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逍遥是庄子全书的重要思想线索,理解逍遥对理解庄子思想有重要意义。逍遥是对自由的直观体验而不是界定,想要实现自由,必须超越个体与群体、理想与现实、身体和心灵这三对矛盾。而对这三对矛盾的超越则构成了庄子自由的两个层次:有所待与无所待。
关键词:逍遥;自由;层次;有所待;无所待
作者简介:郭津汝(2000-),女,汉,四川成都市人,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5-0-02
绪论:溯战国之境,追“逍遥”之源
清代王夫之在《逍遥游解》中亦认为“逍遥”是全書的思想基础。逍遥现在被解释为自由的一种状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自由是行为自由还是心灵自由,是绝对自由还是相对自由,目前尚无定论。
“逍遥”一词在字源上本身带有彷徨之义,这似乎与“逍遥”传递出的自由,抛却与洒脱的整体意境有所不符,归其源,我们需知只有在历经彷徨迷惘之境,才能产生追求自由的趋向与动力。《史记》中记载:“庄子,蒙人也,名周,曾经为蒙漆园吏”。[1]庄子生于战国,那是一个战火纷纷,社会动荡的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一方面,奴隶制社会土崩瓦解,另一方面学术思想碰撞繁荣。在这种动乱时代,最为痛苦迷茫的正是思想家群体,而他们的迷惘之处不在于看不清前路的方向。他们看得太明了,以至于残损的现实似乎不能构建起他们理想的世界,理想的社会,因此,他们深陷于理想与现实、群体与个体、肉体和心灵的矛盾之中。而对这些矛盾的超越和消解都可以说是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自由,即逍遥。台湾的林景伊认为:“庄子悲天下之沈浊不可处也,故求徜徉自得,高远无所拘束,与天地同运,与造物者游,以极其逍遥之致。夫能极其逍遥之致,而无所拘束者,盖即随心所欲,亦今所谓自由也。”
其实庄子对逍遥的描述从来不是界定,因为逍遥在《庄子》全书是对自由的直观体验,是一种精神状态,而不是概念和逻辑起点。比如“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2]文中的庄周梦蝶,更多的是向世人展示一个情境。本文试图从自由的层次入手,来讨论下庄子逍遥境界如何达到。
一、析小大之辨,循“逍遥”之本
在《逍遥游》的寓言故事中,鲲化而为鹏,“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与此相反“蜩与学鸠笑之”,认为其“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才是最自由安适之境,何苦九万里而向南呢?在此之后,庄子又进行了几组小大对比:朝菌,蟪蛄,此皆小年,冥灵,大椿,此为大年,而大年之上亦有更大之年,乃“彭祖仍今以久特闻。”从中不难发现,庄子未对小年与大年提出褒贬之意反而向我们展示了小大之境均有其自由的特定场域,即不论小知大知,小年大年都在某个层面上拥有的逍遥的可能。,郭象注在《逍遥游》题解中也说得很分明: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3]
之所以小大在不同层面上具有逍遥的可能,是因为“逍遥”是对自由状态的描述,上述的三对矛盾:群体与个体,理想与现实,身体和心灵。消解掉任何一个都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由。
二、有所待:自由的较低层次
最先被消解的是个体与群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的解决,是各适其性,也就是明确自己的界限,取消主体的绝对性。鲲、鹏、蜩、学鸠、蟪蛄、大椿,不论大小,其内在本质是相同齐一的,在这种本质的外化过程中,事物分化成了不同的层次,在每一个层次中,由于其共同本质,都寓含着自由逍遥的相同可能,鲲鹏的展翅于广远之境,是在其层次上的自由,蜩与学鸠的“抢榆枋而止”,亦是在其自身限度内的逍遥。晦朔、五百年与八千岁,都是在事物自身程度上的时间广度。这就是“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正所谓:“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所以在《骈拇》篇中有 “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气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跤;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的说法。在《马蹄》篇中更是在治马、治木后直接说出圣人治民也是对人的伤害。“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4]”
庄子更是在齐物论中追问: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遊。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5]
理想和现实,群体和个体的矛盾的消解,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但此时的自由是有所待的。“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就像大鹏要等风一样,此时矛盾的消解是有条件的,所以我们必须回答下一个问题,无待何以可能。
三、无所待:自由的最高层次
各适其性,庄子称之为定乎内外之分,这时候的自由还是不是更高层次的自由。他说:“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如果定乎内外之分是明确自己的界限,知晓自己是相对的话,那么无待就是取消界限。庄子先是讲了一个“日凿一窍而混沌死的故事”。混沌是原初的自由体验。然后又说了人生固若是芒的生活现实。每个人都在忙着加深自己的边界,加深偏见,想要取消的界限包括,有用与无用,生与死。也就是身体和心灵的矛盾的消解。而生死是最关键的,因为人类是少有的能够知晓自己必将死亡,必能够思考死亡的动物正如《道德经》所言:“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6]在《大宗师》中,庄子这样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7]”而且死亡是生命过程的必要组成,如果没有死亡的话,这个过程就无法完成。所以庄子接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的口说:“孰能以旡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对于死生要“物物而不物于物,一龙一蛇,与时俱化”,如此才能无累。也就是“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庄子文中也提出了消解界限的方法,主要有心斋、坐忘、朝彻。这三种都是逐渐消解自身与外在的界限,而达到一的一种无所待的状态。
心斋就是: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旡古今;旡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坐忘也是一个不断消解界限的过程,从忘仁义到忘礼乐到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四、结语
逍遥的思想与古人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都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生活在当下的人们,不需要完全归隐于自然田园,与世事遥遥相隔来寻找宁静安然,只需在忙碌而喧嚣的生活中,不要忘记暂时停下脚步,追问“我是谁”不必要找到一个十分准确的答案,只是在与内心的对话中找到与本我的联系,并向外延展成一种自我的生活态度,在大时代背景下,将“无所待”的绝对精神自由当作永恒的追求与不竭的精神动力,在相对的自由洒脱之中实现与内心的调和,与自我的调和,与世界的调和。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記[M].中华书局,出版年:2013年9月.
[2]庄子.王叔岷[M].中华书局,出版年:2007年.
[3]暴庆刚.郭象《庄子注》[M].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13年.
[4]庄子.庄子.外篇《骈拇》.王叔岷[M].中华书局,出版年:2007年.
[5]庄子.庄子.内篇.齐物论.王叔岷[M].中华书局,出版年:2007年.
[6]陈鼓.《老子注译及评介》[M].中华书局,出版年:1984年.
[7]庄子.庄子.内篇.大宗师.王叔岷[M].中华书局,出版年:2007年.
关键词:逍遥;自由;层次;有所待;无所待
作者简介:郭津汝(2000-),女,汉,四川成都市人,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5-0-02
绪论:溯战国之境,追“逍遥”之源
清代王夫之在《逍遥游解》中亦认为“逍遥”是全書的思想基础。逍遥现在被解释为自由的一种状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自由是行为自由还是心灵自由,是绝对自由还是相对自由,目前尚无定论。
“逍遥”一词在字源上本身带有彷徨之义,这似乎与“逍遥”传递出的自由,抛却与洒脱的整体意境有所不符,归其源,我们需知只有在历经彷徨迷惘之境,才能产生追求自由的趋向与动力。《史记》中记载:“庄子,蒙人也,名周,曾经为蒙漆园吏”。[1]庄子生于战国,那是一个战火纷纷,社会动荡的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一方面,奴隶制社会土崩瓦解,另一方面学术思想碰撞繁荣。在这种动乱时代,最为痛苦迷茫的正是思想家群体,而他们的迷惘之处不在于看不清前路的方向。他们看得太明了,以至于残损的现实似乎不能构建起他们理想的世界,理想的社会,因此,他们深陷于理想与现实、群体与个体、肉体和心灵的矛盾之中。而对这些矛盾的超越和消解都可以说是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自由,即逍遥。台湾的林景伊认为:“庄子悲天下之沈浊不可处也,故求徜徉自得,高远无所拘束,与天地同运,与造物者游,以极其逍遥之致。夫能极其逍遥之致,而无所拘束者,盖即随心所欲,亦今所谓自由也。”
其实庄子对逍遥的描述从来不是界定,因为逍遥在《庄子》全书是对自由的直观体验,是一种精神状态,而不是概念和逻辑起点。比如“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2]文中的庄周梦蝶,更多的是向世人展示一个情境。本文试图从自由的层次入手,来讨论下庄子逍遥境界如何达到。
一、析小大之辨,循“逍遥”之本
在《逍遥游》的寓言故事中,鲲化而为鹏,“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与此相反“蜩与学鸠笑之”,认为其“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才是最自由安适之境,何苦九万里而向南呢?在此之后,庄子又进行了几组小大对比:朝菌,蟪蛄,此皆小年,冥灵,大椿,此为大年,而大年之上亦有更大之年,乃“彭祖仍今以久特闻。”从中不难发现,庄子未对小年与大年提出褒贬之意反而向我们展示了小大之境均有其自由的特定场域,即不论小知大知,小年大年都在某个层面上拥有的逍遥的可能。,郭象注在《逍遥游》题解中也说得很分明: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3]
之所以小大在不同层面上具有逍遥的可能,是因为“逍遥”是对自由状态的描述,上述的三对矛盾:群体与个体,理想与现实,身体和心灵。消解掉任何一个都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由。
二、有所待:自由的较低层次
最先被消解的是个体与群体、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的解决,是各适其性,也就是明确自己的界限,取消主体的绝对性。鲲、鹏、蜩、学鸠、蟪蛄、大椿,不论大小,其内在本质是相同齐一的,在这种本质的外化过程中,事物分化成了不同的层次,在每一个层次中,由于其共同本质,都寓含着自由逍遥的相同可能,鲲鹏的展翅于广远之境,是在其层次上的自由,蜩与学鸠的“抢榆枋而止”,亦是在其自身限度内的逍遥。晦朔、五百年与八千岁,都是在事物自身程度上的时间广度。这就是“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正所谓:“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所以在《骈拇》篇中有 “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气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跤;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的说法。在《马蹄》篇中更是在治马、治木后直接说出圣人治民也是对人的伤害。“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4]”
庄子更是在齐物论中追问: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遊。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5]
理想和现实,群体和个体的矛盾的消解,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但此时的自由是有所待的。“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就像大鹏要等风一样,此时矛盾的消解是有条件的,所以我们必须回答下一个问题,无待何以可能。
三、无所待:自由的最高层次
各适其性,庄子称之为定乎内外之分,这时候的自由还是不是更高层次的自由。他说:“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如果定乎内外之分是明确自己的界限,知晓自己是相对的话,那么无待就是取消界限。庄子先是讲了一个“日凿一窍而混沌死的故事”。混沌是原初的自由体验。然后又说了人生固若是芒的生活现实。每个人都在忙着加深自己的边界,加深偏见,想要取消的界限包括,有用与无用,生与死。也就是身体和心灵的矛盾的消解。而生死是最关键的,因为人类是少有的能够知晓自己必将死亡,必能够思考死亡的动物正如《道德经》所言:“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6]在《大宗师》中,庄子这样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7]”而且死亡是生命过程的必要组成,如果没有死亡的话,这个过程就无法完成。所以庄子接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的口说:“孰能以旡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对于死生要“物物而不物于物,一龙一蛇,与时俱化”,如此才能无累。也就是“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庄子文中也提出了消解界限的方法,主要有心斋、坐忘、朝彻。这三种都是逐渐消解自身与外在的界限,而达到一的一种无所待的状态。
心斋就是: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旡古今;旡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坐忘也是一个不断消解界限的过程,从忘仁义到忘礼乐到坐忘:“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四、结语
逍遥的思想与古人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都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生活在当下的人们,不需要完全归隐于自然田园,与世事遥遥相隔来寻找宁静安然,只需在忙碌而喧嚣的生活中,不要忘记暂时停下脚步,追问“我是谁”不必要找到一个十分准确的答案,只是在与内心的对话中找到与本我的联系,并向外延展成一种自我的生活态度,在大时代背景下,将“无所待”的绝对精神自由当作永恒的追求与不竭的精神动力,在相对的自由洒脱之中实现与内心的调和,与自我的调和,与世界的调和。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記[M].中华书局,出版年:2013年9月.
[2]庄子.王叔岷[M].中华书局,出版年:2007年.
[3]暴庆刚.郭象《庄子注》[M].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13年.
[4]庄子.庄子.外篇《骈拇》.王叔岷[M].中华书局,出版年:2007年.
[5]庄子.庄子.内篇.齐物论.王叔岷[M].中华书局,出版年:2007年.
[6]陈鼓.《老子注译及评介》[M].中华书局,出版年:1984年.
[7]庄子.庄子.内篇.大宗师.王叔岷[M].中华书局,出版年: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