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业是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及了解学生学习态度的一个窗口,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一种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由此,优化作业设计就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予以重视。
【关键词】作业设计学生实践发展
【正文】作业是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及了解学生学习态度的一个窗口。教学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的落实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作业来实现的。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予以重视。
适时适量有层次地布置语文作业,这才是新型的符合学生发展的语文作业观。这种要求不仅要求教师重视作业设计,而且要在设计方面进行优化。讲究作业设计策略,优化作业设计方法,让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作业动态变化,促学生健康发展。
学生,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他们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还处在成长发展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忽视这一点,对学生求全责备,因此“恨铁不成钢”,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新课程下的教师,尤其要明白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要理解他们的不足,允许他们犯错误,更要善待他们,用一颗滚烫的爱心去温暖、去感化他们,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作业设计也是如此,我根据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习惯等几方面进行观察,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上课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情况、学习习惯及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将学生大致分为A(优秀生)B(中等生)C(后进生)层,同时向学生和家长说明,这种划分是呈动态变化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的层次,并按相应的规则要求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以利于自身的发展.同时教师不断激励和帮助学生,使其向更高层次迈进。
1、作业要求是发展的。例如:教完19课《特殊的葬礼》第一课时,我留出这样的课堂作业: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写一写生字词语,会的就不用写了,不会的一个字写三遍,第一遍要写得对,第二遍要写得好,第三遍要写得既快又好。如此有针对性地分层布置作业,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完成作业,即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达到了书写的效果。
2、作业评价是发展的。四年级的同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处于不稳定时期,分层状态也是处于不稳定的,随时都是可以变化的,我班的江婷同学是从安徽来的 ,教材不一样,刚开学初,她什么也不会,不会与同学相处,不会做题目,更不会与老师沟通。当时,觉得这孩子是老师的一大难题。在处理分层作业这一块时,我便把她列在C层里边。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以及分层作业给她带来的兴趣,发现孩子有了变化,对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也能融入到集体中。似乎变得比原来聪明些了。于是我把她列在B层中,她非常高兴,认为自己有了进步,家长也信心十足,老师更是有希望。在选择做B层作业时,她也感觉到无需费多大的力气。
也许有那么一天,在A层会有她的名字出现。
运用动态的分层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业发展,允许不同层次学生异步达标,同时教师创造条件,促使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对于不能按时达标的学生,帮助他们制定改进、提高的计划。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持续发展。
二、作业自选,做快乐的小主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服务于学生,都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基于此,我设计出一些不同层次、不同梯度的选择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需要自主选择,以“作业超市”的形式建立作业库,让学生像逛超市一样,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及内容,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和弹性化,把作业的选择权留给学生。具体做法有:
1、作业量自选。对于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减少,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拓展课外的知识;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提高题,增加他们的基础题;对于中间的学生,可适当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他们自主选择一些题型,促进自身的发展。
2、作业难度自选。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让每一类学生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一般学生完成基础性的题目,中等生完成基础性题目,再完成稍难些的题目,优秀生努力完成有一定难度的题目,从不同侧面促使他们语文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3、完成作业时间自选。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就要求我们去关注学生的这种差异,成绩相对滞后的学生允许它时间拉长,如背诵课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就已经背熟了,中等生及后进学生要允许他们回家继续背诵,直到背熟为止。这样,保证了后进生的作业质量,使之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当然,也可以考虑长期与短期相结合,语文是按单元来设置的,那么就可以布置单元类的作业,如收集类,积累类等作业就可以时间放长一些,给学生一个准备的空间。对于简单的容易性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长短结合,
4、作业形式自选。分层作业固然重要,但分层作业的形式也很重要,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学生的热情及积极性自然会提高。口头作业、书面作业、手工作业、表演作业、实践作业、对话作业等等都可以在学生中展开,多样化的作业,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
5、作业人数自选。在考虑完成作业时,可根据作业的性质,来安排个人完成还是小组、全班完成。
三、作业多元化,彰显学生个性。
每个学生都有着独特的个性,这也正是学生发展的突破口。
1、根据学生兴趣进行作业设计。对于喜欢动手制作的同学,可布置实践性的题目,领会其中的意思;对于口头表达较好的学生,可布置一些表演性,对话类的作业。如学完《燕子》,可设计如下作业:从以下十题中,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任选两题完成。①若你喜欢朗读,请你有感情地读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②若你喜欢读书,请你阅读几篇关于赞美“燕子”的文章。③若你喜欢摘抄,请你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④若你喜欢写作,请你以燕子为对象写一篇诗文。⑤若你喜欢绘画,请你画出《燕子》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场景。⑥若你喜欢唱歌,请你搜集或编创有关“燕子”的歌唱给大家听。⑦若你喜欢讲故事,请你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燕子的精彩故事。⑧若你喜欢科学,请你查找资料,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⑨若你喜欢思考,请你写写你对“燕子”的感悟和思考。⑩若你喜欢探索,请你找找燕子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特点。这样的作业,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特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自主选择,从而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使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2、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业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学习成绩优秀的小组选择难度高的题目,学习成绩一般的小组选择难度较低的题目,这样体现了“因材施教”思想。也可以把成绩优秀、中等、一般的学生有机编成一组,然后每组都做三类难度不同的题目,当有学生对一些题目感到棘手时,小组内会做的学生可以教不会的学生,达到“兵教兵”的目的,激发学习主体的小组合作探究积极性。
3、在作业评价上,我们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情况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批改作业时,对中等生及后进生的作业特别仔细些,有时进行面批。对优秀学生可与他们探讨一些较深奥的问题,或向他们推荐一些课外习题集,帮助他们“吃饱吃好”;在习题评讲中,重点讲解中等生关注的题目,优秀生的作业习题点到为止,避免占用课堂太多的时间。如果还有问题,则鼓励学生与教师再交流,或同学之间讨论;综合评定时,我们不单单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结果,还与作业方式改革相呼应,尽量从学生本身角度去看问题,注意学生本身的智能特征。根据我们的实践,只有在布置一些有针对性作业的同时,采取与其作业形式相适应的评价方式,评价才能做到个性化,教育才能个性化。
总之,学生的作业应以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标准,让学生各尽其能、各展其思,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作业效果。
四、作业畅想中,激发学生潜能。
每个学生都是有潜能的,我们要相信他们经过努力完全能够成功,取得优秀的成绩。所以,作业设计要尽可能把握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主动发展而成才。
1、挖掘内在空白:有些文章在思维上具有跳跃性,形成了课文的空白点,这是进行作业拓展的途径之一,设计这样的拓展型的作业,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例如:在学习《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时,我就请学生想一想,看到森林中的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都逃跑了,狐狸和老虎之间又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呢?顿时,课堂上传出了一个个精彩又有趣的回答。
2、变换表达叙述:在学习的一部分课文中,有些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有些是用第二人称写的,遇到这样的课文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变换表达方式的方法来开展拓展型作业的设计。如学了《黄山奇石》一文后,可以让学生以小黄山人的身份向大家介绍黄山秀丽的风光。这样既复述了课文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想象文章结尾: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寓言、童话,在教学此类课文时,在学生对寓言、童话有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情趣后,可让学生回顾已经学习的内容,应用教学中或从他人身上所学到的知识,设想人物的不同做法,设想不同的故事结尾。
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时,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对小动物有特殊的亲近感,于是我抓住了这个契机,帮助小青蛙跳出了井口,请学生想象一下,青蛙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完成这个作业。结果,有的学生用绘画的形式,画出了青蛙看到的美好世界;有的学生写下了小日记,把故事重新续编;有的学生自由组合,表演了课本剧……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体现,寓言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寓意学生也水到渠成地领悟了,远远胜过了教师让学生机械地背诵和记忆。
总之,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一种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
【关键词】作业设计学生实践发展
【正文】作业是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及了解学生学习态度的一个窗口。教学所倡导的三维目标的落实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作业来实现的。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予以重视。
适时适量有层次地布置语文作业,这才是新型的符合学生发展的语文作业观。这种要求不仅要求教师重视作业设计,而且要在设计方面进行优化。讲究作业设计策略,优化作业设计方法,让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作业动态变化,促学生健康发展。
学生,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他们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还处在成长发展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忽视这一点,对学生求全责备,因此“恨铁不成钢”,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新课程下的教师,尤其要明白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要理解他们的不足,允许他们犯错误,更要善待他们,用一颗滚烫的爱心去温暖、去感化他们,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作业设计也是如此,我根据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习惯等几方面进行观察,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上课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情况、学习习惯及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将学生大致分为A(优秀生)B(中等生)C(后进生)层,同时向学生和家长说明,这种划分是呈动态变化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的层次,并按相应的规则要求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以利于自身的发展.同时教师不断激励和帮助学生,使其向更高层次迈进。
1、作业要求是发展的。例如:教完19课《特殊的葬礼》第一课时,我留出这样的课堂作业: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写一写生字词语,会的就不用写了,不会的一个字写三遍,第一遍要写得对,第二遍要写得好,第三遍要写得既快又好。如此有针对性地分层布置作业,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完成作业,即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达到了书写的效果。
2、作业评价是发展的。四年级的同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还处于不稳定时期,分层状态也是处于不稳定的,随时都是可以变化的,我班的江婷同学是从安徽来的 ,教材不一样,刚开学初,她什么也不会,不会与同学相处,不会做题目,更不会与老师沟通。当时,觉得这孩子是老师的一大难题。在处理分层作业这一块时,我便把她列在C层里边。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以及分层作业给她带来的兴趣,发现孩子有了变化,对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也能融入到集体中。似乎变得比原来聪明些了。于是我把她列在B层中,她非常高兴,认为自己有了进步,家长也信心十足,老师更是有希望。在选择做B层作业时,她也感觉到无需费多大的力气。
也许有那么一天,在A层会有她的名字出现。
运用动态的分层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业发展,允许不同层次学生异步达标,同时教师创造条件,促使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对于不能按时达标的学生,帮助他们制定改进、提高的计划。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持续发展。
二、作业自选,做快乐的小主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服务于学生,都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基于此,我设计出一些不同层次、不同梯度的选择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需要自主选择,以“作业超市”的形式建立作业库,让学生像逛超市一样,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及内容,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和弹性化,把作业的选择权留给学生。具体做法有:
1、作业量自选。对于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减少,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拓展课外的知识;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提高题,增加他们的基础题;对于中间的学生,可适当放宽对他们的要求,让他们自主选择一些题型,促进自身的发展。
2、作业难度自选。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让每一类学生找到自己发展的空间。一般学生完成基础性的题目,中等生完成基础性题目,再完成稍难些的题目,优秀生努力完成有一定难度的题目,从不同侧面促使他们语文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3、完成作业时间自选。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就要求我们去关注学生的这种差异,成绩相对滞后的学生允许它时间拉长,如背诵课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课堂上就已经背熟了,中等生及后进学生要允许他们回家继续背诵,直到背熟为止。这样,保证了后进生的作业质量,使之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当然,也可以考虑长期与短期相结合,语文是按单元来设置的,那么就可以布置单元类的作业,如收集类,积累类等作业就可以时间放长一些,给学生一个准备的空间。对于简单的容易性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长短结合,
4、作业形式自选。分层作业固然重要,但分层作业的形式也很重要,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学生的热情及积极性自然会提高。口头作业、书面作业、手工作业、表演作业、实践作业、对话作业等等都可以在学生中展开,多样化的作业,学生会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
5、作业人数自选。在考虑完成作业时,可根据作业的性质,来安排个人完成还是小组、全班完成。
三、作业多元化,彰显学生个性。
每个学生都有着独特的个性,这也正是学生发展的突破口。
1、根据学生兴趣进行作业设计。对于喜欢动手制作的同学,可布置实践性的题目,领会其中的意思;对于口头表达较好的学生,可布置一些表演性,对话类的作业。如学完《燕子》,可设计如下作业:从以下十题中,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特长,任选两题完成。①若你喜欢朗读,请你有感情地读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②若你喜欢读书,请你阅读几篇关于赞美“燕子”的文章。③若你喜欢摘抄,请你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④若你喜欢写作,请你以燕子为对象写一篇诗文。⑤若你喜欢绘画,请你画出《燕子》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场景。⑥若你喜欢唱歌,请你搜集或编创有关“燕子”的歌唱给大家听。⑦若你喜欢讲故事,请你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燕子的精彩故事。⑧若你喜欢科学,请你查找资料,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⑨若你喜欢思考,请你写写你对“燕子”的感悟和思考。⑩若你喜欢探索,请你找找燕子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特点。这样的作业,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特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自主选择,从而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使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2、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业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学习成绩优秀的小组选择难度高的题目,学习成绩一般的小组选择难度较低的题目,这样体现了“因材施教”思想。也可以把成绩优秀、中等、一般的学生有机编成一组,然后每组都做三类难度不同的题目,当有学生对一些题目感到棘手时,小组内会做的学生可以教不会的学生,达到“兵教兵”的目的,激发学习主体的小组合作探究积极性。
3、在作业评价上,我们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情况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批改作业时,对中等生及后进生的作业特别仔细些,有时进行面批。对优秀学生可与他们探讨一些较深奥的问题,或向他们推荐一些课外习题集,帮助他们“吃饱吃好”;在习题评讲中,重点讲解中等生关注的题目,优秀生的作业习题点到为止,避免占用课堂太多的时间。如果还有问题,则鼓励学生与教师再交流,或同学之间讨论;综合评定时,我们不单单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结果,还与作业方式改革相呼应,尽量从学生本身角度去看问题,注意学生本身的智能特征。根据我们的实践,只有在布置一些有针对性作业的同时,采取与其作业形式相适应的评价方式,评价才能做到个性化,教育才能个性化。
总之,学生的作业应以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标准,让学生各尽其能、各展其思,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作业效果。
四、作业畅想中,激发学生潜能。
每个学生都是有潜能的,我们要相信他们经过努力完全能够成功,取得优秀的成绩。所以,作业设计要尽可能把握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主动发展而成才。
1、挖掘内在空白:有些文章在思维上具有跳跃性,形成了课文的空白点,这是进行作业拓展的途径之一,设计这样的拓展型的作业,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例如:在学习《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时,我就请学生想一想,看到森林中的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都逃跑了,狐狸和老虎之间又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呢?顿时,课堂上传出了一个个精彩又有趣的回答。
2、变换表达叙述:在学习的一部分课文中,有些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有些是用第二人称写的,遇到这样的课文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变换表达方式的方法来开展拓展型作业的设计。如学了《黄山奇石》一文后,可以让学生以小黄山人的身份向大家介绍黄山秀丽的风光。这样既复述了课文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想象文章结尾:低年级的学生都喜欢寓言、童话,在教学此类课文时,在学生对寓言、童话有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情趣后,可让学生回顾已经学习的内容,应用教学中或从他人身上所学到的知识,设想人物的不同做法,设想不同的故事结尾。
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时,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对小动物有特殊的亲近感,于是我抓住了这个契机,帮助小青蛙跳出了井口,请学生想象一下,青蛙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完成这个作业。结果,有的学生用绘画的形式,画出了青蛙看到的美好世界;有的学生写下了小日记,把故事重新续编;有的学生自由组合,表演了课本剧……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体现,寓言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寓意学生也水到渠成地领悟了,远远胜过了教师让学生机械地背诵和记忆。
总之,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它是一种凭借,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