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美素养的培育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越来越成为现代教育的中心力量。在看到美育取得喜人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美育所面临的困境。高中美术课程因功利化导致整个教育生态发展失衡,课程审美化建设作为教育生态再平衡的一个探索平台让美育真正落地。在美育“虚设化”与“庸俗化”之间找一条中间道路,更好地将艺术理念与实践技巧的内容特别是审美观念融合到所学课程科目之中。通过课程审美化,使学生审美素养得以提升,身心得以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深刻体会美学的底蕴, 最终走向人生的自由与幸福。
关键词:审美素养; 美育; 课程审美化; 课程审美化建设;
随着高中创新多样、特色发展的全面开展,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高中艺术生群体。在教授艺术特长生美术课程的过程中,美育教学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教学对提升美术教学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发挥美育的作用,协调好美育与其他四育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课题。美术教育是对现实中的审美关系的考量,研究现实中的美、丑、崇高等审美意识形态和美的规律,是发现美、创造美的一门科学。 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过分强调其“形而上”的精神教化意义,会使审美教育虚设化,走向空洞的道德说教;过分强调其形而下的实践操作技巧,会使审美教育庸俗化、泛化为某一门技能技艺的学习。 在美育“虚设化”与“庸俗化”之间找一条中间道路,更好地将艺术理念与实践技巧的内容特别是审美观念融合到所学课程科目之中,让学生拥有自由幸福的人生,在审美中成人,这就是课程审美化的终极追求。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问题的提出-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大审美经济时代,大审美经济时代呼吁学校重视美育。审美素养作为公民的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2015 年 11 月,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学校美育的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了审美素养培养对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学校美育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代。
在学校教学实践中分析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许多高中仅仅采用普通课程加美术技能强化训练的手段,却没有对整个课程体系开展符合有艺术育人目标的改造——课程审美化建设。
(2)研究的意义
在研究中发现当今国际教育政策研究的主流权威期刊,绝大多数是对以美、英为代表的高度发达和发达国家教育政策的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政策有待进一步关注和研究。作为一名美术学研究生,我深感课程审美化建设的必要与迫切。决意以高中美术课程审美化建设为研究主题,期望通过本研究既为各地正在探寻美术课程健康发展之路的学校管理者提供参考,也为高中教育生态再平衡的理论研究者贡献可供参考的资料、数据及研究结论。
二、课程审美化研究综述
(1)课程审美化概念的界定
课程审美化是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一个概念:学校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在美学的视野下,遵循审美化原则,在课程中发展学生的课程审美能力,将学生的课程审美需要转化为课程审美理想,更好地达到课程育人目标的教育过程。
课程审美化的实质是让学生个体生命得以自由生长。学生的学习生命活力得到激发,并在学习和发展中产生愉悦之情,最终不但理解学习的意义,而且使心灵在审美中得到升华,心理品质得到提升,有利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课程审美需要以学生的整体生命参与为基础,是审美心理活动的综合产物。
(2)课程审美化建设的工作成果及其局限
尽管,新课程教学改革将美术纳入高考范围之内,但由于其分数占比低,高中美术教学也就逐渐形式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中生审美情感的培养。审美情感的培养同样缺乏针对性: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体系和审美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以审美情感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选择方面就会产生适应性问题。美術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制度的缺失也导致教学工作的开展缺乏正确的方向指导。由此可以看出,课程审美化建设面对的阻力依然较大,以传统教学理念为主导的美术教学考核评价制度成为影响高中生审美情感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
课程审美需要与课程审美理想之间的矛盾统一。在理想的审美活动中,两者是统一的,课程审美理想是课程审美需要的目标。但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两者常发生冲突。努力提升课程审美能力,是解决理想与现实冲突的重要途径。
(3)构建审美能力培养的新办法
美育真正落地需要课程的全方位渗透。美育真正落地,必须对课程进行审美化改造,使美育渗透到学校课程的方方面面。通过对课程进行审美化改造,培养学生对周围现实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感。在课程审美化的建设中,通过艺术教育等途径,让审美文化充盈于课程内容与课堂教学之中,流动于师生之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三、课程审美化建设的终极追求
(1)何为“在审美中成人”
艺术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切入口,又是学校教育最终的归宿点。艺术强,则人强。假设:“学校预先把教育活动和教育方式加以美化和诗化,使其成为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那么学生就能更好地体验到教育的魅力”。课程审美化建设的灵魂和终极追求,也即课程审美化建设最终是为了实现:“在审美中成人”。
(2)课程审美化发展的未来展望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等手段,使高中生的审美情感实现整体性的提升,身心得以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深刻体会美学的底蕴, 最终走向人生的自由与幸福。课程审美化全方位实施,为最终成就师生的美好人生提供了发展可能。
参考文献:
[1]浅谈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本质在重要性[J].孙健.新校园(阅读).2017(11)
[2]美术教学中学生的艺术审美观探研[J].邹炜.成才之路.2015(11)
[3]我国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探析[J].彭波.当代教育论坛.2013(02)
关键词:审美素养; 美育; 课程审美化; 课程审美化建设;
随着高中创新多样、特色发展的全面开展,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高中艺术生群体。在教授艺术特长生美术课程的过程中,美育教学作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教学对提升美术教学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有效发挥美育的作用,协调好美育与其他四育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课题。美术教育是对现实中的审美关系的考量,研究现实中的美、丑、崇高等审美意识形态和美的规律,是发现美、创造美的一门科学。 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过分强调其“形而上”的精神教化意义,会使审美教育虚设化,走向空洞的道德说教;过分强调其形而下的实践操作技巧,会使审美教育庸俗化、泛化为某一门技能技艺的学习。 在美育“虚设化”与“庸俗化”之间找一条中间道路,更好地将艺术理念与实践技巧的内容特别是审美观念融合到所学课程科目之中,让学生拥有自由幸福的人生,在审美中成人,这就是课程审美化的终极追求。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问题的提出-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大审美经济时代,大审美经济时代呼吁学校重视美育。审美素养作为公民的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2015 年 11 月,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学校美育的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了审美素养培养对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学校美育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代。
在学校教学实践中分析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许多高中仅仅采用普通课程加美术技能强化训练的手段,却没有对整个课程体系开展符合有艺术育人目标的改造——课程审美化建设。
(2)研究的意义
在研究中发现当今国际教育政策研究的主流权威期刊,绝大多数是对以美、英为代表的高度发达和发达国家教育政策的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政策有待进一步关注和研究。作为一名美术学研究生,我深感课程审美化建设的必要与迫切。决意以高中美术课程审美化建设为研究主题,期望通过本研究既为各地正在探寻美术课程健康发展之路的学校管理者提供参考,也为高中教育生态再平衡的理论研究者贡献可供参考的资料、数据及研究结论。
二、课程审美化研究综述
(1)课程审美化概念的界定
课程审美化是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一个概念:学校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在美学的视野下,遵循审美化原则,在课程中发展学生的课程审美能力,将学生的课程审美需要转化为课程审美理想,更好地达到课程育人目标的教育过程。
课程审美化的实质是让学生个体生命得以自由生长。学生的学习生命活力得到激发,并在学习和发展中产生愉悦之情,最终不但理解学习的意义,而且使心灵在审美中得到升华,心理品质得到提升,有利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课程审美需要以学生的整体生命参与为基础,是审美心理活动的综合产物。
(2)课程审美化建设的工作成果及其局限
尽管,新课程教学改革将美术纳入高考范围之内,但由于其分数占比低,高中美术教学也就逐渐形式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中生审美情感的培养。审美情感的培养同样缺乏针对性: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体系和审美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以审美情感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选择方面就会产生适应性问题。美術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制度的缺失也导致教学工作的开展缺乏正确的方向指导。由此可以看出,课程审美化建设面对的阻力依然较大,以传统教学理念为主导的美术教学考核评价制度成为影响高中生审美情感培养的关键因素之一。
课程审美需要与课程审美理想之间的矛盾统一。在理想的审美活动中,两者是统一的,课程审美理想是课程审美需要的目标。但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两者常发生冲突。努力提升课程审美能力,是解决理想与现实冲突的重要途径。
(3)构建审美能力培养的新办法
美育真正落地需要课程的全方位渗透。美育真正落地,必须对课程进行审美化改造,使美育渗透到学校课程的方方面面。通过对课程进行审美化改造,培养学生对周围现实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感。在课程审美化的建设中,通过艺术教育等途径,让审美文化充盈于课程内容与课堂教学之中,流动于师生之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三、课程审美化建设的终极追求
(1)何为“在审美中成人”
艺术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切入口,又是学校教育最终的归宿点。艺术强,则人强。假设:“学校预先把教育活动和教育方式加以美化和诗化,使其成为一首诗、一幅画、一首歌,那么学生就能更好地体验到教育的魅力”。课程审美化建设的灵魂和终极追求,也即课程审美化建设最终是为了实现:“在审美中成人”。
(2)课程审美化发展的未来展望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等手段,使高中生的审美情感实现整体性的提升,身心得以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深刻体会美学的底蕴, 最终走向人生的自由与幸福。课程审美化全方位实施,为最终成就师生的美好人生提供了发展可能。
参考文献:
[1]浅谈美术教育中审美教育本质在重要性[J].孙健.新校园(阅读).2017(11)
[2]美术教学中学生的艺术审美观探研[J].邹炜.成才之路.2015(11)
[3]我国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探析[J].彭波.当代教育论坛.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