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效问题,引领数学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m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有效问题,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首风味小吃。有效的数学问题能激起学生的探索动机和兴趣,使课堂效果最优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分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问题”被喻为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因此,问题的设计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是不是”“对不对”的一问到底的做法,而是要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使之与掌握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让学生在意识中产生矛盾激化,从而自然地创设出问题情境。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的产生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基于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产生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间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二年级的《统计》教学,引导观察主题图“动物运动会”,创设问题情境:运动会上,大象伯伯当裁判,黑熊大婶当炊事员。这里有两张统计表,分别是“项目统计表”和“动物种类统计表”,请大家完成这两张统计表后,想一想“这两张统计表分别该交给谁呢?”这样的问题马上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并产生统计的愿望。同时,让他们感受到同一副图,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会产生不同的统计结果,让学生体会到统计的作用。
  又如《角的认识》学习角的符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大小不一,摆放方向不同的角,然后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在学生用“这个角”“那个角”叙述不清的情况下,他们会自然而然产一种心理困境和心理需求“要有一种角的表示方法就好了”,这时再恰如其分地引出角的符号,自然是水道渠成,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了。
  二、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索,有趣的数学故事、数学典故在数学王国里能达到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目的,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一个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象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这个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第四格放8粒,第五格放16粒……一直到第64格。”国王听后哈哈大笑道:“你真傻,你只要这么一点米粒。”大臣说:“我就只怕你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的米!”结果国王上当了,国库里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的米。你知道到底要多少米吗?
  学生听后感到深不可测,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意识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能大增。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可探索的问题情境。创设的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就越能使学生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就越好。
  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班级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内学生的周围哪些物品中有角。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能看到的物品以动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时让同桌俩相互说说从中发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黑板、国旗、桌子、课本、作业本、三角板、红领巾等,这些物品中都有角。然后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发现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四、设置悬念创设问题情境
  “悬念”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求知欲强,好奇心切等特点,创设具有科学性、新颖性,足以引起学生探索活动的各种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悬念”在这里就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在课堂中故设悬念这一情境,定会把学生引入到一种新的思维境界之中,利于引发每个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研究。
  例如在教学“分数化成小数,即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时。首先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是有秘密的,老师已掌握这个秘密,不信你们可以出一些分数来考考老师,老师能很快地判断出每个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并请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使学生明白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确是有秘密的。从而产生有什么秘密的问题“悬念”,来创设出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了解决数学问题的迫切感。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唤起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觉的参与到认知过程中,这既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也是优化数学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若能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就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了。
  【参考文献】
  [1]周宜平.有效才是硬道理——窥探引领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4(9)
  [2]杨志超.巧设问题情境,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3)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的写生观察能力对于美术学习而言十分重要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美术知识和认知水平必然也会随之提高,因而他们的审美也不仅仅局限书本中的符号化、概念化的知识了,而是需要通过自身的观察能力的培养来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那么教师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写生观察能力呢?本文主要阐述了四种方法:对比观察法、空间观察法、纹理(肌理)观察法以及色变观察法。  【关键词】写生观察;美术水平;
【摘 要】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利于幼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而且能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锻炼幼儿的动手、动口能力,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活动,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激趣;呈现思维;主动学习;区域活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是一种模拟性、启发性的直观手段,
【摘 要】实施办学思想专项督导,将有助于引导校长提炼办学思想,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最终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有效落地。本文结合广州市各区“新一轮百千万名校长”培养对象所在学校的真实案例,按“引导校长盘点疑难、引导校长诊断疑难、引导校长提出假设、引导校长选取假设,以及引导校长观察试验”这“五步”来论述督学督导办学思想,指导校长提炼办学思想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督导;办学思想 
文章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金融改革创新的动因和形式,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从公司治理制度、组织结构、内控制度、金融产品、会计核算、人事制度、考核制度等各方面进行全
【摘 要】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有着独具特色的古朴之美──文美、韵美、意美和境美。要开展好文言文的教学,必须以读为主——只有“读”的好,才能学的好。  【关键词】文言文;读通;范读;朗读;诵读  在小学高年段学习少量文言文,可以让小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为中学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小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常被认为是一根难啃的骨头,因为学生普遍对文言文不感兴趣
勤工助学在高等农业院校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它不仅需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更需要正确的引导与管理,这样才能使勤工助学活动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理解是翻译的关键.在汉英翻译中,理解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语内译'的过程.从古到今的主要译论都阐述了翻译的本质是用顺畅的译语再现原语信息,这为'语内译'在汉
【摘 要】受新课程标准的影响,职高学校的化学教学中,逐渐开始提倡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教学。尽管教师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配合,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化学教学,也在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职高化学的教学效率。所以,文章中围绕职高化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对其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使其能够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进而推动
【摘 要】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足球逐渐成为我国体育重点发展项目。而针对我国足球体育事业现状,唯有从娃娃抓起,让足球走进千万间普通校园,从小培养学生足球意识,发掘足球人才,才能实现我国足球事业真正的崛起,培养源源不断的足球人才。本文从实际出发,根据校园足球教学现状及要求,从多方面讨论如何利用网式足球发掘或培养校园足球人才。  【关键词】网式足球;校园足球;运用策略  足球是全世界体育运动中开
【摘 要】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现代语文表情达意的能力,不能单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我们必须给予学生大量接触语言的机会,以便他们模仿、学习。提供这些机会,有赖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下面仅就语文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现代化;改进;语文教学  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改进语文教学的作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特点是:设备电器化、教材形声化、表现手法多样化。这样的特点使它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