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但是由于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导致厌学情绪相当严重,中职数学课堂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和谐。因此,为了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树立“全纳教育”理念,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所得,让师生之间互相悦纳,实现和谐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 全纳教育 课堂改革 分层教学 学习兴趣 探索交流 相互悦纳 和谐发展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此语足以看出数学的强大功能和重要性。数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但由于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厌学情绪严重,数学课堂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必须更新教育观点,树立“全纳教育”理念,积极进行课堂改革,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学有所获,让师生相互悦纳,实现师生的和谐发展。
一、“全纳教育”的内涵
“全纳教育”倡导面向人人、人人参与,不排斥任何学生,全心接受全部学生,注重教学的民主与平等,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最终达到师生相互悦纳、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
二、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突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师的原因:不少教师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传统,没有面向全体和容纳全体。其次是学生的原因: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是“精英”教育的失败者,他们的基础差、厌学情绪严重,几乎都是不想学也学不进的学生。具体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教师重视课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学过程依然是课堂、教师、课本“三中心”、“灌输式”、“填鸭式”充斥课堂。师生关系基本处于单向传输状态,缺少情感交流。第二,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统治着讲台。引入概念、举例说明、层层练习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缺乏联系学生基础实际和专业实际的创设教学情境、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三,“一刀切”的课堂教学不适应多层次的学生。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以上的三个问题在中职教学中较为普遍,要解决这些问题,可尝试在“全纳教育”理念下改革数学课堂教学。
三、在“全纳教育”理念下中职数学教学工作的具体操作方略
1、在“全纳教育”理念下,提高认识数学教学本质
数学的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将来学生参加工作后,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感觉不到用数学知识,但数学给予他们的思辨精神、探索问题的才智,如思考的科学性、判断的准确性、策划的周祥性、行动的合理性等数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一辈子也用不完。如:在讲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中,我这样设计:要求学生观察、对比,从关系中发现规律,推出其结果。学生不仅容易理解公式,更重要的是领悟了这种思维方法和能力,让他们认识到:数学能给人带来智慧和资本,终生受益。开展中职数学教学,必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不要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推理的严密性,而是通过深挖教材“内容”,运用知识载体,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让学生不断吸取数学营养,从而提高思维品质。
2、在“全纳教育”理念下,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全纳教育”理念倡导学生民主学习、愉快学习、和谐发展。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忽视了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很少,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合适的“环境”,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条件调整学习过程,并在合作交流中有自我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为实践操作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如:有关税收的计算问题,在教学中可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进行社会调查,并思考以下问题:①税费计算在今天的商业活动中应用十分广泛,实际问题中税收如何计算?②销售量与税收、收入与税收之间有什么关系?③税收调整对销售量、收入等有什么影响?影响多大?要求学生根据调查记录写出调查报告,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在调查中学习,在讨论中提高,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3、在“全纳教育”理念下,尝试“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实现教学最优化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是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兼顾个别差异。在教学的进度和教学方法上都应该因人而“宜”,尽量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提高学习效率,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⑴分层建组。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分层建组的基础。可以通过谈话、家访和查阅学生档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调查,并结合学习成绩摸底测试,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综合评判等方法,客观地认定学生目前的发展水平。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发展水平,把学生分成差、中、优层次的学习小组,即记为A组、B组、C组,并让师生都能明确某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时间内所处的层次。
⑵分类要求。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对学“困”生,教师可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方法,把教学目标分析成有梯度而连贯的几个目标,使他们逐步达到总目标。对优生,采取保“底”而不封“顶”的方法。允许他们超大纲、超进度,这样才能保证每位学生的求知欲都得到满足,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
⑶教案设计。“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运用最终要落实到目标、课堂例题设计、反馈练习设计和课外作业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上。下面以中职数学下册第七章数列中的“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例,说明“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在教学环节上的具体运用。
目标分层:A组: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记住公式,并能直接用公式。 B组: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认识公式的结构特征,并熟练运用公式。
这种方式是对传统授课制的一种改革,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能让学生从中找到自尊,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人人都能得到最优发展。
4、在“全纳教育”理念下,用“情感”教学,师生之间相互悦纳、和谐发展
“全纳教学”主张教育走近人、关怀人、引导人、感召人,使人的思维得以感悟、得以启发、得以扩展,产生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师要把积极的情感带进课堂,把情感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中,打破数学课传统的单纯讲授知识的习惯。以人为本,用情感人,把讲授知识和情感融为一炉,既传授知识又以情动人,让学生从内心情感上喜欢数学课,进而接受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只有教师用真诚的爱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才会产生师生情感的共鸣,在愉悦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愉悦感,让数学课堂更加鲜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情景材料,以情感教育为先导,创造愉悦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充满爱的气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情景中,进入情感“和谐共振”的境界,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师生相互悦纳、和谐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应该在“全纳教育”理念的统领下,改变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夯实数学基石,从而使数学教学达到最优化,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402289重庆市工商学校招生就业处)
【关键词】数学教学 全纳教育 课堂改革 分层教学 学习兴趣 探索交流 相互悦纳 和谐发展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此语足以看出数学的强大功能和重要性。数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但由于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厌学情绪严重,数学课堂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必须更新教育观点,树立“全纳教育”理念,积极进行课堂改革,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学有所获,让师生相互悦纳,实现师生的和谐发展。
一、“全纳教育”的内涵
“全纳教育”倡导面向人人、人人参与,不排斥任何学生,全心接受全部学生,注重教学的民主与平等,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最终达到师生相互悦纳、和谐发展的理想境界。
二、中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突出,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师的原因:不少教师观念落后,教学方法传统,没有面向全体和容纳全体。其次是学生的原因:现在的中职学生大多是“精英”教育的失败者,他们的基础差、厌学情绪严重,几乎都是不想学也学不进的学生。具体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教师重视课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学过程依然是课堂、教师、课本“三中心”、“灌输式”、“填鸭式”充斥课堂。师生关系基本处于单向传输状态,缺少情感交流。第二,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统治着讲台。引入概念、举例说明、层层练习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缺乏联系学生基础实际和专业实际的创设教学情境、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三,“一刀切”的课堂教学不适应多层次的学生。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以上的三个问题在中职教学中较为普遍,要解决这些问题,可尝试在“全纳教育”理念下改革数学课堂教学。
三、在“全纳教育”理念下中职数学教学工作的具体操作方略
1、在“全纳教育”理念下,提高认识数学教学本质
数学的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将来学生参加工作后,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感觉不到用数学知识,但数学给予他们的思辨精神、探索问题的才智,如思考的科学性、判断的准确性、策划的周祥性、行动的合理性等数学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一辈子也用不完。如:在讲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中,我这样设计:要求学生观察、对比,从关系中发现规律,推出其结果。学生不仅容易理解公式,更重要的是领悟了这种思维方法和能力,让他们认识到:数学能给人带来智慧和资本,终生受益。开展中职数学教学,必须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不要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推理的严密性,而是通过深挖教材“内容”,运用知识载体,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让学生不断吸取数学营养,从而提高思维品质。
2、在“全纳教育”理念下,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全纳教育”理念倡导学生民主学习、愉快学习、和谐发展。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忽视了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很少,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创造合适的“环境”,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根据自己的条件调整学习过程,并在合作交流中有自我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为实践操作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如:有关税收的计算问题,在教学中可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进行社会调查,并思考以下问题:①税费计算在今天的商业活动中应用十分广泛,实际问题中税收如何计算?②销售量与税收、收入与税收之间有什么关系?③税收调整对销售量、收入等有什么影响?影响多大?要求学生根据调查记录写出调查报告,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从而在调查中学习,在讨论中提高,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3、在“全纳教育”理念下,尝试“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实现教学最优化
“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是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兼顾个别差异。在教学的进度和教学方法上都应该因人而“宜”,尽量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提高学习效率,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具体做法如下:
⑴分层建组。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是分层建组的基础。可以通过谈话、家访和查阅学生档案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调查,并结合学习成绩摸底测试,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综合评判等方法,客观地认定学生目前的发展水平。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发展水平,把学生分成差、中、优层次的学习小组,即记为A组、B组、C组,并让师生都能明确某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时间内所处的层次。
⑵分类要求。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对学“困”生,教师可采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方法,把教学目标分析成有梯度而连贯的几个目标,使他们逐步达到总目标。对优生,采取保“底”而不封“顶”的方法。允许他们超大纲、超进度,这样才能保证每位学生的求知欲都得到满足,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
⑶教案设计。“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运用最终要落实到目标、课堂例题设计、反馈练习设计和课外作业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上。下面以中职数学下册第七章数列中的“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为例,说明“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在教学环节上的具体运用。
目标分层:A组: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记住公式,并能直接用公式。 B组: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认识公式的结构特征,并熟练运用公式。
这种方式是对传统授课制的一种改革,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能让学生从中找到自尊,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人人都能得到最优发展。
4、在“全纳教育”理念下,用“情感”教学,师生之间相互悦纳、和谐发展
“全纳教学”主张教育走近人、关怀人、引导人、感召人,使人的思维得以感悟、得以启发、得以扩展,产生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师要把积极的情感带进课堂,把情感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中,打破数学课传统的单纯讲授知识的习惯。以人为本,用情感人,把讲授知识和情感融为一炉,既传授知识又以情动人,让学生从内心情感上喜欢数学课,进而接受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只有教师用真诚的爱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才会产生师生情感的共鸣,在愉悦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愉悦感,让数学课堂更加鲜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教材所提供的情景材料,以情感教育为先导,创造愉悦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充满爱的气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情景中,进入情感“和谐共振”的境界,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师生相互悦纳、和谐发展。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应该在“全纳教育”理念的统领下,改变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夯实数学基石,从而使数学教学达到最优化,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作者单位:402289重庆市工商学校招生就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