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重症新生儿溶血病行全自动同步换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自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确诊收治的36例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均予以全自动同步换血术。结果:对比患儿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与生化指标可见,其呼吸、心率、血压三项生命体征及K+、Ca2+、Na+、Glu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BIL、IBIL、AST三组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他四项指标换血前后差异不显著。结论: 采用全自动同步换血术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其临床疗效显著,应广泛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全自动同步换血;疗效
新生儿溶血病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常常由于母婴的血型不合而引发此病,并且伴有各种胆红素水平紊乱,如不及时的处理及治疗,最终可引发脑部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病变,甚至导致新生儿死亡[1]。有报道证明[2],换血疗法为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疗效最好,作用时间起效最快的一种治疗手段。为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全自动同步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旨在观察及验证采用此法治疗我院自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确诊收治的36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临床疗效,疗效显著,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36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确诊收治的。其中男孩为21例,女孩为15例;患者年龄在出生20h~6天之间,平均年龄3.3±0.5天;其中11例早产儿,25例足月儿;病因:其中20例为ABO溶血,16例为RH溶血;体重:2400~4150g之间。所有患儿家属均同意予以全自动同步换血治疗,并签署相关内容的同意书。
1.2 选择适合的血源
根据溶血原因的不同进行选择,ABO溶血:AB型的血浆和O型的红细胞;Rh溶血:Rh血型与母亲相同,ABO血型的则选择与患儿相同的血型;G-6-PD缺乏症和败血症:相同血型的新鲜全血。血量:150~180 mL/kg。
1.3 术前准备
全方面履行对患儿家属的告知义务,耐心为患儿家属讲解换血的重要性,同时告知在执行换血手术的过程中,易发生哪些并发症或突发情况,请家属仔细阅读手术同意书,再予以签署。对于患儿,术前1h内禁饮食,常规的留置胃管,使患儿排空胃内容物,避免误吸现象的发生。换血前,行蓝光照射治疗,并在术前1h时,予以1g/kg的白蛋白,增强结合有利胆红素的能力,提高胆红素的换出率。另外,镇静方面,予以10mg/kg的鲁米那。
1.4 手术方法
首先,准备好远红外辐射台,将患儿置于其上,对患儿实行多功能的监护,时刻监测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等。开通通道:共三条,分别是两条静脉通道和一条动脉通道,静脉通道分别用来入血和补液,动脉通道则是用于放血的功能。动脉的选择主要以肱动脉、桡动脉和股动脉为主,其原因为是解剖位置较为浅表,穿刺无难度,具有大的血流量。将三通管接在动脉的端口处,其中一条连接具有堵塞功能的肝素生理盐水,配法:3mg的肝素钠,生理盐水100mL。泵入工具选:微量泵,30mL/的泵速,将从换出的血液排入到废血瓶内。为了防止泵速不稳,选择吊泵进行控制,吊泵的摆放必须低于患儿身体的水平面,保持平衡的进出血速度,总速度=进血速度+30mL/h。以100mL/h为起始的换血速度,逐渐上调,250~300mL/h,当换血量达100mL时,推注1~2mL的葡萄糖酸钙[3]。当剩余20~40mL的换血量时,停止放血。监测并记录患儿换学前后的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t检验分析患儿手术前后的生化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生命体征
经换血治疗后,对比患儿手术前后的生命体征,其呼吸、心率、血压三项生命体征均无显著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较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
注: 1 mm/Hg = 0.1333 kPa
2.2 生化指标
对比患儿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可见,其TBIL、IBIL、AST三组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他四项指标换血前后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比较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
与换血前比较,**P<0.01。
3 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离不开母婴的血型问题,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后,破坏了大量的红细胞,致使胆红素含量明显增加,最终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发生。当人体内的总胆红素大于425μmol/L时,视为胆红素的升高,其升高后,增加了患儿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性,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性后遗症。换血疗法是目前可以快速地,有效地移除血液中游离的胆红素,并且可直接清理掉易破坏的致敏红细胞。
在予以换血前,应对患儿的病情做出切实的评价,确定患儿是否符合换血标准。其换血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黄疸干预推荐方案》,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颁布的,其血清胆红素水平大于等于此标准[4]。早期症状:胆红素脑病。如出现以下情况,应适当将换血的指征放宽:胎内溶血,早产以及酸中毒等。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换血治疗后,患儿的TBIL、IBIL、AST三组生化指标均显著降低,三组指标分别由原来的498. 47±87. 40、435. 39±81. 10和50. 73±21. 04下降至243.75±41.43、209. 21±36. 60和32. 42±12. 80,说明换血治疗明显改善患儿的胆红素升高情况。这与王兆康的研究结果是一致[5],研究说明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有效方法就是换血术,尤其是警告期,既阻止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并减少了患儿发生听力障碍及行为发育异常的可能性,有效地加强了恢复受损神经的功能。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溶血病重症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全自动同步换血治疗是积极有效的,临床应深入研究其有利之处,进一步提高疗效,推广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刘九月, 贾西燕, 李同川, 等.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 18 例疗效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 2013, 34(5): 63-64.
[2] 李娟, 沈小春, 熊秀玲.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 17(14):1678-1681.
[3] 郑志凌, 黄维本. 改良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J]. 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10):303-304.
[4] 付朝杰.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35 例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8):188-189.
[5] 王兆康.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警告期)换血治疗远期疗效观察[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0, 27(5): 731-733.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全自动同步换血;疗效
新生儿溶血病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常常由于母婴的血型不合而引发此病,并且伴有各种胆红素水平紊乱,如不及时的处理及治疗,最终可引发脑部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病变,甚至导致新生儿死亡[1]。有报道证明[2],换血疗法为治疗新生儿溶血病疗效最好,作用时间起效最快的一种治疗手段。为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全自动同步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旨在观察及验证采用此法治疗我院自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确诊收治的36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临床疗效,疗效显著,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36例新生儿溶血病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确诊收治的。其中男孩为21例,女孩为15例;患者年龄在出生20h~6天之间,平均年龄3.3±0.5天;其中11例早产儿,25例足月儿;病因:其中20例为ABO溶血,16例为RH溶血;体重:2400~4150g之间。所有患儿家属均同意予以全自动同步换血治疗,并签署相关内容的同意书。
1.2 选择适合的血源
根据溶血原因的不同进行选择,ABO溶血:AB型的血浆和O型的红细胞;Rh溶血:Rh血型与母亲相同,ABO血型的则选择与患儿相同的血型;G-6-PD缺乏症和败血症:相同血型的新鲜全血。血量:150~180 mL/kg。
1.3 术前准备
全方面履行对患儿家属的告知义务,耐心为患儿家属讲解换血的重要性,同时告知在执行换血手术的过程中,易发生哪些并发症或突发情况,请家属仔细阅读手术同意书,再予以签署。对于患儿,术前1h内禁饮食,常规的留置胃管,使患儿排空胃内容物,避免误吸现象的发生。换血前,行蓝光照射治疗,并在术前1h时,予以1g/kg的白蛋白,增强结合有利胆红素的能力,提高胆红素的换出率。另外,镇静方面,予以10mg/kg的鲁米那。
1.4 手术方法
首先,准备好远红外辐射台,将患儿置于其上,对患儿实行多功能的监护,时刻监测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等。开通通道:共三条,分别是两条静脉通道和一条动脉通道,静脉通道分别用来入血和补液,动脉通道则是用于放血的功能。动脉的选择主要以肱动脉、桡动脉和股动脉为主,其原因为是解剖位置较为浅表,穿刺无难度,具有大的血流量。将三通管接在动脉的端口处,其中一条连接具有堵塞功能的肝素生理盐水,配法:3mg的肝素钠,生理盐水100mL。泵入工具选:微量泵,30mL/的泵速,将从换出的血液排入到废血瓶内。为了防止泵速不稳,选择吊泵进行控制,吊泵的摆放必须低于患儿身体的水平面,保持平衡的进出血速度,总速度=进血速度+30mL/h。以100mL/h为起始的换血速度,逐渐上调,250~300mL/h,当换血量达100mL时,推注1~2mL的葡萄糖酸钙[3]。当剩余20~40mL的换血量时,停止放血。监测并记录患儿换学前后的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t检验分析患儿手术前后的生化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生命体征
经换血治疗后,对比患儿手术前后的生命体征,其呼吸、心率、血压三项生命体征均无显著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较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
注: 1 mm/Hg = 0.1333 kPa
2.2 生化指标
对比患儿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可见,其TBIL、IBIL、AST三组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他四项指标换血前后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比较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
与换血前比较,**P<0.01。
3 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离不开母婴的血型问题,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后,破坏了大量的红细胞,致使胆红素含量明显增加,最终导致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发生。当人体内的总胆红素大于425μmol/L时,视为胆红素的升高,其升高后,增加了患儿发生急性胆红素脑病的可能性,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性后遗症。换血疗法是目前可以快速地,有效地移除血液中游离的胆红素,并且可直接清理掉易破坏的致敏红细胞。
在予以换血前,应对患儿的病情做出切实的评价,确定患儿是否符合换血标准。其换血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点:《黄疸干预推荐方案》,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颁布的,其血清胆红素水平大于等于此标准[4]。早期症状:胆红素脑病。如出现以下情况,应适当将换血的指征放宽:胎内溶血,早产以及酸中毒等。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换血治疗后,患儿的TBIL、IBIL、AST三组生化指标均显著降低,三组指标分别由原来的498. 47±87. 40、435. 39±81. 10和50. 73±21. 04下降至243.75±41.43、209. 21±36. 60和32. 42±12. 80,说明换血治疗明显改善患儿的胆红素升高情况。这与王兆康的研究结果是一致[5],研究说明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有效方法就是换血术,尤其是警告期,既阻止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并减少了患儿发生听力障碍及行为发育异常的可能性,有效地加强了恢复受损神经的功能。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溶血病重症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全自动同步换血治疗是积极有效的,临床应深入研究其有利之处,进一步提高疗效,推广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刘九月, 贾西燕, 李同川, 等.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溶血病 18 例疗效观察[J]. 医药论坛杂志, 2013, 34(5): 63-64.
[2] 李娟, 沈小春, 熊秀玲.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 17(14):1678-1681.
[3] 郑志凌, 黄维本. 改良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J]. 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10):303-304.
[4] 付朝杰.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35 例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8):188-189.
[5] 王兆康.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警告期)换血治疗远期疗效观察[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0, 27(5): 73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