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大学,就无法照顾父母了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ala01250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某高三男生经常莫名焦虑、恐惧、抑郁,伴随失眠,无法自行排解,经过咨询深入了解到他内在的矛盾:想要努力但是又担心“考上大学,就无法照顾父母了”。咨询师遵循人本主义理论,充分调动来访者内在积极力量,同时运用格式塔理论的空椅子技术协助来访者处理未完成事件,最终焦虑自然缓解,恐惧释放,自我力量得到增强。
  〔关键词〕焦虑;辅导;高三
  一、个案概况
  张小强(化名),男,17岁,某校高三学生,美术专业生,因恐惧、抑郁、焦虑等情绪困扰时间持续三个多月,并且难以入睡,自己无法调整而主动前来咨询。高三开学后他即将去长沙参加美术专业集训,备战专业联考,想调整好状态,准备考试。他自述从高二暑假开始就特别焦虑、烦躁、恐惧,伴随失眠。初三也出现过较长时间的失眠、情绪低落,同时伴有心跳加速,在家人陪伴下前往某综合医院心理科就诊,诊断为抑郁症,服药一段时间后,有不良反应,因嗜睡、没精神、个人感觉不对劲,自行停药。
  张小强约178cm,体型强壮,方圆脸,穿黑色皮鞋,西裤(作为学生,打扮偏成熟)。口齿清晰,语言流畅,自知力完整,有改变愿望,无精神病性症状;描述时略有夸大,如“整夜”睡不着,经询问只是偶尔整夜睡不着,一周1~2天,大多数时候入睡需要1~2小时,描述时情绪波动不太明显。
  在来访者还未出生时,五岁的哥哥患白血病早夭,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两年后,父母承受着“丧子、公司破产”之痛,顶着巨大的压力,在父亲40岁、母亲38岁时,生下了他。他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欢乐。父母对他看护很紧,“担心与哥哥一样发生意外”,小时候不让他外出,印象中比较深刻的画面是,小伙伴在屋外玩耍,他被关在屋内,如果外出,父母其中一人必定会陪同。 初三曾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症,后因心跳加速去医院检查,显示有心率不齐症状。除此之外,身体健康,无器质性疾病。
  父母很疼爱他,对他寄予厚望。他与父亲关系比较疏远,与母亲关系比较紧密。班主任反映他文娱活动能力很强,认为他应该学音乐而不是美术。近三个月以来,他学习难以静心,过于浮躁,喜欢自我加压。专业老师非常支持他来咨询,反映他成熟、懂事,但有些管不住自己,经常心事重重。他和同学关系一般,没有知心朋友,觉得其他同学很难理解自己,不愿意和同学有太深入的交流。
  二、辅导对象评估
  1.评估:来访者近三个月来因对各种事情担忧而心烦意乱、睡眠质量下降,偶尔会哭泣,莫名焦虑,情绪低落,孤独,觉得周围人不理解他,不愿与同学多交流,上课经常走神,害怕回答问题,初步评估为抑郁伴焦虑状态,建议到医院就诊复诊,以免抑郁复发,但来访者因为学业紧张一直未到医院就医复诊。
  2.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17岁,正处于青春期。“心跳加速”显示有心率不齐症状。除此之外,身体健康,无器质性疾病。
  (2)心理原因:来访者个性比较好强,渴望有出息,“将来想做成一番大事”,出人头地;自我期望高,自我加压,追求完美;认为自己“与众不同”,有烦恼也不愿向同辈人倾诉;责任心强。在来访者的潜意识层面存在以下想法:我去读大学了,就不能照顾父母了,父母会离开我。正是这样的担心导致了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的产生。
  (3)社会因素:家庭方面,父母未从哥哥早夭事件中恢复,甚至一直有追随哥哥而去的想法。如母亲曾坦言“哥哥去世时,自己想过自杀”。从小到大,哥哥的影子一直追随他,但家里谁也不提,家庭气氛比较沉闷、压抑。学校方面,进入高三,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压力加重,且面临第一次离开家。心理压力找不到人倾诉,“同学朋友无法理解,也不愿告诉父母,不想让他们担心,一个人扛着。”这种叠加压力加重了来访者的心理负担,使来访者暂时出现以上症状表现。
  三、辅导目标与方案
  (一)辅导目标
  根据评估与诊断,经与来访者协商,确定如下辅导目标。
  1.短期目标:改善或缓解当下抑郁、焦虑、恐惧情绪。
  2.中期目标:学会一些放松和自我调适的技巧,更好地面对学业。
  3.长期目标:促成与父母分离;促进个性完善、人格健全。
  (二)辅导理论
  本咨询遵循人本主义理论框架,相信每个来访者都有内在的潜能,来访者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本咨询将充分调动来访者自身的积极力量,如来访者深受情绪困扰,主动前来咨询,改变愿望非常强烈。这正是咨询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格式塔治疗理念认为,首先,人都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心理治疗鼓励来访者主动承担责任,发掘个人资源和潜能;其次,人应该将注意力聚焦在此时此地,而不应僵化地固守过去不再有效的适应模式;最后,使人积极面对现实并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帮助他完成未完成的事件,以排除过去未完成事件对此时此地的他的干扰。
  (三)辅导方案
  本咨询将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取得来访者信任;通过倾听、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等技巧,让来访者宣泄情绪并学习缓解情绪的技巧。
  第二阶段:一起探索、分析来访者情绪背后的原因,接纳目前现状,促成改变。
  第三、四阶段:为咨询结束做准备,跟踪调查反馈。
  四、辅导过程
  (一)第一阶段: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在这一阶段主要用罗杰斯的理解、倾听、共情,无条件接纳来访者,与其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肯定其主动求助行为。在第一次咨询结束时详细告知学校心理咨询知情同意,其中包括咨询设置、保密及保密例外、录音录像等方面內容,来访者表示接受。
  第一次咨询:聚焦情绪处理。
  1.明晰感受,主观评定情绪类别
  在倾诉中,发现来访者最近深受各种情绪困扰,咨询师首先鼓励来访者觉察并感受身体内的各种情绪,通过评分,主观评定各种情绪的程度、频率、比例。在主观评定的过程中,实际已经渐渐与情绪拉开了距离。   2.情绪打包和转移处理情绪
  来访者第一次来咨询时,情绪困扰比较严重,在说话的过程中依然能够感觉到他的不舒服。在主观评定情绪后,对于来访者身体内的情绪,我尝试采用情绪打包和转移法。
  具体操作如下:
  (1)觉察情绪:清晰化和具体化感受,进一步与情绪抽离。
  感受情绪在身体的哪个部位,用一种东西来描述,说出像什么,其形状、颜色等,邀请他尝试将这个东西拿出来,拿到面前。
  (2)打包情绪:在半催眠状态下完成自我对话。
  咨询师:你想对它说什么?(轻声)
  来访者:想让它消失,不再出现。
  咨询师:好,你找一个东西,把它密封起来,你想找什么来暂时封存它?
  来访者:找一个木箱子。
  咨询师:嗯,非常好,多大,什么形状的?
  来访者进行了描述和比画,当箱子清晰化后,请他将面前的东西封存在箱子里,并锁上,确保安全。然后把它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它不会再打扰你,询问来访者这个地方是哪里。
  来访者:埋在地底下。
  咨询师:挖一个很深的洞,然后将这个装有你恐惧、焦虑、抑郁等各种情绪的大木箱子放到地底下,在你的想象中去完成这一动作,当你完成了,点头告诉我。
  静默了一会儿,来访者点点头,表示已经完成。
  咨询师:好,你完成了吗?(感觉到他轻松了一些,我心中欣喜)。现在这个装有你各种情绪的箱子已经被封存在地底下了,我们一起来对它说一些话,好吗?(来访者点头)我说一句,你跟着说一句。“我现在还不能处理你。等我有一天足够强大,我一定会再来找你的。”
  (此時来访者一字一句说着,从他的表情和声音、肢体动作来看,他进入了情境中,很真实地完成了情绪打包转移,很用情地完成了对话。)
  咨询师:好的,非常好!现在请你再做三个深呼吸,当我数到1,慢慢睁开眼睛。此刻有什么感受?
  来访者:我觉得空了一些,身体轻松一些。
  咨询师:如果用0~10分给身体内的情绪打分,现在是多少分?
  来访者:焦虑7分,抑郁7分,恐惧7分。
  咨询最后教来访者学习腹式呼吸法,学会放松技巧,并鼓励他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咨询结束时双方约定下周同一时间段继续咨询。
  3.放松训练,疏放情绪
  来访者身体绷得很紧,在咨询时我带领他体验了放松的方法,建议他回去后多多练习。放松法如下。
  (1)腹式呼吸,吸气的时候,把肚子鼓起来;呼气的时候,把肚子缩进去,训练3~5次。
  (2)肌肉紧张放松法:从脚到头全身各个部位体验先绷紧,“紧到不能再紧”,“保持5~10秒”,然后再渐渐放松,完全舒展。顺序依次为脚趾、小腿、大腿、腹部、背部、胸部、脊椎、手臂、面部、眼睛、头皮,也可以从头到脚进行。
  (3)想象放松法:在以上两种放松训练后,想象一个舒适、安静的场景,想象自己置身其中,非常放松。风轻轻地吹来,阳光温暖地洒在身上……
  (4)自我催眠:分享博恩·崔西自我催眠录音,在放松的同时给自己积极的暗示。
  (二)第二阶段:探索分析来访者情绪背后的原因及接纳目前现状
  如前所述,来访者的担心、焦虑似乎是莫名的,没有缘由的。他一再表示如果不再受这些情绪的困扰,自己就能够胜任高三的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我详细询问了他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走进了他们家不愿提及却影响至深的秘密。
  第二次咨询:探索情绪背后的原因。
  1.与逝去的哥哥联结、对话
  咨询师了解到,来访者哥哥患白血病早夭,对父母影响很大。来访者从小活在哥哥的影子里。听来访者讲了哥哥的故事后,我查阅了家庭系统排列相关书籍,了解到在家庭系统中逝去的人的潜在影响,经来访者同意,决定引导来访者与哥哥对话。
  具体操作如下:
  (1)在来访者对面放一把椅子,请来访者选一个任意物品代替哥哥,也可以不选。告诉来访者将邀请哥哥和他进行一场对话,问他是否愿意尝试。
  (2)深呼吸,做简单的放松训练。想象哥哥的样子,哥哥就坐在对面。如果哥哥还活着,是什么样子,尽可能清晰地想象。
  (3)想清楚了,问:你想对他说什么?(等待来访者慢慢说)
  (4)等来访者说完,继续询问:嗯,哥哥听到了你所说的。他会对你说些什么呢?(过程无须评价)
  (5)重复3和4两个步骤,让来访者与哥哥有充分的对话时间和空间。
  说完后,来访者表示身心轻松了很多,感受到了来自哥哥的力量。来访者也明白了哥哥一直在祝福自己,哥哥不希望他活得如此压抑。此刻,咨询师适时说出了哥哥想说的另一番话:哥哥希望你能把他未活出来的部分活出来,并且要活得更精彩。建议他在心中给哥哥留一个位置,因为哥哥一直在身边,可以随时和哥哥对话。
  第三次咨询:接纳目前现状,促成与父母分离。
  2.演练与父母的对话
  来访者对父母孝顺,有很多想对父母表达的情感和话语。当他学会用空椅子技术对话后,我邀请他在安全、温暖的咨询室中,演练与父母的对话,以后有机会可以当面对父母说。当来访者说出平时未说出来的话后,压抑在心底的情感得到了释放,来访者很动情,一度落泪。
  通过深入的探讨,最终我了解到,来访者潜意识认为自己考上大学后,就无法照顾父母了,父母就会离开自己。这种潜意识的担忧是来访者情绪困扰的根源。在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放松、对话联结后,来访者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我考上大学外出了,谁来照顾父母?”这是他主要的担心。经聚焦思考,来访者找到了应对方法,如父母暂时还可以照顾自己、一个姑姑会帮忙照应、自己也可以常回来,等等,减少了担心。   找到了症结所在,之前他被“我考上大学,就不能照顾父母”这个潜意识困住,现在已经“松绑”,他内在的力量得到了激发和释放。
  (三)第三阶段:为咨询结束做准备,跟踪调查反馈
  来访者联考归来,三月份和四月份分别又咨询了一次。最后的一次咨询针对高三复习进行了会谈。这是与来访者第一次正式地谈学习,可见之前困扰他的问题在渐渐缓解。他分享了当前的学习状态和成绩,并设置了高考目标分,我们就如何达到目标分一起进行了探讨,能够感觉到,对于未来,他更坚定,更有信心。
  在咨询后期,我接到了来访者母亲的电话,母亲对他满是牵挂和担心。最终我们达成一致意见:相信孩子,祝福孩子。
  五、效果评估与反思
  (一)效果评估
  来访者反映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降低至2~3分,晚上睡眠质量大大提高。在校园見到我,热情地和我打招呼,我平时远远看到他,见他和同学有说有笑。据班主任反映,该生专业校考通过,文化学习状态也挺不错。咨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辅导反思
  这个咨询总体是比较成功的。是什么在发挥效用呢?那个莫名焦虑的他,是怎样拨开雾霾、看见阳光的呢?
  1.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
  咨询师充分地尊重、完全地接纳来访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共情他,取得了他的信任,“以来访者为中心”,作为陪伴者,跟随、引导,适时根据需要调整辅导方法。
  2.充分调动来访者个人的积极力量
  来访者本身具有非常强烈的改变愿望,也有改变的能力,只是在高考应激状态下,暂时受到影响。因此,给予来访者充分的信任、及时的肯定,增强他面对问题的信心,引导他看到自我的力量,这是此次咨询产生效用的关键。
  3.先处理情绪后处理问题
  在咨询中,很多来访者深受情绪困扰,不能理智地思考问题。当负面情绪缓解,很多人生的智慧就出来了。因此在咨询中,我们先聚焦来访者的情绪,引导他学会观察情绪,置身于情绪之外。同时教会他一些情绪缓解的方法和放松训练的方法,让其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运用。
  4.敢于面对问题,承认接纳是第一步
  本案例一个重要部分是促成来访者与父母的分离。虽然来访者家庭中谁也不去提“逝去的哥哥”,但事实是“逝去的哥哥”一直在影响父母,影响家庭。如果父母能够很好地处理已逝孩子带来的创伤,坦白地告诉来访者发生的事情,承认哥哥的存在,家庭成员在心中给哥哥一个位置,来访者就不会那么压抑,恐惧,困扰可能会减少。
  每个症状,每种情绪都在告诉我们一些事情。莫名焦虑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家庭关于爱与伤、保护与回避的故事。所幸我读懂了,解密了。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我更加热爱我的咨询工作,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是我喜欢的。
  最后,愿我们都能有面对问题的勇气,坦然面对每一次生命的来信。
  (作者单位: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株洲,4120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摘要〕求助者进入重点高中后,因学业挫折产生严重焦虑情绪和学习障碍。咨询师综合运用放松训练和认知重构方法,使求助者获得对自己学业的合理观念,通过团体活动,配合亲子会谈,调整家庭气氛使其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帮助求助者学会合理面对学业与考试,增强了其心理弹性和社会适应性。  〔关键词〕高中生;学习焦虑;个案辅导;放松训练;认知疗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
〔摘要〕高中生作为发展中的个体,面对多元世界和繁重的学习任务时,常体验到更为广泛的内心冲突和压力。但是,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学生不愿意或者不擅长表达,这无疑给咨询师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在学校心理咨询实践探索中,KSS家棋在这方面呈现出独到的优势:当传统咨询师还在依靠自己多年的经验来感觉和评估哪个地方出了问题的时候,棋局上的棋子已经清楚地指明了问题的方向。本文通过四个利用KSS家棋成功进行干预的真实
〔摘要〕紧扣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要点,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中职学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从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最大特点是“活动与体验”,再以此为突破口,从“内隐目的、贯穿趣味、主题突出、难易适度、细化实际”这几方面精心设计心理活动,强化心理体验效果,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体验;活动;中职学校  〔中图分类号〕 G44 〔
在粤语中,“打的”确有如尘元先生所解释的——“搭乘的士”、“乘出租汽车”之意。不过,“打”、“搭”虽然读音相近,但“打”恐怕不是从“搭”而来。“打”在口语中,有时用来代替其它动词,所构成的词显得更生动。而且,它代表的行为通常是主动的。如“打钟”(敲钟),“打草”(割草),“打坑”(挖坑),“打蔗荚”(剥除甘蔗的枯叶),等等。  出租汽车通常是扬手即停的,因而“打的”的“打”字就用得很妙:除了有搭乘
〔关键词〕家教;童年;以人为本  时下,教育孩子成了许多家长头痛的事情,各种各样育子之书,各式各样的家教讲座,令人眼花缭乱。本人为人师二十载,为人母十五载,感觉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童年”教育孩子。每位家长如能静静地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如能细细品味童年时的感觉,相信家长们就能很好地理解孩子,教育孩子也就不是件难事。  一、别把高兴变成扫兴  记得有一次儿子晚上要出去和小朋友们玩,临走时,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人住在僻静的房子里安度晚年,可是一天下午,一群孩子的敲桶、打闹声改变了这里原本安静的环境,一连几天都是这样,老人为此很烦恼。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于是便告诉孩子们自己很寂寞、无聊,希望每天都能听到他们敲桶、打闹的声音,为此会付给孩子们一些小费,孩子们快乐地答应了。开始几天他们敲得很起劲,也拿到了自己应得的小费;过了几天,老人告诉孩子们,自己生活遇到了些困难,小费要少
《读书》第三期杨沐《关于对策的断想》,读后觉得作者很有见识。比如他对加快引进其它国家六十、七十年代的所有主要技术的看法,提出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应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等等,无疑都是深有感触而言的。文中提出微电子技术是一门有广泛发展前途的新技术,“从我国现有的技术基础看,它又不仅是适用的,可行的,而且对加快我国的技术进步是有利的”。这意见很好。但是我以为,人们对发展微电子技术往往着眼于它消耗能源少,利
为了筛选出高效、安全的玉米除草剂品种,针对爱玉优315悬浮剂与38%莠去津悬浮剂混用防除玉米田杂草进行了示范试验,验证两种药剂混用对玉米田各种杂草的防效及对玉米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  1.1.1试验药剂 爱玉优315悬浮剂,有效成分为异嗯唑草酮 噻酮磺隆,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38%莠去津悬浮剂,有效成分为莠去津,
《读书》去年第九期《求疵录》载《莫把人名当月光》一则,批评了《历代名人咏晋诗选》注释中的一个错误。该《诗选》误把孔尚任诗《送牧堂上人游五台》首联“层崖翠接蔚蓝天,百丈清风待皎然”中的“皎然”释为“月光”,实际上皎然为唐代诗僧,此处代指僧牧堂。这一批评无疑是正确的,但批评者的批评到此为止,未免令人遗憾。因为句中的“百丈”其实也是人名,这一点原注者没有注出,批评者竟也没有点到。据《宋高僧传》卷十、《景
任何一个社会要延续下去,就必须努力使它的成员能够尽可能地在追求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上取得一致,以统一的规范来约束和指导个人的行为。“社会化”就是要诱导社会的成员去做那些要想使社会正常运转就必须做的事,是使社会和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成员们是否实现了它所要求的社会化,关系着这个社会或群体的稳定与巩固,甚至关系着它的存在。  由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E·齐格勒、心理学系主任I·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