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传递庭园文化的梦想,一个分享文人生活雅趣的想象,籍由今季西泠春拍的“中国首届历代庭园艺术·石雕专场”成为现实。以“中国庭园”这一载体表达“生活的艺术”,去体味一种文明,一种历史,一种新意。此次专场共呈现100件拍品,涵盖了宋、元、明、清历代庭园石雕佳构,以石盆、石凳、石桌、抱鼓石为主体,亦汇聚了石狮、蓆镇、赏石等石艺术作品,在“叠山理水”的景境之外,更多地从实用性的角度,体现文人庭园生活的雅趣。
庭园:寄托文人生活雅趣的理想之地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庭园,无一不沉淀着历代文化的精华。从建筑布局到石刻木雕,庭园主人的生活雅趣和美学品位一一呈现。庭园亦是一种文化,于自然是一叶人文风景,于人们是一种生活方式。
庭园作为一种建筑艺术形式存在,有近三千年的历史脉络,由模仿自然山水向寄情文人山水的发展过程中,自宋代步入新的美学境界,到明、清进一步成熟。这时欧洲正在大量建造城市街区,以显示出城市的繁荣,而中国正热衷于独门独院,包容山水的庭园建设。江南和北京形成了一批充满书卷气和雅逸艺术格凋的庭园,留下许多不朽的佳作。值得称道的是,当时的文人、画家直接参与了造园,不少人成了造园大家。文人的庭院园林源于山水意识。宋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在庭园的实境上,除了以往的全景山水写意式缩移摹拟,还出现了更为深化的造境手法:在叠山理水上以局部代替整体,折射出文人画中以少总多的写意追求,在色彩上以白墙青瓦、栗色门窗表现淡雅心境,植物上以莲、梅、竹、兰包含象征意义……由此,庭园的意境更为深远,庭院艺术比以往更加密切地熔冶诗文、绘画趣味,从而赋予其本身以更浓郁的诗情画意。更主要的是,宋、明、清发展至今,庭院成为文人生活极为重要的一处所在,体现了文人容纳万有的胸怀。历代名家绘画尤其是明清绘画中常见描述庭园文人雅集的题材,园中赏玩,集置石、叠山、理水、莳花之实境和诗词、书画、琴茶、文玩之雅态为一体,这样的庭园,既是生活的,又是艺术的。
“主人无俗志,筑圃见文心”。情趣高雅的中国古代文人雅士,驰骋情思,庭园内的水石景致、一草一木,无不流溢出氤氲的文人气息,渗透着雅的情韵。位于杭州孤山的西泠印社社址为典型的江南庭院,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胜”之誉。而秉承西泠印社百年文脉的西泠拍卖亦于2009年末入驻晚清大学士府王文韶故居,院落内幽静典雅,物华文茂,呈现了中国庭院艺术的江南风格,也籍由此传递了西泠拍卖倡导“艺文并重,典藏生活”的理念。中国庭园艺术追求人文雅趣,融合山水、建筑、花草、书画、金石等多种创作元素,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学境界,蕴含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致,代表了庭院主人的生活品味和文化修养。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我们知道,历史是不可以没有美学实体的。一个传递庭园文化的梦想,一个分享文人生活雅趣的想象,籍由今季西泠春拍的“中国首届历代庭园艺术-石雕专场”成为现实,以“中国庭园”这一载体表达“生活的艺术”,去体味一种文明,一种历史,一种新意。
庭园石文化的魅力:以景富情,感物明志
自古就有“室无石不雅,园无石不秀”之说。历代庭园艺术中,石文化尤其值得关注。细细观察,庭园中用石表现的形式诸多,石桥、石岸、假山、石径、石阶、石桌、石椅、石台、石柱、石楼、石雕、石盆、石刻、石灯、石画、孤赏石等等。用不同的布局、造型将石与自然融合,相映成趣。特别是在文人庭园的语境里,石景、石韵与文人雅士在文化品性上存在着契合、共鸣。此次专场共呈现100件拍品,涵盖了宋、元、明、清历代庭园石雕佳构,以石盆、石凳、石桌、抱鼓石为主体,亦汇聚了石狮、蔗镇、赏石等石艺术作品,在“叠山理水”的景境之外,更多地从实用性的角度,体现文人庭园生活的雅趣。
石盆之用,古时所见大多为皇家园囿、王府贵宅,“家无园圃”者无力为之。尤其是明清皇苑,盆石罗列,御题其上,是故石盆所用不可谓不珍。而今,私家庭园文化再度兴起,成为一种品位风尚,石盆作为庭园中的石雕艺术之一,无疑具有凝重的分量。古人云:“盆玩者,须古雅之盆,方惬心赏,然盆古为难”。本次专场中,多为宋、明、清之石盆,量多且精,殊为难得,识者若领其雅趣,幸甚矣。石之为盆,大多定制,样式繁多,形制独特,剔地起突、压地隐起、减地平级、雕镂铭刻,记载植木赏石之心得。此次的石盆,石质以汉白玉为主,间或青石、柳叶石等,以长方形盆居多,其中一件明代汉白玉长方形盆,盆长88厘米、宽56厘米、高32厘米,四壁以“剔地起突”的方式雕刻花纹,品位高雅;而另一方清早期汉白玉长方形盆,盆长99厘米、宽50.5厘米、高25厘米,造型端庄、朴素无华,石质洁白,做工精致,正反映出养花赏石者清静的心境。此外,还有其他各种形制,包括葵形、梅形、六角形、椭圆形等,比如宋代梅形盆、元末明初葵口型盆、清早期椭圆形汉白玉盆,都堪称珍品。特别是其中一件宋代青石莲花盆,盆长9l厘米、宽91厘米、高47厘米,盆体所雕花叶阔大饱满,造型生动活泼,琢磨圆熟,轮廓清晰,具有强烈的浮雕效果。古有云:“燕地苦寒,江南群芳不易得”,故以石代之得享“庭中雅趣”,而奇石之立则非石盆莫属。本次专场呈献的石盆中亦有数件精工之作,太湖石立于盆中,古巧奇俊。
明代是公认的中国园林、家具艺术以及庭园石雕文化的巅峰时期。明代曾勉之在《吴风录》中提道“至今吴中富豪,竟以湖石筑峙奇峰阴洞,至诸贵占据名岛以凿凿而嵌空为妙绝,珍花异木,错映阑圃……”可见当时庭园生活已然成为上流社会雅士们的一种社会风尚。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明仇英(约1494—1552年)的《人物故事图册页之竹院品古图》,描绘了文人在园中与石为伴的场景。三位文人在园中鉴赏古董古玩。两面大立屏布置园中,围成博古观书之处。屏风后可见太湖石及竹林,此图所画正是一处户外园林。屏风外,刹那中,存在永恒的不朽:一张石桌,三个石凳。厚石板的桌面上,一侍者正在准备围棋……明代画家尤求也曾以文人在庭园中鉴赏古玩为题材,绘就《品古图轴》,画中石桌,边平缘滑,腿坚足固。在明代书画作品中常见真实或想象中的“园乐”,令人体悟到寸石生情之妙,感受到文人的生活雅趣。其中的石桌、石凳大多在本次专场中亦多有实物写照,可在其上品茶、赏画、吟诗、听琴,皆具风雅意趣。
清代藏石赏石之风更盛。乾隆对奇石、园林等自然美的东西十分崇尚。他将书画大家倪瓒设计的苏州“狮子林图”景观蓝本,照搬在北京故宫、圆明园、避暑山庄等地建造。值得一提的是,在至今仍保存相对完好的古代园林石雕中,有一些就是圆明园的遗物。如保存在苏州拙政园内的汉白玉石台,雕刻精美,为放置花盆所用,均刻西洋蕃花图案,造型为两种,一种另一种为四方束腰形状。此次专场中,亦有一对皇家御用汉白玉石台,为四方直上直下形状,所雕西洋蕃花图案精美绝伦,是乾隆时代融合西洋风的典型之作。此外,本次专场中,亦有多件清代石雕作品,如石狮、赏石连盆、门鼓、水盆等,既有皇家精品,也荟萃了集石材和雕刻技艺为一体的佳作。
庭园的石雕文化魅力究竟在哪里?是在其物质载体本身,如美石、文玩书画?抑或是赏石、品古、作画、弹琴等生活行为?还是更深远、形而上的什么?石雕与庭园空间的交相辉映,将生境升华为画境和意境,庭园中的石雕文化魅力,正在于“以景富情,感物明志”。
那么,就在当下,怀着文人之心,在自家庭园一隅,或对石怀古,或小酌对饮,或焚香鼓琴,或寄情古画,一起寻找逝去的点点遗迹,探寻文化的风骨与神韵,感受季节的风物诗吧。
庭园:寄托文人生活雅趣的理想之地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庭园,无一不沉淀着历代文化的精华。从建筑布局到石刻木雕,庭园主人的生活雅趣和美学品位一一呈现。庭园亦是一种文化,于自然是一叶人文风景,于人们是一种生活方式。
庭园作为一种建筑艺术形式存在,有近三千年的历史脉络,由模仿自然山水向寄情文人山水的发展过程中,自宋代步入新的美学境界,到明、清进一步成熟。这时欧洲正在大量建造城市街区,以显示出城市的繁荣,而中国正热衷于独门独院,包容山水的庭园建设。江南和北京形成了一批充满书卷气和雅逸艺术格凋的庭园,留下许多不朽的佳作。值得称道的是,当时的文人、画家直接参与了造园,不少人成了造园大家。文人的庭院园林源于山水意识。宋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在庭园的实境上,除了以往的全景山水写意式缩移摹拟,还出现了更为深化的造境手法:在叠山理水上以局部代替整体,折射出文人画中以少总多的写意追求,在色彩上以白墙青瓦、栗色门窗表现淡雅心境,植物上以莲、梅、竹、兰包含象征意义……由此,庭园的意境更为深远,庭院艺术比以往更加密切地熔冶诗文、绘画趣味,从而赋予其本身以更浓郁的诗情画意。更主要的是,宋、明、清发展至今,庭院成为文人生活极为重要的一处所在,体现了文人容纳万有的胸怀。历代名家绘画尤其是明清绘画中常见描述庭园文人雅集的题材,园中赏玩,集置石、叠山、理水、莳花之实境和诗词、书画、琴茶、文玩之雅态为一体,这样的庭园,既是生活的,又是艺术的。
“主人无俗志,筑圃见文心”。情趣高雅的中国古代文人雅士,驰骋情思,庭园内的水石景致、一草一木,无不流溢出氤氲的文人气息,渗透着雅的情韵。位于杭州孤山的西泠印社社址为典型的江南庭院,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胜”之誉。而秉承西泠印社百年文脉的西泠拍卖亦于2009年末入驻晚清大学士府王文韶故居,院落内幽静典雅,物华文茂,呈现了中国庭院艺术的江南风格,也籍由此传递了西泠拍卖倡导“艺文并重,典藏生活”的理念。中国庭园艺术追求人文雅趣,融合山水、建筑、花草、书画、金石等多种创作元素,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学境界,蕴含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致,代表了庭院主人的生活品味和文化修养。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我们知道,历史是不可以没有美学实体的。一个传递庭园文化的梦想,一个分享文人生活雅趣的想象,籍由今季西泠春拍的“中国首届历代庭园艺术-石雕专场”成为现实,以“中国庭园”这一载体表达“生活的艺术”,去体味一种文明,一种历史,一种新意。
庭园石文化的魅力:以景富情,感物明志
自古就有“室无石不雅,园无石不秀”之说。历代庭园艺术中,石文化尤其值得关注。细细观察,庭园中用石表现的形式诸多,石桥、石岸、假山、石径、石阶、石桌、石椅、石台、石柱、石楼、石雕、石盆、石刻、石灯、石画、孤赏石等等。用不同的布局、造型将石与自然融合,相映成趣。特别是在文人庭园的语境里,石景、石韵与文人雅士在文化品性上存在着契合、共鸣。此次专场共呈现100件拍品,涵盖了宋、元、明、清历代庭园石雕佳构,以石盆、石凳、石桌、抱鼓石为主体,亦汇聚了石狮、蔗镇、赏石等石艺术作品,在“叠山理水”的景境之外,更多地从实用性的角度,体现文人庭园生活的雅趣。
石盆之用,古时所见大多为皇家园囿、王府贵宅,“家无园圃”者无力为之。尤其是明清皇苑,盆石罗列,御题其上,是故石盆所用不可谓不珍。而今,私家庭园文化再度兴起,成为一种品位风尚,石盆作为庭园中的石雕艺术之一,无疑具有凝重的分量。古人云:“盆玩者,须古雅之盆,方惬心赏,然盆古为难”。本次专场中,多为宋、明、清之石盆,量多且精,殊为难得,识者若领其雅趣,幸甚矣。石之为盆,大多定制,样式繁多,形制独特,剔地起突、压地隐起、减地平级、雕镂铭刻,记载植木赏石之心得。此次的石盆,石质以汉白玉为主,间或青石、柳叶石等,以长方形盆居多,其中一件明代汉白玉长方形盆,盆长88厘米、宽56厘米、高32厘米,四壁以“剔地起突”的方式雕刻花纹,品位高雅;而另一方清早期汉白玉长方形盆,盆长99厘米、宽50.5厘米、高25厘米,造型端庄、朴素无华,石质洁白,做工精致,正反映出养花赏石者清静的心境。此外,还有其他各种形制,包括葵形、梅形、六角形、椭圆形等,比如宋代梅形盆、元末明初葵口型盆、清早期椭圆形汉白玉盆,都堪称珍品。特别是其中一件宋代青石莲花盆,盆长9l厘米、宽91厘米、高47厘米,盆体所雕花叶阔大饱满,造型生动活泼,琢磨圆熟,轮廓清晰,具有强烈的浮雕效果。古有云:“燕地苦寒,江南群芳不易得”,故以石代之得享“庭中雅趣”,而奇石之立则非石盆莫属。本次专场呈献的石盆中亦有数件精工之作,太湖石立于盆中,古巧奇俊。
明代是公认的中国园林、家具艺术以及庭园石雕文化的巅峰时期。明代曾勉之在《吴风录》中提道“至今吴中富豪,竟以湖石筑峙奇峰阴洞,至诸贵占据名岛以凿凿而嵌空为妙绝,珍花异木,错映阑圃……”可见当时庭园生活已然成为上流社会雅士们的一种社会风尚。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明仇英(约1494—1552年)的《人物故事图册页之竹院品古图》,描绘了文人在园中与石为伴的场景。三位文人在园中鉴赏古董古玩。两面大立屏布置园中,围成博古观书之处。屏风后可见太湖石及竹林,此图所画正是一处户外园林。屏风外,刹那中,存在永恒的不朽:一张石桌,三个石凳。厚石板的桌面上,一侍者正在准备围棋……明代画家尤求也曾以文人在庭园中鉴赏古玩为题材,绘就《品古图轴》,画中石桌,边平缘滑,腿坚足固。在明代书画作品中常见真实或想象中的“园乐”,令人体悟到寸石生情之妙,感受到文人的生活雅趣。其中的石桌、石凳大多在本次专场中亦多有实物写照,可在其上品茶、赏画、吟诗、听琴,皆具风雅意趣。
清代藏石赏石之风更盛。乾隆对奇石、园林等自然美的东西十分崇尚。他将书画大家倪瓒设计的苏州“狮子林图”景观蓝本,照搬在北京故宫、圆明园、避暑山庄等地建造。值得一提的是,在至今仍保存相对完好的古代园林石雕中,有一些就是圆明园的遗物。如保存在苏州拙政园内的汉白玉石台,雕刻精美,为放置花盆所用,均刻西洋蕃花图案,造型为两种,一种另一种为四方束腰形状。此次专场中,亦有一对皇家御用汉白玉石台,为四方直上直下形状,所雕西洋蕃花图案精美绝伦,是乾隆时代融合西洋风的典型之作。此外,本次专场中,亦有多件清代石雕作品,如石狮、赏石连盆、门鼓、水盆等,既有皇家精品,也荟萃了集石材和雕刻技艺为一体的佳作。
庭园的石雕文化魅力究竟在哪里?是在其物质载体本身,如美石、文玩书画?抑或是赏石、品古、作画、弹琴等生活行为?还是更深远、形而上的什么?石雕与庭园空间的交相辉映,将生境升华为画境和意境,庭园中的石雕文化魅力,正在于“以景富情,感物明志”。
那么,就在当下,怀着文人之心,在自家庭园一隅,或对石怀古,或小酌对饮,或焚香鼓琴,或寄情古画,一起寻找逝去的点点遗迹,探寻文化的风骨与神韵,感受季节的风物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