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校做该做的事

来源 :精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j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校友告诉我,本市某小学,大概是为了提升学校的品味,设立了许多“研究中心”: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中心、教育质量监控研究中心、学生评价改革研究中心、学生文明礼貌研究中心、学生自我管理研究中心、综合学科改革研究中心、幸福教育研究中心、学校安全研究中心、自主创新研究中心,还有新星工程培训中心,等等。不得了,简直是集“研究中心”之大成!一所小学需要这么多“研究中心”吗?这么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小学是基础教育,只需一个“研究中心”就够了:如何打好基础。
  某日,在校办主任桌上看到一大迭文件,翻看一下,除教育局的一件外,多数是跟教育没多少直接关系的部门发来的,都要求学校参加某项活动,或接受某种评选。那么多部门都给学校下达任务,学校吃得消吗?还能安心搞教育吗?我看,是有些部门养着闲人没事干,找出点事由来折腾人。
  近读《周国平论教育》一书,其中一篇说:“教育的基本道理并不复杂,其主要使命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的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他认为,“我们的教育在做着与常识相反的事情”,为此,他呼吁:“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回归教育之为教育。”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大大減少那些装门面忽悠人的“研究中心”,就要大大减轻非教育部门硬加给教育的额外负担,让学校专心地去做好基础教育该做的、能做的事。
其他文献
张忠艳,江苏省徐州市青年路小学副校长,中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省“333”工程高层次培养人才,徐州市拔尖人才。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教学管理,信息技术。  人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破茧而出,羽化为蝶”的心灵进化旅程,为了实现自由飞翔的梦想,你必须要在漫长的黑暗中学会忍耐,在痛苦的煎熬中学会修炼,唯有如此,你才有可能在破蛹而出的生死考验之后升腾飞舞,尽享生命的绚丽与美好。  从初为人师的稚嫩与青
期刊
六足园里草青青,亭榭参差梧成荫。彩蝶翩翩照云影。  粉絮飘飘似飞雪,穿花过溪来去频。凤凰台上春如锦。  “蝶舞凤凰台”课程是南京市凤游寺小学的特色校本课程。凤游寺小学是南京市首批14所“小班化”实验学校。近年来,学校提出小班化互动式教育模式:以“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理念引领小班化教学活动,形成了“大单元设置、多学科协同、整体性思考、互动式支撑”的小班化互动式教学特色。学校抓住校址位于凤凰台遗址上
期刊
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目的是为了建构好的课堂,实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师培训活动从未停止,目的是为了培养一批好老师,上出一堂堂好课。可见,好课堂是党和国家的期望,是学生、家长的福祉,也是每一位老师的职业理想,好课堂被老师们当作美好的神话一样追求。  2016年,我省思想品德学科持续提升国培活动在一所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开班的第一天,由于学院正处于大学生在校期间,教学资源相当紧缺
期刊
假期,意味着自由,意味着放松。在很多人看来,假期是孩子们玩乐的天堂,是教师休息的时间。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发现,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在暑假里,教师如何缩小同事之间的差异,让自己的身体得到休息,内心得到宁静,精神得到充实,让假期生活过得更快乐,更幸福,更有意义呢?笔者认为应当做好以下九件事:  松弛养息,调理身体。教师辛苦了一个漫长的学期,带着一身的疲倦进入暑假。放假了,理应忘掉一切烦恼和苦累,全
期刊
编者按:  暑假已经过去,这个假期你是蒙头大睡补补觉,还是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抑或參加培训研修学习?2016年的暑假,你过的是怎样一个别样的假期?
期刊
暑假将近一半,在小孙女的催促下,爷孙俩又踏上了走进大山的旅程。  终年忙碌在自己的城堡里,用成人的哲学思维,殚精竭虑地设计孩子成长的情景,尽心尽责地规划着孩子成长的路径,在不误人子弟的路上,无丝毫懈怠之意,更无苟且之情。冷冷寒日,人家烟花爆竹声声庆新年,我寂寞孤灯阅读充电;炎炎暑期,别人怡情消遣山水间,我则参加培训倾心聆听专家讲座。以此应对教育事业发展给自己带来的本领恐慌。  绕膝的小孙女,成就我
期刊
暑假的某日上午10点,我随着孙老板来到了城南某建筑工地。  刚踏进工地,孙老板就递给我一顶安全帽:“把他戴上,跟我来!”我随着他七拐八拐地就开始爬楼梯。我爬得气喘了,就问:“在几楼呀?”他回头看了一下我:“十二楼,跟紧我!”我只好每爬一阶就左右手按一下膝盖,坚持着。等到达十二楼,我已头昏目眩,汗珠密布,双腿直发软,已不顾水泥墙壁脏不脏,就势靠着,取下安全帽扇着风。  “你的任务是喷水泥浆,你就听这
期刊
他所说的“那点事”我其实很清楚,无非就是跟同学约好了一起打游戏或是去“撮一顿”大餐。但是“水至清则无鱼”,我就装着通情达理的样子同意了,他就像一只快乐的鸟儿一样飞出教室。  陶行知先生认为: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上海教育科研》2014年第10期曾经发表了一篇文章《教师发展中的三种类型:橡皮人、可燃人、自燃人》。此
期刊
2016年,是女儿参加中考的年份。6月份中考顺利,比预想的结果还要好许多,这个暑假因为孩子而难忘。2016年,是开始读经诵典的元年,上半年读了《论语》,参加了暑假的千岛湖读书会。2016年,举世瞩目的G20峰会在杭州召开,自己的暑假也因G20而色彩缤纷。  女儿学习非常努力,也非常自觉,有着自己清晰的学习目标,并且能够为目标进行持之以恒的努力。对于本次的中考结果,能够心想事成,考取自己满意的学校,
期刊
《薛法根教阅读》(文心出版社2014版)分成三个板块:我的教育叙事、我的教学主张和我的课堂实践。细细读完全书,我仍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对于薛法根老师的教学,我一直关注。在杂志上看到他的文章,我都优先阅读。在学习薛老师的教学方法和艺术中,我把自己的感悟写成文字,有多篇发表。我最关注的是他提出的组块教学模式,为一线教学走出教学设计的传统框架提供了新的范式。这一次,他在不同板块中系统阐述了组块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