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1983年第一次接触《幼儿教育》,1984年开始在刊物上发表文章。算起来,已有29年的交往史,可谓是“老朋友”了。
1960年,我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在选报专业时,我冒冒失失地在报名表上填写了“学前教育专业”几个字。没想到却闹出了笑话。因为那个时候,大学里的学前专业学生是清一色的“娘子军”,从未招收过大老爷们。
1980年起,我开始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研究方向是家庭教育。从一开始,我就特别关注幼儿阶段的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是孩子最初的生活场所,父母是孩子生活道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在给孩子打“底色”,孩子小时候打上的“家庭烙印”终身都不会磨灭。《左传》中说:“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因此,进行幼儿教育不可不小心翼翼,应该慎而又慎。
我接触过许多省市的幼儿教育刊物,各有千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浙江的《幼儿教育》杂志。
这份刊物,有几个特点,
一是历来的主持者都是幼儿教育的内行,是名副其实的专家。我也在办刊物,我深知责任重大。幼儿教育刊物专业性非常强,要办好,正确地引领社会,必须坚持专家办刊。
二是始终坚持主流的办刊方向。面对复杂的社会,《幼儿教育》毫不动摇地坚守宣传阵地,坚持主流方向,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是刊物内容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幼儿教育思想。我们说,幼儿教育是为孩子进入小学打基础,但更是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基础。该刊“坚持幼儿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发展负责”这一办刊指导思想,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我热切地希望《幼儿教育》戒骄戒躁,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刊物的质量,为读者提供精美的精神食粮。
祝《幼儿教育》越办越好!
1960年,我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在选报专业时,我冒冒失失地在报名表上填写了“学前教育专业”几个字。没想到却闹出了笑话。因为那个时候,大学里的学前专业学生是清一色的“娘子军”,从未招收过大老爷们。
1980年起,我开始从事教育理论研究,研究方向是家庭教育。从一开始,我就特别关注幼儿阶段的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是孩子最初的生活场所,父母是孩子生活道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在给孩子打“底色”,孩子小时候打上的“家庭烙印”终身都不会磨灭。《左传》中说:“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因此,进行幼儿教育不可不小心翼翼,应该慎而又慎。
我接触过许多省市的幼儿教育刊物,各有千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浙江的《幼儿教育》杂志。
这份刊物,有几个特点,
一是历来的主持者都是幼儿教育的内行,是名副其实的专家。我也在办刊物,我深知责任重大。幼儿教育刊物专业性非常强,要办好,正确地引领社会,必须坚持专家办刊。
二是始终坚持主流的办刊方向。面对复杂的社会,《幼儿教育》毫不动摇地坚守宣传阵地,坚持主流方向,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是刊物内容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幼儿教育思想。我们说,幼儿教育是为孩子进入小学打基础,但更是为孩子一生的发展打基础。该刊“坚持幼儿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发展负责”这一办刊指导思想,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我热切地希望《幼儿教育》戒骄戒躁,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刊物的质量,为读者提供精美的精神食粮。
祝《幼儿教育》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