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递行业深深陷入了电子商务的泥淖中,屡屡跨界,屡败屡战之后却蹒跚不得,欲罢不能。眼下,他们必须要打破善意的联想,先做好自己的主业再谈多元化。
“跨界做电子商务,真的就错了吗?”
冬天,不早不晚,真的又要来了。顺丰速运创始人王卫已经开始反省自己,2012年10月顺丰优选换帅的时候他感触还没这么深,依然坚定不移地认为快递公司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做电子商务是行业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时光荏苒,面临顺丰电商造下的烂摊子一持续的更巨幅的亏损,日单量依然是远远小于人工数,这位快递业大佬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为何顺丰就陷入了电子商务的泥淖?
反观整个快递行业,“通达系”(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韵达)先后开启的电子商务跨界之路也都相继停滞,就连国家队中国邮政与TOM网合作的邮乐网也无疾而终……快递行业深深陷入了电子商务的泥淖中,屡屡跨界,屡败屡战之后却蹒跚不得,欲罢不能。
以上情形,很可能就发生接下来的某个秋冬季。
就在记者截稿前,眼下这个寒风萧瑟的冬日——双11的热潮还没散去,快递公司们还正忙得四脚朝天。此刻,来叙写一段中国快递业的悲情故事,而且还是假设,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在经历了这个行业的野蛮生长,市场还正敞开怀彰显着极大的需求,人人都被热情激发得头昏脑胀而又兴奋无比的时候,也许很难有人静得下心来仔细地思考这个行业的痼疾。
但我们要思考的是,当快递公司纷纷变革,主动延伸至产业链上游做电子商务,不再甘愿做门到门的跑堂之后,真的就能够跨界成功吗?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有着千亿的规模,快递公司真的能够分得一杯羹吗?更何况,就像京东这样的电子商务大佬也面临着质疑不断,哪怕是刘强东获得了第四轮融资,也难以阻挡人们怀疑的目光。电商这杯羹,不好分。正略钧策咨询公司合伙人吕谋笃更是对我们直言:快递做电商,不过是一种善意的联想。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希望给整个行业以警醒,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变,如何去变,与其在不远的未来陷入泥淖,不如眼下的步伐慎之又慎。
距离电商近又如何?电商市场份额难分羹
2012年9月折戟“爱买商超”后,申通创始人陈德军没有放弃,相继又开启了申通旗下的另外两家网上超市。可不断再创业、再尝试的他似乎已经深感疲惫。
这个桐庐帮里的通达系大哥已经数次败走互联网——2009年申通曾设立“久久票务网”,后改名“铁友网”。
陷入电子商务的不止是申通一家。一直很是注重IT信息化建设的圆通速递亦是。2008年圆通建立以特色商品为切入口的电子商务网站圆通新龙网后,就一直因为隔行如隔山而发展迟缓。其后,圆通董事长喻渭蛟又与全国工商联合打造过与淘宝、京东类似的电商平台“全联网”;也与韩国的电商公司爱神灯联合打造了一家名叫Cats Alliance Expres(简称CAE)的公司,要打造成类似淘宝一样的国际性网上购物中心,但据说合作也被扼杀在摇篮里。
2013年,喻渭蛟又坚定不移地推出了圆通的又一电子商务网站,可依然是发展缓慢。
曾经毫不怀疑电子商务市场的未来市场空间的圆通喻渭蛟很苦闷,除了要面对余下的加盟转直营的压力之外,他还得遭遇自家电子商务网站的拖累,所幸,他还算慎重,投入还尚可接受。
四通一达是距离电子商务最近的公司,可谓是电子商务发展起来之后产业链下游最大的受益方,一些快递公司的网店、布局都是紧跟着电子商务发展起来的。据不完全统计,四通一达一度包揽了淘宝网超出95%以上的快递业务。但即使距离电子商务近在咫尺,他们做电子商务也都做不起来。电子商务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来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年底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达2.73亿人,网络零售市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然而,快递企业要想分得一杯羹难上加难。据了解,中国电子商务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都被淘宝、天猫、京东等大佬占据,剩下的垂直电商几乎都分量微轻。
而且,在这个双11前后各行业加紧备战和忙碌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中国快递业呈现出的野蛮、无序状态依旧令人叹息。中国物流报副总编杨达卿面对一家快递公司分拣货物的现场图片感慨:丑陋的中国快递,能不像垃圾场一样堆货吗?能不像扔垃圾一样分拣快件吗?
双11以来是快递行业最繁忙的日子,大家都在聚焦快递,但所有画面几乎都显示出中国快递的野蛮形象,像垃圾场一样的仓库和门店,像扔板砖垃圾一样分拣快件。反观国外的快递行业,面临铺天盖地的业务时,仍是井然有序得令人安心。
距离电子商务最近的快递公司,本身就亟待有序化,更别提发展自身的电子商务了。
跑堂的怎能做老板的活儿?骨子里缺乏真正的互联网基因
距离电子商务相对远一些,最近才慢慢涉足淘宝业务的顺丰,在快递领域当属高端了。但即便如此,顺丰的电子商务也一直是毁誉参半。
2012年10月,就有一位电商观察人士对记者称:上线4个月的顺丰优选,据说人数比单数多,每天500单近800人在做,每个区送货都是一个司机加两个配送员,他直言顺丰优选“非常败家,也没见得多高端”。在他看来,顺丰优选缺乏互联网基因,只是一种看不到未来的尝试。
顺丰优选当然是在烧钱,不少业内人士对它的发展模式表示怀疑,毕竟快递企业的优势还是在快递领域。
“跑腿儿的、跑堂的怎能去做老板的生意呢?”吕谋笃也如是直言。
快递公司跨界电子商务,其实很不一样,他们各有各的难法。也因此,王卫在寒冬来临之际的反省显得极为重要。
早在2010年8月,面向中国香港的“顺丰E商圈”投入运营,定位于中高端,代理销售有机蔬菜并配送;2011年,其面向内地消费者定位“线上礼赠平台”的顺丰“尊礼会”也浮出过水面。期间,顺丰还布局了自己的支付业务“顺丰宝”,王卫甚至通过控股公司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
尽管顺丰已经布局了全产业链,在下游也建立了顺丰便利店,中国快递资讯网首席顾问徐勇对我们指出,顺丰做电子商务不得不做,这是他们扩大市场空间的一个路径。但胜算究竟几何却不得而知。 很显然,快递和电子商务的基因不同。电子商务与快递行业整个的运营模式、管理方式和管控思路都完全不一样。快递行业本身属于资金密集、劳动力密集,但电子商务属于技术密集型,强调的是以客户体验为导向,两者特质迥异。吕谋笃分析,就算顺丰优选可以很高调、开放,但实质上电子商务的核心是要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或建立在对用户体验的把控上。在他看来,不单单是高调了就可以,挖几个核心人才就可以。
当王卫下了决心跨界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之后,其决心究竟有多大业界也并不知晓。吕谋笃指出:“顺丰做电商如果要成功,就需要革自己的命,要做大幅的变革。”
“如果真的是如苏宁的张近东那般把股权全部做质押,那么或许顺丰的胜算还大些。”吕谋笃说,起码,就眼下顺丰的改变还并不坚决,顺丰做电子商务并没有改变其肌理——即使顺丰优选选择了和顺丰速运不一样的班子完全独立运作,不再如同母公司顺丰和创始人王卫一样低调。但这些在吕谋笃看来都不是实质性的改变,决心不大,都是“形似而非神似”。
快递企业做电商的胜算是个位数(以百分比计算),吕谋笃认为,即使顺丰是所谓的“全产业链布局”,资源雄厚,快递业是“现金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够“触电”成功。
当然顺丰并不差钱。此前,上海的我有网也根本不缺钱,不缺任何牌照,各种资源也都有,当年号称砸了几十个亿,每天抽奖一辆汽车,但最终他们做电子商务没做起来。吕谋笃指出,由此证明电子商务根本不是资源性企业,它是要逐步成长的,要有自己的用户群的业务。并非是说具备这种下游的相关性就能做起来,需要建立的是长期的用户黏度和用户群体。
电子商务需要慢慢成长。更何况快递企业本身大都赚得盆满钵满,他们的思路已经决定了很难在电商领域走长线战略,未来的大饼吃不到,长期亏损,必然着急。
或许,严重些说,快递行业一旦去做电商,肌体内就将潜伏和滋生出一种共同的“失败基因”。
也因此,在吕谋笃看来,快递业能做好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人们的一种善意的联想上面的,两种模式差别很大,快递做电子商务和其他传统企业做电子商务其实是一模一样的。吕谋笃分析:“这种善意的联想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帮助快递行业在电商那里有一些什么作为。”
更何况,电子商务的创业本身就既是天堂也是泥淖。
电商大佬京东都没有成功 国外也没有快递做电商的先例
传统企业做电子商务成功的其实也是凤毛麟角,电商大佬京东都没有成功。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京东商城的毛利率为5.5%,净亏损5%左右。2012年上半年,京东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20%,交易额同比增长161%之后,它也没有盈利。而往往,最成功的B2C电商企业和最失败的B2C电商企业似乎只有一步之遥。当资本方反复被刘强东绑架,也有人说,京东要么是中国电商业中最大的奇迹,要么就是中国电商业最大的丑闻。那些电商的现实写照或许就是给快递公司的最好警示。
即使是垂直电商,做成者也是微乎其微。即使是快递公司选择做电商的品类相对有发展空间,就如同徐勇所说的顺丰优选选择了进口食品,冷链配送是中国市场稀缺的一样,但相对而言,其胜算也并非百分百只能说值得去尝试。这种在吕谋笃看来并不成熟的市场还需要漫长的培育期。
放眼中国,整个电子商务行业几乎多数已经陷入了低价、烧钱、绑架资本方的漩涡里。他们大多也是在述说一个美好的未来故事。
中国电子商务公司中,盈利的其实也是凤毛麟角,成功者如淘宝、天猫抢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还记得过去的那几个寒冬,众多电商资金链纷纷断裂或者悄然关张,昨天我们还在网上购买衣服的网站一眨眼间可能就打不开了,昨天还是狂热追捧所谓新商业模式的风投转眼间就噤声……这的确是一个烧钱的行业。也因此,快递做电子商务,也将普遍面临着行业的难点。
纵览短暂的电子商务历史,事实上,大家一直的努力和最后的结果已经证明,它并不比别的行业要好。
跨界对于企业来讲是其本业务做好之后的一种必然。它必须要去跨界,毋庸置疑,从管理上来讲,快递企业也要追求多元化和效率的最大化。
但就眼下而言,中国的快递行业还远不如欧洲的快递业成熟。反观国外的快递行业,那些成熟的快递企业如联邦快递、UPS也都并没有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去做电子商务。在国外,快递的做快递,电商的归电商。最多,如亚马逊那般自己完善配套的物流体系,开放给物流平台给自己的商家。
相比较而言,中国快递行业依然处于蛮荒的生长阶段,各种整合潮出现,大家竞合发展,只是日渐慢慢呈现出了由无序到有序的端倪。
和国外相比,中国快递公司更要深入主攻的业务是其本业——快递。还是赶紧打破善意的联想吧,别让快递逆袭电商成为中国特色,起码,短时间内,在中国,还是快递的归快递为好。
当阿里巴巴开建“大物流”,京东自建物流,凡客自建物流,就连卖鞋的好乐买也自建物流之后,这其实说明了快递业务在中国的匮乏。
即使电子商务网站自建物流是顺势而为之,但谁又能说他们不是无奈之举呢?
据不完全调查统计,中国电子商务用户的投诉率基本都来自于快递环节。如果快递公司的业务足够好、够用,配套措施令电子商务网站满意,似乎,一切将显得不再必要。
“跨界做电子商务,真的就错了吗?”
冬天,不早不晚,真的又要来了。顺丰速运创始人王卫已经开始反省自己,2012年10月顺丰优选换帅的时候他感触还没这么深,依然坚定不移地认为快递公司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做电子商务是行业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时光荏苒,面临顺丰电商造下的烂摊子一持续的更巨幅的亏损,日单量依然是远远小于人工数,这位快递业大佬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为何顺丰就陷入了电子商务的泥淖?
反观整个快递行业,“通达系”(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韵达)先后开启的电子商务跨界之路也都相继停滞,就连国家队中国邮政与TOM网合作的邮乐网也无疾而终……快递行业深深陷入了电子商务的泥淖中,屡屡跨界,屡败屡战之后却蹒跚不得,欲罢不能。
以上情形,很可能就发生接下来的某个秋冬季。
就在记者截稿前,眼下这个寒风萧瑟的冬日——双11的热潮还没散去,快递公司们还正忙得四脚朝天。此刻,来叙写一段中国快递业的悲情故事,而且还是假设,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在经历了这个行业的野蛮生长,市场还正敞开怀彰显着极大的需求,人人都被热情激发得头昏脑胀而又兴奋无比的时候,也许很难有人静得下心来仔细地思考这个行业的痼疾。
但我们要思考的是,当快递公司纷纷变革,主动延伸至产业链上游做电子商务,不再甘愿做门到门的跑堂之后,真的就能够跨界成功吗?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有着千亿的规模,快递公司真的能够分得一杯羹吗?更何况,就像京东这样的电子商务大佬也面临着质疑不断,哪怕是刘强东获得了第四轮融资,也难以阻挡人们怀疑的目光。电商这杯羹,不好分。正略钧策咨询公司合伙人吕谋笃更是对我们直言:快递做电商,不过是一种善意的联想。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希望给整个行业以警醒,以什么样的姿态去变,如何去变,与其在不远的未来陷入泥淖,不如眼下的步伐慎之又慎。
距离电商近又如何?电商市场份额难分羹
2012年9月折戟“爱买商超”后,申通创始人陈德军没有放弃,相继又开启了申通旗下的另外两家网上超市。可不断再创业、再尝试的他似乎已经深感疲惫。
这个桐庐帮里的通达系大哥已经数次败走互联网——2009年申通曾设立“久久票务网”,后改名“铁友网”。
陷入电子商务的不止是申通一家。一直很是注重IT信息化建设的圆通速递亦是。2008年圆通建立以特色商品为切入口的电子商务网站圆通新龙网后,就一直因为隔行如隔山而发展迟缓。其后,圆通董事长喻渭蛟又与全国工商联合打造过与淘宝、京东类似的电商平台“全联网”;也与韩国的电商公司爱神灯联合打造了一家名叫Cats Alliance Expres(简称CAE)的公司,要打造成类似淘宝一样的国际性网上购物中心,但据说合作也被扼杀在摇篮里。
2013年,喻渭蛟又坚定不移地推出了圆通的又一电子商务网站,可依然是发展缓慢。
曾经毫不怀疑电子商务市场的未来市场空间的圆通喻渭蛟很苦闷,除了要面对余下的加盟转直营的压力之外,他还得遭遇自家电子商务网站的拖累,所幸,他还算慎重,投入还尚可接受。
四通一达是距离电子商务最近的公司,可谓是电子商务发展起来之后产业链下游最大的受益方,一些快递公司的网店、布局都是紧跟着电子商务发展起来的。据不完全统计,四通一达一度包揽了淘宝网超出95%以上的快递业务。但即使距离电子商务近在咫尺,他们做电子商务也都做不起来。电子商务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来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年底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达2.73亿人,网络零售市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然而,快递企业要想分得一杯羹难上加难。据了解,中国电子商务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都被淘宝、天猫、京东等大佬占据,剩下的垂直电商几乎都分量微轻。
而且,在这个双11前后各行业加紧备战和忙碌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中国快递业呈现出的野蛮、无序状态依旧令人叹息。中国物流报副总编杨达卿面对一家快递公司分拣货物的现场图片感慨:丑陋的中国快递,能不像垃圾场一样堆货吗?能不像扔垃圾一样分拣快件吗?
双11以来是快递行业最繁忙的日子,大家都在聚焦快递,但所有画面几乎都显示出中国快递的野蛮形象,像垃圾场一样的仓库和门店,像扔板砖垃圾一样分拣快件。反观国外的快递行业,面临铺天盖地的业务时,仍是井然有序得令人安心。
距离电子商务最近的快递公司,本身就亟待有序化,更别提发展自身的电子商务了。
跑堂的怎能做老板的活儿?骨子里缺乏真正的互联网基因
距离电子商务相对远一些,最近才慢慢涉足淘宝业务的顺丰,在快递领域当属高端了。但即便如此,顺丰的电子商务也一直是毁誉参半。
2012年10月,就有一位电商观察人士对记者称:上线4个月的顺丰优选,据说人数比单数多,每天500单近800人在做,每个区送货都是一个司机加两个配送员,他直言顺丰优选“非常败家,也没见得多高端”。在他看来,顺丰优选缺乏互联网基因,只是一种看不到未来的尝试。
顺丰优选当然是在烧钱,不少业内人士对它的发展模式表示怀疑,毕竟快递企业的优势还是在快递领域。
“跑腿儿的、跑堂的怎能去做老板的生意呢?”吕谋笃也如是直言。
快递公司跨界电子商务,其实很不一样,他们各有各的难法。也因此,王卫在寒冬来临之际的反省显得极为重要。
早在2010年8月,面向中国香港的“顺丰E商圈”投入运营,定位于中高端,代理销售有机蔬菜并配送;2011年,其面向内地消费者定位“线上礼赠平台”的顺丰“尊礼会”也浮出过水面。期间,顺丰还布局了自己的支付业务“顺丰宝”,王卫甚至通过控股公司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
尽管顺丰已经布局了全产业链,在下游也建立了顺丰便利店,中国快递资讯网首席顾问徐勇对我们指出,顺丰做电子商务不得不做,这是他们扩大市场空间的一个路径。但胜算究竟几何却不得而知。 很显然,快递和电子商务的基因不同。电子商务与快递行业整个的运营模式、管理方式和管控思路都完全不一样。快递行业本身属于资金密集、劳动力密集,但电子商务属于技术密集型,强调的是以客户体验为导向,两者特质迥异。吕谋笃分析,就算顺丰优选可以很高调、开放,但实质上电子商务的核心是要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或建立在对用户体验的把控上。在他看来,不单单是高调了就可以,挖几个核心人才就可以。
当王卫下了决心跨界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之后,其决心究竟有多大业界也并不知晓。吕谋笃指出:“顺丰做电商如果要成功,就需要革自己的命,要做大幅的变革。”
“如果真的是如苏宁的张近东那般把股权全部做质押,那么或许顺丰的胜算还大些。”吕谋笃说,起码,就眼下顺丰的改变还并不坚决,顺丰做电子商务并没有改变其肌理——即使顺丰优选选择了和顺丰速运不一样的班子完全独立运作,不再如同母公司顺丰和创始人王卫一样低调。但这些在吕谋笃看来都不是实质性的改变,决心不大,都是“形似而非神似”。
快递企业做电商的胜算是个位数(以百分比计算),吕谋笃认为,即使顺丰是所谓的“全产业链布局”,资源雄厚,快递业是“现金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够“触电”成功。
当然顺丰并不差钱。此前,上海的我有网也根本不缺钱,不缺任何牌照,各种资源也都有,当年号称砸了几十个亿,每天抽奖一辆汽车,但最终他们做电子商务没做起来。吕谋笃指出,由此证明电子商务根本不是资源性企业,它是要逐步成长的,要有自己的用户群的业务。并非是说具备这种下游的相关性就能做起来,需要建立的是长期的用户黏度和用户群体。
电子商务需要慢慢成长。更何况快递企业本身大都赚得盆满钵满,他们的思路已经决定了很难在电商领域走长线战略,未来的大饼吃不到,长期亏损,必然着急。
或许,严重些说,快递行业一旦去做电商,肌体内就将潜伏和滋生出一种共同的“失败基因”。
也因此,在吕谋笃看来,快递业能做好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人们的一种善意的联想上面的,两种模式差别很大,快递做电子商务和其他传统企业做电子商务其实是一模一样的。吕谋笃分析:“这种善意的联想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帮助快递行业在电商那里有一些什么作为。”
更何况,电子商务的创业本身就既是天堂也是泥淖。
电商大佬京东都没有成功 国外也没有快递做电商的先例
传统企业做电子商务成功的其实也是凤毛麟角,电商大佬京东都没有成功。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京东商城的毛利率为5.5%,净亏损5%左右。2012年上半年,京东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20%,交易额同比增长161%之后,它也没有盈利。而往往,最成功的B2C电商企业和最失败的B2C电商企业似乎只有一步之遥。当资本方反复被刘强东绑架,也有人说,京东要么是中国电商业中最大的奇迹,要么就是中国电商业最大的丑闻。那些电商的现实写照或许就是给快递公司的最好警示。
即使是垂直电商,做成者也是微乎其微。即使是快递公司选择做电商的品类相对有发展空间,就如同徐勇所说的顺丰优选选择了进口食品,冷链配送是中国市场稀缺的一样,但相对而言,其胜算也并非百分百只能说值得去尝试。这种在吕谋笃看来并不成熟的市场还需要漫长的培育期。
放眼中国,整个电子商务行业几乎多数已经陷入了低价、烧钱、绑架资本方的漩涡里。他们大多也是在述说一个美好的未来故事。
中国电子商务公司中,盈利的其实也是凤毛麟角,成功者如淘宝、天猫抢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还记得过去的那几个寒冬,众多电商资金链纷纷断裂或者悄然关张,昨天我们还在网上购买衣服的网站一眨眼间可能就打不开了,昨天还是狂热追捧所谓新商业模式的风投转眼间就噤声……这的确是一个烧钱的行业。也因此,快递做电子商务,也将普遍面临着行业的难点。
纵览短暂的电子商务历史,事实上,大家一直的努力和最后的结果已经证明,它并不比别的行业要好。
跨界对于企业来讲是其本业务做好之后的一种必然。它必须要去跨界,毋庸置疑,从管理上来讲,快递企业也要追求多元化和效率的最大化。
但就眼下而言,中国的快递行业还远不如欧洲的快递业成熟。反观国外的快递行业,那些成熟的快递企业如联邦快递、UPS也都并没有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去做电子商务。在国外,快递的做快递,电商的归电商。最多,如亚马逊那般自己完善配套的物流体系,开放给物流平台给自己的商家。
相比较而言,中国快递行业依然处于蛮荒的生长阶段,各种整合潮出现,大家竞合发展,只是日渐慢慢呈现出了由无序到有序的端倪。
和国外相比,中国快递公司更要深入主攻的业务是其本业——快递。还是赶紧打破善意的联想吧,别让快递逆袭电商成为中国特色,起码,短时间内,在中国,还是快递的归快递为好。
当阿里巴巴开建“大物流”,京东自建物流,凡客自建物流,就连卖鞋的好乐买也自建物流之后,这其实说明了快递业务在中国的匮乏。
即使电子商务网站自建物流是顺势而为之,但谁又能说他们不是无奈之举呢?
据不完全调查统计,中国电子商务用户的投诉率基本都来自于快递环节。如果快递公司的业务足够好、够用,配套措施令电子商务网站满意,似乎,一切将显得不再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