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政治;主体性;和谐
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1 刻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对自身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责任、需要以及心理状态的自我意识,它是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和动力。学生不是无条件的存储器,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转化为他本人的财富。没有学生的思考和记忆、主动的努力,他们的认识就无法实现,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他们学习。但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是在教师的启发和他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教师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和鼓励学生形成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学习风格。善于用“很好”、“没关系”、“你的回答很有见解”等词句不断增强学生自信心,并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刻意培养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
2 转变思想,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尊重、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如 “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的教学,在学习这一课前,学生已经知道公民、权利、义务的含义,如果教师单纯的用抽象的文字去论述两者的定义,学生对两者定义的理解在无形中增加了约束成分。我认为政治知识只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素材,高效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受益终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我把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来掌握,让学生自己去“说”对政治知识和观点的认识,让每个学生不同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模式都能得到开发。这样一来,不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还展示了学生对知识的驽驾能力,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会到收获的快乐,为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初中政治课堂上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是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以及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政治课堂的关键。①积极营造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在及时转变在政治课堂上的角色;教师不仅要牢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师观,更要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切为了学生”的学生观,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角色,给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摒弃“放羊人”的角色,使己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导师,生活中的合作者与朋友,尊重学生,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氛围;在以往很多的政治课堂上,教师们常常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几乎完全占用了课堂的空间和时间,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教学中去。为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精讲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方法,巧设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争取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机会留给学生,把思考留给学生。②建立良性的、互动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座信任的、亲切的、互动的桥梁,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相信教师,更加喜爱课堂,更努力投身于学习中。首先,教师自身要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平等的衡量师生关系;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杰丝·雷恩说过,赞扬就像阳光一样,温暖着人类的心灵,我们无法在没有它的环境中进步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关系,而不是在面对有着丰富感情、思想以及有进取心的学生时,板着师者尊者的冷漠面孔,把学生视为低人一等的求学者。其次,教师要真心诚意地去关爱与信任每一个学生;教育就是爱,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更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尊严,少些训斥与辱骂,多谢鼓励与表扬,深入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了解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③转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考核评价体系。仔细审视传统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后发现,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功能趋于片面化,缺乏科学性外,还存在着评价内容单一以及评价主体错位的问题。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应该充分发挥评价系统内所有参与者的作用,以及能够体现出发展性的特点的。首先,课堂教学评价应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学习;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注意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其次,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参与者的全面性与多元化;课堂固然是由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重视教师以及学生自身的评价自然极为重要,但我们不应该因此就忽略了管理者和家长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他们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去考虑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而提出更加丰富和有益的建议。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政治;主体性;和谐
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1 刻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对自身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责任、需要以及心理状态的自我意识,它是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和动力。学生不是无条件的存储器,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转化为他本人的财富。没有学生的思考和记忆、主动的努力,他们的认识就无法实现,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他们学习。但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是自发产生的,是在教师的启发和他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教师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和鼓励学生形成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学习风格。善于用“很好”、“没关系”、“你的回答很有见解”等词句不断增强学生自信心,并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刻意培养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
2 转变思想,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尊重、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如 “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的教学,在学习这一课前,学生已经知道公民、权利、义务的含义,如果教师单纯的用抽象的文字去论述两者的定义,学生对两者定义的理解在无形中增加了约束成分。我认为政治知识只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素材,高效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受益终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我把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来掌握,让学生自己去“说”对政治知识和观点的认识,让每个学生不同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模式都能得到开发。这样一来,不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还展示了学生对知识的驽驾能力,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体会到收获的快乐,为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初中政治课堂上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是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以及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政治课堂的关键。①积极营造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在及时转变在政治课堂上的角色;教师不仅要牢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师观,更要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切为了学生”的学生观,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角色,给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摒弃“放羊人”的角色,使己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导师,生活中的合作者与朋友,尊重学生,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氛围;在以往很多的政治课堂上,教师们常常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几乎完全占用了课堂的空间和时间,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参与到教学中去。为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精讲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方法,巧设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畅所欲言,争取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机会留给学生,把思考留给学生。②建立良性的、互动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师生之间建立起一座信任的、亲切的、互动的桥梁,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相信教师,更加喜爱课堂,更努力投身于学习中。首先,教师自身要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平等的衡量师生关系;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杰丝·雷恩说过,赞扬就像阳光一样,温暖着人类的心灵,我们无法在没有它的环境中进步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建立师生之间平等关系,而不是在面对有着丰富感情、思想以及有进取心的学生时,板着师者尊者的冷漠面孔,把学生视为低人一等的求学者。其次,教师要真心诚意地去关爱与信任每一个学生;教育就是爱,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更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尊严,少些训斥与辱骂,多谢鼓励与表扬,深入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了解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③转变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考核评价体系。仔细审视传统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后发现,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功能趋于片面化,缺乏科学性外,还存在着评价内容单一以及评价主体错位的问题。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应该充分发挥评价系统内所有参与者的作用,以及能够体现出发展性的特点的。首先,课堂教学评价应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学习;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注意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其次,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参与者的全面性与多元化;课堂固然是由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重视教师以及学生自身的评价自然极为重要,但我们不应该因此就忽略了管理者和家长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他们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去考虑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而提出更加丰富和有益的建议。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