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故事间的联系关系,从纵向,上看是指同一个故事在流传中产生的变化,可以是情节转换,人物换用、增减等环境;从横向上看是指差异故事之间的某种相似(类)性。前文对故事题材源头的分类和对故事大概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采茶戏在传承与生长中对同一个故事的差异改编环境。因此,本节所指的联系关系紧张以叙事学的眼光来找寻差异故事间的某种相似(类)性,这里所指的“故事”则是指差异叙事体式体现出的故事,而不是采茶戏故事的差异版本。为利于分析与驾御浩繁故事,则先要对故事举行归类、比对。
关键词:南昌;采茶戏;故事;研究
一、故事的分类
按故事题材进行分类,可分为以下四类:
爱情剧——多反映已有婚约的男女主人公(主要为女主人公)历经父母一方嫌贫爱富而制造的重重阻隔后最终团圆(或相追随)故事。剧目有《秦雪梅》、《合同记》、《画图记》 、《辜家记》 、《合明镜》 、《毛洪记》 等。
伦理道德剧——涉及社会、家庭生活中与传统道德相关的内容,多展现后妈与子女、婆媳妯娌等亲人间围绕财产、家中地位等方面的矛盾纠纷等等,故事一般都以弱者得到帮助变态发迹等圆满的结局告终。剧目有《牌环记》、《赶子图》、《罗帕宝》 、《双贵图》 、《磨难记》 、《湘子传》 、《花轿记》 、《方卿戏姑》等。
公案剧——直接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或假借历史人物再现除暴安良的故事,以赞扬廉洁孝义的精神品质。剧目有《乌金记》、《南瓜记》 、《清官册》 、《鸣冤记》、《卖花记》 、《荷包记》 。
神仙道化剧——讲述人神姻缘故事,多由仙女下凡间结下姻缘而引发,在遭遇人间或天界的阻隔后方能团圆的故事。剧目有《摇钱树》、《三姐下凡》、《七姐下凡》等。
二、故事间的比较
不同的故事在流传时,彼此间似乎有着某种相通性,如同类人物(体现在人物功能和行动素上)、同类故事框架(按照一定的时间、因果关系排列)等。加之主题对男女婚恋、家庭伦理题材上的倾注,让人更容易联想起中国古代的“民间四大传说”——相对集中地聚焦于人类经验史上不可避免的婚恋问题、家庭问题。也为下文故事的选取与比较提供了可能性。
民间四大传说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淘汰和古老故事的竞争而脍炙人口。它们独具的魅力使其成为了最典型的集体共享型故事:“牛郎织女” 的故事则重于揭示相恋双方可望不可及的苦境,“梁山伯 与祝英台”的故事侧重于表现相恋双方在“同性”的假象下可望不可即的苦况;“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侧重于剖视夫妻双方由于朝庭暴政的介入而导致的生离死别,“ 白蛇传”的故事则侧重于刻画夫妻双方由于社会舆论的强行挤压而产生的爱恨情仇。这恰恰为南昌采茶戏的故事找到了题材范型,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它表现在民间四大传说与采茶戏故事划分类型的对应上:白蛇传更倾向于道德伦理剧;孟姜女哭长城多有公案剧中展示社会暴政的部分;牛郎织女倾向于神仙道化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则是典型的爱情剧。而不管是恋人还是夫妻,他们都被某种阻力阻隔着而陷入不同的困境中。不论是寻常百姓还是神仙鬼怪,他们所遇到的困境在骨子里都是最贴近人情世俗的。白娘子受到是社会舆论的强行挤压,道德伦理剧中的主人公社会舆论及某种神力的匡正;孟姜女与丈夫的分离是由于朝庭暴政的介入,公案剧的发生则由权势恶霸而引发;牛郎织女彼此相恋却因违背天庭条约而可望不可即,神仙道化剧中的神人结合也因天上与人间的种种钳制而被迫分离;梁山伯与祝英台苦于在“同性”的假象下未能厮守终身(封建礼教钳制),爱情剧中多因门第观念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棒打鸳鸯。诸如此类的阻力和诸如此类的困境亦使得他们具有相似的表层叙述结构,使二者有相对应的基础。
在这里以《牛郎织女》与《四姐下凡》对比和《孟姜女哭长城》与《南瓜记》对比为例。
在同类婚恋题材与社会伦理题材的选择与比较中,前一类题材中的两个故事共同表现了女性追求爱情的主动性,但结局不同:后一 -类则是女性在维护捍卫家庭、婚姻时主体力量的强弱对比。而在这两类题材中,前一个故事均为悲剧,后一个故事均为大团圆结局。从故事中抽出的主要信息可看出:受害人是否得到帮助、人物行动所产生强弱效果会影响剧情的发展,即通过欲望一一行动一一事件所产生的张力使得故事结局的不同。而观整个“追求一遇阻一捍卫”的过程中的张力关系,恰能发现不同艺术形式表现出的故事各自含有其不同意味。
从故事的结局来看,共享故事的悲剧结局与采茶戏故事的圆满结局呈鲜明对比。前者反映出中国在以“禁欲”为基调的道德理想主义文化中的生存困境,以引发人们反思:后者则是故事的主人公在种种帮助下(如清官、神仙、神力等),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得以平反或团圆(好人有好报),以抚慰、缓解内心苦闷。如果说前者是多真实的展现社会困苦处境,那后者多表达备受压迫后终因惩恶扬善的因果报应而得以变泰翻身。可以说,后者带有市民阶层市井小人物的心里特征,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当时人们更爱看家庭伦理纠纷(更真实),在传奇类爱情故事中不重谈情说爱的部分,而喜欢看到剧中人物突破重重阻力最终成功的原因。
总结:
本文只是着重分析了采茶戏的故事相互之间的关联,并不能完全的解读分析出采茶戏故事之中的精髓所在,南昌采茶戏故事之中的文化博大精深,升入探究定能了解到数不尽的知识和发人深思的叙事。
参考文献:
[1]南昌采茶戏初探[J]. 高丽华.江西金融職工大学学报.2007(02)
[2]胡一伟. 南昌采茶戏故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南昌;采茶戏;故事;研究
一、故事的分类
按故事题材进行分类,可分为以下四类:
爱情剧——多反映已有婚约的男女主人公(主要为女主人公)历经父母一方嫌贫爱富而制造的重重阻隔后最终团圆(或相追随)故事。剧目有《秦雪梅》、《合同记》、《画图记》 、《辜家记》 、《合明镜》 、《毛洪记》 等。
伦理道德剧——涉及社会、家庭生活中与传统道德相关的内容,多展现后妈与子女、婆媳妯娌等亲人间围绕财产、家中地位等方面的矛盾纠纷等等,故事一般都以弱者得到帮助变态发迹等圆满的结局告终。剧目有《牌环记》、《赶子图》、《罗帕宝》 、《双贵图》 、《磨难记》 、《湘子传》 、《花轿记》 、《方卿戏姑》等。
公案剧——直接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或假借历史人物再现除暴安良的故事,以赞扬廉洁孝义的精神品质。剧目有《乌金记》、《南瓜记》 、《清官册》 、《鸣冤记》、《卖花记》 、《荷包记》 。
神仙道化剧——讲述人神姻缘故事,多由仙女下凡间结下姻缘而引发,在遭遇人间或天界的阻隔后方能团圆的故事。剧目有《摇钱树》、《三姐下凡》、《七姐下凡》等。
二、故事间的比较
不同的故事在流传时,彼此间似乎有着某种相通性,如同类人物(体现在人物功能和行动素上)、同类故事框架(按照一定的时间、因果关系排列)等。加之主题对男女婚恋、家庭伦理题材上的倾注,让人更容易联想起中国古代的“民间四大传说”——相对集中地聚焦于人类经验史上不可避免的婚恋问题、家庭问题。也为下文故事的选取与比较提供了可能性。
民间四大传说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淘汰和古老故事的竞争而脍炙人口。它们独具的魅力使其成为了最典型的集体共享型故事:“牛郎织女” 的故事则重于揭示相恋双方可望不可及的苦境,“梁山伯 与祝英台”的故事侧重于表现相恋双方在“同性”的假象下可望不可即的苦况;“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侧重于剖视夫妻双方由于朝庭暴政的介入而导致的生离死别,“ 白蛇传”的故事则侧重于刻画夫妻双方由于社会舆论的强行挤压而产生的爱恨情仇。这恰恰为南昌采茶戏的故事找到了题材范型,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它表现在民间四大传说与采茶戏故事划分类型的对应上:白蛇传更倾向于道德伦理剧;孟姜女哭长城多有公案剧中展示社会暴政的部分;牛郎织女倾向于神仙道化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则是典型的爱情剧。而不管是恋人还是夫妻,他们都被某种阻力阻隔着而陷入不同的困境中。不论是寻常百姓还是神仙鬼怪,他们所遇到的困境在骨子里都是最贴近人情世俗的。白娘子受到是社会舆论的强行挤压,道德伦理剧中的主人公社会舆论及某种神力的匡正;孟姜女与丈夫的分离是由于朝庭暴政的介入,公案剧的发生则由权势恶霸而引发;牛郎织女彼此相恋却因违背天庭条约而可望不可即,神仙道化剧中的神人结合也因天上与人间的种种钳制而被迫分离;梁山伯与祝英台苦于在“同性”的假象下未能厮守终身(封建礼教钳制),爱情剧中多因门第观念与封建礼教的束缚而棒打鸳鸯。诸如此类的阻力和诸如此类的困境亦使得他们具有相似的表层叙述结构,使二者有相对应的基础。
在这里以《牛郎织女》与《四姐下凡》对比和《孟姜女哭长城》与《南瓜记》对比为例。
在同类婚恋题材与社会伦理题材的选择与比较中,前一类题材中的两个故事共同表现了女性追求爱情的主动性,但结局不同:后一 -类则是女性在维护捍卫家庭、婚姻时主体力量的强弱对比。而在这两类题材中,前一个故事均为悲剧,后一个故事均为大团圆结局。从故事中抽出的主要信息可看出:受害人是否得到帮助、人物行动所产生强弱效果会影响剧情的发展,即通过欲望一一行动一一事件所产生的张力使得故事结局的不同。而观整个“追求一遇阻一捍卫”的过程中的张力关系,恰能发现不同艺术形式表现出的故事各自含有其不同意味。
从故事的结局来看,共享故事的悲剧结局与采茶戏故事的圆满结局呈鲜明对比。前者反映出中国在以“禁欲”为基调的道德理想主义文化中的生存困境,以引发人们反思:后者则是故事的主人公在种种帮助下(如清官、神仙、神力等),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得以平反或团圆(好人有好报),以抚慰、缓解内心苦闷。如果说前者是多真实的展现社会困苦处境,那后者多表达备受压迫后终因惩恶扬善的因果报应而得以变泰翻身。可以说,后者带有市民阶层市井小人物的心里特征,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当时人们更爱看家庭伦理纠纷(更真实),在传奇类爱情故事中不重谈情说爱的部分,而喜欢看到剧中人物突破重重阻力最终成功的原因。
总结:
本文只是着重分析了采茶戏的故事相互之间的关联,并不能完全的解读分析出采茶戏故事之中的精髓所在,南昌采茶戏故事之中的文化博大精深,升入探究定能了解到数不尽的知识和发人深思的叙事。
参考文献:
[1]南昌采茶戏初探[J]. 高丽华.江西金融職工大学学报.2007(02)
[2]胡一伟. 南昌采茶戏故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