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2020年10月16日上午10时,徐工信息技术公司(下文简称徐工信息)汉云工业互聯网平台上的数据显示,接入该平台的机械工程设备管理资产价值约6500亿元、接入国家28个、服务企业1200家、平台用户数约64万。再往菜单下面继续点击,这些设备的详细信息尽收眼底,包括这台设备服务了多长时间、在什么地方服务、目前运行状况如何、有无潜在安全隐患等。一台台设备接入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之后,仿佛被激活了生命,像一个个在外劳作的工人,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
“我们在业内第一个提出了‘应用场景是工业互联网进步的主要推动力’。目前,“汉云”聚焦十大应用场景,包括智能生产、智能服务、智能运营、智能研发、智能物流等,以客户的痛点为导向,来牵引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徐工信息公司总经理张启亮诠释了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价值与使命。
徐工信息孵化于徐工集团,天生具备“工业基因”,它正式诞生的时间是2014年7月。这个传统的老牌制造企业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打造拥有互联网企业特色的徐工信息?这既有时代背景,也有企业魄力。
2013年4月,德国人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了“工业4.0”的概念,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巩固自己的领先优势,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另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工业大国,也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也对这个领域颇为关注。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于2014年10月发布了一份名为《加速美国先进制造业》的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先进制造布局的理由,那就是保障美国在未来的全球竞争力。美国这场工业革命的排头兵,是通用电气公司(GE)。2012年末,通用电气就提出,产业设备应该和IT技术相融合。此后,通用电气公司正式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这也是工业物联网第一次被正式提出来。2014年,通用电气(GE)、AT&T、思科、IBM和英特尔这五家巨头级的公司,在美国宣布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IIC。
面对德国、美国先后提出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战略,作为传统制造的大型企业,徐工集团当然不会无动于衷。恰好此时,徐工集团拥有一批信息化技术人才,这些人才也需要一个更好的平台来实现自我价值。
“当时和我一起出来到徐工信息创业的人有20个,6年后的今天公司已经发展到了500人。”张启亮笑称。创业之初,对张启亮和他的团队而言,感慨最深的是,徐工集团同意徐工信息采用混合所有制的形式运营公司,对初创团队进行股权激励。“混合所有制最大的好处是能激发团队的积极性,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打拼,大家会全力以赴。”
2019年12月,徐工信息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宣布已完成A轮3亿元融资,该轮融资后,徐工持有徐工信息的股份比例由60%变更为45%。混合所有制的设置让徐工信息具备了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活力,更富有创业激情,更有市场竞争力,也更加有助于徐工信息汇聚全球产业人才。
2014年、2015年,张启亮带着团队开始探索徐工信息的发展方向。“当时,国内没有现成的案例可以借鉴,我整天思考,徐工信息到底要往哪个方向发展?唯一确定的是,不要跟别人做一样的东西,比如去搞ERP之类的,我们要在一个全新的领域,跟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几经调研之后,确定了两个方向:一个是工业4.0的方向,另一个就是产业互联网。”张启亮后来在徐工信息成立了两个事业部:产业物联事业部和智能制造事业部,目标是使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实现降本增效,优化产业链,建立工业新场景。
明确了徐工信息发展的主航道之后,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张启亮带领徐工信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披荆斩棘,直至开拓一方新天地。
2016年、2017年,张启亮团队开始为徐工信息的发展夯实基础。“确定了主航道之后,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向前发展。”2016年,公司发布了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启了平台化发展道路,勇做工业互联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是国内第一批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创造价值,为企业降本、提质、增效。”张启亮如是说。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搭成之后,便在赋能制造业企业方面一骑绝尘。大体而言,一是具备广泛、快速的设备接入能力,广泛适配多种数据制式,如,移动设备的快速大批量接入,固定设备的自动化改造及快速接入等;二是将标志解析与工业互联网融合,打造工业互联的关键底层基础设施,为每台设备提供唯一身份证,异地异主异构数据互联互通;三是设备管理 APP专家,从状态监测、故障诊断、远程运维、预测性维护、能耗优化等方面为设备赋能,提升设备的管理、运营能力;四是沉淀丰富的机理模型,公司生长于制造业的土壤,带有制造业的天然基因,沉淀了大量通用化、标准化工业机理模型,可以直接提供给用户或者合作伙伴使用。
苏州有一家棉布机械企业,有一段时间,生产出来的棉布产品不合甲方要求。这家企业的产品出口到越南,因不合格被退回来,损失严重。后来,这家企业接入了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此后,平台通过对这家企业200台棉布机的实时监控,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在一段时间内,这些棉布机生产出来的棉线上面会有一个小小的疙瘩,如果没有人工及时清除,这个小疙瘩就影响到了下一环节生产的质量。发现问题之后,张启亮建议将棉布机稍微改进一下,安装一个小切片,到时间自动清除棉线上的小疙瘩。建议被采纳之后,困扰这家机械企业的大问题便迎刃而解。
诸如此类的案例不胜枚举,对接入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用户而言,解决的不仅仅是已经存在的问题,更是对未来风险的把控,甚至是新领域的开拓。例如,通过对采购、生产、库存、资金、质量、能耗、设备状态等业务数据的及时洞察,可以帮助企业对运营管理中的各类复杂问题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通过对营销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可以在市场上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更好地服务客户。
2018年至现在,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尤其是2020年之后,更是突飞猛进。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对制造业的产业链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大量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复产复工管理、远程服务与运维、全产业链协同,帮助社会生产运营快速回归常态化,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诸多企业的刚需。
“如今,新基建战略的提出,将再次加速工业互联网与5G、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新基建的融合发展,驱动制造业生产模式变革、高质量发展。疫情和新基建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张启亮分析。
事实上,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响应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小企业复工情况调研活动,协助提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相关数据,调动各方资源,合力抗击疫情、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复工复产决胜战贡献了不少力量。如,疫情之初,平台在线调度设备驰援火神山、雷神山等各地医院建设,累计工时7100小时,实时监测设备健康状态,为施工进度保驾护航。
张启亮和团队对工业互联网的未来信心满满,“今年,徐工信息计划在重庆、郑州、福州、天津等地投资布局全资子公司,组建技术实施团队和市场营销团队,将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带到全国市场,服务全国重点城市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
而今,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在跨行业跨领域深耕,赋能70多个行业,搭建了20个行业子平台,覆盖全球28个国家,获得有色金属、工程机械、建筑施工、核心零部件等多行业龙头企业的认可,Forrester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在未来,“汉云”将继续深度融合5G、AI、标识解析,打造万物互联的工业智能体。
“我们在业内第一个提出了‘应用场景是工业互联网进步的主要推动力’。目前,“汉云”聚焦十大应用场景,包括智能生产、智能服务、智能运营、智能研发、智能物流等,以客户的痛点为导向,来牵引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徐工信息公司总经理张启亮诠释了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价值与使命。
携“工业基因”诞生
徐工信息孵化于徐工集团,天生具备“工业基因”,它正式诞生的时间是2014年7月。这个传统的老牌制造企业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打造拥有互联网企业特色的徐工信息?这既有时代背景,也有企业魄力。
2013年4月,德国人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了“工业4.0”的概念,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巩固自己的领先优势,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另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工业大国,也是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也对这个领域颇为关注。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于2014年10月发布了一份名为《加速美国先进制造业》的报告,明确提出了加强先进制造布局的理由,那就是保障美国在未来的全球竞争力。美国这场工业革命的排头兵,是通用电气公司(GE)。2012年末,通用电气就提出,产业设备应该和IT技术相融合。此后,通用电气公司正式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这也是工业物联网第一次被正式提出来。2014年,通用电气(GE)、AT&T、思科、IBM和英特尔这五家巨头级的公司,在美国宣布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IIC。
面对德国、美国先后提出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战略,作为传统制造的大型企业,徐工集团当然不会无动于衷。恰好此时,徐工集团拥有一批信息化技术人才,这些人才也需要一个更好的平台来实现自我价值。
“当时和我一起出来到徐工信息创业的人有20个,6年后的今天公司已经发展到了500人。”张启亮笑称。创业之初,对张启亮和他的团队而言,感慨最深的是,徐工集团同意徐工信息采用混合所有制的形式运营公司,对初创团队进行股权激励。“混合所有制最大的好处是能激发团队的积极性,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打拼,大家会全力以赴。”
2019年12月,徐工信息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宣布已完成A轮3亿元融资,该轮融资后,徐工持有徐工信息的股份比例由60%变更为45%。混合所有制的设置让徐工信息具备了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活力,更富有创业激情,更有市场竞争力,也更加有助于徐工信息汇聚全球产业人才。
2014年、2015年,张启亮带着团队开始探索徐工信息的发展方向。“当时,国内没有现成的案例可以借鉴,我整天思考,徐工信息到底要往哪个方向发展?唯一确定的是,不要跟别人做一样的东西,比如去搞ERP之类的,我们要在一个全新的领域,跟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几经调研之后,确定了两个方向:一个是工业4.0的方向,另一个就是产业互联网。”张启亮后来在徐工信息成立了两个事业部:产业物联事业部和智能制造事业部,目标是使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实现降本增效,优化产业链,建立工业新场景。
明确了徐工信息发展的主航道之后,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张启亮带领徐工信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披荆斩棘,直至开拓一方新天地。
搭建平台为制造企业赋能
2016年、2017年,张启亮团队开始为徐工信息的发展夯实基础。“确定了主航道之后,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向前发展。”2016年,公司发布了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启了平台化发展道路,勇做工业互联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是国内第一批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创造价值,为企业降本、提质、增效。”张启亮如是说。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搭成之后,便在赋能制造业企业方面一骑绝尘。大体而言,一是具备广泛、快速的设备接入能力,广泛适配多种数据制式,如,移动设备的快速大批量接入,固定设备的自动化改造及快速接入等;二是将标志解析与工业互联网融合,打造工业互联的关键底层基础设施,为每台设备提供唯一身份证,异地异主异构数据互联互通;三是设备管理 APP专家,从状态监测、故障诊断、远程运维、预测性维护、能耗优化等方面为设备赋能,提升设备的管理、运营能力;四是沉淀丰富的机理模型,公司生长于制造业的土壤,带有制造业的天然基因,沉淀了大量通用化、标准化工业机理模型,可以直接提供给用户或者合作伙伴使用。
苏州有一家棉布机械企业,有一段时间,生产出来的棉布产品不合甲方要求。这家企业的产品出口到越南,因不合格被退回来,损失严重。后来,这家企业接入了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此后,平台通过对这家企业200台棉布机的实时监控,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在一段时间内,这些棉布机生产出来的棉线上面会有一个小小的疙瘩,如果没有人工及时清除,这个小疙瘩就影响到了下一环节生产的质量。发现问题之后,张启亮建议将棉布机稍微改进一下,安装一个小切片,到时间自动清除棉线上的小疙瘩。建议被采纳之后,困扰这家机械企业的大问题便迎刃而解。
诸如此类的案例不胜枚举,对接入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用户而言,解决的不仅仅是已经存在的问题,更是对未来风险的把控,甚至是新领域的开拓。例如,通过对采购、生产、库存、资金、质量、能耗、设备状态等业务数据的及时洞察,可以帮助企业对运营管理中的各类复杂问题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通过对营销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可以在市场上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更好地服务客户。
目标是成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标杆
2018年至现在,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通道,尤其是2020年之后,更是突飞猛进。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对制造业的产业链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大量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复产复工管理、远程服务与运维、全产业链协同,帮助社会生产运营快速回归常态化,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诸多企业的刚需。
“如今,新基建战略的提出,将再次加速工业互联网与5G、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新基建的融合发展,驱动制造业生产模式变革、高质量发展。疫情和新基建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张启亮分析。
事实上,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响应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小企业复工情况调研活动,协助提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相关数据,调动各方资源,合力抗击疫情、支援疫情防控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复工复产决胜战贡献了不少力量。如,疫情之初,平台在线调度设备驰援火神山、雷神山等各地医院建设,累计工时7100小时,实时监测设备健康状态,为施工进度保驾护航。
张启亮和团队对工业互联网的未来信心满满,“今年,徐工信息计划在重庆、郑州、福州、天津等地投资布局全资子公司,组建技术实施团队和市场营销团队,将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成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带到全国市场,服务全国重点城市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
而今,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在跨行业跨领域深耕,赋能70多个行业,搭建了20个行业子平台,覆盖全球28个国家,获得有色金属、工程机械、建筑施工、核心零部件等多行业龙头企业的认可,Forrester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二。在未来,“汉云”将继续深度融合5G、AI、标识解析,打造万物互联的工业智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