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思维内涵丰富,含有直觉思维、分析思维、发散思维、辐合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这是21世纪教育的核心任务。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多方面入手,各方面结合才能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才能培
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讲清楚知识,更应对某些问题提出假设,敢于猜想,努力使某些有价值的设想付诸实现,并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怀疑。教师的这种有效运用直觉思维的示范,就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发现、研究和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这样才能从挖掘教材上,组织教学的形式上,从选择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这样,教师的兴趣更丰富,思维会灵活、多变,这就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敞开了大门。
二、建立新型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不是领导和被领导,强制和被强制的关系。教师应一改以往的命令口吻,以亲
切的态度与学生交谈,要常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体验一下学生的感受。学生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助。这样,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造成健康向上的教学气氛,启迪智慧,激励创造。因此,创造性思维要求教师是一个开放者。开放课堂,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对思维尚未定型的小学生来说,更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开放式的教学不仅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点燃了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是凭空地乱想,而是要建立在丰富、扎实的基础知识上,任何思维的成果都是基础知识的有
机结合。千百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证明,只有对原有知识的否定即是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原有知识的不足或者错误而加上否定,也就有了创新。所以缺乏充分的基础知识,思维形式难以形成。掌握的知识越丰富,越扎实,思路就越开阔,越灵活,越有创造性。同时,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形式又能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形成良性循环。
小学语文教学应“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写作”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大量增加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和造句机会,并适当阅读一些带拼音的读物:鼓励并引导中、高年级学生多读大量的有益的课外书,如《益智故事》、《寓言故事》、《动物介绍》、《优秀作文选》等书籍。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扩大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更为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打下了基础。
四、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机会
创造性思维的萌芽时期,往往呈现出无目的或无明确目的的发散状态。此时学生提出的想法和见解常常不成熟,甚至荒唐离奇。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想法和见解处理不当,则容易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抑制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形成。因此,首先应肯定学生的创造精神,加以鼓励;其次应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指出其成功和不足之处,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
如《小猴子下山》一课,我创设了三次创造活动和机会。
第一次是讲到“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然后,我说:“请小朋友想一想,这时小猴子会怎么想?”一个学生说:“哎,真倒霉——运气不好,什么也没得到。”另一个学生说:“哎,都怪我三心二意,现在什么也没有了。”
第二次是准备小猴子、小兔子的头饰,启发学生用表演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复述。
第三次是在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后,我说:“小猴子高高兴兴地下山来,可最后什么也没得到。你看它的样子(指图)多伤心哪,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给小猴子想个办法,告诉它该怎么做。这样,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时候就不会空手而回了。”这时,学生非常活跃,争着说:“小猴子,你应当自己先吃饱,然后再带几个桃子回家给爸爸妈妈吃。”“小猴子,你下山的时候应该找个袋子,这样就可以装多点东西带回家。”还有一个学生说:“小猴子,你把上衣脱下来,再把玉米、桃子包起来,看到小兔子千万别追。因为小免跑得快,追不到。”听起来非常有趣,还有些可笑,可是学生确实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自由飞翔,这种创造的萌芽是可贵的。而且,在创造活动中,学生的观察里、想象力、思维力都得到了发展,语言也得到了训练。
责任编辑龙建刚
一、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才能培
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讲清楚知识,更应对某些问题提出假设,敢于猜想,努力使某些有价值的设想付诸实现,并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怀疑。教师的这种有效运用直觉思维的示范,就会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发现、研究和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这样才能从挖掘教材上,组织教学的形式上,从选择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使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的境地。这样,教师的兴趣更丰富,思维会灵活、多变,这就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敞开了大门。
二、建立新型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师生在教学中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不是领导和被领导,强制和被强制的关系。教师应一改以往的命令口吻,以亲
切的态度与学生交谈,要常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体验一下学生的感受。学生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助。这样,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造成健康向上的教学气氛,启迪智慧,激励创造。因此,创造性思维要求教师是一个开放者。开放课堂,可让学生自由发挥,对思维尚未定型的小学生来说,更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开放式的教学不仅营造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点燃了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是凭空地乱想,而是要建立在丰富、扎实的基础知识上,任何思维的成果都是基础知识的有
机结合。千百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证明,只有对原有知识的否定即是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现原有知识的不足或者错误而加上否定,也就有了创新。所以缺乏充分的基础知识,思维形式难以形成。掌握的知识越丰富,越扎实,思路就越开阔,越灵活,越有创造性。同时,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形式又能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形成良性循环。
小学语文教学应“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写作”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大量增加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和造句机会,并适当阅读一些带拼音的读物:鼓励并引导中、高年级学生多读大量的有益的课外书,如《益智故事》、《寓言故事》、《动物介绍》、《优秀作文选》等书籍。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扩大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更为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打下了基础。
四、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机会
创造性思维的萌芽时期,往往呈现出无目的或无明确目的的发散状态。此时学生提出的想法和见解常常不成熟,甚至荒唐离奇。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想法和见解处理不当,则容易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抑制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形成。因此,首先应肯定学生的创造精神,加以鼓励;其次应分析学生的思维过程,指出其成功和不足之处,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
如《小猴子下山》一课,我创设了三次创造活动和机会。
第一次是讲到“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然后,我说:“请小朋友想一想,这时小猴子会怎么想?”一个学生说:“哎,真倒霉——运气不好,什么也没得到。”另一个学生说:“哎,都怪我三心二意,现在什么也没有了。”
第二次是准备小猴子、小兔子的头饰,启发学生用表演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复述。
第三次是在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后,我说:“小猴子高高兴兴地下山来,可最后什么也没得到。你看它的样子(指图)多伤心哪,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给小猴子想个办法,告诉它该怎么做。这样,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时候就不会空手而回了。”这时,学生非常活跃,争着说:“小猴子,你应当自己先吃饱,然后再带几个桃子回家给爸爸妈妈吃。”“小猴子,你下山的时候应该找个袋子,这样就可以装多点东西带回家。”还有一个学生说:“小猴子,你把上衣脱下来,再把玉米、桃子包起来,看到小兔子千万别追。因为小免跑得快,追不到。”听起来非常有趣,还有些可笑,可是学生确实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自由飞翔,这种创造的萌芽是可贵的。而且,在创造活动中,学生的观察里、想象力、思维力都得到了发展,语言也得到了训练。
责任编辑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