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隆冬时节的苏蓼村,荷折茅枯,略显荒凉。而该村北堤组盛优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基地里,则是清波荡漾,鱼跃鸥回,送鱼的货车已经发动,一位五十来岁的汉子叮嘱驾驶员:“要按照买家的要求及时送到,路上注意安全!”这两辆装载有2000多千克鲜鱼的货车将开往長沙市区。
说话的汉子名叫余运龙,1964年9月出生,家住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苏蓼村,既是合作社的负责人,又是技术员,还是员工。“别看我这里只有六十来亩水面,2016年的收入有七十多万元呢!”余运龙介绍道:“我这些水面主要是养殖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和脚鱼,通过自己发花,管理,养殖,采取定点销售的办法,除销往长沙市场外,还向一些精养鱼池配送,基本上不愁销路。”
余运龙是土生土长的苏蓼村农民,他当过8年小学教师,到村里的打米场打过米,给铜官镇上的面馆和饮食店送过手工面,还开过南杂店(即小卖部)。从1998年起开始搞养殖,承包了苏蓼村的上滩湖,由于当时自然灾害比较多,每年都要防汛,每到汛期上滩湖就水满为患,结果养殖的鱼都跑掉了,两年下来他血本无归。
2000年,当地政府在苏蓼垸搞避灾农业,余运龙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和本组的村民联系,承包了低洼稻田、闲置水面荒滩等六十余亩,将自己以前做小生意积攒的10万元全部拿出来,再找亲戚朋友借贷款20万元,一共投资30万元,通过清淤筑堤、砌护坡建围挡等办法,将原来的荒滩改造成了标准鱼池,并实行生态养殖。谈起创业之路,余运龙话语间充满了沧桑感:“当时,周围有很多老百姓认为我发疯了,承包的上滩湖刚刚亏得一塌糊涂,怎么还要继续搞水产养殖?妻子和家里其他人对此也持反对意见。但我觉得,我们苏蓼垸水资源丰富,养鱼也是这里的传统,不缺水,不缺技术,也不愁销路,搞养殖一定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于是,我狠下心来,联系了几个同样想搞水产养殖的农户,成立了盛优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坚持将这条路走了下来。”
水产养殖,并不是有水的地方都可以做得来,其实有很多技术在里面。余运龙在他多年的养殖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养殖经,他认为现在市场上有些水产品品质不好,效益提不上来,关键问题是出在水质、养殖管理上,他总结出养殖过程中的五个关键:
一是鱼池消毒。有的养殖户采用化学药品给鱼池消毒,不仅连鱼池里的螺蚌及微生物等都杀灭了,而且对水质有严重影响。而余运龙在鱼池消毒过程中坚持采用生石灰消毒。二是种苗杀菌。自建发花池发花,也需要消毒杀菌,原来有的养殖户使用孔雀石绿,而余运龙的养殖场采用食盐消毒杀菌,既增强了种苗抵抗力,降低生产成本,又将种苗的成活率提高20%以上,使成活率达到90%以上。三是喂养。按照“少食多餐”的方法,每天喂4次,不一次性喂足,晚上不投放饲料,保持鱼的活力,保证水质和含氧量。四是鱼池管理。缺氧是鱼池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余运龙认为除采用自动增氧机增氧之外,重点还要做好夜间的管理,他观察到鱼池缺氧最严重的时间一般是晚上10时,凌晨2~3时、早晨5~6时也容易发生缺氧,这些时段的缺氧比较容易处理,主要做法是自动增氧和加水。根据观察他还发现,气温突升突降水变浑时肯定会缺氧,因此平日里他会高度关注天气变化。为了保证水体含氧量,他在鱼池边开挖了深水井,用井水调节,既保证了水质,又保证了水量。五是销售环节。目前余运龙的合作社采用定点销售,送货上门,不愁市场销路。
余运龙致富不忘乡邻,他通过向周围农户提供鱼苗,提供技术指导,提供市场信息等方式,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他的发花池每年发花100万尾以上,除自养之外,还向苏蓼垸及周边16户水产养殖户供应鱼苗,增加当地水产养殖收入上千万元。苏蓼村西闸组村民姚建军,自2006年起每年都从余运龙的发花池里进鱼苗5万尾,养殖水面二十多亩,年收入三十余万元。
说话的汉子名叫余运龙,1964年9月出生,家住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苏蓼村,既是合作社的负责人,又是技术员,还是员工。“别看我这里只有六十来亩水面,2016年的收入有七十多万元呢!”余运龙介绍道:“我这些水面主要是养殖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和脚鱼,通过自己发花,管理,养殖,采取定点销售的办法,除销往长沙市场外,还向一些精养鱼池配送,基本上不愁销路。”
余运龙是土生土长的苏蓼村农民,他当过8年小学教师,到村里的打米场打过米,给铜官镇上的面馆和饮食店送过手工面,还开过南杂店(即小卖部)。从1998年起开始搞养殖,承包了苏蓼村的上滩湖,由于当时自然灾害比较多,每年都要防汛,每到汛期上滩湖就水满为患,结果养殖的鱼都跑掉了,两年下来他血本无归。
2000年,当地政府在苏蓼垸搞避灾农业,余运龙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和本组的村民联系,承包了低洼稻田、闲置水面荒滩等六十余亩,将自己以前做小生意积攒的10万元全部拿出来,再找亲戚朋友借贷款20万元,一共投资30万元,通过清淤筑堤、砌护坡建围挡等办法,将原来的荒滩改造成了标准鱼池,并实行生态养殖。谈起创业之路,余运龙话语间充满了沧桑感:“当时,周围有很多老百姓认为我发疯了,承包的上滩湖刚刚亏得一塌糊涂,怎么还要继续搞水产养殖?妻子和家里其他人对此也持反对意见。但我觉得,我们苏蓼垸水资源丰富,养鱼也是这里的传统,不缺水,不缺技术,也不愁销路,搞养殖一定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于是,我狠下心来,联系了几个同样想搞水产养殖的农户,成立了盛优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坚持将这条路走了下来。”
水产养殖,并不是有水的地方都可以做得来,其实有很多技术在里面。余运龙在他多年的养殖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养殖经,他认为现在市场上有些水产品品质不好,效益提不上来,关键问题是出在水质、养殖管理上,他总结出养殖过程中的五个关键:
一是鱼池消毒。有的养殖户采用化学药品给鱼池消毒,不仅连鱼池里的螺蚌及微生物等都杀灭了,而且对水质有严重影响。而余运龙在鱼池消毒过程中坚持采用生石灰消毒。二是种苗杀菌。自建发花池发花,也需要消毒杀菌,原来有的养殖户使用孔雀石绿,而余运龙的养殖场采用食盐消毒杀菌,既增强了种苗抵抗力,降低生产成本,又将种苗的成活率提高20%以上,使成活率达到90%以上。三是喂养。按照“少食多餐”的方法,每天喂4次,不一次性喂足,晚上不投放饲料,保持鱼的活力,保证水质和含氧量。四是鱼池管理。缺氧是鱼池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余运龙认为除采用自动增氧机增氧之外,重点还要做好夜间的管理,他观察到鱼池缺氧最严重的时间一般是晚上10时,凌晨2~3时、早晨5~6时也容易发生缺氧,这些时段的缺氧比较容易处理,主要做法是自动增氧和加水。根据观察他还发现,气温突升突降水变浑时肯定会缺氧,因此平日里他会高度关注天气变化。为了保证水体含氧量,他在鱼池边开挖了深水井,用井水调节,既保证了水质,又保证了水量。五是销售环节。目前余运龙的合作社采用定点销售,送货上门,不愁市场销路。
余运龙致富不忘乡邻,他通过向周围农户提供鱼苗,提供技术指导,提供市场信息等方式,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他的发花池每年发花100万尾以上,除自养之外,还向苏蓼垸及周边16户水产养殖户供应鱼苗,增加当地水产养殖收入上千万元。苏蓼村西闸组村民姚建军,自2006年起每年都从余运龙的发花池里进鱼苗5万尾,养殖水面二十多亩,年收入三十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