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冲击:日本进入70岁退休时代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iddm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适用话题 退休制度;人口老龄化;聚焦延迟退休;雇佣新举措
  新闻回放
  2021年4月1日,日本政府将正式实施《改定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这意味着日本社会将正式进入70岁退休的时代。雖然这部法律在现阶段并不具有强制效应,但日本媒体认为,将来日本政府一定会推动70岁退休的义务化。此外,NHK曾报道称,日本国民养老储蓄金将在2050年枯竭,《改定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的实施可能有助于缓解养劳动力不足和缓解养老储蓄金压力。然而这对于日本政府、社会、企业以及企业员工而言,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素材聚焦 少子化加老龄化双重冲击
  根据日本总务省的调查显示,2020年9月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的数量为361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8.7%。从2019年到2020年的1年时间里,日本的总人口减少了29万,老龄化的比例进一步增加。另一方面,日本厚生劳动省去年9月发布的统计显示,日本全国10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同一天达到了8万450人,首次超过了8万。厚劳省根据居民基本底账进行统计,发现100岁以上人口比去年增加了9176人,连续50年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女性有70975人,占了88.2%。日本政府之所以推出这样的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由日益严峻的少子化和老龄化现象导致的劳动力不足和缓解社保资金压力。
  【考场仿真试题】请就“延迟退休”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见解,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微评论。
  【范文示例】退休制度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退休制度的制定是结合国家公民的年龄结构而制定的。它是人事行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制定退休制度都是为了避免劳动者因年老力衰而致工作效率退失以及解除劳动者后顾之忧,为劳动者的晚年生活提供保障而制定的。日本政府就是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为了解决由日益严峻的少子化和老龄化现象导致的劳动力不足和缓解社保资金压力而制定延迟退休的《改定高年龄者雇佣安定法》,这也为各国可能出现的相同现状开辟了一个新思路、新途径。
其他文献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四个青少年,在一起讨论屈原是谁。一个说:他是歌手,唱过《离骚》;另一个说:是厨子,他发明了粽子;第三个说:是医生,大家都叫他大夫;第四个说:是运动员,他跳过江。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思路解析】  上述青少年已懵懂无知到了连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屈
期刊
日子倏然而去,车站旁的护城河水仍平缓地流着。耐不住这日渐寒冷的天气,商贩们退去了一多半,而报亭里的老人向他们挥手告别。这下,只剩他和几家摊位零零散散地落脚在车站广场上了。  初秋  秋天的起始并不可爱。候鸟南飞,河里的游鱼和野鸭也不见了踪影,树叶呈着暗淡的黄。老人紧紧衣,从黑布包里慎重地掏出一个白色包装盒,盒里是一台老旧的照相机。他摆弄了许久后,踱步到广场的向光处,抬头。大雁成群飞,最后消失在淡蓝
期刊
作文君  陈方媛,毕业于合肥一六八中学,现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作为一名无奖牌少竞赛少加分选手,她在2019年安徽高考中以文科裸分657分,省第11名,博雅线上加5分的成绩进入她一心向往的北京大学。与众不同的是,她只是一位“平行班”学生,高一时一度在年级百名开外游离。究竟是什么让她一直坚持所爱最终突破重重障碍得偿所愿?  2017年6月29日,对我而言,绝对是一个可以铭记很久的日子——那是文理分班
期刊
作文君:一日小编感叹:“春眠不觉晓,天气越来越暖和,正是睡觉的大好时光,可我还要工作……”“是啊!我们中学生更没有睡懒觉的福利!”某素粉在群内回复我。无论冬冷夏热,作为学生都得早起,奈何被窝又暖和又柔软,意志得有多强大,才能睁开双眼一骨碌而起啊!同是“天涯沦落人”,要准时起床,总还是有一些方法的,比如——  @豆瓣阿猫:  独创焦虑起床法,前一晚留下一点点没收尾的作业,利用焦虑感逼自己早起。  @
期刊
看到有人说,我在一个群里喊,谁给我推荐一款好用的500块钱以下的耳机?结果呢,没人说话。而如果他在群里说,500块钱以下根本就没有好用的耳机,马上就会有好几个人扑上来跟他抬杠,说这款也不错,那款也不错。  你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效应。面对一个问题,让我们给出一个答案,这个难度很高。而如果面对一个答案,我们给出一个反对意见,这似乎要容易很多。  所以有人開玩笑,说中国最大的在线教育平台,根本就不是什
期刊
继上周坐在我前面的静静小编勇拔智齿之后,我前两天也把智齿拔了。  一進医生办公室,医生:“我们牙科医生最不喜欢你这种樱桃小嘴!”  打麻药时,医生:“我先让你感受一下,如果中途疼了,再补麻药。”  我:“……那不是就晚了吗?多给我打点麻药吧!求求你了!”  拔完回家,我妈见到我之后第一句是:“哭了吗?哭鼻子了吗?”  我内心:妈妈,我已经是个成熟的大人了,哭了我也不会告诉你的!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
期刊
一起万众瞩目的海上拥堵事件,把已经运营了152年的苏伊士运河推到了聚光灯下。2021年3月23日,“长赐号”大型集装箱船由深圳盐田驶往荷兰鹿特丹途中,在从红海北向进入苏伊士运河时,因遭遇大风和沙尘暴(也有报道称是人为原因,具体原因还在调查中),船身横向卡在苏伊士运河的航道中無法动弹,导致运河南北通行受阻。这艘巨轮长达400米,和纽约帝国大厦的高度相近,宽59米,自重达20万吨,可装载超2万个集装箱
期刊
按:近些年,苏伊士运河类似的“堵船”事件已经不止一次发生了。2004年,运油船“热带光辉”号因为操作系统故障在运河中搁浅,运河关闭3天,大约70艘轮船滞留在运河两端;最近一次搁浅事故发生在2020年11月26日,一艘超大型集装箱船在苏伊士运河搁浅,阻拦其他南向行驶船舶超过5小时。  既然苏伊士运河这条航道如此重要,又这么怕堵塞,为什么不去拓宽、挖深呢?  这真的冤枉了埃及人和此前管理运河的欧洲殖民
期刊
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2021年4月4日发表题为《埃及首位女船长说苏伊士运河拥堵被错怪到她身上》的报道称,埃及首位女船长马尔娃·塞利赫达尔说,一场假新闻传播行动让她成了受害者。她被指责导致集装箱船“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中搁浅,而真相是当时她正在一条几百公里外的船上工作。  在“长賜号”搁浅并将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阻塞六天时,马尔娃·塞利赫达尔正在亚历山大的“艾达四号”船上担任大副。  现年29岁
期刊
堵了近6天后,苏伊士运河终于在2021年3月29日恢复通航。这一次全球瞩目的“大堵车”事故,暴露了国际海运通道的脆弱性,同时让外媒注意到中欧陆路运输系统的优势。  英国《金融时报》发现,面对海路运输的集装箱短缺、高成本和延误问题,中国制造商正寻求通过陆路出口商品。来自欧洲国家订单的增加,同样推动了中欧班列货运量的大幅增长。  这场“堵车”危机削弱了全球供应链,由此,国际海运通道的脆弱性暴露无遗。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