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讨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集中分析了产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并结合我国政治经济现状,提出了要从间接融资角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解决办法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我国民营经济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逐渐由“拾遗补缺”发展到“国民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再到“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特别是近几年,我国中小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很多地方,生机勃勃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小企业的地位都越来越重要,这一现象被称为“新发展现象”。 但是我们仍要看到,虽然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良好,但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融资困难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为突出,中国人民银行一份调查表明,有66%的企业发生了融资困难,没有资金,企业的正常运转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可以说,融资困难是中小企业健康迅速发展所面临的第一大障碍。及时认清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并迅速找出解决办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1.自有资金短缺,融资来源狭窄
2.资金管理能力差,资金引入艰难
3.经济效益不佳,资金筹措恶性循环
4.观念更新难,政策引导落实难
三、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体制上的原因
1.国有商业银行占有资金资源的很大比例,而且资金财政化问题仍然存在。我国的经济体制还残留着一些计划经济的尾巴,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之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者和国有企业的所有者都是国家,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被鼓励向国有企业贷款,而且有相当大数目的贷款形成了呆账坏账
2.信贷政策上的所有制歧视短期内难以消除。国有商业银行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信贷资金分配过度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中小民营企业虽然嗷嗷待哺,却很难得到应有的资金支持,这与中小企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共享是极不相称的。
四、企业自身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管理的不规范性增加了银行合作的成本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数为民营企业,企业的原始资金大部分是来自于企业经营者的自有资金,或者是亲友垫款,企业多为家族式产业,而且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有效资产相对较少。因此其管理模式也多为家族式管理模式,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不真实。
(二)中小企业缺乏信用记载,普遍信用等级低
目前,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建立时间较短,而且我国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所以,我国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并没有详细的信用记载,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估困难。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企业借破产、改制之名,行逃债之实,他们表面上申请破产、改制,暗地里借这个机会转移资产,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给银行造成了巨大的不良资产包袱。还有一些企业采取多头开户等方式转移营业收入,逃避还贷还息,从而恶化了银行与企业的关系。
(三)中小企业抵押担保难度大
贷款需要抵押,而中小企业抵押难度要明显大于国有企业,归结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权不清抵押难。二是信用水平低担保难。三是抵押担保环节多、手续繁、费用高。
五、社会方面的原因
1.缺乏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金融机构。
2.缺乏必要的社会化金融中介服务。
3.商业银行贷款管理的严格化,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4. 贷款手续繁杂,抵押条件过于苛刻,难以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征。
5. 基层金融机构授权、授信不足。
六、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一)政策体制方面的对策
1.合理定位政府经济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供应公共物品外,政府的主要经济功能应定位于保护产权、为所有经济体提供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促使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所以,政府应处理好国家资本与民间资本、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的关系,冲破既得利益集团的干扰,逐步减少国有经济垄断领域,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空间。
七、企业自身的对策
中小企业首先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加强自身企业管理。中小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加强企业管理:一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并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二是改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管理不仅有利于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融资渠道的畅通。三是加大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四是加强民营企业投融资管理。
八、社会方面的对策
1.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的社会共享机制,建立信用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将信息共享机制同法律、经济、宣传、舆论监督等多种手段相配合,尽快构建社会信用的惩戒机制。另一方面,要继续广泛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和城镇信用社区建设,不断强化诚信的正向激励机制。
2.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在现有的信用担保体系的基础上,一要尽快出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法律法规;二要使信用担保机构资金构成多样化;三要制定减免税收政策,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兴办信用担保公司;四要加强规范化运作,严格规范担保公司的经营行为;五要引进专业人才,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转变银行经营观念,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市场调研,明确经营定位。要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制定更为务实的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因行制宜,因地制宜,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的原则,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结合省情、行情,明确行业、区域和企业发展重点。
4. 创新中小企业贷款模式。银行应转变观念,既要以安全性为中心,又要充分考虑到盈利性的因素,对于可能发生的信贷风险不能只是一味的回避,还要不断创新中小企业的贷款模式,通过创新来规避风险,在赢利的同时兼顾安全。
参考文献:
【1】缪丹,“实施主银行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1期。
【2】丁兆庆,“民营经济融资难成因及解决路径探析”,《济南金融》2006年第1期。
【3】 王卫东、杨雪萍、李国斌,“关于银行内部及外部信用评级的思考”,《济南金融》2006年第1期。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解决办法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化,我国民营经济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逐渐由“拾遗补缺”发展到“国民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再到“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特别是近几年,我国中小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很多地方,生机勃勃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新兴工业化国家,中小企业的地位都越来越重要,这一现象被称为“新发展现象”。 但是我们仍要看到,虽然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良好,但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融资困难仍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而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更为突出,中国人民银行一份调查表明,有66%的企业发生了融资困难,没有资金,企业的正常运转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可以说,融资困难是中小企业健康迅速发展所面临的第一大障碍。及时认清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问题,并迅速找出解决办法,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1.自有资金短缺,融资来源狭窄
2.资金管理能力差,资金引入艰难
3.经济效益不佳,资金筹措恶性循环
4.观念更新难,政策引导落实难
三、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体制上的原因
1.国有商业银行占有资金资源的很大比例,而且资金财政化问题仍然存在。我国的经济体制还残留着一些计划经济的尾巴,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之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所有者和国有企业的所有者都是国家,因此,国有商业银行被鼓励向国有企业贷款,而且有相当大数目的贷款形成了呆账坏账
2.信贷政策上的所有制歧视短期内难以消除。国有商业银行受传统观念和行政干预的影响,信贷资金分配过度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中小民营企业虽然嗷嗷待哺,却很难得到应有的资金支持,这与中小企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共享是极不相称的。
四、企业自身的原因
(一)中小企业管理的不规范性增加了银行合作的成本
我国的中小企业大多数为民营企业,企业的原始资金大部分是来自于企业经营者的自有资金,或者是亲友垫款,企业多为家族式产业,而且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有效资产相对较少。因此其管理模式也多为家族式管理模式,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信息不真实。
(二)中小企业缺乏信用记载,普遍信用等级低
目前,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建立时间较短,而且我国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所以,我国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并没有详细的信用记载,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评估困难。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企业借破产、改制之名,行逃债之实,他们表面上申请破产、改制,暗地里借这个机会转移资产,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给银行造成了巨大的不良资产包袱。还有一些企业采取多头开户等方式转移营业收入,逃避还贷还息,从而恶化了银行与企业的关系。
(三)中小企业抵押担保难度大
贷款需要抵押,而中小企业抵押难度要明显大于国有企业,归结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产权不清抵押难。二是信用水平低担保难。三是抵押担保环节多、手续繁、费用高。
五、社会方面的原因
1.缺乏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的金融机构。
2.缺乏必要的社会化金融中介服务。
3.商业银行贷款管理的严格化,加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4. 贷款手续繁杂,抵押条件过于苛刻,难以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征。
5. 基层金融机构授权、授信不足。
六、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一)政策体制方面的对策
1.合理定位政府经济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供应公共物品外,政府的主要经济功能应定位于保护产权、为所有经济体提供公平合理的制度环境,促使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所以,政府应处理好国家资本与民间资本、近期利益与远期利益的关系,冲破既得利益集团的干扰,逐步减少国有经济垄断领域,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空间。
七、企业自身的对策
中小企业首先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加强自身企业管理。中小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加强企业管理:一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并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二是改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管理不仅有利于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融资渠道的畅通。三是加大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四是加强民营企业投融资管理。
八、社会方面的对策
1.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的社会共享机制,建立信用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将信息共享机制同法律、经济、宣传、舆论监督等多种手段相配合,尽快构建社会信用的惩戒机制。另一方面,要继续广泛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和城镇信用社区建设,不断强化诚信的正向激励机制。
2.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在现有的信用担保体系的基础上,一要尽快出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法律法规;二要使信用担保机构资金构成多样化;三要制定减免税收政策,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兴办信用担保公司;四要加强规范化运作,严格规范担保公司的经营行为;五要引进专业人才,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3.转变银行经营观念,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市场调研,明确经营定位。要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制定更为务实的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因行制宜,因地制宜,充分体现“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的原则,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结合省情、行情,明确行业、区域和企业发展重点。
4. 创新中小企业贷款模式。银行应转变观念,既要以安全性为中心,又要充分考虑到盈利性的因素,对于可能发生的信贷风险不能只是一味的回避,还要不断创新中小企业的贷款模式,通过创新来规避风险,在赢利的同时兼顾安全。
参考文献:
【1】缪丹,“实施主银行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1期。
【2】丁兆庆,“民营经济融资难成因及解决路径探析”,《济南金融》2006年第1期。
【3】 王卫东、杨雪萍、李国斌,“关于银行内部及外部信用评级的思考”,《济南金融》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