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ank you for listening.”常用于汉语演讲者所做PPT(PowerPoint)的结束语,借以表达演讲者的恭敬和谦逊之意。有人认为这是一句中式英语,实则不然,我亲见英语国家有人使用过。汉译文常见的有“谢谢您的聆听”“谢谢聆听”之类。直译为“谢谢您的听”时,感觉节奏别扭,而“谢谢您的聆听”和“谢谢聆听”之类,语体色彩又似有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又该怎样进行英汉转换呢?
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因为听起来平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单独称呼英国前首相特雷莎·梅(Theresa Mary May)的姓氏“梅”时更愿意称作“梅姨”这样的双音节词,而实际上并不存在任何情感因素。所以,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水均益提问特雷莎·梅时说:“很多中國人会亲切地叫你‘梅姨’。你成了大家庭的一员,你喜欢这个称号吗?”这显然是多情了。汉语语言学家刘丹青说:“这个外号的获得和流行,也许有多重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恰恰只是一个语言学上的原因——在现代汉语中,单音节难以成为外国人的姓氏或名字。”所以,我们把单音节的“张”(姓氏)称为“老张”时显得很自然,而把原本就是双音节复姓的“欧阳”称为“老欧阳”时,就显得格格不入。也正如把“The room is cold.”译为“这屋很冷”时,其中的“很”主要是帮助“冷”组成双音节增强节奏的,并非表示程度。当然,对举时使用单音节并不别扭,如“这屋冷,那屋热”。如果原文写作“The room is very (rather) cold.”,即本来就包含“很”的意思,就只有凭借表现程度的双音节词或短语(如“特别”“相当”“十分”“尤其”)来表达程度之高了。
在“谢谢您的听”中,“听”是一个单音节词,所以让人很难接受,因此人们要努力把它变成双音节。而与“听”组成双音节的用词中就有表示听者态度的“幸听”“善听”“聪听”“服听”“肃听”“顺听”“满听”“醇听”“谨听”“周听”“慧听”“凝听”“潜听”“恭听”“倾听”“聆听”“彻听”“达听”“候听”“受听”“静听”“极听”等,表示听取方式的“倚听”“瞻听”“问听”“督听”“默听”“悉听”“伫听”“旁听”“静听”等,以及表示听后效果的“听随”“听教”“听取”“听知”“听察”“听行”“听采”“听履”“听诉”等,但都是从听者的角度看问题的。在这些双音节词中,数“聆听”“倾听”“听讲”“收听”最为常用。
“聆听”属于谦词,只能是晚辈、下级、卑者对长辈、上级、尊者发表意见或表达想听的意愿时所使用的客气、尊重的谦词。你让听众虔诚地听你演讲,难免贻笑大方。而“倾听”是偏中性的用词,它表示“细心地听取”,虽然中性地指凭借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并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过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听者的态度,自然也不够得体。至于“听讲”,一是在感情色彩上不够高大,二是演讲者若教师之于学生,显得不够平等。“收听”则用于专门场合,如借助无线电收听。用“聆听”虽然能达到节奏的平衡,却带来了语体色彩的问题。
既然我们明白了以上两个道理,现在再回到英汉转换的问题上。翻译既要求真于原文的意义,又要务实于译文的语境。直译为单音节词(“听”),会产生佶屈聱牙的翻译腔。“谢谢垂听”“谢谢俯听”倒是恰如其分,但或不符合习惯,这是因为“垂”“俯”都是以上示下,虽然恭敬了听众,但毕竟在现实的场景中,演讲者在台上而听众在台下。可采用意译,曲线达意,只要能巧妙地表达出演讲者的自谦态度即可。比如,“谢谢您的聆听”中“您”的使用,就做到了务实于译文的语境,因为you在原文中没有尊称的形式标记,但其功能意义如此。所以,表达为“谢谢,耽误了您的宝贵时间”“让您听我长篇大论,实在不好意思”“听我絮叨,真是过意不去”等皆可。也就是说,只有正确理解了原文真实的意义,才会曲线做出得体的翻译。
在非文学语境和求取功能的语篇中,凸显原文的功能,求的是译文的务实效果。如果能够“套译”(corresponding),即快速找到译文相同语境中的表达方式,便能快速凸显原文的功能。比如把“青青的草,怕你的脚”“小草呼唤你我的呵护”“小草青青,脚下留情”“请别打扰小草的梦”等公示语快捷地用“Keep off the grass.”代替,虽然丧失了原文的诗意表达,但毕竟能实现保护草地的最大目的,发挥与原文一样的警示作用,所以准确地讲是“套用”,套用的是目标语相同语境中的现成表达。
套译或套用,是熟悉双语的翻译家最容易想到的做法,但翻译家葛浩文却不经常套用。他宁愿把“九牛一毛”费力地翻译成one hair from nine cowhides和a single hair on nine oxen,也不简单地置换为现成的a drop in the ocean;他宁愿把“人靠衣裳马靠鞍”费力地翻译成“A man’s known by his clothes, a horse by its saddle.”和“People are known by their clothes, horses by their saddles.”,也不简单地置换为现成的“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如此等等。这是因为,作为表达型文本的文学翻译,朝原文靠拢是本能的选择,准确地说是朝原文的风格靠拢,毕竟风格是文学家的生命。而在需要务实的语境里(比如广告翻译),并不以尊重原文语言风格为主,所求的是广告利益的最大化。
与“Thank you for listening.”一致的汉语传统说法是“请批评指正”“敬请指正”“请多提宝贵意见”等。因此,当PPT最后用上“Thank you for listening.”时,如果一定要翻译,即使套用一句同样语境里中国人常说的话,也符合余光中所主张“既要通天意,又得说人话”的原则。虽然语言未必对应,但功能却相当。毕竟,汉语演讲者可能是懂得双语的人,只要听众是中国人,且用汉语陈述,那么符合语境的汉语表达就算得体。只不过从认识翻译的角度讲,凸显务实效果时,有可能背离钱锺书所讲的“翻译的性质”,从而改变“译者”的身份。
“聆听”之类词语的误用层出不穷,正如赠人著作而请人“拜读”一样,弄错了礼貌的方向,便是陷自己于文化“不义”之地。 □
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因为听起来平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单独称呼英国前首相特雷莎·梅(Theresa Mary May)的姓氏“梅”时更愿意称作“梅姨”这样的双音节词,而实际上并不存在任何情感因素。所以,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水均益提问特雷莎·梅时说:“很多中國人会亲切地叫你‘梅姨’。你成了大家庭的一员,你喜欢这个称号吗?”这显然是多情了。汉语语言学家刘丹青说:“这个外号的获得和流行,也许有多重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恰恰只是一个语言学上的原因——在现代汉语中,单音节难以成为外国人的姓氏或名字。”所以,我们把单音节的“张”(姓氏)称为“老张”时显得很自然,而把原本就是双音节复姓的“欧阳”称为“老欧阳”时,就显得格格不入。也正如把“The room is cold.”译为“这屋很冷”时,其中的“很”主要是帮助“冷”组成双音节增强节奏的,并非表示程度。当然,对举时使用单音节并不别扭,如“这屋冷,那屋热”。如果原文写作“The room is very (rather) cold.”,即本来就包含“很”的意思,就只有凭借表现程度的双音节词或短语(如“特别”“相当”“十分”“尤其”)来表达程度之高了。
在“谢谢您的听”中,“听”是一个单音节词,所以让人很难接受,因此人们要努力把它变成双音节。而与“听”组成双音节的用词中就有表示听者态度的“幸听”“善听”“聪听”“服听”“肃听”“顺听”“满听”“醇听”“谨听”“周听”“慧听”“凝听”“潜听”“恭听”“倾听”“聆听”“彻听”“达听”“候听”“受听”“静听”“极听”等,表示听取方式的“倚听”“瞻听”“问听”“督听”“默听”“悉听”“伫听”“旁听”“静听”等,以及表示听后效果的“听随”“听教”“听取”“听知”“听察”“听行”“听采”“听履”“听诉”等,但都是从听者的角度看问题的。在这些双音节词中,数“聆听”“倾听”“听讲”“收听”最为常用。
“聆听”属于谦词,只能是晚辈、下级、卑者对长辈、上级、尊者发表意见或表达想听的意愿时所使用的客气、尊重的谦词。你让听众虔诚地听你演讲,难免贻笑大方。而“倾听”是偏中性的用词,它表示“细心地听取”,虽然中性地指凭借听觉器官接受言语信息并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的过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听者的态度,自然也不够得体。至于“听讲”,一是在感情色彩上不够高大,二是演讲者若教师之于学生,显得不够平等。“收听”则用于专门场合,如借助无线电收听。用“聆听”虽然能达到节奏的平衡,却带来了语体色彩的问题。
既然我们明白了以上两个道理,现在再回到英汉转换的问题上。翻译既要求真于原文的意义,又要务实于译文的语境。直译为单音节词(“听”),会产生佶屈聱牙的翻译腔。“谢谢垂听”“谢谢俯听”倒是恰如其分,但或不符合习惯,这是因为“垂”“俯”都是以上示下,虽然恭敬了听众,但毕竟在现实的场景中,演讲者在台上而听众在台下。可采用意译,曲线达意,只要能巧妙地表达出演讲者的自谦态度即可。比如,“谢谢您的聆听”中“您”的使用,就做到了务实于译文的语境,因为you在原文中没有尊称的形式标记,但其功能意义如此。所以,表达为“谢谢,耽误了您的宝贵时间”“让您听我长篇大论,实在不好意思”“听我絮叨,真是过意不去”等皆可。也就是说,只有正确理解了原文真实的意义,才会曲线做出得体的翻译。
在非文学语境和求取功能的语篇中,凸显原文的功能,求的是译文的务实效果。如果能够“套译”(corresponding),即快速找到译文相同语境中的表达方式,便能快速凸显原文的功能。比如把“青青的草,怕你的脚”“小草呼唤你我的呵护”“小草青青,脚下留情”“请别打扰小草的梦”等公示语快捷地用“Keep off the grass.”代替,虽然丧失了原文的诗意表达,但毕竟能实现保护草地的最大目的,发挥与原文一样的警示作用,所以准确地讲是“套用”,套用的是目标语相同语境中的现成表达。
套译或套用,是熟悉双语的翻译家最容易想到的做法,但翻译家葛浩文却不经常套用。他宁愿把“九牛一毛”费力地翻译成one hair from nine cowhides和a single hair on nine oxen,也不简单地置换为现成的a drop in the ocean;他宁愿把“人靠衣裳马靠鞍”费力地翻译成“A man’s known by his clothes, a horse by its saddle.”和“People are known by their clothes, horses by their saddles.”,也不简单地置换为现成的“Fine feathers make fine birds.”;如此等等。这是因为,作为表达型文本的文学翻译,朝原文靠拢是本能的选择,准确地说是朝原文的风格靠拢,毕竟风格是文学家的生命。而在需要务实的语境里(比如广告翻译),并不以尊重原文语言风格为主,所求的是广告利益的最大化。
与“Thank you for listening.”一致的汉语传统说法是“请批评指正”“敬请指正”“请多提宝贵意见”等。因此,当PPT最后用上“Thank you for listening.”时,如果一定要翻译,即使套用一句同样语境里中国人常说的话,也符合余光中所主张“既要通天意,又得说人话”的原则。虽然语言未必对应,但功能却相当。毕竟,汉语演讲者可能是懂得双语的人,只要听众是中国人,且用汉语陈述,那么符合语境的汉语表达就算得体。只不过从认识翻译的角度讲,凸显务实效果时,有可能背离钱锺书所讲的“翻译的性质”,从而改变“译者”的身份。
“聆听”之类词语的误用层出不穷,正如赠人著作而请人“拜读”一样,弄错了礼貌的方向,便是陷自己于文化“不义”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