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特别是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多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一般而言,水电工程项目具有工程占地范围大、设备结构庞大、涉及专业范围广、人文及自然环境复杂等特征,因而施工需投入的人员数量众多。水利水电工程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安全管理工作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同时也促进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不断出新。
【关键词】:水电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现状;模式
1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特点
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构成水电项目的主要建筑物的功能分工,可将水工建筑物可分为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整治建筑物及其它建筑物六类,由这些建筑物组成的水电工程项目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具有如下几个典型特点。
1.1不均衡覆盖性
一般的水电工程项目多是具有综合功能的水工建筑物群,其构成主体多包含上述六类水工建筑物中的几类或全部。而因为地质地形的限制、工程枢纽的特点,或者其它方面的需要,水电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往往有着主体建筑物总体布置不均匀的特点,即集中布置与分散布置并存,如挡水、泄水、通航等建筑物等集中布置,或者引水、厂房、尾水建筑物等集中布置,而前后建筑物之间多为分离布置(特别是在大山深谷条件下,挡、泄水建筑与厂房建筑往往相距数千米,甚至数十千米),水电施工项目的这些布置及结构特点,决定了水电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区域不均衡性。
1.2专业领域广泛性
构成水电工程项目的建筑结构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其施工内容包括数十米深的基础开挖或处理、上百米的挡水建筑施工、數千米的引水建筑钻进、大型水轮机组或电气设备的安装等,因此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往往同时涉及大型明挖爆破、立体交叉高空作业、物探与监测、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地下洞室开挖爆破及其它多种专业领域。不同专业、不同条件下施工所具的特殊性,施工投人人员、设备的庞大数量等,决定了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所涉及专业领域的广泛性。
1.3复杂多变性
水电工程项目施工通常还具有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险恶、时间和空间分布跨度大等显著特点,项目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受到地质、洪涝、地震、冰雪等不确定且人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同时还由于空间的广度及时间的长度呈现出不规律变化的动态特征;此外,人文环境、社会因素等,也会对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往往是共同表现的,它们的综合作用使得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
2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水利水电行业的施工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虽然政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了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行业安全的监督管理力度,并督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增加安全经济投入,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事故依然不断发生,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当然,排除社会、经济等因素外,水电施工行业所暴露的安全问题,还与其发展阶段有着不可分隔的紧密联系,同时也与安全管理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2.1安全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安全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被单独提出来专门研究,是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以后,工业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的飞跃式进步,同时也暴露了系统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安全管理学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揭开了它的面纱并走上历史的舞台。
然而,作为一门研究学科,安全管理学亦无法超越一般学科的发展规律和特性,即学科研究的阶段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亦即历史阶段或地域范围对学科研究和发展的束缚,直接地说,就是学科研究的不足或欠缺。
2.2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我国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水电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亦随之水涨船高:一方面自2004年《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国以该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形式进一步明确了有关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通过各级政府和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出于企业业务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需要,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等也纷纷以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QEO)管理体系的要求为准绳,结合自身的特点加强管理制度与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这些国家强制执行或企业自身整治的举措,无疑从整体上提升了我国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水平,但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不齐,以及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规律等,水利水电施工行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阶段性不足始终是无法完全规避的。
3操作水平与理论技术不相称
水电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理论水平与现场控制不相称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少数与多数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特殊与普遍的对立。
一般来说,先进的科技水平(理论技术)多由少数人所掌握,其他大部分人均处于被动管理的地位,对科技理论处在一种一知半解、甚至更为不利的情形。目前国内的水电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状况,正是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的情形:专业机构及人员(特殊群体)对施工安全管理的理论水平高,但一般生产工人(普遍群体)的认识水平及操作技术普遍偏低,亦即生产工人对现场施工安全的操作能力达不到专业机构及人员对管理工作的预期目标,它所体现的就是操作水平与理论技术的不相称。
3.1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
显而易见,所有的制度都是针对一定范围和时期内的人、设备、材料和环境等要素的管理而建立的,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明白建立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模式的原则:首先是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对参与或投入某一水电项目施工的所有人、设备、材料以及项目所在环境等对象的管理;其次是加强保障体系并达到管理目的,即保护和保证被管理对象的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根据这个大方针,水电项目的施工企业多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四全”管理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施工项目的特点,并注入企业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特征,进而形成不同水电施工项目之间各具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如某集团公司提出的“0123安全管理模式”[1]基本内容为:O一伤亡事故为零的目标;l一各级行政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即法定代表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2一双化建设,即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监督保障体系化建设;3一“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3.2构成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模式的要素
对于构成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模式的要素的界定,换句话说,就是对构成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模式的内容的界定,从不同的角度来剖析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如在西南交通大学曹琦学者所倡导的安全管理模式理论中[2]安全管理模式大系统的内容,至少应包括如下四个子系统:
1)安全管理目标及目标的时空结构子系统。
2)为实现目标的模式系统功能,建立起组织管理体系及其权限、分工、利害制约规范子系统。
3)为实现目标的安全管理技术原则及设计,实施程序,即技术保障子系统。
4)为使安全管理模式对内外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而具有的弹性机制子系统。
不难看出,该理论的创造者是以系统分工的不同来对构成安全管理模式的内容界定的,其中概念性强的特征,不利于一般工作者对理论的把握,我们还可以从别的角度对安全管理模式的要素进行更为浅显易懂界分,以便提高管理知识的易掌握程度,进而推广知识的普及。
3.2对水电施工项目管理模式的新思考
当前形势下,安全管理的一般过程为“安全风险因素的识别一分析一计划一跟踪与控制”。同时通过规范标准的方法对安全状况等信息进行沟通和文档化记录。由此而见,安全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建立在一定的安全教育(知识)基础上的知识管理模式,基于这个认知,我们可以对安全管理的三个子系统的管理特征进行如下分析说明。
1)安全行为管理。因为所有行为的施动者都是人,而行为的安全与否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也就是说相同的行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安全后果,所以作为施动者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对相同的行为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以确认和保证安全后果。
安全行为管理的實质,就是提高劳动者对行为安全性的判别能力,同时规范一些必要的行为来达到管理的目的,这个目的可以通过对劳动者进行如下培训和教育来实现:标准教材学习、标准行为观摩、生产操作竞赛及事故危害分析等。
2)安全心理管理。安全心理的管理是一个不易把控的过程,这里面不仅涉及到人的心理、文化素质,也涉及到社会心理、自然环境等。从浅显的层次来说,人所固有的七情波动,这些波动很大程度上受到亲情、友谊、物质等条件的影响;从深的层次来说,人的心理波动还受到文化程度、社会心理、自然环境及其它条件的影响。不论何种影响所致,人的心理波动都将直接导致人的态度、情绪等的转变,如果放在关键的时间或场所,就可能成为影响事件走向的决定性因素。
从哲学角度来说,安全心理的管理与事物发展的或因特性密切相关,其根本要求就是研究并把握事物发展期间一种必然中有偶然、偶然中有必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克服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侥幸、冒进等异常心理活动,促成安全管理预期目标的实现。
3)安全状态管理。对于安全状态的管理,很多国家、地区和企业都认同和强调“本质安全”理论,即首先保证工作的内容和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人一机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基于这个理论支持的产物。而“本质安全”其实是一个矛盾的论题,举例来说,爆破作业本身就是一个不安全的行为,但基于安全管理目标的要求,管理者却必须在执行这种不安全行为的时候,找到一个平衡点并加以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以实现安全目标,这就关系到执行者对爆破知识、安全知识及其它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掌握与运用。
3.3基于知识管理的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模式
水电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模式,本质上是建立在知识管理模式基础上的一种特殊形态,在前面我们针对安全管理活动的三个对象,即人的行为、人的心理及物的状态,分别进行一定的阐述,我们可以认为安全管理效果取决于安全知识集约、安全知识运用、安全知识交流和安全知识创新四个过程的有效运作,同时也取决于安全知识管理的支持环境。这里所说的支持环境,不仅包括领导的支持、员工的参与及企业的文化内涵,还包括企业所推行的安全激励机制、培训教育制度等。
通过前面的分析和说明,对基于知识管理的水电施工项目管理模式,我们可以建立如下简约框图。
4结束语
就安全管理方面而言,可以这样认为,我国不仅是知识的大国,同时也是知识的贫国,就水电施工行业来说,以实现安全状态为基础、控制安全行为为重点,同时兼顾安全心理的培训,整体提高水电项目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作业班组人员的安全知识掌握程度,是实现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目标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安全管理模式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水电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现状;模式
1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特点
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构成水电项目的主要建筑物的功能分工,可将水工建筑物可分为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整治建筑物及其它建筑物六类,由这些建筑物组成的水电工程项目在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具有如下几个典型特点。
1.1不均衡覆盖性
一般的水电工程项目多是具有综合功能的水工建筑物群,其构成主体多包含上述六类水工建筑物中的几类或全部。而因为地质地形的限制、工程枢纽的特点,或者其它方面的需要,水电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往往有着主体建筑物总体布置不均匀的特点,即集中布置与分散布置并存,如挡水、泄水、通航等建筑物等集中布置,或者引水、厂房、尾水建筑物等集中布置,而前后建筑物之间多为分离布置(特别是在大山深谷条件下,挡、泄水建筑与厂房建筑往往相距数千米,甚至数十千米),水电施工项目的这些布置及结构特点,决定了水电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区域不均衡性。
1.2专业领域广泛性
构成水电工程项目的建筑结构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其施工内容包括数十米深的基础开挖或处理、上百米的挡水建筑施工、數千米的引水建筑钻进、大型水轮机组或电气设备的安装等,因此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往往同时涉及大型明挖爆破、立体交叉高空作业、物探与监测、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地下洞室开挖爆破及其它多种专业领域。不同专业、不同条件下施工所具的特殊性,施工投人人员、设备的庞大数量等,决定了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所涉及专业领域的广泛性。
1.3复杂多变性
水电工程项目施工通常还具有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险恶、时间和空间分布跨度大等显著特点,项目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受到地质、洪涝、地震、冰雪等不确定且人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同时还由于空间的广度及时间的长度呈现出不规律变化的动态特征;此外,人文环境、社会因素等,也会对水电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往往是共同表现的,它们的综合作用使得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
2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水利水电行业的施工安全问题也日渐突出,虽然政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了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行业安全的监督管理力度,并督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增加安全经济投入,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事故依然不断发生,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当然,排除社会、经济等因素外,水电施工行业所暴露的安全问题,还与其发展阶段有着不可分隔的紧密联系,同时也与安全管理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2.1安全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安全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被单独提出来专门研究,是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以后,工业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的飞跃式进步,同时也暴露了系统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安全管理学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揭开了它的面纱并走上历史的舞台。
然而,作为一门研究学科,安全管理学亦无法超越一般学科的发展规律和特性,即学科研究的阶段局限性和地域局限性,亦即历史阶段或地域范围对学科研究和发展的束缚,直接地说,就是学科研究的不足或欠缺。
2.2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我国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水电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亦随之水涨船高:一方面自2004年《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国以该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形式进一步明确了有关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通过各级政府和部门实施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出于企业业务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需要,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等也纷纷以质量、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QEO)管理体系的要求为准绳,结合自身的特点加强管理制度与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这些国家强制执行或企业自身整治的举措,无疑从整体上提升了我国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水平,但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不齐,以及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规律等,水利水电施工行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阶段性不足始终是无法完全规避的。
3操作水平与理论技术不相称
水电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理论水平与现场控制不相称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少数与多数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特殊与普遍的对立。
一般来说,先进的科技水平(理论技术)多由少数人所掌握,其他大部分人均处于被动管理的地位,对科技理论处在一种一知半解、甚至更为不利的情形。目前国内的水电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状况,正是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的情形:专业机构及人员(特殊群体)对施工安全管理的理论水平高,但一般生产工人(普遍群体)的认识水平及操作技术普遍偏低,亦即生产工人对现场施工安全的操作能力达不到专业机构及人员对管理工作的预期目标,它所体现的就是操作水平与理论技术的不相称。
3.1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
显而易见,所有的制度都是针对一定范围和时期内的人、设备、材料和环境等要素的管理而建立的,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难明白建立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模式的原则:首先是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对参与或投入某一水电项目施工的所有人、设备、材料以及项目所在环境等对象的管理;其次是加强保障体系并达到管理目的,即保护和保证被管理对象的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根据这个大方针,水电项目的施工企业多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四全”管理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施工项目的特点,并注入企业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特征,进而形成不同水电施工项目之间各具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如某集团公司提出的“0123安全管理模式”[1]基本内容为:O一伤亡事故为零的目标;l一各级行政一把手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即法定代表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2一双化建设,即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监督保障体系化建设;3一“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3.2构成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模式的要素
对于构成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模式的要素的界定,换句话说,就是对构成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模式的内容的界定,从不同的角度来剖析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如在西南交通大学曹琦学者所倡导的安全管理模式理论中[2]安全管理模式大系统的内容,至少应包括如下四个子系统:
1)安全管理目标及目标的时空结构子系统。
2)为实现目标的模式系统功能,建立起组织管理体系及其权限、分工、利害制约规范子系统。
3)为实现目标的安全管理技术原则及设计,实施程序,即技术保障子系统。
4)为使安全管理模式对内外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而具有的弹性机制子系统。
不难看出,该理论的创造者是以系统分工的不同来对构成安全管理模式的内容界定的,其中概念性强的特征,不利于一般工作者对理论的把握,我们还可以从别的角度对安全管理模式的要素进行更为浅显易懂界分,以便提高管理知识的易掌握程度,进而推广知识的普及。
3.2对水电施工项目管理模式的新思考
当前形势下,安全管理的一般过程为“安全风险因素的识别一分析一计划一跟踪与控制”。同时通过规范标准的方法对安全状况等信息进行沟通和文档化记录。由此而见,安全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建立在一定的安全教育(知识)基础上的知识管理模式,基于这个认知,我们可以对安全管理的三个子系统的管理特征进行如下分析说明。
1)安全行为管理。因为所有行为的施动者都是人,而行为的安全与否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也就是说相同的行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能会导致不同的安全后果,所以作为施动者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对相同的行为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以确认和保证安全后果。
安全行为管理的實质,就是提高劳动者对行为安全性的判别能力,同时规范一些必要的行为来达到管理的目的,这个目的可以通过对劳动者进行如下培训和教育来实现:标准教材学习、标准行为观摩、生产操作竞赛及事故危害分析等。
2)安全心理管理。安全心理的管理是一个不易把控的过程,这里面不仅涉及到人的心理、文化素质,也涉及到社会心理、自然环境等。从浅显的层次来说,人所固有的七情波动,这些波动很大程度上受到亲情、友谊、物质等条件的影响;从深的层次来说,人的心理波动还受到文化程度、社会心理、自然环境及其它条件的影响。不论何种影响所致,人的心理波动都将直接导致人的态度、情绪等的转变,如果放在关键的时间或场所,就可能成为影响事件走向的决定性因素。
从哲学角度来说,安全心理的管理与事物发展的或因特性密切相关,其根本要求就是研究并把握事物发展期间一种必然中有偶然、偶然中有必然的对立统一关系,以克服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侥幸、冒进等异常心理活动,促成安全管理预期目标的实现。
3)安全状态管理。对于安全状态的管理,很多国家、地区和企业都认同和强调“本质安全”理论,即首先保证工作的内容和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人一机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基于这个理论支持的产物。而“本质安全”其实是一个矛盾的论题,举例来说,爆破作业本身就是一个不安全的行为,但基于安全管理目标的要求,管理者却必须在执行这种不安全行为的时候,找到一个平衡点并加以严格的监督和控制,以实现安全目标,这就关系到执行者对爆破知识、安全知识及其它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掌握与运用。
3.3基于知识管理的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模式
水电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模式,本质上是建立在知识管理模式基础上的一种特殊形态,在前面我们针对安全管理活动的三个对象,即人的行为、人的心理及物的状态,分别进行一定的阐述,我们可以认为安全管理效果取决于安全知识集约、安全知识运用、安全知识交流和安全知识创新四个过程的有效运作,同时也取决于安全知识管理的支持环境。这里所说的支持环境,不仅包括领导的支持、员工的参与及企业的文化内涵,还包括企业所推行的安全激励机制、培训教育制度等。
通过前面的分析和说明,对基于知识管理的水电施工项目管理模式,我们可以建立如下简约框图。
4结束语
就安全管理方面而言,可以这样认为,我国不仅是知识的大国,同时也是知识的贫国,就水电施工行业来说,以实现安全状态为基础、控制安全行为为重点,同时兼顾安全心理的培训,整体提高水电项目从业人员,特别是基层作业班组人员的安全知识掌握程度,是实现水电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目标的重要前提,也是促进安全管理模式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