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世纪的到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加入到了大建设和大开发,继而出现了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留守儿童备受关注,尤其是留守儿童出现的心理疾病和受到的伤害备受瞩目。从学校方面考虑,我们惟有建设校园文化,才能消除他们心理健康存在的种种弊端以及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和侵犯。同时,建设校园文化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留守儿童;校园文化
当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和受到的伤害问题令人担忧。新世纪的到来,中国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也步入了空前发展的局面,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广大的贫苦农村正好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种供需关系的促使下,大量的70后、80后、90后涌入城市就业,随之也就产生大量的留守儿童。据中国妇联2014年2月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十四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人,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失父母的关爱,他们就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同时也会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久而久之引发了留守儿童的种种心理病症,6岁的小会4个月大就离开父母,从小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疼爱她的爷爷奶奶,时间久了,便与父母产生生疏,一遇到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不愿与他人交流亲近,性格内向,有时候会在自己房间发呆。11岁的豆豆是个喜欢攀比的女生,父母时常不在身边,优越感的缺失,豆豆就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不求上进,常常避开爷爷奶奶溜进网吧玩通宵,还和社会上的一些闲杂人等交往。9岁的小强每每和班主任聊天,一提到远方的父母,就沉默了。小强总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心理,回避和父母通电话,每逢过年主动疏远父母,让父母束手无策。
令人叹息的实例,无不触动我们的心弦,值得我们深思。留守儿童,已经不是简单的社会问题,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些弱势群体应该由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都关注和关爱。那么!从学校角度考虑如何消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避免受伤害的问题呢?我认为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考虑可以消除和减缓。
什么是校园文化呢?概括地讲就是发生在校园范围内的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是学校基础建设、校园制度、办学理念、价值观、教风、学风、校训、校标、校徽、校歌、校服等的总称。它通过规范、暗示、熏陶、启迪和管理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了消除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学校要下狠办法,努力建设学校校园文化,必须做到以下五个必须。
一、必须抓好国旗下讲话
国旗下讲话是学校行政处、少队部以及队员对全体学生进行集体教育的一个待定时机,具有特殊意义。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家纪念日、国家主流文化、政策法规,这样的教育不仅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知道他们是祖国的一份子。传递传统文化,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博大精深,民族精神、优良道德蕴含其中,让学生修身养性。教育学生以学校为荣,学校已学生为荣,形成留守儿童的归属感。久而久之树立留守儿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必须抓好班级文化建设
我认为班级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是体质的培养地,是心灵的归宿地。那么,班级文化对于留守儿童有多么大的意义可想而知了。班级文化不再是我们泛泛而指的布置教室那么简单了,做为班主任就是班级文化的主导者和引领者。既要主导这个班级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热爱生活的态度,打消他们因为思念父母而产生消极情绪和苦闷心情,还要带领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潜移默化地传递正能量。做留守儿童的好朋友,倾诉者,让班级成为他们的心灵寄托地。
三、必须抓好学生的建档信息
在校的每一位学生一人一档,密切关注。开学初学校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建立学籍档案和学情档案,是父母那一方外出打工,还是双亲都外出打工?学校通过建档,既可以及时准确的掌握第一资料,还可以针对留守儿童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和疏导,成立留守儿童之家,积极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和防范知识讲座。从而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会判断是非,会保护自己。
四、必须抓好校风
良好的校风能激发学生对学校有认同感、存在感、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从而形成强大的向心力。校风具有一种感染力,虽然看不见,但这种无形的力量会鞭策和约束他们,那些应该做,那些不应该做。而不好的校风是充满敌意的、对抗的、喧嚣的、苦恼的,使留守兒童处于不安不信任状态,学生易怒,不愿意合作,自暴自弃,跑罐子破摔,肆意进网吧、偷盗、打群架、成绩每况低下。
五、必须抓好心理疏导工作
学校的教师以及管理者密切关注每一位留守儿童,善于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因势利导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必须做到尊重、引导、制止、关爱、帮助。主动给学生开展心理辅导课,引导留守学生端正思想,规范行为。注重结合他们的一些实际情况,讲一些故事,启发他们明白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并号召学生每天争取一点点进步,积累起来就多了。
如果我们不重视抓这五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就会出现“虚无化”景象,形同虚设,毫无意义。留守儿童问题就会愈演愈烈,影响下一代。
参考文献
[1]周密.论证犯罪学[M].2005.
[2]刘洁辉.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原因及对策研究[M].2007.
[3]韦耀全.浅谈学校校风对学生成长的影响[J].2012.
[4]余秀兰.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M].2007.
关键词:留守儿童;校园文化
当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和受到的伤害问题令人担忧。新世纪的到来,中国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化也步入了空前发展的局面,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广大的贫苦农村正好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种供需关系的促使下,大量的70后、80后、90后涌入城市就业,随之也就产生大量的留守儿童。据中国妇联2014年2月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十四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人,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失父母的关爱,他们就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同时也会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久而久之引发了留守儿童的种种心理病症,6岁的小会4个月大就离开父母,从小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疼爱她的爷爷奶奶,时间久了,便与父母产生生疏,一遇到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不愿与他人交流亲近,性格内向,有时候会在自己房间发呆。11岁的豆豆是个喜欢攀比的女生,父母时常不在身边,优越感的缺失,豆豆就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不求上进,常常避开爷爷奶奶溜进网吧玩通宵,还和社会上的一些闲杂人等交往。9岁的小强每每和班主任聊天,一提到远方的父母,就沉默了。小强总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心理,回避和父母通电话,每逢过年主动疏远父母,让父母束手无策。
令人叹息的实例,无不触动我们的心弦,值得我们深思。留守儿童,已经不是简单的社会问题,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些弱势群体应该由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都关注和关爱。那么!从学校角度考虑如何消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避免受伤害的问题呢?我认为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考虑可以消除和减缓。
什么是校园文化呢?概括地讲就是发生在校园范围内的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是学校基础建设、校园制度、办学理念、价值观、教风、学风、校训、校标、校徽、校歌、校服等的总称。它通过规范、暗示、熏陶、启迪和管理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了消除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学校要下狠办法,努力建设学校校园文化,必须做到以下五个必须。
一、必须抓好国旗下讲话
国旗下讲话是学校行政处、少队部以及队员对全体学生进行集体教育的一个待定时机,具有特殊意义。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家纪念日、国家主流文化、政策法规,这样的教育不仅增强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知道他们是祖国的一份子。传递传统文化,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博大精深,民族精神、优良道德蕴含其中,让学生修身养性。教育学生以学校为荣,学校已学生为荣,形成留守儿童的归属感。久而久之树立留守儿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必须抓好班级文化建设
我认为班级是知识的集散地,是人格的熏陶地,是体质的培养地,是心灵的归宿地。那么,班级文化对于留守儿童有多么大的意义可想而知了。班级文化不再是我们泛泛而指的布置教室那么简单了,做为班主任就是班级文化的主导者和引领者。既要主导这个班级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热爱生活的态度,打消他们因为思念父母而产生消极情绪和苦闷心情,还要带领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潜移默化地传递正能量。做留守儿童的好朋友,倾诉者,让班级成为他们的心灵寄托地。
三、必须抓好学生的建档信息
在校的每一位学生一人一档,密切关注。开学初学校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建立学籍档案和学情档案,是父母那一方外出打工,还是双亲都外出打工?学校通过建档,既可以及时准确的掌握第一资料,还可以针对留守儿童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和疏导,成立留守儿童之家,积极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和防范知识讲座。从而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会判断是非,会保护自己。
四、必须抓好校风
良好的校风能激发学生对学校有认同感、存在感、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从而形成强大的向心力。校风具有一种感染力,虽然看不见,但这种无形的力量会鞭策和约束他们,那些应该做,那些不应该做。而不好的校风是充满敌意的、对抗的、喧嚣的、苦恼的,使留守兒童处于不安不信任状态,学生易怒,不愿意合作,自暴自弃,跑罐子破摔,肆意进网吧、偷盗、打群架、成绩每况低下。
五、必须抓好心理疏导工作
学校的教师以及管理者密切关注每一位留守儿童,善于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因势利导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必须做到尊重、引导、制止、关爱、帮助。主动给学生开展心理辅导课,引导留守学生端正思想,规范行为。注重结合他们的一些实际情况,讲一些故事,启发他们明白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并号召学生每天争取一点点进步,积累起来就多了。
如果我们不重视抓这五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农村小学校园文化就会出现“虚无化”景象,形同虚设,毫无意义。留守儿童问题就会愈演愈烈,影响下一代。
参考文献
[1]周密.论证犯罪学[M].2005.
[2]刘洁辉.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原因及对策研究[M].2007.
[3]韦耀全.浅谈学校校风对学生成长的影响[J].2012.
[4]余秀兰.社会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M].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