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网络时代,如何提高军校学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参与性,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更新观念,激发参与的兴趣热情;搭建平台,畅通参与的有效渠道;着眼长效,建立参与的制度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参与
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要紧贴青年学员认知特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政治工作融入网络信息体系和联合作战体系,使信息网络成为发挥政治工作传统优势的“倍增器”。当前,如何提高学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参与性,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更新观念,激发学员积极参与的兴趣热情
在教育理念上,变“以教化人”为“服务育人”。传统的教育,教育者高高在上,扮演的更多是“教导者”的角色。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去主体化”和受教育者“主导化”趋势的明显加强。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要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端正对学员的根本态度,把学员真正当教育的主体,变约束式管理为服务型教育,依靠平等对话实现理论启发,让学员感到兴趣、乐于参与。
在表达形式上,变“严肃生硬”为“丰富多彩”。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获取外界信息的过程中,参与的感官越多,越容易激活思维,获取信息的效率就越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宣传教育内容与多媒体技术、信息融合技术、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结合起来,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简单用语言或图像观察到的过程和现象,通过模拟仿真与动画的形式,更形象、更逼真地显示出来,造成多感官的信息接触,形成“沉浸—思考—交互”的基本模式,把严肃的教育主题变成形象生动、便于理解和接受的鲜活内容,使学员愿意使用、主动参与。
在参与模式上,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的一个基本原理。但具体工作中,往往把灌输式教育简单等同于“灌输”理论。灌输式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单方向、机械的进行说教,强制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网上没有“一言堂”,话语权分布在每台电脑的使用者手中,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交流带来了方便,有利于实现由传统的单向灌输向双向、多向交流转变。要充分认清灌输式教育的严重弊端,把传统的“我说你听”转变为现代的“互说互听”,加强沟通交流,只有这样,网络才能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二、搭建平台,畅通学员广泛参与的有效渠道
突出互动,打造交互型网络教育社区。当前,军网社区的活跃度还不高,还缺乏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属性,少数的几个热度较高的网络社区,也是以影视、图像等休闲娱乐为主,教育属性还不浓厚。要把网络教育社区突出出来,积极探索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拓展政治教育、理论牵引、思想疏导功能,使之成为学员情感的倾诉地、疑惑的解难地、生活的休闲地。要紧贴学员特点,把增强互动性、吸引学员主动参与作为着力点,精心设置话题、设置版块,让学员在情感交融和精神慰籍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协作共建,打造综合型网络知识百科。网络百科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开放分类共享协议的知识分享平台,内容开放、编辑自由,任何人都能参与。当前,军网上各种信息资料零散,没有积累或形成专题性质的知识库,缺乏汇总知识、检索方便的网络百科。建好用好网络百科,不仅可以丰富教育资源,满足学员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扩大学员参与度,引导学员在编辑词条、添加内容、修撰释义中体会到知识的乐趣,养成勤于学习、乐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建设中,针对学员求知求新欲望强烈的实际,要深挖热点问题,及时调整词条热点,适时开展交流互动,做好教育引导,使在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中参与教育、提升修养。
发展个性,打造学习型个人网络空间。网络空间犹如个人家庭一样,外观由个人设计,内容由个人添加,体现了空间主人的兴趣、爱好和品味,用户可在其中设立栏目,发布文章、图片、音频和视频,这种网络互动形式深受青年网民的喜欢。军队政工网建设使用中,应积极引入此类互动形式,打造各类网络空间,更好的满足个性化需求。在平台设置上,充分考虑学员思想特点和个人爱好,提供个人教育账户,登陆后可自行安排相关栏目,既可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可以涵盖文艺、体育和各类兴趣爱好,鼓励大家把日记、诗歌、照片、影音链接添加,实现个性化用户体验。
三、着眼长效,建立学员有效参与的制度机制
拓展时间场所,建立学员上网用网机制。当前,基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程度的存在组织不正规、时间不统一、质量难保证等问题。建立网络教育计划制度,科学安排上网场所,规范上网时间,明确上网内容。建立网络教育定期交流制度,促使学员心动、脑动,深入思考,鼓励畅所欲言,既可交流思想观点,又可校正认识偏差。建立网络教育领导制度,按照“层次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的工作职责、主要任务和目标要求。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组建一支网络政工队伍,实行集中办公和轮流值班,做好网络互动交流、跟踪网络思想动态、及时解疑释惑等工作。
坚持群策群力,建立网络应用创新机制。信息网络时代,创新是生存之基、发展之基。如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创新发展的思维,就会脱离时代,难以激发学员的参与兴趣,就少了一份使用政工网的热情和期待。新技术、新内容方能促进政工网持续深入发展。当前,军队政工网普遍存在网站大同小异,缺乏差异性的问题。应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在整合网络资源中创新形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可以按照互动类栏目集中建、资源类栏目归口建、专题类栏目轮流建的原则展开建设。
紧贴教育实践,建立绩效综合考评机制。绩效综合考评是调动积极性、激发责任心的有效手段。要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单位政治工作考评、先进政治机关评选、政治干部素质认证,适时组织评比表彰,鼓励争先创优,努力形成良性竞争,不断推进整体发展。建立网络教育定期检查制度。定期对各单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点击率、参与率和效益检查考评,督促各单位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要求,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时间、内容和效果的“四个落实”。建立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科学评价标准。定期统计单位学网用网相关的数据指标,掌握学员学网用网的总量、流量和质量,评选表彰优秀站点、先进个人。在评估过程中坚持既看点击量和参与度,更看刊用信息的质量以及在实际工作发挥的作用,确保评估全面科学。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参与
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要紧贴青年学员认知特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政治工作融入网络信息体系和联合作战体系,使信息网络成为发挥政治工作传统优势的“倍增器”。当前,如何提高学员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参与性,已经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更新观念,激发学员积极参与的兴趣热情
在教育理念上,变“以教化人”为“服务育人”。传统的教育,教育者高高在上,扮演的更多是“教导者”的角色。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去主体化”和受教育者“主导化”趋势的明显加强。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要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端正对学员的根本态度,把学员真正当教育的主体,变约束式管理为服务型教育,依靠平等对话实现理论启发,让学员感到兴趣、乐于参与。
在表达形式上,变“严肃生硬”为“丰富多彩”。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获取外界信息的过程中,参与的感官越多,越容易激活思维,获取信息的效率就越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宣传教育内容与多媒体技术、信息融合技术、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结合起来,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简单用语言或图像观察到的过程和现象,通过模拟仿真与动画的形式,更形象、更逼真地显示出来,造成多感官的信息接触,形成“沉浸—思考—交互”的基本模式,把严肃的教育主题变成形象生动、便于理解和接受的鲜活内容,使学员愿意使用、主动参与。
在参与模式上,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的一个基本原理。但具体工作中,往往把灌输式教育简单等同于“灌输”理论。灌输式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单方向、机械的进行说教,强制受教育者被动接受。网上没有“一言堂”,话语权分布在每台电脑的使用者手中,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交流带来了方便,有利于实现由传统的单向灌输向双向、多向交流转变。要充分认清灌输式教育的严重弊端,把传统的“我说你听”转变为现代的“互说互听”,加强沟通交流,只有这样,网络才能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二、搭建平台,畅通学员广泛参与的有效渠道
突出互动,打造交互型网络教育社区。当前,军网社区的活跃度还不高,还缺乏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属性,少数的几个热度较高的网络社区,也是以影视、图像等休闲娱乐为主,教育属性还不浓厚。要把网络教育社区突出出来,积极探索教育功能的实现途径,拓展政治教育、理论牵引、思想疏导功能,使之成为学员情感的倾诉地、疑惑的解难地、生活的休闲地。要紧贴学员特点,把增强互动性、吸引学员主动参与作为着力点,精心设置话题、设置版块,让学员在情感交融和精神慰籍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协作共建,打造综合型网络知识百科。网络百科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开放分类共享协议的知识分享平台,内容开放、编辑自由,任何人都能参与。当前,军网上各种信息资料零散,没有积累或形成专题性质的知识库,缺乏汇总知识、检索方便的网络百科。建好用好网络百科,不仅可以丰富教育资源,满足学员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扩大学员参与度,引导学员在编辑词条、添加内容、修撰释义中体会到知识的乐趣,养成勤于学习、乐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建设中,针对学员求知求新欲望强烈的实际,要深挖热点问题,及时调整词条热点,适时开展交流互动,做好教育引导,使在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中参与教育、提升修养。
发展个性,打造学习型个人网络空间。网络空间犹如个人家庭一样,外观由个人设计,内容由个人添加,体现了空间主人的兴趣、爱好和品味,用户可在其中设立栏目,发布文章、图片、音频和视频,这种网络互动形式深受青年网民的喜欢。军队政工网建设使用中,应积极引入此类互动形式,打造各类网络空间,更好的满足个性化需求。在平台设置上,充分考虑学员思想特点和个人爱好,提供个人教育账户,登陆后可自行安排相关栏目,既可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可以涵盖文艺、体育和各类兴趣爱好,鼓励大家把日记、诗歌、照片、影音链接添加,实现个性化用户体验。
三、着眼长效,建立学员有效参与的制度机制
拓展时间场所,建立学员上网用网机制。当前,基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程度的存在组织不正规、时间不统一、质量难保证等问题。建立网络教育计划制度,科学安排上网场所,规范上网时间,明确上网内容。建立网络教育定期交流制度,促使学员心动、脑动,深入思考,鼓励畅所欲言,既可交流思想观点,又可校正认识偏差。建立网络教育领导制度,按照“层次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的工作职责、主要任务和目标要求。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组建一支网络政工队伍,实行集中办公和轮流值班,做好网络互动交流、跟踪网络思想动态、及时解疑释惑等工作。
坚持群策群力,建立网络应用创新机制。信息网络时代,创新是生存之基、发展之基。如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创新发展的思维,就会脱离时代,难以激发学员的参与兴趣,就少了一份使用政工网的热情和期待。新技术、新内容方能促进政工网持续深入发展。当前,军队政工网普遍存在网站大同小异,缺乏差异性的问题。应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在整合网络资源中创新形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可以按照互动类栏目集中建、资源类栏目归口建、专题类栏目轮流建的原则展开建设。
紧贴教育实践,建立绩效综合考评机制。绩效综合考评是调动积极性、激发责任心的有效手段。要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单位政治工作考评、先进政治机关评选、政治干部素质认证,适时组织评比表彰,鼓励争先创优,努力形成良性竞争,不断推进整体发展。建立网络教育定期检查制度。定期对各单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点击率、参与率和效益检查考评,督促各单位完善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要求,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时间、内容和效果的“四个落实”。建立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科学评价标准。定期统计单位学网用网相关的数据指标,掌握学员学网用网的总量、流量和质量,评选表彰优秀站点、先进个人。在评估过程中坚持既看点击量和参与度,更看刊用信息的质量以及在实际工作发挥的作用,确保评估全面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