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荫乾惊叹道:“四爷对琴乐的鉴赏修为,实让我佩服之致!此曲是我去年据《松弦馆琴谱》而打。成曲后,尽力描绘中秋之夜皓月当空,寒光高照的月夜之景,几经打磨总觉趣味平平。后观李峤《中秋月》诗句后,再重新逐句置音,方成今日之曲。”四爷问道:“那李峤《中秋月》诗句说了些什么?”荫乾道:“诗中说:‘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四爷沉吟片刻说:“写得好!‘圆魄上寒空’是说圆圆的月亮升上了高空,就如同今晚的月亮一样。”先生问道:“诗中的圆是指月亮,那‘魄’字又作何解呢?”四爷回道:“魄是月中桂树的简称,也称桂魄,同是月亮的别称。寒空是指高处非常寒冷,所以将高空叫寒空。四海犹言天下,古人认为中国的四周尽为大海环绕,所以常将中国称为四海,用‘四海’代称全国各地。此诗独特之处是‘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是这首诗和众多描写中秋的诗词不同之处。”
荫乾道:“此曲若有改进之处,还望四爷指教!”四爷沉思片刻说:“论此曲的高低起伏、抑扬婉转、跌宕多变的旋律,倒也符合我广陵琴派的风格。你能用乐音描写出大自然的形象虽说不易,但这是琴乐的表层,重要的是用乐音抒发出你深层次的复杂的思想情感。就此诗而言,虽只有短短四句,表意虽为‘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但全诗极富哲理。你需逐字理解,寻出诗外之意。再将情感溶于曲中,方能使琴曲音意兼备。”见荫乾沉思不语,四爷说:“将琴曲弹到如此高度虽难,但只要勤读诗书,加深理解,下指出音自有韵出,琴曲也自有神采渗出。”
去二给每人杯中续完茶问四爷道:“年年只知过中秋和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吃月饼,但至今还不知中秋节的文化含意和它的起源,还请四爷给我说说呢!”
四爷说:“这中秋节的起源嘛,通常有两种说法。一是源于对月亮的崇拜,二是源于古人在秋季为庆祝丰收而举办的祭祀活动。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尧典》,书中说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在儒家经典《周礼》一书的《春官》篇中也有记载,说周代已经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等习俗了。因为此夜月色比平日更亮,故又谓之月夕:又因为这中秋节在秋季八月十五日,又名秋节。我们扬州又称之为八月节。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四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虽然最晚,但到唐宋以后便迅速上升为民俗大节。从宋时起,中秋之夜更成为文人雅土赏月、吟诗、弹琴的良宵了。唐代诗人许浑写有《鹤林寺中秋夜玩月》,宋人高登有《中秋对月》,最著名的应要算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了。”
去二问道:“三千多首琴曲中,有几首描写中秋的曲子啊?”四爷思想片刻道:“琴曲中写月景的曲子甚多,其中著名的有《良宵引》、《中秋月》、《捣衣》等。”先生问道:“这《捣衣》与中秋节又有何关系呢?”四爷回答说:“你不会弹此曲,当然就不知其意了。早在南北朝时北魏有个著名诗人,叫温子昇,他曾写过一篇《捣衣》诗。诗中说:‘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蠮螉塞边绝侯雁,鸳鸯楼上望天狼。’”
去二啧啧称赞道:“四爷真是好记性!这么长的诗句也能背得。”四爷得意道:“这都是小时候用的功,记得儿时,我父每天都要我熟背一首唐诗。起初很难,是记前忘后。后来积累多了脑子也越来越好使了,到现在我肚里还装着三百多首唐诗宋词呢,不信随你说出上句,我便能接下去。”去二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风住尘香花己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荫乾道:“想为官,有甚好?看富贵,似波涛。不如俺色空清净破衲祆。掩柴扉,静悄也,不恋雌鸡叫。紫罗袍,煞强如傀儡棚中喧闹,荣华的似瑞雪汤浇。”四爷想了一会,未能续出。荫乾笑道:“这回你可续不了了吧?”四爷也笑道:“这可不是唐诗宋词里的,倒像元曲。我知你鬼点子多,想考考我,岂不知我从前做过书医。”
去二道:“我只知有中医、西医、牙医、兽医,还不知有书医呢!这书医是给什么诊病的啊?”四爷道:“你小孩子家孤陋寡闻,那能知我们老人家的本领。书医就是人家藏书被虫蛀坏,或缺了页数。我均能按照前意给续补起来。”去二惊讶道:“四爷还有这本领啊!”
荫乾笑道:“那就请胡书医为我刚才念的这首《清江引》续残补缺看看呢?”四爷道:“这首《清江引》,量也不是你所作,你肚里几两油我是知道的。这词的上半阕大有道家逍遥遁世之意。”四爷思忖片刻道:“你且听了,你前年打了首《鹤鸣九皋》,我按前意给你补上。‘闲伴着仙童采药苗,闷把瑶琴操,操的是古调《鹤鸣九皋》,一任旁人笑’。”荫乾双翘大指道:“平仄合律,意更犹深。四爷啊!您不是一般的书医,而是书太医了。”
四爷得意笑道:“这不过在尔等面前牛刀小试罢了。跟你们讲,我不仅是书医,还会为琴曲把脉号诊呢!你那《鹤鸣九皋》已弹了三载,虽曲调顺畅,然鹤鸣之声,未得清响绝伦,倒有繁声杂耳之嫌。”去二问:“琴曲《鹤鸣九皋》是描写何意呢?”四爺道:“此句语出《诗经.,J、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九皋为深泽之意,鹤虽呜叫于湖泽深处,但它的声音却能远送云外,比喻贤土身虽隐而名更显,就像四爷我这样。”
去二又问:“刚才您说琴曲中有一首叫《捣衣》的,与中秋有何关联呢?”四爷喝了口茶说:“古时候,衣料多为麻织品,质地较硬,要在水中浸泡之后,再在石臼中反复舂捣使之柔软,晾干后再用熨斗烫平,方便于使用,这便是捣衣。”去二道:“我时常在运河边见到许多妇女用木棒捶衣服,这也算捣衣吗?”“这叫捶衣,意思也差不多,捣衣是使布料变得柔软,而捶衣则是将残留在布纹里的脏物使之分离。过去妇女生活十分辛苦,有专门从事捣衣工作,从早忙到晚,终年无闲日。尤其到中秋团圆日,捣衣女们更加思念远戍边关的亲人,情之所至,捣衣之声也变得十分哀怨凄凉。李白目睹此景后便写下了《子夜四时歌四首》,其秋歌中写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我曾听过徐立孙先生弹过此曲,下指轻重有度,音外有情,曲终仍有不尽之意。不似今人只知道一味模仿木杵舂捣之声,将琴弦拍打得噼噼啪啪,既火又燥,怒气冲天的。还有那《长门怨》,也有人弹得风风火火、急急燥燥,哪有陈皇后委婉诉苦之情?激昂之处倒似泼妇骂街。” 先生说:“你不会弹琴,只知乱评价,岂不知各琴派有各自的特点。”四爷辩解说:“你是个烂好人,从不言他人琴中是非。再有特点,也应从琴曲的曲意出发。殊不知弹琴之法,得曲之情最为重要。一曲有一曲之情,弹琴者要首先明解曲情曲意,知道曲中所言为何情何景,再设身处地地体会情意,而后再发于声。现今许多人弹琴曲很是熟练,但所弹之曲只是一味追求人的感官之乐。殊不知这种华声美乐,虽能悦己娱人,而起不到琴乐的教化之用,久听便味同嚼蜡,令人生厌。有的人终年弹琴,一支曲子甚至彈了一辈子,都不知道曲中所言何物、所述何事,是为手上有曲,内心无曲,一辈子弹的是无情之曲。”先生斜着眼晴瞪了四爷一下,又转眼望望荫乾和去二,三人会心地都作了个鬼脸。
去二笑脸奉承道:“我虽还未入得古琴门径,但觉四爷所论是句句在理,让我大有茅塞顿开、醍醐灌项之感。”
四爷转怒为喜道:“谁说你印堂微凹,是为天资不高的?我倒看你不被尘情搅动,肚子里如有一棵水晶塔子一般玲珑剔透心。”然后将脸转向先生,说:“今过节,不和你们二个人论死理了,你也弹首应景之曲吧!”先生笑着起身,理了理琴弦说:“我就弹个《良宵引》吧!”
只见先生手起手落似青蜓点水般打在弦上,顿时发出一连串缓急相间、清澈明亮的泛音,接下来左手似燕舞般优游弦上,顿时发出舒而又徐、断又复续、磊磊落落、幽幽远远的琴音,强处明亮饱满,弱处幽微飘忽。一曲刚罢,四爷忍不住轻击双手说:“二姐啊,我听你弹此曲少说也有数百遍了,以今天这一曲为最。”荫乾也啧啧赞道:“刚才细细听来,此曲音的高低上下是圆转如意,声音圆活,音节清沉,许多音是一音数顿,一顿数转,有的音节却又并不依着原来的节拍,有的地方本来没有吟猱的,您又随意给添加了几下,有的地方本来有吟猱的,您却又蓦然截住,凭着自己的意思翻来倒去,弹到极深处,却随意一转便转了过来,不费一丝儿气力。真个是清夜庭院之乐、大吕黄钟之音!”去二听了,由不得也跟着叫彩道:“先生刚才弹的此曲,声音犹如天马行空、飞行绝迹。在您的妙指之下,要怎样音便怎样音,凡夫之手哪里能如此自由驾驭?简直到达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地!整首曲子的音韵已和今晚的明月星辉、轻云淡霭合在一起了。”三人顿时抬眼望着去二。四爷哈哈笑道:“想不到你的嘴巴倒是蛮能讲的,几句话竟是赞美此曲的点睛之语。”
先生听到夸赞,坐在长条凳上,一前一后摇摆着双腿似孩子般地笑道:“我以前一直不甚理解《乐记·乐本篇》中说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的意思。今天借这明月星辉、树影摇摇,才有了些儿感觉。难怪古人喜欢在清风朗月之夜、松阴树下、竹林溪边抚琴呢,看来良宵美景确能移人性情。我今天也感到这一曲弹得较好。真要感谢今晚的此情此景,让我此曲得以升华。”
四爷叹道:“弹琴之人如没有先天造化,整日闭户操练,不接日月精华,不得天地灵气,哪能有韵味可言呢?”话刚说完便突然地咳嗽起来。先生递上茶道:“你啊,今晚话真多,快把一年的话都讲完了。”四爷说:“几十年没好好过中秋了,今天高兴嘛。”先生打趣道:“我看你满肚学问,也是多年没人买了。今天是有意在去二面前卖弄卖弄吧!”四爷孩子般瘪着嘴笑道:“你说的倒也不错。好了,不说了,对此溶溶夜月,再听你弹几曲吧!”
先生理了理琴弦,又弹了数曲。曲中时现云烟袅袅,水声淙淙;时现干丘万壑,山月衔岫;时现仙山楼阁,古木幽幽。去二坐在花阴下,品着魁龙珠茶,吃着中秋蔬果,看着一轮皓月,听着一段段哲语和一曲曲琴声,早己不知身在何处了。
荫乾道:“此曲若有改进之处,还望四爷指教!”四爷沉思片刻说:“论此曲的高低起伏、抑扬婉转、跌宕多变的旋律,倒也符合我广陵琴派的风格。你能用乐音描写出大自然的形象虽说不易,但这是琴乐的表层,重要的是用乐音抒发出你深层次的复杂的思想情感。就此诗而言,虽只有短短四句,表意虽为‘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但全诗极富哲理。你需逐字理解,寻出诗外之意。再将情感溶于曲中,方能使琴曲音意兼备。”见荫乾沉思不语,四爷说:“将琴曲弹到如此高度虽难,但只要勤读诗书,加深理解,下指出音自有韵出,琴曲也自有神采渗出。”
去二给每人杯中续完茶问四爷道:“年年只知过中秋和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吃月饼,但至今还不知中秋节的文化含意和它的起源,还请四爷给我说说呢!”
四爷说:“这中秋节的起源嘛,通常有两种说法。一是源于对月亮的崇拜,二是源于古人在秋季为庆祝丰收而举办的祭祀活动。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尧典》,书中说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在儒家经典《周礼》一书的《春官》篇中也有记载,说周代已经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等习俗了。因为此夜月色比平日更亮,故又谓之月夕:又因为这中秋节在秋季八月十五日,又名秋节。我们扬州又称之为八月节。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四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虽然最晚,但到唐宋以后便迅速上升为民俗大节。从宋时起,中秋之夜更成为文人雅土赏月、吟诗、弹琴的良宵了。唐代诗人许浑写有《鹤林寺中秋夜玩月》,宋人高登有《中秋对月》,最著名的应要算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了。”
去二问道:“三千多首琴曲中,有几首描写中秋的曲子啊?”四爷思想片刻道:“琴曲中写月景的曲子甚多,其中著名的有《良宵引》、《中秋月》、《捣衣》等。”先生问道:“这《捣衣》与中秋节又有何关系呢?”四爷回答说:“你不会弹此曲,当然就不知其意了。早在南北朝时北魏有个著名诗人,叫温子昇,他曾写过一篇《捣衣》诗。诗中说:‘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响何凄凉。七夕长河烂,中秋明月光。蠮螉塞边绝侯雁,鸳鸯楼上望天狼。’”
去二啧啧称赞道:“四爷真是好记性!这么长的诗句也能背得。”四爷得意道:“这都是小时候用的功,记得儿时,我父每天都要我熟背一首唐诗。起初很难,是记前忘后。后来积累多了脑子也越来越好使了,到现在我肚里还装着三百多首唐诗宋词呢,不信随你说出上句,我便能接下去。”去二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风住尘香花己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荫乾道:“想为官,有甚好?看富贵,似波涛。不如俺色空清净破衲祆。掩柴扉,静悄也,不恋雌鸡叫。紫罗袍,煞强如傀儡棚中喧闹,荣华的似瑞雪汤浇。”四爷想了一会,未能续出。荫乾笑道:“这回你可续不了了吧?”四爷也笑道:“这可不是唐诗宋词里的,倒像元曲。我知你鬼点子多,想考考我,岂不知我从前做过书医。”
去二道:“我只知有中医、西医、牙医、兽医,还不知有书医呢!这书医是给什么诊病的啊?”四爷道:“你小孩子家孤陋寡闻,那能知我们老人家的本领。书医就是人家藏书被虫蛀坏,或缺了页数。我均能按照前意给续补起来。”去二惊讶道:“四爷还有这本领啊!”
荫乾笑道:“那就请胡书医为我刚才念的这首《清江引》续残补缺看看呢?”四爷道:“这首《清江引》,量也不是你所作,你肚里几两油我是知道的。这词的上半阕大有道家逍遥遁世之意。”四爷思忖片刻道:“你且听了,你前年打了首《鹤鸣九皋》,我按前意给你补上。‘闲伴着仙童采药苗,闷把瑶琴操,操的是古调《鹤鸣九皋》,一任旁人笑’。”荫乾双翘大指道:“平仄合律,意更犹深。四爷啊!您不是一般的书医,而是书太医了。”
四爷得意笑道:“这不过在尔等面前牛刀小试罢了。跟你们讲,我不仅是书医,还会为琴曲把脉号诊呢!你那《鹤鸣九皋》已弹了三载,虽曲调顺畅,然鹤鸣之声,未得清响绝伦,倒有繁声杂耳之嫌。”去二问:“琴曲《鹤鸣九皋》是描写何意呢?”四爺道:“此句语出《诗经.,J、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九皋为深泽之意,鹤虽呜叫于湖泽深处,但它的声音却能远送云外,比喻贤土身虽隐而名更显,就像四爷我这样。”
去二又问:“刚才您说琴曲中有一首叫《捣衣》的,与中秋有何关联呢?”四爷喝了口茶说:“古时候,衣料多为麻织品,质地较硬,要在水中浸泡之后,再在石臼中反复舂捣使之柔软,晾干后再用熨斗烫平,方便于使用,这便是捣衣。”去二道:“我时常在运河边见到许多妇女用木棒捶衣服,这也算捣衣吗?”“这叫捶衣,意思也差不多,捣衣是使布料变得柔软,而捶衣则是将残留在布纹里的脏物使之分离。过去妇女生活十分辛苦,有专门从事捣衣工作,从早忙到晚,终年无闲日。尤其到中秋团圆日,捣衣女们更加思念远戍边关的亲人,情之所至,捣衣之声也变得十分哀怨凄凉。李白目睹此景后便写下了《子夜四时歌四首》,其秋歌中写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我曾听过徐立孙先生弹过此曲,下指轻重有度,音外有情,曲终仍有不尽之意。不似今人只知道一味模仿木杵舂捣之声,将琴弦拍打得噼噼啪啪,既火又燥,怒气冲天的。还有那《长门怨》,也有人弹得风风火火、急急燥燥,哪有陈皇后委婉诉苦之情?激昂之处倒似泼妇骂街。” 先生说:“你不会弹琴,只知乱评价,岂不知各琴派有各自的特点。”四爷辩解说:“你是个烂好人,从不言他人琴中是非。再有特点,也应从琴曲的曲意出发。殊不知弹琴之法,得曲之情最为重要。一曲有一曲之情,弹琴者要首先明解曲情曲意,知道曲中所言为何情何景,再设身处地地体会情意,而后再发于声。现今许多人弹琴曲很是熟练,但所弹之曲只是一味追求人的感官之乐。殊不知这种华声美乐,虽能悦己娱人,而起不到琴乐的教化之用,久听便味同嚼蜡,令人生厌。有的人终年弹琴,一支曲子甚至彈了一辈子,都不知道曲中所言何物、所述何事,是为手上有曲,内心无曲,一辈子弹的是无情之曲。”先生斜着眼晴瞪了四爷一下,又转眼望望荫乾和去二,三人会心地都作了个鬼脸。
去二笑脸奉承道:“我虽还未入得古琴门径,但觉四爷所论是句句在理,让我大有茅塞顿开、醍醐灌项之感。”
四爷转怒为喜道:“谁说你印堂微凹,是为天资不高的?我倒看你不被尘情搅动,肚子里如有一棵水晶塔子一般玲珑剔透心。”然后将脸转向先生,说:“今过节,不和你们二个人论死理了,你也弹首应景之曲吧!”先生笑着起身,理了理琴弦说:“我就弹个《良宵引》吧!”
只见先生手起手落似青蜓点水般打在弦上,顿时发出一连串缓急相间、清澈明亮的泛音,接下来左手似燕舞般优游弦上,顿时发出舒而又徐、断又复续、磊磊落落、幽幽远远的琴音,强处明亮饱满,弱处幽微飘忽。一曲刚罢,四爷忍不住轻击双手说:“二姐啊,我听你弹此曲少说也有数百遍了,以今天这一曲为最。”荫乾也啧啧赞道:“刚才细细听来,此曲音的高低上下是圆转如意,声音圆活,音节清沉,许多音是一音数顿,一顿数转,有的音节却又并不依着原来的节拍,有的地方本来没有吟猱的,您又随意给添加了几下,有的地方本来有吟猱的,您却又蓦然截住,凭着自己的意思翻来倒去,弹到极深处,却随意一转便转了过来,不费一丝儿气力。真个是清夜庭院之乐、大吕黄钟之音!”去二听了,由不得也跟着叫彩道:“先生刚才弹的此曲,声音犹如天马行空、飞行绝迹。在您的妙指之下,要怎样音便怎样音,凡夫之手哪里能如此自由驾驭?简直到达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地!整首曲子的音韵已和今晚的明月星辉、轻云淡霭合在一起了。”三人顿时抬眼望着去二。四爷哈哈笑道:“想不到你的嘴巴倒是蛮能讲的,几句话竟是赞美此曲的点睛之语。”
先生听到夸赞,坐在长条凳上,一前一后摇摆着双腿似孩子般地笑道:“我以前一直不甚理解《乐记·乐本篇》中说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的意思。今天借这明月星辉、树影摇摇,才有了些儿感觉。难怪古人喜欢在清风朗月之夜、松阴树下、竹林溪边抚琴呢,看来良宵美景确能移人性情。我今天也感到这一曲弹得较好。真要感谢今晚的此情此景,让我此曲得以升华。”
四爷叹道:“弹琴之人如没有先天造化,整日闭户操练,不接日月精华,不得天地灵气,哪能有韵味可言呢?”话刚说完便突然地咳嗽起来。先生递上茶道:“你啊,今晚话真多,快把一年的话都讲完了。”四爷说:“几十年没好好过中秋了,今天高兴嘛。”先生打趣道:“我看你满肚学问,也是多年没人买了。今天是有意在去二面前卖弄卖弄吧!”四爷孩子般瘪着嘴笑道:“你说的倒也不错。好了,不说了,对此溶溶夜月,再听你弹几曲吧!”
先生理了理琴弦,又弹了数曲。曲中时现云烟袅袅,水声淙淙;时现干丘万壑,山月衔岫;时现仙山楼阁,古木幽幽。去二坐在花阴下,品着魁龙珠茶,吃着中秋蔬果,看着一轮皓月,听着一段段哲语和一曲曲琴声,早己不知身在何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