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haiyugui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把景、声、情、境、理熔于一炉,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例如:我在教学《2—5的分与合》时就运用了创设情境导入,课件首先显示4个气球。小猴子过生日,猴妈妈送给小猴子4只气球,说:“小朋友们,要想得到这些气球,必须先回答我的问题。怎么样?你们有信心吗?”(生:有。)这时课件出现题目:如果要用两只手拿这4只气球,每只小手都不能空着,你打算怎么拿?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学生回答的答案。下课后,学生反映在这种轻松、活泼的情景中学习感觉非常愉悦,能学得好、记得牢,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
  二、训练思维
  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显著标志,通过想象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深度。所以,在数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吃透教材,设计的练习要突破教材练习“理想化、标准化”的限制,要富于开放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独创性,以及创新意识。一位数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给小学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河的一边有一群牛和羊,其中牛有38头,羊有42头,一位船工要用船将这群牛和羊运到河的对岸。问:船工的年龄有多大?”使人惊讶的是,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相同的:船工40岁。特别是刚刚学过平均数的学生基本回答是40岁。问他们何以得出这一结论,其答案又是惊人的相似:题目必定是有答案的,题目中的数据一定是有用的,想来想去,只能是这个答案了。由于教育竞争的压力,“应试教育”的扭曲,数学成了封闭的系统,成了固定的逻辑联系,因此要在教学中突破这种封闭的习题模式,补充一些开放题型。开放型题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唯一确定”的封闭型练习题而言的。例如,在教学“认识平面图形”这一内容时,可以设计这样的开放型题:“用小棒摆出长方形,比一比,看谁的摆法多。”有的学生用六根摆出一个长方形,有的用八根,十根小棒摆出一个长方形,还有的用更多的小棒摆出含有长方正方形、三角形的组合图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拓展了学生探究学习的空间。
  三、关注体验
  《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须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思考,提倡计算方法多样化。”根据现代教学论及《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这一因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9加几”例1时,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引出还有多少盒饮料这一计算问题时,先分4人组讨论交流,然后小组汇报讨论信息,你是怎么知道还有多少盒饮料的?学生探讨出以下五种方法。
  ①1、2、3……一盒一盒地数出来的;
  ②接着盒子里的9盒往下数,9、10、11、12、13;
  ③接着盒子外面的4盒往下数,4、5、6、7……13;
  ④把箱子外边的一盒饮料放进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3盒,一共是13盒饮料;
  ⑤知道10 3=13,推出9 4=13,等等。
  对于学生讨论的这五种方法,我没有评价算法的优劣,而是指出在今后学习中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一种方法,保护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例1的教学为以后继续学习计算方法多样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中,我感到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如8 9学生找出多种计算方法。①数数法;②凑十法(把9凑成10,把8凑成10);③知道9 8=17推出8 9=17;④知道9 9=18推出8 9=17,知道8 8=16推出8 9=17,等等,通过算法多样化的教学,可以看出不同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不同思维过程,这也是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最自然最真实的感受。只有这种真实的感受才能使不同的人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只有这种真实的感受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种真实的感受才能使不同的人学到不同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自主探索
  现代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对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也就是说,完善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认识结构,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自主建构认知的过程,就是通过学生主动地认识将教材中数学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头脑中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个体。《课标》明确提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终生学习。
  为实现学生自主建构性学习,教师不能把现成的方法和结论告诉学生,或亲自讲解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法则的推导过程和方法与规律的寻找过程。而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观察、猜想、验证、推理、反思与交流,才能促进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在学生找角—指角—判断角这一过程后让学生“做角”,让学生在动手利用小棒、活動角、纸、橡皮筋、钉板等材料拼拼、折折等过程中合作学习;经历知识的发展过程,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锻炼能力,形成能力,形成品质。
  又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学生探索角的特征。
  师:角长什么样子?摸摸折出的角,你有什么感觉?
  生1:尖尖的,有一个点,刺刺的。
  生2:两边平平的。
  生3:有直直的两条线。
  生4:……
  通过让学生手摸、口说、感受、发现角的特点,使学生充分感知、经历建构新知的过程,实现“再创造”。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上海中星美华村住宅小区为例,浅析和反映现阶段上海中高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应用现状和技术水平及相关配套情况。 This article takes Shanghai Zhong Mei Mei Hua C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的价值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老年心血
摘要:目的:为了探究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保证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之后,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3.33%(28/30),对照组的患者
摘要:目的:讨论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施行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两组患者的放疗前的准备时间、放疗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放疗前的准备时间缩短,放疗并发症减少且表现程度轻,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各项比较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评估飞行员疗养期间危险因素,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择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接受疗养的1130名飞行员进行研究,对其身体健康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护理方案,实行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师教学理念在不断创新,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学观也自然回归,这就呼唤着充满灵动的、富含生命力的智慧课堂的出现。而如何处理好小学数学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就是其中一种方法,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见解。  1.准确把握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教材是“标准”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但教材是面向全体的,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和学生个体的学。因此,教师在
期刊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急性期中重度脑血管病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48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
目的 本文通过对恶性肿瘤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对其进行思考,提出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我院自2009年4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40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观察以
摘要:重症监护患者的特点,是具有急、危、重。重症监护患者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生理压力,是非常巨大的。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包括尿毒症和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等患者,同时还伴有多种危重疾病,如多发伤和复合伤,全面监护与护理,对于ICU病房,具有重要的意义。有效的护理可将患者部分不适症状消除,使患者的身心达到一种愉悦状态,能对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进行配合,规避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本文首先分析了ICU病房重症监护
为了探讨有机络合微肥拌种对水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通过室内发芽试验,选择有机络合微肥拌种的最佳用量,为在水稻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材料与方法供试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