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校园音乐剧中的民族文化传承研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xiao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韩国政府自1986年开始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在政策、法律和资金的支持下,逐渐成为韩国的第二大经济支柱,同时民众的文化自信度也在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模式和成果都很显著。《安重根》是由韩国信韩大学师生创作并演出,具有浓郁跆拳道风格的校园音乐剧。本文首先针对这部作品进行定位,捕捉作品中“武舞相融,道道结合”的文化传承特点;其次研究作品的文化传承方式,分别在跆拳道和舞蹈两方面;最后研究作品中的精神内涵传承,强调校园音乐剧在人物塑造、事件呈现和精神传播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校园音乐剧;跆拳道;民族精神;《安重根》
  提到韩国文化,大家会想到韩服、高丽参、泡菜和跆拳道等。韩国政府自1986年开始制定了文化发展与国家发展同步化的政策;1998年,时任韩国总统的金大中提出“文化立国”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战略的支柱性产业优先发展,随即出台《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2001年,在原有文化产业局的基础上,又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韩国政府持续在政策、立法和资金的大力推动下,促使文化产业成为韩国第二大经济支柱。经过30多年的发展,韩國民众心中形成了强烈的民族文化自信,即使是舶来的文化形式也能逐渐转化成既具有韩国文化特点,又具备传承功能的文化形态。经过持续发展,韩国在文化产品的制作、教育和推广等方面所形成的产业链条衔接合理,成果显著。截至2018年,位于韩国音乐剧演出票房和观众喜爱度前列的都是韩国原创作品,其作品主题和呈现方式都有浓郁的韩国文化特点。
  1 作品定位
  《安重根》是韩国信韩大学师生创作的音乐剧,以史实为蓝本,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安重根在亲历国家沦丧、同胞受辱之后,为了建立真正的大韩民国,为了让同胞能够有尊严地活着,不顾个人安危刺杀伊藤博文这一历史事件。《安重根》并非韩国首部以此为主题的音乐剧作品,2009年尹浩镇创作的《英雄》也展现的是这段历史,并且其制作水准、演员能力和呈现效果都比《安重根》精良,但《安重根》作为校园音乐剧,其在教育意义和文化传承方面都具有研究价值。创作者立足校园,通过音乐剧与跆拳道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风格独特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新作”。
  “武舞相融,道(跆拳道)道(道理)”结合是这部音乐剧最大的亮点,同时兼顾“传道”的功效,借助音乐剧的形式使教育不再是传统的说教,而是通过戏剧的表现方式,引导观众感同身受,从被动接受的教育转化为主观感知的教育,起到的效果更加明显。
  2 文化传承方式
  “武舞相融”中的“武”是指跆拳道,“舞”是指舞蹈,“武”与“舞”构成了这部作品的肢体表达方式,同时兼顾叙事和展现民族精神的双重作用。参演的演员都是信韩大学跆拳道专业的学生,部分学生曾代表韩国进行海外巡演,长期的专业训练让表演者的身体形成了“刚”性的特点,动作棱角分明,形成独具观赏性的动作特点。
  2.1 跆拳道部分
  跆拳道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一项拳脚相结合的技艺,其中“脚法”占70%。跆拳道在韩国的普及率极高,是一项要求内外兼修,“礼始礼终”,磨炼谦逊、友好和忍让品质的运动,在动作上追求速度、力量和打击效果,加之对呼吸的要求所形成的呼喊,构成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效果。《安重根》中的跆拳道表演主要分为表演性动作和对抗性动作。
  首先是表演类动作,表现为以单人或多人交替的方式,通过各种“脚法”踢击同伴手中的木板,飞舞的碎木板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伴随踢打节奏和木板数量的增加,难度也逐步提升,例如在1次回旋踢中连续踢中3块木板;1次腾空后双脚快速踢中7块木板;在同伴的帮助下跃起4米的高度转身击打木板等。高难度的动作展现出演员们高超的跆拳道素养。炫技性的表演不仅可以激发观众的热情,也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通常韩国青少年投身跆拳道训练不仅是因为兴趣或是特长,而是普遍认为这是必须学习的民族技艺,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磨炼品质。
  其次是对抗性动作,跆拳道强调通过与人交流和切磋不断取得进步,通过切磋能提高自身的反应能力,还能激发训练热情。剧中对抗虽不是实战,但能让观众感受到“真实”,例如日军挥舞棍棒打在每一位韩国民众身上所发出的“啪、啪”声,震撼现场的观众,声音与动作让观众感同身受,安重根在看到同胞受辱后,与日本武士搏斗,两人的动作快速而有力,颇为真实。对抗性动作展现出技击的价值,即使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时,也要敢于挑战,对抗的不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心理,看谁更有韧性。作品中的对抗虽然是套路演练,但所传递出来的精神风骨却很真实。
  2.2 舞蹈部分
  跆拳道中的“重根(??)”套路为了纪念安重根而命名,32个动作代表安重根的年龄。全剧舞蹈段落不多,且跆拳道风格明显。创作者大量采用跆拳道动作来编舞,将动作解构、重组、重复,加上丰富的空间变化,使舞蹈不仅好看,还具备一定的叙事能力。例如剧中韩国百姓在面对日军暴行时,展现出隐忍的精神,这段表演动作中大量抽取“重根”的动作作为元素,以递进的方式展现参与者的逐步增加,民族的命运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通过不断重复的动作展现训练时间的持续,而动作间的呼喊,亦是民族自强的呐喊和决心。
  在一段表达压迫与被压迫的舞蹈中,日军的动作位于中、高部空间,与韩民的低空间动作形成对比,高高在上的日军展现出傲慢与蔑视,韩民则展现出隐忍和愤慨。借助舞蹈中的空间对比技法,将这一时期的生活状态通过视觉化的动作表达出来,加深了观众的感知。曾国藩曾说“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正如中华民族所具备的坚韧品格一样,坚定的信念是激发民族前进的动力,在忍辱负重时依靠坚定的信念自力更生,在信念的支撑下才能捍卫民族尊严。
  在展现日军寻欢作乐的场景中,还出现了日本艺伎风格舞蹈,但形似的舞蹈中缺乏柔美,这与演员们长期进行跆拳道训练、追求速度和力量有关,全剧的舞蹈都缺少柔美感。   3 道与道结合的影响深远
  跆拳道中的“道”包含宇宙运行之道和做人做事之道,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方法。跆拳道在韩国的普及程度很高,同时韩国民众普遍认为通过学习跆拳道能够学会3种方法:一是做人做事的方法,二是战胜自我的方法,三是走向成功的方法。《安重根》正是立足校园,讲人、讲事件、讲道理的作品。
  3.1 安重根之道
  作品的大时代背景是1905年日韩签订《乙巳条约》后,韩国沦为殖民地,在伊藤博文就任韩国统监后,加剧在经济上的打压。作品展现安重根本希望教育兴国,但在亲历“国债报偿运动”被镇压和“义兵”的失败后开始转变,剧中还原了安重根断指,在太极旗(韩国国旗)的四卦位置上用鲜血书写“大韩独立”这一真实事件,当年众人断指血书后的誓言再次响起,“汝必出力,复大韩独立。有渝此约,即雷火落于汝之頭上,焚烧汝之身体,且累及汝之五族”。持久的掌声说明观众读懂了安重根的坚决,读懂了为国为民的大义之“道”。当安重根在哈尔滨成功刺杀伊藤博文时,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这是一种被压抑后的掌声,是观众对舍己为国之“道”的礼赞。多年来在朝鲜和韩国有多部影视作品展现了这一段历史,在哈尔滨还建有安重根纪念馆,今时今日的人们没有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并以不同的形式来缅怀他们,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早已超越了国家与民族的界限,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是正义之“道”。
  3.2 跆拳道之道
  跆拳道精神包括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传承跆拳道不仅需要身体传承,更需要精神传承,其中之“道”在于心理上不断克服障碍,在于反复练习中不断超越自己。
  作品中呈现出日军手拿武器不断击打韩国百姓的画面,在观众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那是一种惨遭奴役的欺凌,有的无法忍受屈辱而反抗,换来的是更加强烈的暴行或是惨遭杀害,这时有人开始提醒大家要多加忍耐,一边不断自我修炼,一边等待时机。忍耐是为了厚积薄发,是避其锋芒的智慧,作品中的百姓们减少了无谓的牺牲,潜心进行跆拳道训练。当反抗开始后,作用在日军身上的每一次拳脚仿佛都带着观众们的托付,而每一次的呐喊都是一次同仇敌忾的激励,通过音乐剧作品,可以将无形的精神化作有形的表达,使精神的传承更加深远。
  音乐剧中展现出高难度的跆拳道技术,不仅是个人意志和技术的体现,更是团队精神与能力的展现。为准确完成高难度动作需要反复排练,这正是百折不屈这一精神的外化表现。在训练中会出现误打的情况,而克己精神则是对自身情绪的掌控。跆拳道中的“礼”与“道”相互伴随,“礼”表现在尊重上,对师长和前辈的敬重,对对手的尊重,对纪律的尊重,对国家、民族、文化、社会的尊重,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道”是通往“有用”的道路,更是明白何为“有用”的道理。因此,身体与精神的双重修炼构成了跆拳道传承的核心。
  3.3 校园音乐剧之道
  校园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校园音乐剧既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手段,更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媒介。校园音乐剧的创作者和参与者主要来自学校,作品的创作和排演过程是对参与者的教育过程。排演时,首先要让每个参与者了解这段历史,主创人员和主要演员更要细致地分析人物和事件的背景,只有参与者先感染自己,才能通过作品感动观众。其次,主创人员和角色演员要想使人物更鲜活,需要思辨,在充分了解时代背景和人物性格之后,台词、语调、肢体动作的反复排练是将人物与演员合二为一的过程,也是二度创作的过程,演员是在人物的影响下加深对历史的认知。最后通过现场演出,将教育的影响力扩大,观众会受到舞台效果、语言、情绪、动作以及作品节奏的影响,产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伴随剧情发展而产生不同体会。
  校园音乐剧是建立在整合戏剧、音乐和舞蹈等多元艺术形式的基础上,更加立体的文化传播的方式,同时也促使教育和文化传承以更加丰富的方式传播。观众在欣赏音乐剧作品的同时了解历史、感知人物,并能够比较往昔的苦难与现在的幸福生活,提升教育的质量。《安重根》体现出韩国校园音乐剧在创作和文化传承方面的独特的民族特点,通过“武舞相融,道道结合”的方式展现出新的教育意义。
  作者简介:冮毅,男,韩国信韩大学教育学博士在读,岭南师范学院舞蹈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舞蹈学、舞蹈编导、西方舞蹈研究。
  张碧,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在读,岭南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与舞蹈创作。
其他文献
摘 要:泉州梨园戏是泉州地区特有的地方戏样式,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显示出非凡的文化价值。近年来,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梨园戏发展日渐式微。本文基于舞蹈视觉,以梨园戏进华侨大学课堂为例,以科研创新、舞蹈编排等形式传承和发展梨园戏文化,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播,以焕发传统地方戏的活力,为其他地方戏传承提供可参照的模式。  关键词:非遗;梨园戏;舞蹈;华侨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
期刊
摘 要: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是教育部在职业教育领域举办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赛事。教学能力大赛在推动广大教师探索运用适合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能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互联网+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网络表情设计”这一工作项目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反思与改进3个方面分享备赛策略。  关键词:教学能力大赛;教学设计;“网络表情设计”  1 教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我国电影票房成绩走高,“票房论”话题热度不减。振奋人心的同时,也不禁在思考票房是否等同于高质量。2016年上映的《罗曼蒂克消亡史》票房虽不尽如人意,但其视觉上的精巧设计和特色美学,值得学习和借鉴。本文以“凝视”的视觉风格和“悬念”的视觉造型两个方面为重点,解读影片独特的视听风格和美学呈现。  关键词:《罗曼蒂克消亡史》;视觉;凝视;悬念  2016年末上映的《罗曼蒂克消亡史》,票房
期刊
摘 要:作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电影大师,诺兰以其独特的视听风格、敏锐的社会观察,不断收获艺术和商业两方面的好评。在他的作品中,《蝙蝠侠》系列是较为特殊的一环。本文以《蝙蝠侠:侠影之谜》为切入点,解读诺兰影片独特的视听风格,继而剖析其英雄人物塑造和影片内涵表达的独到之处。  关键词:诺兰;《蝙蝠侠:侠影之谜》;英雄;道德  1 好莱坞语境中的诺兰  199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的诺兰以极低的成本制作出带
期刊
摘 要:公园城市的具体概念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澳门半岛绿地的调查研究,结合案例分析,得出人口高密度城市中公园城市推行及城市绿地改善策略。  关键词:公园城市;人口高密度城市;景观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04-0-05  1 公园城市理念阐述  2018年2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府新区考察时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
期刊
摘 要:奥地利音乐家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是19世纪德奥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善于采用丰富的和声色彩变化,用不同的体裁形式抒发个人情感,并将世间万物赋予音乐生命,造就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本文以第5首《菩提树》、第24首《老艺人》为主要分析对象,试图找出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中的特性与共性。  关键词:舒伯特;《冬之旅》;音乐特征  舒伯特在短暫的一生
期刊
摘 要:文物是中华文化之瑰宝,记载着历史的兴衰与成败,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科学研究价值。然而,传统的文物修复方式大多需要直接接触文物,且效率低,质地脆弱,不适用大面积缺损的文物,不利于文物的保护与科学研究。三维扫描与3D打印技术凭借精度高、不破坏、效率高等优势应用于博物馆展品复制、文物保护修复等方面。介于三维扫描与3D打印的种种优势,笔者结合实例,进一步探索将现代数字技术运用于文物修复工作中的可能
期刊
摘 要:在绘画创作上,笔者崇尚“道法自然”的美学思想,将“以道入画”的思想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从写生、用墨、用色到笔墨结构,无不透露出精简冲和、淡然天真的意蕴。  关键词:道法自然;以道入画;精简冲和;与道合真  在绘画创作上,笔者非常崇尚道家文化的精神,在上承宋元花鸟画传统的基础上,追求以精简冲和的笔致传达出生命的自然本真状态。所谓精简冲和,既是一种对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的自然意境的追求,更是
期刊
摘 要: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纷纷加入了互联网的潮流,即使是医学当中的临床试验领域也开始大力研发各类移动医疗APP来加速其进程,手机新媒体正在成为临床试验一大支柱。当前文献主要研究的是医疗APP功能的分析评价及效果,较少涉及临床试验APP的具体应用。本文梳理通过手机新媒体开展Ⅲ期药物临床试验的必要性及其特点,并以国内首款患者自诉APP——ePData为例,分享其相关实践及患者数据处理优势,
期刊
摘 要: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探讨对西坪民歌进行生产性保护的紧迫性,然后从文旅结合的角度,分析西峡县西坪民歌生产性保护的外部形势,并探讨西坪民歌具有开发成旅游产品的特性,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坪民歌的传承和生产性保护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关键词:西坪民歌;文旅结合;生产性保护  西坪民歌作为河南省西峡县西坪镇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资质,怎样与文化旅游相融合,以文促旅,按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