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普通人,只不过得了两次诺贝尔奖而已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yle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点引路·潜修精进】蛋白质测序,这个看不到尽头的拼图游戏,桑格一做就是10年;DNA测序,他又做了20年。他不拿工资,不求名利,不搞噱头,心中唯一所想便是自己从事的科研项目。真真正正做事,平平淡淡做人,安安静静离去。没有太多的羁绊,拂去尘世功名的纷扰,这也是桑格能终其一生,潜修精进,有所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成功,与智商高低真的没有多大必然联系,难就难在你能否静下心来,用一辈子把一件事情做好!
  【适用话题】淡泊名利 超然物外 意志坚定 执着追求 兴趣
  (特约教师 陈保侯)
  弗雷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坚持认为自己是个普通人。
  智商一般,成绩普通,学生时期没拿过奖学金;靠不拿工资才找到一份科研工作,实验台就紧挨着养小白鼠的笼子;一辈子只做了两三个课题,几乎没怎么发论文;更没有任何行政职务,甚至连个教授都不是。
  就如此普通的一个人,得了诺贝尔奖,两次。
  一个富二代的选择
  1939年,21岁的桑格本科毕业,走到了人生的岔路口,问出了那个年纪所有人都困惑的问题:“我将来应该干什么工作?”
  打量下自己,觉得做研究还蛮有意思,于是桑格写信给一些学校,看能否争取到相关的工作。以桑格如此普通的简历,是难以打动各大教授的。他想了想,于是在求职信后面加了一句“我不缺钱,可以不拿工资”。
  嗯,桑格家有钱。如果不做科研,他就只能去继承万贯家产。
  不出意料,教授们很欢迎这种自带工资的劳动力,纷纷给他递来橄榄枝。最后他选择了剑桥的一个实验室。
  就这样,桑格开始了他的研究生涯。
  蛋白质测序——埋头苦干换来的诺贝尔奖
  桑格确实不是聪明人,起初他所能做的,只是跟着研究员一起做实验。
  当时,桑格的实验室在地下室,终日不见阳光。而且因为跟人合用的关系,他的工作台紧挨着养小白鼠的笼子。然而,除了觉得邻居们味道不好,桑格对自己的实验室十分满意。
  逐步适应了科研之后,桑格渐渐独立开展起了工作,而他的目标是给蛋白质测序。受技术条件所限,当时人们对蛋白质的结构了解不多,甚至一度认为蛋白质是一种无序的高分子结构。
  为了明晰蛋白质究竟长什么样,桑格选择了胰岛素作为研究对象。这一选择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因为胰岛素作为生物体内常见的蛋白质激素,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另一个原因则是易于获得,胰岛素是当时市面上少数几种可以买到的纯净蛋白质。
  桑格研究发现,胰岛素并不是一种无序结构,而是由两条长肽链组成,分别含有21和30个氨基酸。为了测定这些氨基酸的序列,桑格发明了一种试剂,可以把这些长肽链分解成只含有两到三个氨基酸的短肽链。随后,再通过电泳等方法确定每个短肽链的头和尾的次序。
  这还没完,桑格还要将测序好后的短肽链重新拼凑回原来的长链,以最终确定整个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
  大体相当于把完整的拼图拆碎,之后蒙着眼睛再把它们恢复原状。
  就这么拆解、测试、拼合氨基酸,如此反复,很难谈得上有多大的成就感。这个看不到尽头的拼图游戏,即使好似不会疲倦的孩童,也不见得坚持很久。
  但这项工作,桑格一做,就是10年。
  “我很喜欢这项研究,不用跟别人攀比进度,只要做好分内事就可以了。”桑格如是说。
  他成功了。桑格推翻了原本蛋白质是无序高分子的推论,证明了它其实是氨基酸的特定序列。这项研究极大地推进了生命科学的发展,并给桑格带来了195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正如诺贝尔奖委员会对他的评价:“有些时候,重要的科学发现是突然出现的——如果时机恰当,而前期研究也足够成熟的话。但桑格的发现却不属于这一种,测定蛋白质的结构是多年努力和辛勤工作的结果。”
  DNA測序——他的第二个诺贝尔奖
  一般来说,科学家的一生,从辛苦努力开始,到荣获诺贝尔奖结束,起承转合,已经接近圆满。给蛋白质测序后的漫长10年,桑格在科研上几乎毫无建树。他没发表任何一篇文章,成果几乎空白。人们更加坚信了这样的猜测。然而,桑格对外界的这些质疑满不在乎,还是老样子,默默做着实验。
  他的研究目标是DNA。
  20世纪中叶,随着表征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一点点地揭开DNA的神秘面纱。在这一浪潮中,最著名的无疑是克里克和沃森,他们如有神助般证明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在此基础上,人们想更进一步确定DNA的组成。当时的学界已经探明了DNA是由四种核苷酸排列组合而成。如果能解析这些核苷酸的顺序,势必能更为深入地解读人类这一本天书。
  桑格默默地工作,就是想给DNA测序。
  这项任务要比蛋白质测序难很多。主要因为在序列的数量上,一条DNA上的核苷酸数量要比胰岛素中氨基酸数量多几个量级。
  面对如此艰巨的挑战,桑格的应对策略只有一个——埋头实验。按他自己的话说,“科学家主要有三个能力:思考、交流和行动。我比较擅长最后一个,思考也还行,但是不太会交流”。
  那个时期,桑格的实验记录本上,出现最多的结论是“这个方案就是浪费时间……得从头再来”,辛酸程度如同一个为毕业挣扎的研究生。


  从测序蛋白质后,经过近20年隐修般的工作,这位自认并不聪明的科学家,终于开发出了一套高效的DNA测序方法,名为“双脱氧链终止法”,后来被称为“桑格法”。
  通过这种方法,桑格带领他的团队成功完成了一种噬菌体的基因测序,其中共测定5386个核苷酸。而之前,人们所能测定的核苷酸数量,最多只有80个。随后,这套方法逐渐演变成了世界通用的DNA测序手段,并为浩荡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拉开了帷幕。
  1980年10月,那通来自瑞典的电话,再次在桑格的案头响起。
  因为“打开了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大门”,弗雷德里克·桑格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同你想的一样,双份诺贝尔奖加持的桑格,仍然活跃在实验室中。直到1983年的某一天,桑格突然感到自己已经够老了,于是放下了移液枪,从此离开了实验室,离开了科学。
  桑格拒绝了女王的封爵,搬到乡下小屋,一心打理起了花园。
  2013年,95岁的弗雷德里克·桑格在睡梦中离世。
  一个普通人,安然结束了一生。
  (林冬冬摘自微信公众号“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其他文献
新闻回放 >>  “70后炒股,80后炒房,90后炒币,00后炒鞋”,2019年8月,烈火烹油的炒鞋市场让这个梗开始为人所熟知。一双鞋到底能多贵?全世界最贵的球鞋Air Yeezy 2(Red October)曾以1700万美元的价格在网上成交,让人大开眼界。在鞋圈,价格一天翻倍都属于“基本操作”。但炒鞋引起关注的最大原因是,鞋市发展了一套初具规模的线上交易体系,可以说,鞋,已经具备了期货和股票的
期刊
新闻回放 >>  2019年8月23日,在美国ABC著名电视节目《早安美国》中,主持人莱拉讲到了英国乔治王子的小学课程表,在说到“芭蕾”时,莱拉没绷住,直接笑了出来,旁边的观众们也笑作一团。她又接着说道:“威廉王子说,乔治非常喜欢芭蕾舞课。我告诉你吧威廉王子,我们看看他到底能坚持多久。”说完又笑了起来。节目播出后,大量网友都站出来批评莱拉的态度不妥,有网友留言认为:“嘲笑一个孩子的兴趣爱好是一件最
期刊
新闻回放 >>  2019年8月18日清晨,2019包头首届国际马拉松在包头市鸣枪起跑。然而比赛中出现了引起争议的一幕,赛事志愿者輪番“劝退”跑在最后一名的参赛者,还拍短视频“嘲笑”。志愿者给出的理由是:最后一名参赛者迟迟不能完赛,导致道路无法解封。但当时还没有到关门时间,因此不能强制要求选手结束比赛,只能“劝退”。据网友透露,最终这名参赛者还是未能完赛选择了退出。这则视频展现出的“嘲笑”态度在网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  2019年8月21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2019第五届中华慈孝文化节颁奖盛典上,杭州民警隋永辉获得“2019中华慈孝人物”称号。除了刑事侦查这一本职工作,隋永辉在业余还承担“帮人寻亲”的公益“副业”。四年来,他帮助1000多个失散家庭实现团圆的梦想,被公安部及中央电视台称为“寻人总司令”。隋永辉曾在自己的微博中这样写道:“公益,从来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做了一点点,帮助
期刊
好医生1 青蒿古方破译者马继兴  屠呦呦在诺贝尔奖演讲中提到,青蒿入药最早是于中医古籍《五十二病方》中受到启发。在《五十二病方》的背后,有一位并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学者,他就是中国医史文献界的泰斗马继兴。马继兴从事中医医史文献研究近70年,创建了中医文献学科,使中医文献学科从无到有,日益壮大。2019年8月22日,马继兴逝世,享年94岁。  1974年,国家文物局组织部分学者成立了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
期刊
不向内心投降  白岩松用真切的经历告诉了我们坚定的意义,即使被人诬陷,差一点错失工作机会,他仍然坚定目标,努力去证明自己。如果足够相信未来,那些阻碍我们前进的灾难便不足为惧,乌云密布是摧毁不了心中的堡垒的,你,就是自己的阳光。  (特约教师 黄传福)  1988年的最后一天下午,当时我已经大四,被分配到了离学校30公里外的复兴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实习,带我的实习老师悄悄告诉我,“由于你实习中表现
期刊
三叶编  20世纪30年代,美国遭受了严重的经济大萧条。1932年,约有200万美国人到处流浪,无依无靠。在经济的寒冬期,曾经的辉煌一落千丈,取而代之的是哀鸿遍野,底层人民“只有像畜生那样生活,才能免于死亡”,中产阶级的优渥生活也瞬间化为泡沫,“美国梦”成为被击碎的谎言。《人鼠之间》便诞生于这个时期,《达·芬奇密码》作者丹·布朗将其视为“最爱的一本书”,《人鼠之间》还位列“美国中学生10部必读经典
期刊
电视剧《小欢喜》中调皮又暖心的方一凡,综艺《声入人心2》中谦逊可爱的“大可弟弟”,被网友戏称为“八月男孩”的周奇,在2019年夏天的荧屏颇为闪亮。  《小欢喜》的面试是周奇经历的最特殊的一个。只这个面试,他就面试了八次有余,更有意思的是,这几次面试的基本都是季杨杨这个角色,直到最后一次试戏的时候,才跟他拍板定了演方一凡。虽然意外,但周奇依然感到高兴,对于他这个年龄和阶段的小演员来说,无论是方一凡、
期刊
你打过假期短工吗?每年暑假,都是勤工俭学的好时机,很多年轻学子都想锻炼自己,如果能增加经验的同时也增加自己可“随意”支配的收入,那就更好了!然而,现实是大学生们找暑期短工都不容易,更何况所在城市经济不发达、学校一般的中学生、中专、职高生们!《中国青年报》最新调研《大学生社会实践:那些进厂打工的农村青年》引起了社会共鸣,让人们更多地把镜头聚焦到普通家庭,甚至是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身上。这些孩子可能是准
期刊
【适用话题】青年问题 急功近利 虚伪与真实 整洁  【素材分析】“油腻青年”这个称谓颇具批评与调侃意味,但作者的目的显然不止于批评与调侃。装懂、着急、逐利、迷恋手机……作者所列出的这些问题,恐怕你我少则占其一二,多则十中八九。不过没关系,在成长的路上,不断成长就是目的。面对“油腻之问”,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速用名言】  1.青春是没有经验和任性的。——印度诗人 泰戈尔  2 .青春最漂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