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244-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中国社会已经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水平,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和谐社会。因此,我们也意识到要有若干精神支柱支撑我们去建设和谐社会,并作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目标。“人文精神”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简单地讲就是要正确树立关于人的科学理念,突出人的智慧、创造力及人的主导、能动和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教育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来说, 我们应该意识到基础教育除了传授知識、培养技能外, 更重要的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冶, 即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首先是生命观的教育,“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然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由于人文知识不能直接给人们带来物质上的利益,往往易被人们忽视, 甚至受到歧视。我国传统教育所重视的个人道德修养、行为操守等在现代教育中被冷落了, 社会、家庭和学校持有的教育观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渗入了急功近利的成分, 导致部分人性的扭曲。如果学校培养的只是有一技之长、无人文情怀的人, 只能说这种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培养的是一个畸形的人、零碎的人、不健全的人。这样的人越多, 合作就越困难, 冲突也越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
十九世纪初,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主张把知识的涵养和人格统一于教学的过程中。他认为: “理性、情感和意志都是在知识基础上产生的, 而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赫尔巴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学理论书和我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贯彻人文精神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十世纪初,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是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段话给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以很大的启示: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历史专家,而是通过让学生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教给学生一种历史思辨能力,让他们的情感趋于健康、活泼和高尚,充满生机勃勃、努力向上的精神;提高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度,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法制、民主、公民意识,形成良好的人格。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类社会的每个生活层面都要求人文精神渗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要求工作在一线的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张扬人文精神,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学习意识。这是一件对学生个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有着重大意义的事。下面围绕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张扬,浅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深入挖掘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人文修养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人格,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培根曾说过, 知识就是力量。但学习知识本身并不是目的, 学会运用它, 并用它来启迪智慧, 塑造性格, 才是知识学习的更重要的方面。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法制、民主、公民意识,形成良好的人格。人文精神是通过后天的教育逐步养成的, 历史课程所独有的生动形象的榜样教育功能是其它任何人文学科都替代不了的。如在讲授必修三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时,可以结合《论语》经典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德不孤,必有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奥运会(主题是和谐奥运、人文奥运)礼仪用语联系起来,让学生分析哪些名句可以引用到奥运会,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关心国家大事,使大家意识到把中国的良好人文修养展现给来自世界各国的客人的必要性。通过挖掘教学内容,提高历史教学效率,既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
(二)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中学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由新课程性质和历史课程目标所决定的。彰显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和教育功能,是新课程特别强调和关注的。以《美国国父华盛顿》一课为例,如果说文明是具有进步价值取向的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创造活动和成果,那么在华盛顿主持下指定的《美国1787年宪法》就是这样的成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美国开国元勋们为了追求新生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和结果。特别是华盛顿,他一生中有三次著名的“出山”和“归隐”。通过分析其原因,我们应该认识到华盛顿的一生是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专制,无愧于“美国国父”的称号。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大力提倡讲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我们应该向华盛顿学习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民主精神,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树立师生平等关系
(一)热爱、尊重学生, 尤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只有把学生作为具体人来对待, 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 关心学生的进步, 并甘当他们成才的阶梯, 这样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另外, 更要尊重学生们的个性特点, 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 尤其是差生, 只要有一点进步, 就要及时肯定。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 给学生真正创造了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 让学生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 允许学生说错、想错、写错的训练过程中, 学生才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以问题为中心的历史教学不是教师简单地提出问题,一问一答,而是要转变教学观念,即以学生发展为本,并视其为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在教学中,通过营造浓厚的问题情境氛围,养成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求异创新思维。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自己善于设计问题,而且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设计,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如:讲授《辛亥革命》这一课时,有些学生就提出质疑:“同盟会的纲领没有反帝内容,孙中山对帝国主义还抱有幻想,怎么能说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性质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二)讲求民主、激励的教育作风。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会造成以后学生人格上的不平等。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既是教育者, 又是学生的朋友。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相应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 运用激励性评价, 使每一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品味到成功的快乐。让学生感到“我行”、“我能成功”。这样让学生体验到希望、信心、成功的喜悦, 也极大激發了学生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走进历史,让历史走进新学生的内心深处,对历史人物,事件产生积极的深刻的体验、想象,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创设问题。如:在讲《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这一课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模拟新闻发布会———孙中山、李大钊答记者问。先用多媒体显示图片: 1924年孙中山、李大钊等人出席国民党“一大”会场时的情境。然后请学生以当时记者的身份,向国共双方代表采访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有关问题。当一个学生以记者身份采访时,其他学生则以孙中山或李大钊的身份答记者问,问题由学生自己制作提出,教师进行相关的指导,为什么国共两党要合作,为什么要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合作为了达到什么目的等等。由此,拉近了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体验中深刻理解近代中国爱国人士的一种强烈的爱国热情,更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样通过换位思考,自主探究,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陶冶情操,养成爱国,自尊自爱的好人格。
(三)构建开放,合作探究的课堂环境。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严重压抑,基本没有主动探究、讨论自己主张和立场的权利,其结果必然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下,要结合高中的学生实际,我觉得教学目标切忌单一,应该将知识、能力、态度统一起来,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老师应该创造和谐、民主的气氛,让学生轻松、舒适、安静地学习。要允许学生随时提出问题,打断教师的讲课进程,允许他们讨论,从不同角度最终形成不同的结论,体现他们的个性自由,培养学生的个体意识和个体性格。教学手段应摒弃那种耳提面命的填鸭方式,提倡让学生主动地、有选择地“好学”,“主动学” 。如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肃反与我国的“文化大革命”十分相似,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共同的原因? 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会出现这种历史悲剧? 我们应从中汲取什么经验与教训? 还有人们都知道同学们也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为什么在此期间还会出现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而巨大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等历史事件?
(四)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新课程改革对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师德高尚、业务精干之外,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几乎每一位普通教师都能够敏锐地感觉到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思想观念与自己实际的教学行为之间的微妙的反差。我们不是在等待别人的教育,我们是在等待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教育。等待着我们一线的教师能够拥有更为强烈人文精神意识,组成的人文教育群体。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这都说明教师是实施人文主义教育的关键。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是一件对学生个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有着重大意义的事。教师只有重视人文精神, 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历史教学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够让学生敞开心灵,成为一个有灵性、有鲜明个性的人,让学生的才智得到解放,心灵得到放飞,情感得到滋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必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中国社会已经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水平,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和谐社会。因此,我们也意识到要有若干精神支柱支撑我们去建设和谐社会,并作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目标。“人文精神”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简单地讲就是要正确树立关于人的科学理念,突出人的智慧、创造力及人的主导、能动和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教育第一线的中学历史教师来说, 我们应该意识到基础教育除了传授知識、培养技能外, 更重要的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冶, 即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首先是生命观的教育,“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然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由于人文知识不能直接给人们带来物质上的利益,往往易被人们忽视, 甚至受到歧视。我国传统教育所重视的个人道德修养、行为操守等在现代教育中被冷落了, 社会、家庭和学校持有的教育观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渗入了急功近利的成分, 导致部分人性的扭曲。如果学校培养的只是有一技之长、无人文情怀的人, 只能说这种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培养的是一个畸形的人、零碎的人、不健全的人。这样的人越多, 合作就越困难, 冲突也越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
十九世纪初,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主张把知识的涵养和人格统一于教学的过程中。他认为: “理性、情感和意志都是在知识基础上产生的, 而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赫尔巴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学理论书和我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贯彻人文精神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十世纪初,提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也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是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段话给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以很大的启示: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历史专家,而是通过让学生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教给学生一种历史思辨能力,让他们的情感趋于健康、活泼和高尚,充满生机勃勃、努力向上的精神;提高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度,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法制、民主、公民意识,形成良好的人格。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类社会的每个生活层面都要求人文精神渗透。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要求工作在一线的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张扬人文精神,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学习意识。这是一件对学生个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有着重大意义的事。下面围绕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张扬,浅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深入挖掘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人文修养
(一)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人格,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培根曾说过, 知识就是力量。但学习知识本身并不是目的, 学会运用它, 并用它来启迪智慧, 塑造性格, 才是知识学习的更重要的方面。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法制、民主、公民意识,形成良好的人格。人文精神是通过后天的教育逐步养成的, 历史课程所独有的生动形象的榜样教育功能是其它任何人文学科都替代不了的。如在讲授必修三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时,可以结合《论语》经典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德不孤,必有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奥运会(主题是和谐奥运、人文奥运)礼仪用语联系起来,让学生分析哪些名句可以引用到奥运会,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关心国家大事,使大家意识到把中国的良好人文修养展现给来自世界各国的客人的必要性。通过挖掘教学内容,提高历史教学效率,既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
(二)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中学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由新课程性质和历史课程目标所决定的。彰显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和教育功能,是新课程特别强调和关注的。以《美国国父华盛顿》一课为例,如果说文明是具有进步价值取向的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创造活动和成果,那么在华盛顿主持下指定的《美国1787年宪法》就是这样的成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美国开国元勋们为了追求新生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和结果。特别是华盛顿,他一生中有三次著名的“出山”和“归隐”。通过分析其原因,我们应该认识到华盛顿的一生是将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幸福之上,不恋官位,不慕权势,坚持民主,警惕专制,无愧于“美国国父”的称号。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大力提倡讲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今天,我们应该向华盛顿学习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民主精神,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树立师生平等关系
(一)热爱、尊重学生, 尤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只有把学生作为具体人来对待, 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 关心学生的进步, 并甘当他们成才的阶梯, 这样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另外, 更要尊重学生们的个性特点, 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要区别对待, 尤其是差生, 只要有一点进步, 就要及时肯定。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 给学生真正创造了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 让学生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 允许学生说错、想错、写错的训练过程中, 学生才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以问题为中心的历史教学不是教师简单地提出问题,一问一答,而是要转变教学观念,即以学生发展为本,并视其为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在教学中,通过营造浓厚的问题情境氛围,养成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求异创新思维。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自己善于设计问题,而且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设计,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如:讲授《辛亥革命》这一课时,有些学生就提出质疑:“同盟会的纲领没有反帝内容,孙中山对帝国主义还抱有幻想,怎么能说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性质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二)讲求民主、激励的教育作风。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会造成以后学生人格上的不平等。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既是教育者, 又是学生的朋友。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相应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 运用激励性评价, 使每一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品味到成功的快乐。让学生感到“我行”、“我能成功”。这样让学生体验到希望、信心、成功的喜悦, 也极大激發了学生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走进历史,让历史走进新学生的内心深处,对历史人物,事件产生积极的深刻的体验、想象,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创设问题。如:在讲《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这一课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模拟新闻发布会———孙中山、李大钊答记者问。先用多媒体显示图片: 1924年孙中山、李大钊等人出席国民党“一大”会场时的情境。然后请学生以当时记者的身份,向国共双方代表采访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有关问题。当一个学生以记者身份采访时,其他学生则以孙中山或李大钊的身份答记者问,问题由学生自己制作提出,教师进行相关的指导,为什么国共两党要合作,为什么要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合作为了达到什么目的等等。由此,拉近了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体验中深刻理解近代中国爱国人士的一种强烈的爱国热情,更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样通过换位思考,自主探究,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陶冶情操,养成爱国,自尊自爱的好人格。
(三)构建开放,合作探究的课堂环境。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严重压抑,基本没有主动探究、讨论自己主张和立场的权利,其结果必然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下,要结合高中的学生实际,我觉得教学目标切忌单一,应该将知识、能力、态度统一起来,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老师应该创造和谐、民主的气氛,让学生轻松、舒适、安静地学习。要允许学生随时提出问题,打断教师的讲课进程,允许他们讨论,从不同角度最终形成不同的结论,体现他们的个性自由,培养学生的个体意识和个体性格。教学手段应摒弃那种耳提面命的填鸭方式,提倡让学生主动地、有选择地“好学”,“主动学” 。如苏联20世纪30年代的肃反与我国的“文化大革命”十分相似,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共同的原因? 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会出现这种历史悲剧? 我们应从中汲取什么经验与教训? 还有人们都知道同学们也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为什么在此期间还会出现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而巨大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等历史事件?
(四)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新课程改革对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师德高尚、业务精干之外,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几乎每一位普通教师都能够敏锐地感觉到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思想观念与自己实际的教学行为之间的微妙的反差。我们不是在等待别人的教育,我们是在等待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教育。等待着我们一线的教师能够拥有更为强烈人文精神意识,组成的人文教育群体。陶行知老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这都说明教师是实施人文主义教育的关键。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是一件对学生个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有着重大意义的事。教师只有重视人文精神, 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历史教学只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够让学生敞开心灵,成为一个有灵性、有鲜明个性的人,让学生的才智得到解放,心灵得到放飞,情感得到滋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必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