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强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应用题应该改变记类型、套公式的学习方法,重视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和数学思考能力。
关键词理解 交流 策略 质疑
新教材和旧教材在应用题的编排上有着很大不同。过去的应用题都是集中编排的,一课一例一类,每个应用题都有类可归、脉络清晰,学生便于模仿,便于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技巧。然而新课程教材中,应用题更多的是结合四则运算和其他各类知识的教学展开,编排分散,且类型不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在刻意地淡化应用题的类型,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新课程强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果应用题的类型过于明显,教学的任务就会变为“熟悉类型—识别类型—套用解题方法”。学生就会特别关注题中的特征词和数据特点,而减少了对数学意义的理解,思考空间很小。这样的学习虽然提高了解题技能,但却不利于学生的数学理解和数学思考,更何谈发展呢?
一、重视数学交流
所谓数学交流,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数学语言为载体,以听、说、读、写、做等方式让学生接受和表达数学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认识活动。通过数学交流的驱动力作用,学生可以在非正式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之间建立起联系, 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教学中,我首先组织学生交流对于文本的理解,“用自己的话简明的说说题目的意思”,“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通常如果能简明地叙述题意,说明已经进行了思考,这是促进深层理解的前提和保证。
遇到问题时,我都会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他们静静地思考,等大部分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路后再交流思维过程,因为在这种状态下的交流才是最有效的。交流时不能只报一个得数或说一下算式,要把整个思考过程尽量简明地有条理地表述清楚,你的表述要让大家听得懂。为了让大部分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通常个别人交流后再同桌间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做尽管会花费一些时间,但我觉得追求数量不如追求质量,学生交流的过程即是对自己的思维进行组织、梳理、澄清的过程,可以促使其进行深度思考,说一遍胜过机械操练几遍。
教学五年级下册《简单图形覆盖中的规律》时,师:“每次框出2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学生依次向右平移,很快就会发现一共平移了8次,可以得到9个不同的和。然而这里操作并不是重点,它只是一种手段,通过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规律,但更重要的是对操作过程的反思与交流。师:“为什么只向右平移8次?”生1:“因为开始框住了2个数,后面还有8个数,每次向右平移1格,所以平移8次。”生2:“一共10格,开始已框到第2格,还有8格没有框,每次向右平移1格,所以平移8次。”师:“为什么得到的是9个不同的和?”生:“因为没平移之前就框住了2个数,得到了1个和。后来每向右平移一格就又得到一个不同的和,所以一共得到9个不同的和。”
学生在这样的比较与交流中,逐渐剥除规律的外壳,逼近规律的实质,从更深层次上把握了规律实质。即使过一段时间,学生对规律的公式有些遗忘,他也会依据对规律的深层理解再次推导出公式。这样的学习才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鼓励大胆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如果没有深入地思考,潜心的研究,是很难发现问题的。学习是一个能动的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学生如果只被动地听老师讲授,便会陷入“学生围着老师转,自己脑子不会转”的局面。學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积极地发现问题,大胆地质疑问难,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思维的发展。
我尝试采用预习的方式,课堂上以学生汇报和提问为主,学生会的让他们自己说,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讲解。我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自己的想法。例如预习三下的“轴对称图形”,学生提出的问题有:轴对称图形与颜色有关吗?是不是折痕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就一定是轴对称图形?……这些问题正是触及轴对称图形真正内涵的问题。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他们确实经过了深入思考,这时教师再来解惑,才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触动。
三、培养策略意识
“策略”就是解决问题的计策、谋略。小学阶段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画图、列表、一一列举、替换、假设等。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
三年级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做操,排成了一个方队,小红的位置从左数是第7个,从右数是第5个;从前数是第8个,从后数是第6个。这列方队一共有多少人?我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有的学生说:小红的位置从左数是第7个,从右数是第5个,说明一排有12人;从前数是第8个,从后数是第6个,说明一共有14排,12×14=168人。立刻有学生反对说:我是用画图的方法,一个○表示一个人,知道一排有11个人,一列有13人,11×13=143人。这时我高兴地说:“同学们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真不错!当我们感觉到题目中的关系有点复杂,模糊不清时,画图整理分析是一种不错的方法。”“现在让我们结合刚才这位同学画的示意图,想一想为什么每排有11人而不是12人呢?”通过分析学生发现,原来从左数是第7个,从右数是第5个,小红被数了2次,所以7+5要减去“1”,前后数道理是一样的。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应该尽量选择简洁、灵活,可行性强的方式,容易体现策略的优势,便于为学生所接受。另外,整理既可以借助外显的形式进行,还可以在头脑里进行,而且,使学生具有在头脑里进行整理的习惯与能力,正是策略教学的目标和追求。
关键词理解 交流 策略 质疑
新教材和旧教材在应用题的编排上有着很大不同。过去的应用题都是集中编排的,一课一例一类,每个应用题都有类可归、脉络清晰,学生便于模仿,便于掌握应用题的解答技巧。然而新课程教材中,应用题更多的是结合四则运算和其他各类知识的教学展开,编排分散,且类型不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在刻意地淡化应用题的类型,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新课程强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果应用题的类型过于明显,教学的任务就会变为“熟悉类型—识别类型—套用解题方法”。学生就会特别关注题中的特征词和数据特点,而减少了对数学意义的理解,思考空间很小。这样的学习虽然提高了解题技能,但却不利于学生的数学理解和数学思考,更何谈发展呢?
一、重视数学交流
所谓数学交流,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数学语言为载体,以听、说、读、写、做等方式让学生接受和表达数学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认识活动。通过数学交流的驱动力作用,学生可以在非正式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之间建立起联系, 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教学中,我首先组织学生交流对于文本的理解,“用自己的话简明的说说题目的意思”,“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通常如果能简明地叙述题意,说明已经进行了思考,这是促进深层理解的前提和保证。
遇到问题时,我都会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他们静静地思考,等大部分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路后再交流思维过程,因为在这种状态下的交流才是最有效的。交流时不能只报一个得数或说一下算式,要把整个思考过程尽量简明地有条理地表述清楚,你的表述要让大家听得懂。为了让大部分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通常个别人交流后再同桌间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做尽管会花费一些时间,但我觉得追求数量不如追求质量,学生交流的过程即是对自己的思维进行组织、梳理、澄清的过程,可以促使其进行深度思考,说一遍胜过机械操练几遍。
教学五年级下册《简单图形覆盖中的规律》时,师:“每次框出2个数,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学生依次向右平移,很快就会发现一共平移了8次,可以得到9个不同的和。然而这里操作并不是重点,它只是一种手段,通过操作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规律,但更重要的是对操作过程的反思与交流。师:“为什么只向右平移8次?”生1:“因为开始框住了2个数,后面还有8个数,每次向右平移1格,所以平移8次。”生2:“一共10格,开始已框到第2格,还有8格没有框,每次向右平移1格,所以平移8次。”师:“为什么得到的是9个不同的和?”生:“因为没平移之前就框住了2个数,得到了1个和。后来每向右平移一格就又得到一个不同的和,所以一共得到9个不同的和。”
学生在这样的比较与交流中,逐渐剥除规律的外壳,逼近规律的实质,从更深层次上把握了规律实质。即使过一段时间,学生对规律的公式有些遗忘,他也会依据对规律的深层理解再次推导出公式。这样的学习才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鼓励大胆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如果没有深入地思考,潜心的研究,是很难发现问题的。学习是一个能动的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学生如果只被动地听老师讲授,便会陷入“学生围着老师转,自己脑子不会转”的局面。學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积极地发现问题,大胆地质疑问难,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思维的发展。
我尝试采用预习的方式,课堂上以学生汇报和提问为主,学生会的让他们自己说,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讲解。我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自己的想法。例如预习三下的“轴对称图形”,学生提出的问题有:轴对称图形与颜色有关吗?是不是折痕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就一定是轴对称图形?……这些问题正是触及轴对称图形真正内涵的问题。从这些问题可以看出,他们确实经过了深入思考,这时教师再来解惑,才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触动。
三、培养策略意识
“策略”就是解决问题的计策、谋略。小学阶段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画图、列表、一一列举、替换、假设等。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
三年级时,有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做操,排成了一个方队,小红的位置从左数是第7个,从右数是第5个;从前数是第8个,从后数是第6个。这列方队一共有多少人?我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有的学生说:小红的位置从左数是第7个,从右数是第5个,说明一排有12人;从前数是第8个,从后数是第6个,说明一共有14排,12×14=168人。立刻有学生反对说:我是用画图的方法,一个○表示一个人,知道一排有11个人,一列有13人,11×13=143人。这时我高兴地说:“同学们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真不错!当我们感觉到题目中的关系有点复杂,模糊不清时,画图整理分析是一种不错的方法。”“现在让我们结合刚才这位同学画的示意图,想一想为什么每排有11人而不是12人呢?”通过分析学生发现,原来从左数是第7个,从右数是第5个,小红被数了2次,所以7+5要减去“1”,前后数道理是一样的。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应该尽量选择简洁、灵活,可行性强的方式,容易体现策略的优势,便于为学生所接受。另外,整理既可以借助外显的形式进行,还可以在头脑里进行,而且,使学生具有在头脑里进行整理的习惯与能力,正是策略教学的目标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