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llmmtt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类“回归 自然 ”热情的高涨,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提倡环保的森林生态旅游成为国际生态旅游的新时尚 。但由于自身的经济、技术、专业设施和人才缺乏及民众环保意识较差的情况,我国在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本文就此以六里坪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例,指出其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对策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人类社会对环境质量的普遍关注,另外,基于旅游的盲目发展造成的旅游环境衰退,引发了人们对传统大众旅游方式的反思和对生态旅游及可持续发展的呼唤。而当前,随着当前环境恶化的严峻现实,我国正面临经济转型的非常时期,向全社会开展“绿色旅游项目推介计划”和“绿色旅游行为倡议”等,积极推广各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旅游活动。
  1. 生态旅游
  1.1 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特别顾问谢贝洛斯 ;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环境的危机的背景下,人们环境意识开始觉醒,而其内涵也得到不断的充实,即生态旅游是在被保护的自然生态系统中,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域内人文、社会景观为对象的郊野性旅游,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接近,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功能的好处,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从而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一种 科学 、高雅、文明的旅游方式。
  1.2 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
  我国政府也大力推进传统林业的转变,着力构建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同时随着人们关注森林和保护自然生态意识的增强,森林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中的一个新亮点。据统计, 中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8.21%,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利用这些森林资源,截至二0一0年底,全国已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458处,规划面积1151.9万公顷;森林公园已成为城乡居民休闲、度假、游憩的重要场所。2009年,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3.33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1.5%;森林公园直接旅游收入225.9亿元,比上年增长20.3%。森林旅游的综合效益日益增强。2009年全国森林公园创社会综合旅游收入超过1700亿元,占整个林业产业总产值的10.7%。
  2. 森林生态旅游
  2.1 森林生态旅游的定义
  森林生态旅游就是依现有森林资源,以森林景观为主体,以自然景观为依托,以人文景物为点缀,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为群众提供游览观光、避暑度假、疗养休养、会议培训、科学考究和狩猎的良好场所。
  2.2 六里坪国家级森林公园基本现状
  六里坪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兴隆县南双洞乡六里坪国营林场境内,在北京、天津、承德、唐山四城市之間,是清东陵的后龙风水禁地,距北京145公里、天津170公里、承德140 公里,公路网四通八达,京承铁路通过兴隆县城,区位及交通优势明显。
  六里坪地处京北黄金旅游中段,南部距清东陵25公里,西部距金海湖旅游区、黄崖关长城各50公里,东北距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仅5公里。总面积约 2250公顷,森林面积 1864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83% 。林木总蓄积量24万立方米,综合覆被率达到 82.85 %。森林公园处于暖温带-温带地区,地形条件复杂,环境条件多样,因此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共128科401属678种。其以栎树、桦树、山杨等为主要组成树种的天然次生林所占比例较大,许多珍贵的植物资源分布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黄、紫椴3种,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公约》附录中2种,即二叶兜碑兰和绶草,有河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8种。沟谷地带核桃楸、野葡萄、猕猴桃数量多,北五味子、悬钩子、花楸、茶藨子、忍冬、小檗也较常见。此外,还有山楂、栒子、山桃、野核桃等近30种。风景区内分布有约148种野生药用植物,如草乌、升麻、北五味子、龙牙草、地榆、白鲜、黄檗、远志、无梗五加、北柴胡、徐长卿、霍香、丹参、黄芩等;还有用材树种近40种,牧草植物100多种,蜜源植物30余种,工业用原料植物15种左右。河北省重点野生保护动物有48种。林蘑、蕨菜等绿色食用资源也极为丰富。公园内风景优美,奇花异草漫山遍野,是一处以险山、奇峰、森林、湖泊和珍禽异兽组成的国家级森林旅游区。
  1997年8月经省林业局批准建省级森林公园。建园后,经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位一体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继而,于2004年12月6日,国家林业局批准升级为国家森林公园。在各级林业、旅游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林业、旅游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公园内的干部职工认真刻苦工作,使六里坪国家森林公园成为国家AAA级景区、河北省旅游定点单位、河北省四星级森林公园、承德职业学校的教学实习基地,并被国家摄影协会命名为“中国摄影人之家”。
  2.2.1六里坪森林公园的开发现状
  整个国家森林公园由景色各异的各个景点组成。分别为柳源湖、滑草区、观林海、奇峰、一线天、悬石洞等景点组成 。
  六里坪景区为纯自然风景区和人造文化景点组成。
  占地面积1350公顷,该景区以森林景观、自然山水景观为主,并辅以人工游乐、科教设施。主峰有六里坪主峰、北方小黄山、万顷林海、奇石谷、柳源湖、拓展培训基地、天文台、游乐场、滑雪场等。此景区又分为旅游服务管理区、科考探险区、森林景观观赏区、游乐区。
  林海、奇峰、一线天、悬石洞为自然风景旅游资源,柳源湖、|滑草区为人工文化景区。2.2.2六里坪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态开发中的问题
  1) 旅游景区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不足。
  2)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水平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尚短,缺乏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理解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
  3)旅游者的环保意识淡薄。在自然环境中,游客缺少对保护生态资源的责任感。
  4)旅游知名度不够,与周边的旅游景区形不成合力。
  5) 交通 不便,无旅游专线,成为制约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6)生态旅游形式单一,参与互动性活动馈乏。景区都是以休闲、观赏为主,参与互动性的活动项目少,久而久之,会逐渐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利于生态旅游业向高层次和规模化进一步发展。
  7)旅游景区内缺少游人采购土特产的购物店。
  8)景区内特色小吃、当地美食的急需开发。
  9)景区内娱乐少, 适合孩子和青少年玩耍的娱乐项目缺乏。
  3. 解决对策
  3.1 与各级部门及 当地旅游部门积极进行协调,扩大影响力, 大力宣传,提高六里坪景区在北京、天津的知名度。使假日游成为常态,提高五一、十一黄金周京、津游客的数量。
  3.2 对景区发展做科学合理的规划,避免盲目建设
  森林公园开发生态旅游需要制定一个开发合理、滚动发展、永续利用的总体规划,以避免盲目地随心所欲地进行粗放式的开发。否则,必定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导致一些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的损坏与浪费。
  3.3 多方位筹集资金,加强公园基础设施建设 增加旅游娱乐设施
  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加大资金筹集范围,积极与当地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协商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或采取股份制、或主动与有意从事发展旅游业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合作等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从而逐步改善公园旅游的基础设施状况,增加娱乐设施,提高公园在游客中的吸引力。
  3.4 、加强生态旅游研究和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素质
  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 学习 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并开展职工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实行竞聘上岗的人才竞争机制,以提供管理队伍的综合水平。
  3.5 加强管理和规范各种经营行为
  制定规范的行业标准和严格的规章制度以杜绝恶性竞争和欺客、宰客的现象发生,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还景区一个宁静而和谐的环境。
  3.6 加强旅客的环保教育
  1)要塑造“负责任的旅游者”,可以通过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展各种环保活动, 整理拾垃圾,认养树木,设立环保提示牌等等。
  2)通过导游或宣传手段对旅游者进行教育。倡导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不乱扔赃物,使用环保包装物等。
  3)通过法规、 法律 、制度等手段对旅游者行為进行制约。
  4)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生态旅游者的管理。
  3.7提高参与性,改变单一的观光结构
  在21世纪中,休闲度假将取代观光旅游成为旅游的主体。而让游客能亲自参与和亲身体验是休闲度假产品风靡世界的最直接原因。在考虑旅游与生态的关系时,仅仅关注如何将生态资源利用于旅游事业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生态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兴趣倾向,在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使生态旅游者能够参与的新型观光结构,延长其逗留时间。
  3.8 完善逗留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都是不可忽视的开发内容。必须创造出可供游客逗留的环境,这既包括硬件设施,也包括软件方面的服务和管理,两者缺一不可。必须全方位地开发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进行综合性的开发。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可按照“区内游,区外住”的原则,以减少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结论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个以发挥森林的生态性、 社会 性和 经济 性功能为宗旨,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合理配套的综合型产业。它将旅游开发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注重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可极大地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实现山绿、水清、人富的目标,就要采取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措施,使政府部门、旅游业者、游客和旅游地所在社区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使生态旅游的观念深入人心,并落实到行动中去。这正与 目前 我国正在实施的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相配套。而且,还可以帮助贫困林场、山区的群众脱贫致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建筑节能在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大潮流中已成为共同关注的重问题,建筑节能是节约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加快我国建筑节能的步伐,提高建筑节能的水平已迫在眉睫。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建筑产业是重要的第二产业,在我国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建筑节能是近年来世界建筑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也是当代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生长
期刊
摘要:中新知识城展馆景观改造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改善交通组织,将一、二期展厅建筑联系,并调整参观路线为环状路线。以此为前提,对展馆庭院进行景观改造。景观改造需与原有环境协调统一,并营造独具特色的园林环境空间。论文通过对景观改造的总体布局、交通组织、景观元素等方面,论述如何将岭南建筑及园林与现代建筑融合,并形成其独特风情,突显岭南特色。  关键词:岭南;园林建筑;融合;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
期刊
【摘要】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于2011年11月16日发布,该方案规定从2012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这预示着“营改增”方案开始在我国正式实施。这一方案的实施,将给众多企业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营改增”的背景、内容、以及对建安企业税收管理的影响、挑战和应对的措施几个方面的内容做以下阐述。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我国种类繁多的开发区绝大多数为工业园区,而工业园区生态化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推进工业园区的生态化建设,从而有效的利用资源并保护当地环境,最终实现地区持续发展,对于城镇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西南山地城市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位于贵州省清水河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为例,采取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工业园区中经济生态化、用地与空间组织生态化、社
期刊
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质量决定着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工程涉及很多专业和内容,投资较高、施工技术工艺比较复杂、工程量大、对施工质量要求比较高。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原因,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出现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也不
期刊
摘要:小龙窝村,位于晋冀交界的太行山腹地,天长宋古城西8公里处,秦皇古驿道蜿蜒穿村而过,方圆4平方公里四周环山,九条山脉延伸于村,势如群龙簇拥,古村落风貌保存完整。对古村落以保护为前提,适度开发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尊重业态,协同环境,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村;小龙窝;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现状分析  (一)村庄概况  小龙
期刊
摘要:作为坦桑尼亚长期从事建筑工程承包业务的中资公司,通过公开招标赢得大型公建项目是实现企业长远稳定发展的关键。本文以位于坦桑尼亚第二大城市姆望扎的城市购物中心项目为例,浅淡和讨论在坦桑尼亚进行工程项目投标的成功经验。本文首先简介工程项目投标的正常流程,再结合城市购物中心项目的具体实例,有针对性地对投标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介绍如何使用相关的投标技巧。  关键词:工程,项目,投标,坦桑尼亚  
期刊
摘要:作为不同范畴的两种艺术,建筑与音乐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这需要我们在其各自的特性上加以研究,把握两者之间的共通性,抓住其本质特征,真正理解两种艺术的交融。  关键词:建筑音乐;共通性;空间;艺术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音乐是时间艺术,建筑是空间艺术。音乐能在时间中展示空间,建筑在空间  中体现时间。建筑与音乐的交融就是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1.
期刊
摘要:本文根据阳东县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用电负荷发展预测,结合阳东县中压配电网现状,确定了配电网规划建设目标和技术原则。据此提出了阳东县配电网架规划的总体思路,针对现状问题加以解决,探讨线路互联优化接线方式设计。  关键词:线路互联;优化;接线方式  中图分类号:TM726文献标识码: A  1.阳东县现状电网概述  至2012年5月底,阳东县电网供电总面积1830km2,用电人口46.59万人,用
期刊
摘要: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他们定居在那里是为了生活的更好。——亚里士多德  人们在城市里寻找出路,人们在社区里慰藉灵魂。对于社区中的居民来说,他们关心的不仅仅是社区的节能低碳,更加注重的是社区所具有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人们倡导“低碳、低压、低调”的生活态度,同样也渴望能生活在一个“低碳、低压、低调”的社区环境中。  本文的创新点为探究可持续社区的建设模式中,不仅仅是注重社区的节能、资源的可持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