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教学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生在做计算时出错率高、准确率低已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和不争的事实。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认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计算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用游戏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找伙伴”这个游戏就可以用到低年级的数学计算教学中。具体做法为:让一组学生拿计算题卡,另一组学生拿答案卡。通过计算找到自己的伙伴是谁。
2、用故事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德国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会不自觉的产生“我能办到吗”这样的想法。
3、用数学顺口溜辅助教学。如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就可以采用这个顺口溜:看大数,分小数,凑整十,分零头。
二、强化基础,口算过关。
学生必须熟练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灵活应用乘法口诀,这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如果基础都不熟练,计算起来肯定会又累又慢。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重视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
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几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
1、领悟法。如:在低年级教学进位加法时,可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结果,因此学生会对“十进制”这一进位方法有很好的认识。在计算中应用到满十进一的理论时才不会疑惑不解。
2、对比法。如: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涉及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可以改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鼓励学生动嘴说,说出自己的算理,目的在于使學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25×22为例,口算的思维过程是:先20×22=4405×22=110最后算440 110=550;估算只要将11估成10,然后计算25×20=500,也就是25×22≈500即可;竖式计算的思维则是先算125×1=125125×10=1250最后算125 1250=1375。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的思维方法略有不同,学生通过说算法进行对比、区别,就会建立起清晰的映象。
3、转换法。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让学生充分领会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而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减,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再引导学生运用通分的知识,化异分母分数为同分母分数,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已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了。
四、坚强的意志是计算的强力保障。
坚强的意志能够让学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并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五、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计算正确的保证。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教师还应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一、学生计算兴趣的培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学活用,会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用游戏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找伙伴”这个游戏就可以用到低年级的数学计算教学中。具体做法为:让一组学生拿计算题卡,另一组学生拿答案卡。通过计算找到自己的伙伴是谁。
2、用故事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娓娓道来,既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简便运算前,首先给学生讲解德国数学家高斯创造性地解答1-100这100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会不自觉的产生“我能办到吗”这样的想法。
3、用数学顺口溜辅助教学。如教学20以内进位加法就可以采用这个顺口溜:看大数,分小数,凑整十,分零头。
二、强化基础,口算过关。
学生必须熟练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灵活应用乘法口诀,这是一切计算的基础。如果基础都不熟练,计算起来肯定会又累又慢。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重视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
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几种方法使学生理清算理。
1、领悟法。如:在低年级教学进位加法时,可让学生在摆一摆,画一画,数一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结果,因此学生会对“十进制”这一进位方法有很好的认识。在计算中应用到满十进一的理论时才不会疑惑不解。
2、对比法。如: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涉及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对于这一知识的教学,可以改变以做题为主的惯例,鼓励学生动嘴说,说出自己的算理,目的在于使學生的思维高度活跃,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25×22为例,口算的思维过程是:先20×22=4405×22=110最后算440 110=550;估算只要将11估成10,然后计算25×20=500,也就是25×22≈500即可;竖式计算的思维则是先算125×1=125125×10=1250最后算125 1250=1375。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口算、估算、竖式计算的思维方法略有不同,学生通过说算法进行对比、区别,就会建立起清晰的映象。
3、转换法。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让学生充分领会分母不同即分数单位不同,而分数单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减,懂得了这个道理之后,再引导学生运用通分的知识,化异分母分数为同分母分数,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已学过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了。
四、坚强的意志是计算的强力保障。
坚强的意志能够让学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并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五、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计算正确的保证。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教师还应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