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性探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g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浪潮下,社会发展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转型特征。在集中全力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能够准确把握思想领域阵地的主导权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立场和方向,对于发展先进文化,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导致现实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不同社会阶层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异常活跃的趋势,并形成了某些典型思潮,进而影响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在此过程中,社会思潮成为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概念。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和我国政治经济发展及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型,我国社会思潮传播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并逐渐分化为主流和非主流两大派别。如何认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必要性,是当下人们必须认真面对的严峻课题。
  一、新时期主要社会思潮
  1.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文化保守主义在最开始是充分认可和极力推崇古典文化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它主张保留民族传统和自身文化。萧功秦曾把文化保守主义定义为一种在面对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主张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连接现代化的桥梁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吸收和借鉴优秀的西方先进的思想观念,话句话说,一个民族甚至整个国家要想实现彻底的统一和稳定,就必须要坚持文化交流与彼此融合。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坚决反对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一味地推崇“复兴儒学”,把儒学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的核心观点。因为这种理论体系缺乏科学性和先进性,既不能为过去我国历朝历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矛盾提供解决途径,更不能为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清晰明确的发展思路与目标。
  2.极端个人主义思潮
  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西方社会思想大量涌入,在我国社会中出现了一股极端个人主义思潮。它从绝对意义上理解个人的价值、利益、权利等,完全否认他人和社会的价值,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来追求自己的价值目标。极端个人主义无视社会责任,甚至危害社会。极端个人主义只看到个人利益、眼前利益、局部利益,无视集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
  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蔓延,会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极端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倡导的集体主义原则严重对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完全背离,因而对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十分有害。
  3.新儒学思潮
  新儒学思潮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是以接续儒家道统、复兴儒学为己任,力图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和本位来吸纳、融合西学,从而寻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出路的一种文化思潮。他们有一些共同的观点,即:主张承续儒家传统,重新恢复儒学活力;主张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以我为主地吸纳外来文化;倡导通过援西入儒实现儒学重建;提出“返本开新”的价值诉求;寻求宗教精神、哲学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内在统一。新儒学思潮所代表的是中国现代文化中的保守主义倾向,其理论旨趣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与历史观、中体西用的文化心态、泛道德主义的理论取向以及倡导“儒家资木主义”的现代化道路等。
  二、新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必要性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立党固国的思想基础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仅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有力武器,更是党坚强有力和国家稳固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马克思曾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会使整个时代覆灭。”[]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了:意识形态的崩溃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崩溃的先兆。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其先兆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动摇了苏东共产党的灵魂和击溃了苏东民众曾经树立起来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是无原则地包容差异,而是在吸收和弘扬先进思想文化的同时,坚决抵制各种假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以及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增强整个社会和国家对敌对的意识形态的鉴别、抵抗能力,阻止民众的道德滑坡,防止出现无信仰、甚至信仰危机的悲剧。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群众观具有强大的动员力和聚生力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宗旨强调其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和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基本观点,也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理念[]。在“以人为本”的宗旨下,意识形态成为党和国家动员和吸引广大人民的一面旗帜。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党把“以人为本”明确上升到科学发展观核心的高度。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共建共享”为载体,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感染力的口号。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增强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在当选为总书记后,谈及施政纲领,明确提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达成此目的,2013年6月,中央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国特色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马克思主义与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实际相结合,不但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更是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而使我国的意识形态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中国具体国情、具体实践的有机结合,适应世界形势的变化,广泛吸收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中国特色使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前提下,紧紧抓住实事求是这一思想精髓,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独立思考。中国特色极大地促进了思想的大解放,使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摆脱了许多理论和思想观念上的束缚,创新了发展模式、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和策略,获得了强劲的生机与活力。
  结论
  在当下社会,如何认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必要性,成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核心课题。我们应该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经验,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严峻挑战。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大力宣传和发展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效批判、疏导和整合各种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的共识和合力[1],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注释:
  [1]李爱平:《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人民论坛》2011年第20期。
  参考文献:
  [1]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N].人民日报,2005年04月22日。
  [2]黄家瑶、陈新来.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述评[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3]赵曜.当代中国社会思潮透视[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1):21.
  [4]姜志强.社会思潮内涵探析[J].天府新论,2006(1):22
其他文献
【摘要】:在网络时代,如何提高军校学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参与性,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更新观念,激发参与的兴趣热情;搭建平台,畅通参与的有效渠道;着眼长效,建立参与的制度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参与  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要紧贴青年学员认知特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政治工作融入网络信息体系和联合作战体系,使信息网络成
期刊
【摘要】:当今时代,网络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图像传播的方式、速度和效果发生了巨大变化。图像传播中的视觉暴力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给身心正在发育成长中的广大青少年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负面影响,一些暴力图像信息容易将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引入歧途,造成种种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暴力图像形成因素的复杂性、影响具有多重性,因此只有深入分析暴力图像的具体影响,才能对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学的重视度逐渐提高,不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对高等教育学专业进行定性,同时也提出了强化培养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的理念。本研究主要结合大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对大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期全面提升大学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专业属性;人才培养;策略  大学高等教育学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非常艰巨
期刊
【摘要】:中国与国际接轨进入信息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也趋于国际化,为顺应时代背景下的教育趋势,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学校类型、层次、生源、培养目标来制定适合学生学习风格且行之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随着国际间交流日趋紧密化和多样化,中国大学生凭借网络平台提供的信息资源,自主提升日常英语交流和交际能力,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和手段已不能适应大学生对各种知识的需求,高校大学英语改革势在必行,
期刊
【摘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书籍对于自身修养和内涵的提高有重要作用,尤其对于中文系学生来说,阅读是伴随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解中文系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为学校尤其是文学院的相关领导和老师对于中文系建设提供借鉴的样本,本文作者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为调查对象,对他们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阅读习惯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文系学生;阅读习惯;建议  说
期刊
【摘要】:美术科研成果是美术科学研究活动中具有创新性和重复性,能够提示美术领域内的真实现象或客观规律,经过专家鉴定评议,或以其他形式得到社会公认,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或经济价值的研究成果。中小学美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大批各类高级美术人才、发展美术科学和创建美术新学科的重要任务针对中小学美术科研工作出现的缺位和存在“短路”的现状,分析了中小学美术科研工作的内涵与特征,揭示
期刊
【摘要】:农村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他们的转化工作在学校教育中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策略,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为此,对这些学习困难学生,我们要充分、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以便有效地改善他们的学业不良状况,促使他们认知、情感和行为诸方面的健康发展。本文对学困生的心理辅导的四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教师要扮演好学生心理教师的角色,为学生的心理辅导做好坚实的基础。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以素质教育为主旨,小学美术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更是有效途径。校外美术教育,是学校美术教育的补充与延展。更有利于实现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又拓展了美术教育的空间,丰富了美术教育层次。以学校、校外美术教育及关系等几个方面建构论文,并提出自己的粗疏建议。  【关键词】:美术教育,校内教育,校外教育,利弊,改善措施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教育也在不断地进步。国家教育部正式提出
期刊
【摘要】:先秦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应当重视儒家思想的教育意义,把先秦儒家思想和思政教育紧密联系起来。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思政课先秦儒家思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校本教材、实践平台及学习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先秦儒家思想引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途径,从而切实发挥先秦儒家思想在高校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先秦儒家思想;高校思政课;教育途径  引言  当前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主要以马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发展不单只是一种需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加以研究的经济现象,更是一种需要从伦理学的角度加以审视的多层面的社会现象。因为经济发展作为人类有目的性的活动,体现了不同的多样的价值取向,且不管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多么复杂,伦理学对经济发展的审视必定要求它的总目标和最终是否合理的标准应是人类整体(个人的各个方面和人类社会中的不同群体)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