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小恐龍乐乐开着自己漂亮的小红车,去爷爷奶奶家吃排骨,他边开车边玩,还边想着吃好吃的排骨。想着想着,乐乐没看到前面的车,“嘭”的一声撞上去。乐乐的红车被撞了一个大窟窿,乐乐也受伤了,被送到医院。最后,乐乐的爷爷奶奶把排骨送到医院喂他吃,乐乐对爷爷奶奶说:“我下次开车一定会小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恐龍乐乐开着自己漂亮的小红车,去爷爷奶奶家吃排骨,他边开车边玩,还边想着吃好吃的排骨。想着想着,乐乐没看到前面的车,“嘭”的一声撞上去。乐乐的红车被撞了一个大窟窿,乐乐也受伤了,被送到医院。最后,乐乐的爷爷奶奶把排骨送到医院喂他吃,乐乐对爷爷奶奶说:“我下次开车一定会小心。”
其他文献
女儿上幼儿园快三个月了,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环境。 但一天早上,准备去幼儿园时,她突然抱着我:“妈妈,我不想去了。”好话说尽,她依旧不为所动。问为什么,她居然哭了起来:“小朋友打我,我不要去!”在女儿断断续续的哭诉中,我了解到,原来,小朋友抢玩具她不给,就挨了打。女儿胆小,受了欺负也不会还手,甚至不敢告诉老师。作为家长,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欺负别人,但是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别人欺负。我很想跟老师
江苏南京 周盼盼 5岁 森林里住着果冻熊一家,有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熊爸爸和熊妈妈最会做果凍了,每天都会做很多很多好吃的果冻,森林里的小动物来买果冻,都要排老长老长的队。可是,熊宝宝却不能做果冻,因为他力气太大,一碰果冻,果冻就会碰得稀碎。不能帮爸爸妈妈做果冻,熊宝宝很伤心。 小狐狸帮熊宝宝想了个办法,把碎果冻放到杯子里,再插上一根吸管,变成可以吸的果冻。熊宝宝试着做,没想到,小动物都爱上
我1983年第一次接触《幼儿教育》,1984年开始在刊物上发表文章。算起来,已有29年的交往史,可谓是“老朋友”了。 1960年,我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在选报专业时,我冒冒失失地在报名表上填写了“学前教育专业”几个字。没想到却闹出了笑话。因为那个时候,大学里的学前专业学生是清一色的“娘子军”,从未招收过大老爷们。 1980年起,我开始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研究方向是家庭教育。从一开始,我就特
到了春天,巨人又開始着急了。因为春天小草太多了,他连路都走不好。巨人很想把春天给吃掉。但是,一仰脖子,吃不了。春天太大了,比夏天还大,比地球还大。巨人做了好大好大的笼子,准备把春天关起来。哇,成功了! 没了春天,好冷啊!巨人觉得一个人在家待着,烘着暖气,但是很孤独,毫无生气。“啊……嚏……”原来,没有春天就是这样的呀!这时,巨人发现春天在笼子里胀得装不下了,他只好把春天放出来了。
花生壳也能用来画画。收集一些花生壳,蘸上色或用水粉笔涂上色,然后用宣纸或包花纸覆盖在摆好造型的花生壳上,双手均匀抹压,待干后再适当添画,准能成为一幅像模像样的绘画作品。用花生壳作画,可以展开充分的想象,在拓印的画面上添画自己喜欢的内容,增加画面的情节和情趣。 小班的宝宝 ●宝宝、妈妈和爸爸面对面坐着,中间摆放各色积木(或画好的彩色纸),然后讲故事,故事里出现某种颜色,就让宝宝去指认相对应颜色的
滥用解热镇痛药 凯凯是中班小朋友,最近出现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妈妈就每次给他服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1包,一天3次。用药4天。保健医生提醒她,这种解热镇痛类的抗感冒药不能多吃。可凯凯妈妈不以为然地说:我们孩子感冒一直吃这种药,也没什么事。 有凯凯妈妈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儿童常用的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百服宁口服液、泰诺口服液等属于抗感冒的非处方药,都含有解热镇痛药成分,对缓解感冒早期发热、头痛、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儿子韬韬的嘴里总是念叨着奥特曼,“我是奥特曼,我要打怪兽”“我要做一个奥特曼的房子”“我画了一个奥特曼”……就连老师问他的画像什么,他的回答也是“奥特曼”,整个人仿佛完全沉浸在奥特曼的世界里。 起初我没有太在意,以为这只是韬韬喜欢的眾多动画片人物中的一个,就像巧虎、喜羊羊一样。孩子喜欢奥特曼,作为家长,我应该理解并尊重他的兴趣。可是后来老师告诉我,小家伙经常喊着“你是怪兽,我
姐姐在背詩,弟弟装模作样地学。 妈妈:宝宝刚才背的是什么诗呀? 儿子:沙暖身上痒。 妈妈:…… 儿子:就是鸭子睡在沙子上,它觉得身上有点痒。 妈妈拿过书一看,是“沙暖睡鸳鸯”! 记录人:江苏苏州 张秋丽
“爸爸,吃饭要坐在餐桌旁!”坐在餐椅上的早早,冲着吃几口就走动一下的我喊道。早妈常说吃饭不能到处走动。早早不但记住、做到了,还经常大声提醒我。每次我都赶紧坐回餐椅,并告诫自己不要做坏榜样。 “爸爸,赤脚不能进卫生间!” 我曾告诉早早,夏天可以在家里木地板上赤脚,但铺瓷砖的卫生间和厨房不行,因为那样容易着凉感冒。我有时怕麻烦,就赤着脚进了卫生间,被眼尖的早早发现后,马上受到警告。自己制定的规则,
警惕“隔辈亲综合征” 暑假到了,孩子们放假,爸妈上班,孩子谁来带?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无疑是很好的选择。但很多爸妈却对这个“选择”有点望而却步,原因很简单:爷爷奶奶的“隔辈亲”常常会给孙辈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有时候甚至会让孩子之前养成的好习惯前功尽弃。 “隔辈亲”是老年人特有的一种溺爱孙辈的情愫。爷爷奶奶不愿意孙辈再有任何压力,更不愿意孙辈吃一点苦,受一点委屈,甚至有的爷爷奶奶对孩子爸妈的严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