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圣河,永恒的变奏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cong966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徜徉于辉煌绚丽的文化海洋时,我有两个强烈愿望——考察宕泉河与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前者是穿越三危山的圣河,后者是交接东西的圣地;前者催生了人类文化奇观敦煌莫高窟,后者涵养着岁月的褶皱与厚重的历史。任何事物的相遇相知,都需要机缘。数次朝圣敦煌,皆擦肩而过。2014年3、4月,两个愿望竟然都实现了!
  我觉得,宕泉河是一条曾经绚烂、绵延至今的孤独圣河。
  2014年3月22日早晨,乘机飞赴敦煌。忙完公务,有半天空暇,正好实施向往已久的宕泉河考察计划。先后约见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孙志成先生及作家方健荣、摄影家李成。方健荣正在搞群众路线学习,孙志成将赴酒泉。我决定与李成兄次日同往。
  敦煌的3月,大地复苏,草木蠢蠢欲动,给干燥的、泛着刺目光芒的戈壁滩点缀些许生机。尽管如此,单调的色调还是让人昏昏欲睡,直到莫高窟前带状墨绿让人激愣一下,困意扫光。莫高山顶的烽火台、干涸的宕泉河床、蜂房般的北窟区直扑眼帘。1907年冬天,法国学者伯希和曾经拍摄过这段宕泉河,照片显示,整个河床上覆盖着一层厚冰,可想水量之大。莫高窟第148窟《唐陇右李府君修功德碑记》说宕泉河“前流长河,波映重阁”,表明当年水量丰沛,相当壮阔。莫高窟南区和北区考古发掘证明,1000多年来,宕泉河流量逐渐减少,河床逐渐淤高:第489窟、487窟开凿于唐代以前,洞窟地面应在今地面6米以下处;第61窟开凿于五代末,窟前殿堂台基在今地面3.2米以下处;第130窟前有处西夏遗址,地基在地下3米以下处;第61窟前元代遗址在今地面2.1米以下处;第130窟前明代冲积层在今地面2米以下处。这些考古材料反映了莫高窟南区窟前地面历史高度的变化。
  现在的宕泉河已经衰变为一条潺潺小溪,敦煌研究院在山口处建设大坝,全部截流,绿化窟区,为生物治沙工程提供灌溉水,主河道便常年断流。只有夏天暴发山洪,冲荡河床,重现往昔雄劲。最近一次山洪暴发是2012年6月5日凌晨,敦煌突降暴雨,宕泉河涨溢,冲出河床,漫漶进莫高窟前的树林立,宕泉河上仅有的一座大桥及通往景区的公路多处被冲毁。这种状况在西部地区的夏季比较常见,往往一夜之间,昔时平缓温顺的河流忽然间变得狂傲不羁,无比凶悍。
  我和李成兄装备得像两峰将要远行的骆驼,沿流淌清澈宕泉河水的水泥渠道逆流行进一段,拐向戈壁滩,经过有枯死胡杨树相伴的古代佛教建筑遗址,往南部山区跋涉。太阳光线针扎般地刺激肌肤,汗流浃背,气息蒸腾。我们一边前行,一边回望莫高窟。从不同高度、角度远眺窟区,感受别样生动。有时她像一只在荒地中睁开的绿色眼睛,仰望天宇;有时,她像一只以九层佛阁为脊、以两边河谷绿地为翅膀,翱翔在大地上的雄鹰。若是夜晚,圣灯照时,一川星悬,闪烁飘忽,定然美不胜收!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游脚僧乐僔登临莫高悬崖,遥望对面的三危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受感应,发愿在宕泉河谷开凿莫高窟历史上第一个石窟,开创璀璨瑰丽的佛教文化。遗憾的是,《重修莫高窟佛龛碑》或其他文献中没有描绘宕泉河的精神状态。与河西走廊、新疆等地的河流相比,宕泉河不过是一条极小的内陆河流,但它是莫高窟选址、草创、建造和发展的源泉。没有这条河,即便乐僔为奇异佛光所动,纵然他想开凿洞窟,但他的愿望不可能实现。无法想象圣众们会翻越几公里的鸣沙山,从月牙泉取水。
  宕泉河对莫高窟至关重要。因为三危佛光,乐僔发愿开凿洞窟;因为宕泉碧波,乐僔就具备了践行宏愿的条件。于是,在沙山、悬崖、戈壁、河流及矮小植物之间,一道旷世文化奇观轰然发轫,郁郁葱葱,蔚然绵延。
  作为一名激情澎湃的游脚僧,乐僔在开凿首窟过程中,肯定要不断远涉东边三危山或南部山区,远距离地欣赏他和圣徒们的佛教艺术作品。或许,当首窟还是半成品时,他就看到了“凿为灵龛,上下云矗,构以飞阁,南北霞连”的盛况。他多么欣慰啊!他们的创造活动进行时,“莫高窟”这个名字也在石匠敲击声和宕泉河潺潺流淌声中酝酿、发酵。那时,鸣沙山东麓的崖壁比敦煌绿洲高出近百米,巍然独立,百姓把沙漠高处开凿的石窟叫作漠高窟,后来演变为莫高窟,隋代洞窟中即已出现,藏经洞遗书中也有确切记载;另有一说,古代敦煌鸣沙山又叫漠高山,古代汉语中莫与漠通用,莫高窟便由漠高山、漠高乡演变而来。还有一说,乐僔之后,弟子僧众相继开凿石窟,但道行都“莫高于此僧”,遂叫莫高窟,纪念乐僔首创窟之功……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是乐僔与莫高窟、宕泉河的美丽邂逅,永恒结缘。
  回望愈来愈远的漠漠高地、塔林、洞窟,似乎要被一种强大的力量吸引到古老时空。但我们不能想象太久。刚驻足,蚊蚋之类飞虫平地冒出,亢奋地往身体裸露处冲击,我们便疾走起来,让风驱散这些坚忍不拔的小生灵。
  三危山是莫高窟东侧一系列东西向延伸的山脉,我们的目标指向其西延段——相对于莫高窟,则属于南部山区。大约40分钟后,我们行至山脚,沿贫瘠山梁上行。沟壑间被暴雨冲刷的痕迹异常醒目,透露出阵阵威气。到半山腰,几丛骆驼刺赫然闪现,冒着既浅又薄的绿云,向我们舒展身姿。一只大黑蜂盘旋,满怀希望,忘我嗡叫。脚下的山体逶迤远去,延伸到莫高窟,只见一道黛色眉线,影影绰绰。繁华的历史与此时此地的孱弱生机,无法组合到一个镜头中。感叹一阵,继续攀缘。翻越两道陡峭的山脊,前面出现布满蜂窝状的壁面和有人工凿痕的断崖。李成兄介绍说这是古代匠人的采石场。那些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窝坑是千百年来雨水汇聚、腐蚀而成,它们与深浅凿痕配合默契,倾诉着创造者们的劳动艰辛,展览着别样沧桑。
  绕过古代石匠的野外作坊,眼前豁然一空,猛然可见呈“S”状蜿蜒蠕动的宕泉河,而脚下的山体陡峭壁立,斜插到河床上,令人魂悸魄动,眩晕。我们不知不觉到了一座山峰的顶部!但没有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静。谷风隐隐,河水汤汤,渺如梦幻,我调匀气息,站稳,努力几次,试探着向前探出身子,俯瞰,也只看到旁边或对面的山根。不过,宕泉河的雄壮之美一览无余地展现在眼底。宕泉河以山为岸,两边坚石虎背熊腰,如天柱,如金刚,如志士,错落排列,雄犷壮美,河水下切基岩,形成窄“V”字形河谷。这里是宕泉河主河道出离三危山、冲向开阔戈壁滩的最后阶段,尽管宕泉河水量不大,且冰凌满布,芦苇丛生,但森然可感其中蕴含的凶猛力量。   几座峰顶相连,我们小心翼翼沿逼仄陡路往高危处攀缘,从不同高度、视角,尽情欣赏,尽情拍照,尽情赞叹。李成兄说难得到此,他选取几处背景,让我对着镜头说一段话,留作资料。大风吹动衣襟,哗啦作响,似乎在嘲笑我们的自娱自乐。
  宕泉河谷口北岸,是一片冲积扇似的芦苇地,再往上,是二级台地,有俗称“城城湾”的佛教遗址。城城湾是此行考察主要目标之一。李成兄曾带几位女孩子从山体间的崎岖小道下到谷底,他提议我们从此下山,涉水过河,就到了城城湾。这是捷径,我走到崖边试探几次,脚底有滑沙,险象环生,终不敢造次,无奈返回,从谷口平缓地区绕行。一座充当宕泉河门扉的巨大石山上有等距离排列着的五座墩台,与李成兄琢磨一阵,搞不懂作何用处。2001年,敦煌研究院工作人员在宕泉河东岸戈壁滩上发现几十座早已被毁坏的古塔遗迹,每座塔遗址上都残留有大量彩绘过的白灰皮碎片。敦煌学家马德先生根据文献推测,它们是古代用于埋葬和尚的“塔林”。墩台是否与它们有关?
  宕泉河山口开阔平坦,芦苇茂密。河水绿中透黄,匆匆流淌。这段逐渐开阔的河谷被称为“洪水沟”。东西岸边,枯黄的芦苇丛根缘地带,两溜去年结冻、仍然保持浪涛冲刷痕迹的坚冰还未消融,泛着白玉般的和光。它们标志着去年宕泉河的较高水位。登上冰坎、土台,便是坍塌毁坏的城城湾遗址。马德等学者考察认为,城城湾是一座中亚式佛寺遗址,与巴基斯坦东北部的塔瑞里寺院遗址、犍陀罗塔夫提拜山岳寺院遗址、新疆库车苏巴什寺院遗址形式相同,大约在公元前后已出现。城城湾寺院比莫高窟创建时间要早,很可能就是专家推断的“晋司空索靖题壁仙岩寺”之所在,也是“敦煌菩萨”竺法护及其弟子竺法乘和魏晋以来敦煌高僧的活动场所。专家还在洪水沟东侧崖体上发现一方型小龛和一座中型洞窟。该窟以西崖壁也有人工凿痕,下部可能有洞窟被流沙掩埋。马德先生推测这些洞窟可能是敦煌文献中记载的“赤岸窟”。
  从城城湾遗址仰望群山之巅,有一座烽火台,巍然矗立。它是新的探索目标。山体陡峭,怪石嶙峋。我们俯下身,手脚并用,几近爬行。我想起李白的《行路难》。在这枯瘦的岩石山间,竟然有一丛衬出微微绿意的红柳,牢牢扎根于地面,似乎天然长出。旁边山沟半空,不知名的鸟儿啾啾叫几声,划出优美的弧线飞向山顶,落到一处高耸的峰头上。我们顶着炎炎烈日,远眺对岸峥嵘群山,俯瞰古老沧桑的城城湾,再向上望,内心不由自主,畏惧。小憩一阵,继续攀缘。古人走过的小道在山脊上显现出来,引导我们走向峰顶。途经陡崖,见一山洞,大概是禅窟。或许,当年竺法护、竺法乘等高僧在此坐禅,静修。宕泉河在三危山间的冲荡声给了他们多少启悟?
  这样想时,鸟又叫几声。其娇小玲珑的身姿清晰可见。她激动地点头翘尾,致意。她是城城湾遗址的虔诚守护者吧?我们精神振作,快步向前。即将登临峰顶,鸟儿快乐鸣叫着,飞向空谷。峰顶是危峰,是绝顶,是由尖石利刃组成的屏风,上面有鸟粪便。这些小可爱常常伫立于此观赏。眼前壮观景象令人目不暇接,我伸手抓石,手心竟被扎破,强忍着,狼吞虎咽般地吞咽这种雄奇到极致的粗粝美景。凉风嗖嗖,乱石穿空,宕泉河悠然淡然,在“V”形山谷中从容曲张,向天际延伸,消失在群山间。
  宕泉河发源于祁连山西端的野马南山,源地海拔3880米。源头有冰川融水形成的几条小河流经野马山区,出山后,水流潜入地下,经过大约40公里扇形戈壁滩,到大泉、大拉牌等地露出来,在三危山中盘亘15公里。山间,有五条干河沟自东向西汇入主河道,暴发山洪时,流量猛增千倍,激流直接冲蚀宕泉河西岸,造成崖体坍塌、后退,形成凹岸,显露出剽悍野马的倔强性格,想象那气势,是不是惊涛拍岸?是不是“关东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
  身临其境,才深味三危山之“危”的确切含义。“三”在古汉语中多是虚指,表示多数、多次。“三危”当指该山的危险程度难以表述吧。
  烽火台隔着基层山,还在更高、更远处。经过一段险峻的崖边小道,翻越几道山,跋涉过几片坦荡如砥、肤如凝脂的沙滩,汗流浃背,腰酸腿疼,终于抵达承载烽火台的大山脚下。我们顶着烈日强光,歇息,观望。我说,如果我们是两只雄鹰,早就飞到了。李成兄笑说我们不是雄鹰,是疯子。两个疯子缓足精神,小跑着上山。山脊坚硬,筋骨暴露,参差突兀,被风刮得嗖嗖响。忽然,烽火台上闪出一道人影,我俩同时惊叫起来:“有人!”仔细辨认,人影晃动一下。再晃动一下。消失了。不久,他出现在烽火台底坐边。我们确定这不是穿越剧中的偶遇。走近,交流,原来是在莫高窟从事某项建筑工程的青年,利用闲暇到此“采风”。聊几句,他下山走了。很快,身体缩微成荒沙间的一个影子。
  烽火台半边坍塌,但因其坐落的山体睥睨群雄,放眼望去,四周山峰、沙地、荒滩、河谷都变得温顺、内敛、谨慎。从东边排阵而来的三危山桀骜不驯,呈现出大概轮廓。南望,是宕泉河逶迤而来的地带,乱山尖如竹笋,蓄弩张剑拔之势。西边是鸣沙山与三危山碰撞交接区,温柔之沙坚持不懈消磨着雄山的锐气,配以稀少骆驼刺、红柳之类耐旱植物,仿佛是一件气势雄浑的装置艺术作品,创作主体是风,是沙,是岁月,是万物。向北望,一道巨大石山如巨蟒,如巨龙,威猛遒劲,扭动身躯,带着呼呼生气,扑向宕泉河,并在其东岸扩出一片戈壁滩作为三危山的战袍。莫高窟区绿意稀薄,像一片浮云。滋养她的宕泉河流经其下,往北消失到荒滩中。古时候,水量丰沛时,宕泉河能流到疏勒河,最终汇入罗布泊。
  空气透明,阳光剧烈。我们与烽火台相依相偎。砾石和风化的碎石泛着沉寂千年的静光,万分凝重。在如此荒凉的地方,一切变得简单、真实,可亲、可爱。人与自然万物如此亲密地接触。近处豪迈地真实着,远处混沌地真实着。现代城市设置各种约束,布置多处监控,人群与网络的喧嚣无序交响,很难找到反照灵魂之镜。而此时此刻,所有元素都如此迫切地真实着,我相信一切,接受一切。如果张骞和堂邑父精神抖擞地穿空而来,如果竺法护、竺法乘、乐僔、法良等高僧忽然出现在蓝天黄沙之间的地平线上,如果张骞、索靖、张旭、尚乞心儿、王锡、张议潮、摩诃衍、曹议金、洪辩、斯坦因、蒋孝婉等历史人物从各道山谷间阔步走来,如果我在长篇小说《敦煌遗书》中塑造的大夏、八荒、五蕴与美丽女主角娇娇、采诗、善爱等在乱山之上凌空而舞,即便没有一丝云彩相伴,我不怀疑,不觉得虚幻,要坦然欣赏。我相信,即便野马在辽阔的戈壁滩里奔腾,即便狮子、大象、老虎等大型动物悠然走进宕泉河谷,即便佛像、飞天、供养人、五弦琵琶、凤首箜篌、竖箜篌、哈甫、羯鼓、筚篥、五弦、铜钹、排萧、贝、钟、磐、丝、筝、笛、铜鼓、毛员鼓、都昙鼓、鸡娄鼓等乐器自发音乐,即便瑟瑟、美玉、珍珠、玛瑙瓶、鸵鸟蛋、木鹅、蒙冲、斗楼、橦车、杂技、眩术、扫地、驯马、念经、打铁、开凿、酒肆、织布、漕运、台榭、庭院、陵墓、石碑、酒器、农具、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地毯、毛织物、成对的铜锅、铁锅、垫子、铜瓢、方钢缸、平锅、铁盒、铁锅、熬布施粥铜锅、铸铁锅、铁锤、冶炼炉、锉、锯子、锛子、斧头、碾砣、门帘、花垫、四十眼毡帐篷、抹泥刀、凿钻、穗边毯、案板、骡槽、三尺犁、木碗、细罗筛、炉子、木盆、秤、马车、圆形水磨筛子、驴推碾磨、壕堑、石碛、大堰、渠道、河流等多种元素分合聚散,我坚信,守望烽火台多年的老兵对一切色相视而不见,他仍然会细致入微地向新兵交接工作……
  我坚信,古往今来的所有高僧、信徒、石匠、画师,都以这种淡定心态各就各位,各行其是,终于成就了灿烂辉煌、美轮美奂的莫高窟。
  沿着沙山返回过程中,在凶险山谷寻找出路过程中,走在宕泉河柔软开阔河床的过程中,我似乎听见这条孤独的圣河在不经意地说:别看三危山万千峰峦威风凛凛,在我眼里,它们只不过是莫高窟激起的小小浪花!
  我知道,宕泉河的神秘面纱才揭开一角,我发愿,一定要完成对她的全程徒步亲密接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临夏东公馆建筑为例,从装饰、建筑元素、材料质感、视线等方面分析砖雕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引出对于当代地域主义建筑创作的思考。  〔关键词〕东公馆;建筑设计;临夏砖雕;折衷主义;地域性创作  一、临夏东公馆简介  甘肃省临夏市古称河州,临夏市内的回民又自称“八坊人”。八坊起源于伊斯兰教的八座清真寺及其教坊,最早的八坊具体指临夏市广场洪水河以南、三道桥以北,东自上二社以西、西至西巷以东的
期刊
【摘要】《陇中民俗剪纸的文化符号学解读》一书材料生动丰富,所附的民间剪纸纹样朴拙厚重。随着作者的符号学理路,剥开民俗剪纸的层层意义,华夏民族的面具和面具化过程逐渐清晰,民俗剪纸的功能逐渐清晰,其形成、存在的基础是构筑社会、文化和心理秩序,其顽强的艺术传承生命力映射着汉民族文化体系的建构史。  【关键词】《陇中民俗剪纸的文化符号学解读》;剪纸;符号学;华夏文明  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当年曾经是个
期刊
【摘要】青海民和喇家遗址考古发掘资料整理中,新发现了少量白陶残片,研究者十分重视,经科技检测分析确认为高岭土材料,考古学分析确认是马家窑白陶。笔者查阅检索了相关资料,并未获得关于甘青地区有发现史前白陶的信息,于是提出甘青地区新发现白陶,马家窑文化白陶已进入青藏高原。报道发表后,考古界同行有人冷言,认为半山马厂就有白陶。笔者对曾有见白陶却不予重视、不做报道的考古学家表示了回应,认为不该轻视甘青地区发
期刊
【摘要】据文献记载,至少在战国晚期,铜镜已经在我国广为流传,一直沿用至封建社会灭亡,延续4000多年。全国其他地区钱纹铜镜最早可追溯到五代,唯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一面钱纹铜镜时代最早,为东汉至魏晋时期,反映了东汉以降战乱纷飞年代普通民众对和平盛世的希冀。  【关键词汉代铜镜;钱纹铜镜;青铜器;甘肃省博物馆  镜,古又称鉴。《说文》:“镜,取景之器。”《玉篇》:“鉴,镜属也。”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铜
期刊
1906年11月15日,星期四   这一天几乎完全被用于清理地基上的土台护坡,在一片经过高度夯实并经过以泼水而硬化的地面上,坎土曼刨下去比刨墓地中的砖头还困难。这个土台护坡在整个地基上延伸,将已经发掘出土的两侧连接了起来。但我们于此尚未发现在土台护坡本身上的地基墙,它可能已经坍塌了。在土台护坡前部不远处,基本上是在中央大墓的中心线附近,我们还发现了一座穆斯林墓葬。在此墓旁边,有一种粗糙的罐子,其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云浮市图书馆实际,分析了文化共享工程的基本概况,阐述了山区公共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采取的相关对策措施。  【关键词】山区;公共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2  一、文化共享工程概述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推动文化建设的惠民工程,也是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历史条件下,提升公共文化服
期刊
[摘要]县级博物馆在我国博物馆中占主体地位,其数量多、分布广,但地区发展不平衡,同质化严重,发展主题特色不明,服务意识差、功能单一,应通过加强藏品交流、精选陈列内容、丰富精神及物质藏品、提高讲解水平、追求传播手段多元、强化科研意识等途径,有效实现其社会服务功能。  [关键词]县级博物馆;靖远县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  国内外对博物馆功能的研究,已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结论,即博物馆的基本功能是收藏、研究和
期刊
2008年5月31日,天刚蒙蒙亮,太阳尚没有抛头露面,我们便被导游吆喝着乘车去观赏黄河壶口瀑布。  一提到黄河壶口瀑布,我就不由自主地默念起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来。我猜想,“诗仙”李白在诗句中所描绘的壮观景象大概就是黄河壶口瀑布的真实写照吧。《尚书·禹贡》上记载:“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只八个字,壶口瀑布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汽车到达终点,游人下车,或踩着河床上高低起伏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对新疆南疆地区党支部建设和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了调研,提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优秀青年入党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南疆地区;基层党支部建设;发展党员工作  发展党员是党的基层组织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目前,新疆南疆部分地区农村在发展党员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基层党
期刊
一个小镇,一位名人,一段传奇。青木川,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最早知道这个小镇,缘于陕西省著名作家叶广芩的小说《青木川》。七年前,因工作关系参加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作协主办的“第二届抒写西部·秦直道采风活动”,我有幸与叶老师同行一周,近距离感受她的博学多才和平易近人,听她讲小说《青木川》的创作过程。叶老师是一位在行走中创作的作家,最早走进青木川,是为另一本小说搜集土匪题材。她说:“我与青木川的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