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英旅游文本在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差异显著,这实则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本文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提出译者在旅游翻译过程中应对读者的语言习惯、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三方面进行关照,以实现旅游翻译的预期目的。
【关键词】旅游翻译 接受美学 读者关照
一、前言
旅游业是中国21世纪的朝阳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在未来的十几年中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之一。到2020年,中国将超过其他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旅游翻译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目前旅游翻译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汉译英方面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学者研究后指出“国内旅游翻译良莠不齐,问题颇多”,归纳起来有“拼写遗漏错误、语法错误、中式英语、用词不当、语言累赘、文化误解”等六大错误。而这六大错误大都与文化因素有关,基本上可归类于‘英译汉化’这一沉疴旧习。这一陋习的根源在于译者忽略了汉、英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忽略了译文读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
旅游翻译是一项目的性极为明确的交际活动,其翻译目的的实现主要看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看译文产生的实际效果。因此在翻译旅游外宣材料时,译者应充分考虑中西文化、语言和审美习惯的差异以及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重视对译文读者的关照。笔者认为在研究旅游翻译对译文读者的关照时,强调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理论可为这一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二、接受美学对旅游翻译的启示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其理论基础主要是现象美学和阐释学美学。接受美学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姚斯和伊瑟尔。姚斯认为: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任何一部具体的作品之前,都已处在具备一种先在理解结构和先在知识框架的状态,这种先在理解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读者理解和阐释作品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前提。没有它,任何作品的阅读都将不可能进行。接受美学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该理论认为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文学历史能动的创立者。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阅读译本的过程不是译者与译本单向向读者灌输形象和意义,不是读者被动地接受的过程,而是读者积极地介入与参与,与译本、译者形成辩证的对话关系。
接受美学在转变传统的文学翻译观的同时,也为应用翻译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陈刚)译者在翻译旅游材料过程中要努力寻求与读者的 “对话” 和交流,要突出 “隐含的读者”的接受地位,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当源语文本中存在有影响理解和审美的“空白点”和不确定因素时,译者应该合理运用翻译策略使译文读者尽可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审美体验。
三、旅游翻译中的读者关照
1.对译文读者语言习惯的关照。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显著,如:英语句式的“树形结构”,汉语句式的“线形结构”;英语多用被动句,汉语多用主动句;英语重心在前,汉语的重心在后;英语的“主语-谓语”特征,汉语的“主题-说明”特征;英语注重表层形态的衔接,而汉语注重内在意义的逻辑;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用短句和小句。为了有效地传递旅游信息,感染受众,译者必须顾及译文的可读性和读者的语言习惯,在译文中尽量使用他们所熟悉的语言表达形式,尽可能使译文获得近似于原文的语用效果。例如,在介绍旅游景点时,汉语往往先分述再总结,英语则是先总结再分述。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在不偏离原文交际目的的前提下,适当地调整译文结构,使其符合读者的语言习惯。
2.对译文读者文化心理的关照。文化是旅游的本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文化之间的交流。旅游是一门交叉学科,旅游文本常包含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旅游材料中的“文化负载词”是一个民族智慧和文化的结晶,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就给翻译带来种种障碍和困难。因此在旅游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深入了解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異,对文化信息进行归化性、解释性翻译,以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心理。如将罗密欧与朱丽叶比作梁山伯与祝英台,鉴于芝加哥在美国交通位置上的重要性,可以将其比作美国的郑州,将亚里士多德比作中国的孔子等。
3.对译文读者审美情趣的关照。一个民族的美学思想是该民族独特的社会历程和文化传统的浓缩,反映了该民族特有的人文思想和审美观。中华传统美学追求意境美,推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文学创作传统。西方美学往往用直观的具象罗列景物之美,已达到“摹仿自然”,再现现实的艺术效果。旅游文本汉译时,可在译文中适当增词,将原文的内涵意义加以引申,以增强译文的修辞效果和感染力,贴近汉语读者的审美习惯和阅读心理。
四、结语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旅游文本翻译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形象大使,译者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能动性,在语言、文化和审美层面上对读者进行关照,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使外国读者和游客得到身心的愉悦和美的享受,从而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中西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旅游翻译 接受美学 读者关照
一、前言
旅游业是中国21世纪的朝阳产业。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中国在未来的十几年中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之一。到2020年,中国将超过其他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旅游翻译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目前旅游翻译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汉译英方面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学者研究后指出“国内旅游翻译良莠不齐,问题颇多”,归纳起来有“拼写遗漏错误、语法错误、中式英语、用词不当、语言累赘、文化误解”等六大错误。而这六大错误大都与文化因素有关,基本上可归类于‘英译汉化’这一沉疴旧习。这一陋习的根源在于译者忽略了汉、英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忽略了译文读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
旅游翻译是一项目的性极为明确的交际活动,其翻译目的的实现主要看目的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看译文产生的实际效果。因此在翻译旅游外宣材料时,译者应充分考虑中西文化、语言和审美习惯的差异以及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重视对译文读者的关照。笔者认为在研究旅游翻译对译文读者的关照时,强调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理论可为这一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二、接受美学对旅游翻译的启示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其理论基础主要是现象美学和阐释学美学。接受美学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姚斯和伊瑟尔。姚斯认为: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任何一部具体的作品之前,都已处在具备一种先在理解结构和先在知识框架的状态,这种先在理解就是文学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读者理解和阐释作品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前提。没有它,任何作品的阅读都将不可能进行。接受美学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该理论认为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文学历史能动的创立者。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阅读译本的过程不是译者与译本单向向读者灌输形象和意义,不是读者被动地接受的过程,而是读者积极地介入与参与,与译本、译者形成辩证的对话关系。
接受美学在转变传统的文学翻译观的同时,也为应用翻译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旅游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陈刚)译者在翻译旅游材料过程中要努力寻求与读者的 “对话” 和交流,要突出 “隐含的读者”的接受地位,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当源语文本中存在有影响理解和审美的“空白点”和不确定因素时,译者应该合理运用翻译策略使译文读者尽可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审美体验。
三、旅游翻译中的读者关照
1.对译文读者语言习惯的关照。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显著,如:英语句式的“树形结构”,汉语句式的“线形结构”;英语多用被动句,汉语多用主动句;英语重心在前,汉语的重心在后;英语的“主语-谓语”特征,汉语的“主题-说明”特征;英语注重表层形态的衔接,而汉语注重内在意义的逻辑;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用短句和小句。为了有效地传递旅游信息,感染受众,译者必须顾及译文的可读性和读者的语言习惯,在译文中尽量使用他们所熟悉的语言表达形式,尽可能使译文获得近似于原文的语用效果。例如,在介绍旅游景点时,汉语往往先分述再总结,英语则是先总结再分述。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在不偏离原文交际目的的前提下,适当地调整译文结构,使其符合读者的语言习惯。
2.对译文读者文化心理的关照。文化是旅游的本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文化之间的交流。旅游是一门交叉学科,旅游文本常包含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旅游材料中的“文化负载词”是一个民族智慧和文化的结晶,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就给翻译带来种种障碍和困难。因此在旅游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深入了解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異,对文化信息进行归化性、解释性翻译,以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心理。如将罗密欧与朱丽叶比作梁山伯与祝英台,鉴于芝加哥在美国交通位置上的重要性,可以将其比作美国的郑州,将亚里士多德比作中国的孔子等。
3.对译文读者审美情趣的关照。一个民族的美学思想是该民族独特的社会历程和文化传统的浓缩,反映了该民族特有的人文思想和审美观。中华传统美学追求意境美,推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文学创作传统。西方美学往往用直观的具象罗列景物之美,已达到“摹仿自然”,再现现实的艺术效果。旅游文本汉译时,可在译文中适当增词,将原文的内涵意义加以引申,以增强译文的修辞效果和感染力,贴近汉语读者的审美习惯和阅读心理。
四、结语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旅游文本翻译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形象大使,译者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和能动性,在语言、文化和审美层面上对读者进行关照,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使外国读者和游客得到身心的愉悦和美的享受,从而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和中西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