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民居庭院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本文在对传统民居庭院空间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内涵、地域特色、空间布局和功能作用等4个方面阐述了传统民居庭院空间所蕴含的重要价值及其在当代环境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民居庭院,价值,继承,发展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dwelling houses courtyard with a long history, with important cultural and social valu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folk house yard space on the basis of study, from culture connotation, regional and space layout and function four aspects such as the 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courtyard space contains important value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and the design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urtyard houses, value,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中图分类号:TU24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传统民居中的庭院空间经过了几千年民族文化的锤炼,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庭院空间的形态更加多样。它融会了我国古代文学、诗词、绘画乃至音乐之精华,把建筑、园林艺术充分地融为一体,紧密围绕着“人与自然”这个永恒的主题,形成了优雅和谐的人居环境。这种内向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反映我国特有的空间意识,这种空间意识把建筑和庭院空间视为一体,创造了中国独特的“庭院文化”。
1 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文化内涵
1.1 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几千年风格的一贯性,即庭院式布局,首先来源于中国哲学思想与空间的渗透。“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古代人的意识形态中根深蒂固,是中国古代哲学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表达了中国古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而且从根本上成就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精神,所以作为文化载体之一的传统建筑的营建,首先是以尊重自然为前提的,特别是在各地传统的民居建筑中有着鲜明的体现。传统民居的布局,不仅顺应环境,表明出对自然的土地、水源的尊重及阳光、空气、水、植物等天地万物的容纳,而且还追求精神上与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四合院所创造“与世隔绝”的气氛,也是道家清静无为、修身养性的“世外桃源”,体现了“在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庄子·天道)。
1.2 礼制观念
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往往通过生活中的礼俗习惯影响着庭院空间的形式,体现中国人独特的空间构成的思维方式。儒家学说把“礼”看作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指导思想,极为主张“君臣”“父子”的封建名分和等级观念,十分重视“三纲五第“的社会道德和宗法伦理,从而形成以“札”为中心的儒家人文思想。“礼制”作为一种重要因素深刻地影响中国传统民居庭院与居住形制。如民居中规整的长方形平面表现出一种天然的方向性,主座朝南、强调中轴线、门堂分立等都是在“礼制”上体现出来的严格的组织层次、内外上下秩序,是社会精神的物质外延。
1.3 意境
意境,可以说是传统民居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范畴。传统民居庭院的客观环境所具有的艺术气质与其建筑艺术所产生感染力的共同组构,产生出了“情景交融”的意境。庭院中的花草树木,是极富变化的动景,是美的物质基础,它增添了庭院的生机和意趣,丰富了庭院的空间层次和时序变化,创造出庭院的建筑空间与自然的景变和意境上的诗情画意。
2 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地域特色
各地区传统建筑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中最明显、影响最为深远的载体。传统民居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具有明显的时代和地域特征。从设计进程的最早阶段开始,建筑与其地域之间就建立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由于各地有着地域、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审美观念、民俗风情等各方面的差异,有着各自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所以不同的民居既能反映它所建造的时代特征(包括经济、技术以及人们的意识形态),又能反映它所处的地域特征。因此,不同地区的民居庭院,也就随之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地域特色。
3 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空间布局
以群体组合为主要特色的中国民居建筑文化,非常注重庭院空间布局的技术与艺术,把“庭院”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精髓与空间核心,反映了中国特有的时空意识。
3.1 纵向深度延伸的空间
中国传统观念历来重视主次、尊卑,而横向联系不适宜体现主要院落的重要地位;一般院落又均为南北向布置,横向联系不能体现北屋的尊贵地位。可见,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中所谓“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的布局,事实上并未从使用角度出发,更多考虑的是宗族内长幼、尊卑的层次关系。成组的院落变化也遵循着相同的关系,随之带来的院落尺度、建筑型制的同时变化更是按照同样的秩序在进行,形成了中国传统民居庭院独有的“庭院深深几许”的情景。
3.2 中轴对称、正方位的布局
受中庸思想的熏陶,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择中”意识也很强,在组群中往往对“中轴线”和轴线核心位置十分重视,所以传统民居建筑的主题贯穿在中轴线上,空间的秩序感极强。但是,有时由于民居建筑功能的不完全对称、地形地势的变化等,均限制了建筑完全对称的布局模式,所以许多传统民居庭院布局或通过直线正交形成均衡构图,或转折、局变、错落布置。
3.3丰富多彩的空间变化
一个庭院就是一个空间层次。各个庭院的连接部分常常是門。庭院之间形成空间的对比与转换(大与小,收与放,开与合,行与止),也形成空间的分隔与引导,空间的扩展与界定。主要表现在庭院空间的形态、比例,空间的光影,空间的划分,空间的先藏后露,空间的闭合与通透等变化,使庭院空间的形态更加动人,为空间增添了层次感和丰富感,形成引人人胜的空间境界。
4 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功能作用
纵观所有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其选址、设计、采光、通风等都不乏对功能的细致思考,也正是为了满足物质、精神等多方面的功能要求,才出现了众多不同的庭院空间。
4.1 改善环境功能
庭院对民居建筑的作用最直接的物质功能体现就是对民居内环境的改善作用,由于庭院围护结构的封闭性,它能有效地阻止室外干扰因素,保持清浙宜人的室内空气质量和安静的环境,同时,也满足了内部空问采光的生活需求。庭院中种植的草皮、花卉、树木,以及布置的水池等,能改善、调节民居内的小环境,更能使室内空间引入外景,延伸空间,再造自然,符合我国人民“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对风水和小气候环境的重视。利用民居建筑围护结构的封闭性,室外环境噪声能够被这一外围护结构有效地屏敝,使其达到所要求的标准,也满足了人们生活中的宁静、淡雅、神秘的精神生活需求。因此,传统民居庭院多采用造山理水,植树栽花的形式,与比例尺度宜人的建筑实体巧妙的融合,使宅居既具有生活气息,幽雅宁静,轻巧亲切,又有浓厚乡土生活和优雅人居环境。
4.2 空间处理功能
传统民居的庭院式布局,使庭院成为内外空间的中介与过渡,不仅在组群内部形成了一系列露天的、具有室外空间性质的庭院空间,而且又通过庭院围合面的调节,给这些室外空间以不同程度的内化,使得传统民居建筑既有多样的、引人注目的室内外化的复合空间,又有极具情趣、令人赞叹的室外内化的复合空间,所以说传统民居庭院是多层次、多量度的交织和合成的空间。
4.3 场所功能
传统民居庭院强调内与外、散与聚,房间与庭院形成虚与实的融合。庭院四方象征天之四相和四季的变化。人们随时可以享受不同的日照及院中光影的朝夕变化。庭院是动静结合的产物,不仅屏蔽风雪冰霜,而且阻挡烈日曝晒,因此,庭院成了居民家务劳作、晾晒衣物、养殖家禽、副业生产、儿童嬉戏、体憩纳凉的场所,也是家庭聚会与感情交流的好地方,充分发挥着“露天起居室”的作用。
4.4 景观功能
在庭院空间中和植物、山水和建筑有序的艺术结合,构成一个“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空间,以愉悦人们的感情,陶冶人们的情操,如庭院绿化、假山、雕塑、水池、喷泉等。使人得到自然美、人工美的艺术享受。一般来说,每个庭院空间,都应该组织视觉中心,在我国传统庭院中常常以山石、池水、盆景、花木(如松、竹、梅等)、引壁题刻等艺术手段作为视觉中心,这些处理手法都为庭院空间增添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
4.5 精神功能
庭院空间不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基本细胞,也是人聚居生活的载体,数千年的发展使其在形式、内容上十分完备,并有极强的适应性,庭院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它体现着生活,也体现着情感及个人理想。相似的庭院空间形象由于环境背景不同、心理时空不同,表现出的意义也全然不同。可以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庭院不是冰冷僵死的空间,而是充满内聚力的空间,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源,是自然精神和宇宙生气的聚集处。
5 傳统民居庭院空间的继承与发展
至于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继承与发展,主要是指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民居的特色和经验,把它运用到今天的新建筑中去。现代意义上的庭院空间与传统民居的庭院空间有了很大的不同、它已经不是一个家庭内部的空间,而是属于一个集合的公共空间。但是传统民居院落的空间构成特质仍是值得借鉴的。按照现代环境空间设计理念,“庭院”的利用,不但要适应地域、气候、环境等特征,还要满足功能、时空、环境、人为的需要,与自然环境、乡土文化巧妙地融合,再现自然,形成富含人情伦理的庭院空间。因此,从传统民居庭院空间中的整体布局,平面布置,空间技艺,乡土建材,细部设计中吸取民族地方的内涵,结合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与现代科学技术、文化有机地结合,使传统庭院的构成要素继续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传统民居的庭院空间风格和特点得以延续和发展,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地方特点的绿色生态的环境空间。
关键词:民居庭院,价值,继承,发展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dwelling houses courtyard with a long history, with important cultural and social valu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folk house yard space on the basis of study, from culture connotation, regional and space layout and function four aspects such as the traditional local-style dwelling houses courtyard space contains important value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and the design of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urtyard houses, value,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中图分类号:TU24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国传统民居中的庭院空间经过了几千年民族文化的锤炼,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庭院空间的形态更加多样。它融会了我国古代文学、诗词、绘画乃至音乐之精华,把建筑、园林艺术充分地融为一体,紧密围绕着“人与自然”这个永恒的主题,形成了优雅和谐的人居环境。这种内向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反映我国特有的空间意识,这种空间意识把建筑和庭院空间视为一体,创造了中国独特的“庭院文化”。
1 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文化内涵
1.1 哲学思想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几千年风格的一贯性,即庭院式布局,首先来源于中国哲学思想与空间的渗透。“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古代人的意识形态中根深蒂固,是中国古代哲学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表达了中国古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而且从根本上成就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精神,所以作为文化载体之一的传统建筑的营建,首先是以尊重自然为前提的,特别是在各地传统的民居建筑中有着鲜明的体现。传统民居的布局,不仅顺应环境,表明出对自然的土地、水源的尊重及阳光、空气、水、植物等天地万物的容纳,而且还追求精神上与天地之间的和谐统一。四合院所创造“与世隔绝”的气氛,也是道家清静无为、修身养性的“世外桃源”,体现了“在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庄子·天道)。
1.2 礼制观念
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往往通过生活中的礼俗习惯影响着庭院空间的形式,体现中国人独特的空间构成的思维方式。儒家学说把“礼”看作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指导思想,极为主张“君臣”“父子”的封建名分和等级观念,十分重视“三纲五第“的社会道德和宗法伦理,从而形成以“札”为中心的儒家人文思想。“礼制”作为一种重要因素深刻地影响中国传统民居庭院与居住形制。如民居中规整的长方形平面表现出一种天然的方向性,主座朝南、强调中轴线、门堂分立等都是在“礼制”上体现出来的严格的组织层次、内外上下秩序,是社会精神的物质外延。
1.3 意境
意境,可以说是传统民居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范畴。传统民居庭院的客观环境所具有的艺术气质与其建筑艺术所产生感染力的共同组构,产生出了“情景交融”的意境。庭院中的花草树木,是极富变化的动景,是美的物质基础,它增添了庭院的生机和意趣,丰富了庭院的空间层次和时序变化,创造出庭院的建筑空间与自然的景变和意境上的诗情画意。
2 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地域特色
各地区传统建筑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传统民居是地域文化中最明显、影响最为深远的载体。传统民居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具有明显的时代和地域特征。从设计进程的最早阶段开始,建筑与其地域之间就建立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是由于各地有着地域、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审美观念、民俗风情等各方面的差异,有着各自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所以不同的民居既能反映它所建造的时代特征(包括经济、技术以及人们的意识形态),又能反映它所处的地域特征。因此,不同地区的民居庭院,也就随之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地域特色。
3 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空间布局
以群体组合为主要特色的中国民居建筑文化,非常注重庭院空间布局的技术与艺术,把“庭院”作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精髓与空间核心,反映了中国特有的时空意识。
3.1 纵向深度延伸的空间
中国传统观念历来重视主次、尊卑,而横向联系不适宜体现主要院落的重要地位;一般院落又均为南北向布置,横向联系不能体现北屋的尊贵地位。可见,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中所谓“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的布局,事实上并未从使用角度出发,更多考虑的是宗族内长幼、尊卑的层次关系。成组的院落变化也遵循着相同的关系,随之带来的院落尺度、建筑型制的同时变化更是按照同样的秩序在进行,形成了中国传统民居庭院独有的“庭院深深几许”的情景。
3.2 中轴对称、正方位的布局
受中庸思想的熏陶,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择中”意识也很强,在组群中往往对“中轴线”和轴线核心位置十分重视,所以传统民居建筑的主题贯穿在中轴线上,空间的秩序感极强。但是,有时由于民居建筑功能的不完全对称、地形地势的变化等,均限制了建筑完全对称的布局模式,所以许多传统民居庭院布局或通过直线正交形成均衡构图,或转折、局变、错落布置。
3.3丰富多彩的空间变化
一个庭院就是一个空间层次。各个庭院的连接部分常常是門。庭院之间形成空间的对比与转换(大与小,收与放,开与合,行与止),也形成空间的分隔与引导,空间的扩展与界定。主要表现在庭院空间的形态、比例,空间的光影,空间的划分,空间的先藏后露,空间的闭合与通透等变化,使庭院空间的形态更加动人,为空间增添了层次感和丰富感,形成引人人胜的空间境界。
4 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功能作用
纵观所有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其选址、设计、采光、通风等都不乏对功能的细致思考,也正是为了满足物质、精神等多方面的功能要求,才出现了众多不同的庭院空间。
4.1 改善环境功能
庭院对民居建筑的作用最直接的物质功能体现就是对民居内环境的改善作用,由于庭院围护结构的封闭性,它能有效地阻止室外干扰因素,保持清浙宜人的室内空气质量和安静的环境,同时,也满足了内部空问采光的生活需求。庭院中种植的草皮、花卉、树木,以及布置的水池等,能改善、调节民居内的小环境,更能使室内空间引入外景,延伸空间,再造自然,符合我国人民“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对风水和小气候环境的重视。利用民居建筑围护结构的封闭性,室外环境噪声能够被这一外围护结构有效地屏敝,使其达到所要求的标准,也满足了人们生活中的宁静、淡雅、神秘的精神生活需求。因此,传统民居庭院多采用造山理水,植树栽花的形式,与比例尺度宜人的建筑实体巧妙的融合,使宅居既具有生活气息,幽雅宁静,轻巧亲切,又有浓厚乡土生活和优雅人居环境。
4.2 空间处理功能
传统民居的庭院式布局,使庭院成为内外空间的中介与过渡,不仅在组群内部形成了一系列露天的、具有室外空间性质的庭院空间,而且又通过庭院围合面的调节,给这些室外空间以不同程度的内化,使得传统民居建筑既有多样的、引人注目的室内外化的复合空间,又有极具情趣、令人赞叹的室外内化的复合空间,所以说传统民居庭院是多层次、多量度的交织和合成的空间。
4.3 场所功能
传统民居庭院强调内与外、散与聚,房间与庭院形成虚与实的融合。庭院四方象征天之四相和四季的变化。人们随时可以享受不同的日照及院中光影的朝夕变化。庭院是动静结合的产物,不仅屏蔽风雪冰霜,而且阻挡烈日曝晒,因此,庭院成了居民家务劳作、晾晒衣物、养殖家禽、副业生产、儿童嬉戏、体憩纳凉的场所,也是家庭聚会与感情交流的好地方,充分发挥着“露天起居室”的作用。
4.4 景观功能
在庭院空间中和植物、山水和建筑有序的艺术结合,构成一个“虽为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空间,以愉悦人们的感情,陶冶人们的情操,如庭院绿化、假山、雕塑、水池、喷泉等。使人得到自然美、人工美的艺术享受。一般来说,每个庭院空间,都应该组织视觉中心,在我国传统庭院中常常以山石、池水、盆景、花木(如松、竹、梅等)、引壁题刻等艺术手段作为视觉中心,这些处理手法都为庭院空间增添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
4.5 精神功能
庭院空间不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基本细胞,也是人聚居生活的载体,数千年的发展使其在形式、内容上十分完备,并有极强的适应性,庭院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它体现着生活,也体现着情感及个人理想。相似的庭院空间形象由于环境背景不同、心理时空不同,表现出的意义也全然不同。可以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庭院不是冰冷僵死的空间,而是充满内聚力的空间,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之源,是自然精神和宇宙生气的聚集处。
5 傳统民居庭院空间的继承与发展
至于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继承与发展,主要是指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民居的特色和经验,把它运用到今天的新建筑中去。现代意义上的庭院空间与传统民居的庭院空间有了很大的不同、它已经不是一个家庭内部的空间,而是属于一个集合的公共空间。但是传统民居院落的空间构成特质仍是值得借鉴的。按照现代环境空间设计理念,“庭院”的利用,不但要适应地域、气候、环境等特征,还要满足功能、时空、环境、人为的需要,与自然环境、乡土文化巧妙地融合,再现自然,形成富含人情伦理的庭院空间。因此,从传统民居庭院空间中的整体布局,平面布置,空间技艺,乡土建材,细部设计中吸取民族地方的内涵,结合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与现代科学技术、文化有机地结合,使传统庭院的构成要素继续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传统民居的庭院空间风格和特点得以延续和发展,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地方特点的绿色生态的环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