为寡人雪耻。”
这里又有什么典故吗?
当然有啦!嬴政的父亲嬴异人在继位之前,曾在赵国做“人质”,娶了赵国的女子,生下嬴政。后来,嬴异人逃回秦国,嬴政和母亲却滞留在赵国很长时间,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受尽了屈辱,还差点连命都保不住。可想而知,嬴政对赵国一定怀恨在心。所以此次王翦领兵攻赵,秦王希望王翦能不负所望,替自己雪耻。
但是,王翦在攻赵时,碰到了一个十分强硬的对手,那就是李牧。两人可谓棋逢对手,秦赵两军相持了一年多。最终,王翦用了反间计,才搬开李牧这个“绊脚石”。接着,王翦势如破竹,把赵军打得一败涂地,攻下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赵王,不久赵国便灭亡了。
秦国攻占了韩国、赵国之后,把目标又瞄准了邻近的燕国。燕国是个小国,太子丹觉得以燕国的实力根本无法与秦国抗衡,只好命壮士荆轲去刺杀秦王。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荆轲刺秦”!当然,我们都知道,荆轲的行动失败了。秦王也因此被激怒,命令王翦率军北上攻燕。王翦在易水河畔大破燕国十万军队,之后一直追击燕军到了蓟北。燕军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
此时,原本争雄的几个诸侯国里,除了东边的齐国和南边的楚国外,剩下的几乎全被秦国吞并了。与此同时,作为秦国统帅的王翦与秦王嬴政的关系也开始变得非常微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