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人民内部矛盾体系中的关键矛盾
“关键矛盾是指矛盾体系空间结构上某一特定部分的矛盾或某一特定的矛盾因子,它规定、制约或影响着该体系其他部分的矛盾或其他的矛盾因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体系中,“三农”问题就是关键矛盾。因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我国“人民”的大多数。“三农”问题又是制约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瓶颈问题,“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其他人民内部矛盾的顺利解决。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
“三农”这一关键矛盾的主要表现
·城乡差距过大,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
从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来看,1978年为210元,1996年为2912.8元,2002年扩大到5227元,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5878元,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首破万元;从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来看,1978年为2.57:1,1983年为1.7:1,2000年2.79:1,2003年3.24:1,2008年扩大到3.31∶1如果将城镇居民享受的医疗等福利因素考虑在内,则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比至少在5:1以上。 2[2]农民收入水平低而增长速度慢,其结果必然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突出,致使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受阻。2008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33.7%,而农村居民仍然高达47.47% ,城乡相差10.7个百分点城乡相差13.77个百分点。由于农民的消费水平低,农村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致使工业无力实现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城市无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从文化层面来看,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差距显著,影响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和农业科技进步。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劳动力资源是国民财富增加的基础,在经济再生产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是最有价值、最有效率的投入。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对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农村师资配置与城市有较大差距,2011年城市小学师生比为1:13.5,农村为1:18;2008年,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平均为3410.09元,农村为3316.83元,仅为平均水平的91.4%;全国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2787.57元,其中农村为2640.82元,仅为平均水平的94.73%。至2008年全国仍有42个县未实现“普九”,数百万农村儿童因贫困而辍学,或根本就上不起学。2006年农村劳动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33年。全国至今仍有3000余万的文盲人口,而文盲的九成以上在农村。这影响农民接受新技术、新知识和农村科技进步。从社会保障条件看,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基础设施条件差,严重影响农村社会进步和发育。现阶段,90%以上的城镇居民已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而农村仅有20%的人口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为100%,而农村居民却只有少部分获得社会养老保障;失业保险覆盖率城市为71%,农村几乎为零。
·农村人口多,劳动力向外转移和就业困难,贫困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口多,约占总人口的70%,达到8.4亿。人口多造成农村人地关系紧张。目前,全国人均有效耕地面积不足1亩,并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将继续下降。全国有县(区)2300多个,其中有666个县(区)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所规定的耕地警戒线,即人均0.57亩以下,有463个县(区)的人均耕地仅有0.45亩。“食之者众,生之者寡”,以致有限的耕地生产成果被过度分割,农民收入少而贫穷。人口多而耕地少所带来的突出矛盾是农业生产不能实现规模经营,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由于耕地实现规模经营可以降低单位面积土地所分摊的固定资产和生产成本,可以产生规模效益,因而一直成为农业生产者追求的一个目标。然而,由于人均土地少,面积小,耕地规模经营根本无法实现。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约有4.5亿,而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及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最多可以容纳1.5亿个劳动力,加上每年外出打工的候鸟式地转移及农村工业发展所能吸纳的劳动力大约为1.5亿,因此仍有1.5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不能在其他领域顺利实现就业,将拥挤在农业领域,形成农业中的零值劳动和农村中的隐性失业。可见,人多地少及就业不充分和其它矛盾叠加,带来了农村的贫困问题。
·农业公共投资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缺乏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自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但是,受农业生产经营自身特点和长期的制度沉淀的影响,我国农村市场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以致农业发展常常受到市场的约束,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呈现为弱质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经营的这些特点要求政府通过宏现调控,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例如,美国政府每年预算用于农业的开支一般占财政总支出的20—50%,农民收入中有30—60%来自于财政政策补贴。2003年5月13日,美国总统签署了农业新法案,今后10年政府向农业和畜牧业将拨款1900亿美元,将在目前所实行的补贴基础上再增加80%;而在我国,国家财政用于支农的资金虽然由1978年的151亿元增加到了2001年1516亿元,但是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仅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而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如1978年为13.4 %,1990年下降到10%,2001年又进一步下降为8%。农业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和支持,农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田水利老化失修,农村电力供应不足,农村交通闭塞,直接影响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及农村经济正面临着市场化、国际化的挑战。根据WTO农业协议,减少对农业的补贴,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这就使得我国农业进一步丧失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同时,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抗御自然灾害和风险的能力不高,以致农产品产量年度波动大,农民收益不稳定,这些成为引发“三农”问题的导火线。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三农”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必须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要坚决防止用处理敌我矛盾的办法来处理城乡人民内部矛盾,要统筹兼顾,动员各方力量,注意工作方法,调动积极因素,化解“三农”问题。
·重构城乡关系,实行统筹发展
在城乡发展方面,要打破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布局、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改变领导决策的城市偏向。以工农业协调发展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为目标,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与城市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推进城镇化进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目前,农业内部的就业压力在不断积蓄,单靠在农业、农村内部转移消化空间有限。通过农村城镇化,发展小城镇来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因为通过农村城镇化后形成的小城镇,地域分布广、数量多,新建扩建都有潜力,农民实现身份转移的难度和风险较低,其经济技术结构、职业结构同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状况比较接近,容易协调和在发展中同步提高。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现阶段农业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针对目前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必须切实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适应农业 “入世”的新形势,必须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全面升级。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加快实现我国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这对于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战略意义。
·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
将过去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逐步转变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公共财政的“阳光”应该逐步照耀到农村。尽管我国还不很富裕,农村要全部享受公共财政一时还做不到,但要逐步加大这方面的财政投入。
(作者单位: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矛盾是指矛盾体系空间结构上某一特定部分的矛盾或某一特定的矛盾因子,它规定、制约或影响着该体系其他部分的矛盾或其他的矛盾因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体系中,“三农”问题就是关键矛盾。因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我国“人民”的大多数。“三农”问题又是制约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瓶颈问题,“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其他人民内部矛盾的顺利解决。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
“三农”这一关键矛盾的主要表现
·城乡差距过大,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
从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来看,1978年为210元,1996年为2912.8元,2002年扩大到5227元,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5878元,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首破万元;从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来看,1978年为2.57:1,1983年为1.7:1,2000年2.79:1,2003年3.24:1,2008年扩大到3.31∶1如果将城镇居民享受的医疗等福利因素考虑在内,则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比至少在5:1以上。 2[2]农民收入水平低而增长速度慢,其结果必然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突出,致使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受阻。2008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33.7%,而农村居民仍然高达47.47% ,城乡相差10.7个百分点城乡相差13.77个百分点。由于农民的消费水平低,农村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致使工业无力实现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城市无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从文化层面来看,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的差距显著,影响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和农业科技进步。现代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劳动力资源是国民财富增加的基础,在经济再生产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是最有价值、最有效率的投入。但是,我国长期以来对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不足。农村师资配置与城市有较大差距,2011年城市小学师生比为1:13.5,农村为1:18;2008年,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平均为3410.09元,农村为3316.83元,仅为平均水平的91.4%;全国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2787.57元,其中农村为2640.82元,仅为平均水平的94.73%。至2008年全国仍有42个县未实现“普九”,数百万农村儿童因贫困而辍学,或根本就上不起学。2006年农村劳动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33年。全国至今仍有3000余万的文盲人口,而文盲的九成以上在农村。这影响农民接受新技术、新知识和农村科技进步。从社会保障条件看,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基础设施条件差,严重影响农村社会进步和发育。现阶段,90%以上的城镇居民已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而农村仅有20%的人口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为100%,而农村居民却只有少部分获得社会养老保障;失业保险覆盖率城市为71%,农村几乎为零。
·农村人口多,劳动力向外转移和就业困难,贫困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口多,约占总人口的70%,达到8.4亿。人口多造成农村人地关系紧张。目前,全国人均有效耕地面积不足1亩,并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将继续下降。全国有县(区)2300多个,其中有666个县(区)的人均耕地面积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所规定的耕地警戒线,即人均0.57亩以下,有463个县(区)的人均耕地仅有0.45亩。“食之者众,生之者寡”,以致有限的耕地生产成果被过度分割,农民收入少而贫穷。人口多而耕地少所带来的突出矛盾是农业生产不能实现规模经营,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由于耕地实现规模经营可以降低单位面积土地所分摊的固定资产和生产成本,可以产生规模效益,因而一直成为农业生产者追求的一个目标。然而,由于人均土地少,面积小,耕地规模经营根本无法实现。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约有4.5亿,而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及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最多可以容纳1.5亿个劳动力,加上每年外出打工的候鸟式地转移及农村工业发展所能吸纳的劳动力大约为1.5亿,因此仍有1.5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不能在其他领域顺利实现就业,将拥挤在农业领域,形成农业中的零值劳动和农村中的隐性失业。可见,人多地少及就业不充分和其它矛盾叠加,带来了农村的贫困问题。
·农业公共投资不足,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缺乏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自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但是,受农业生产经营自身特点和长期的制度沉淀的影响,我国农村市场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以致农业发展常常受到市场的约束,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呈现为弱质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经营的这些特点要求政府通过宏现调控,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例如,美国政府每年预算用于农业的开支一般占财政总支出的20—50%,农民收入中有30—60%来自于财政政策补贴。2003年5月13日,美国总统签署了农业新法案,今后10年政府向农业和畜牧业将拨款1900亿美元,将在目前所实行的补贴基础上再增加80%;而在我国,国家财政用于支农的资金虽然由1978年的151亿元增加到了2001年1516亿元,但是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仅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而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如1978年为13.4 %,1990年下降到10%,2001年又进一步下降为8%。农业没有得到相应的保护和支持,农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田水利老化失修,农村电力供应不足,农村交通闭塞,直接影响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及农村经济正面临着市场化、国际化的挑战。根据WTO农业协议,减少对农业的补贴,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这就使得我国农业进一步丧失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同时,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抗御自然灾害和风险的能力不高,以致农产品产量年度波动大,农民收益不稳定,这些成为引发“三农”问题的导火线。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三农”问题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必须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要坚决防止用处理敌我矛盾的办法来处理城乡人民内部矛盾,要统筹兼顾,动员各方力量,注意工作方法,调动积极因素,化解“三农”问题。
·重构城乡关系,实行统筹发展
在城乡发展方面,要打破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在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布局、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改变领导决策的城市偏向。以工农业协调发展和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为目标,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与城市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推进城镇化进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目前,农业内部的就业压力在不断积蓄,单靠在农业、农村内部转移消化空间有限。通过农村城镇化,发展小城镇来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种极为有效的途径。因为通过农村城镇化后形成的小城镇,地域分布广、数量多,新建扩建都有潜力,农民实现身份转移的难度和风险较低,其经济技术结构、职业结构同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状况比较接近,容易协调和在发展中同步提高。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现阶段农业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针对目前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必须切实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适应农业 “入世”的新形势,必须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全面升级。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水平,加快实现我国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通过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这对于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战略意义。
·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
将过去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逐步转变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公共财政的“阳光”应该逐步照耀到农村。尽管我国还不很富裕,农村要全部享受公共财政一时还做不到,但要逐步加大这方面的财政投入。
(作者单位:襄樊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