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u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要从根本上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观念、模式。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这一阵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悉心指导,耐心启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时代培养和造就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创造人才;主动学习;独立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046-01
  
  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考试难考,成绩滑坡这类恶性循环的现象。“应试教育”把学生简单的视为被动的客体,把人脑当作固定的容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没有给学生留有积极思维的空间和余地,不允许学生有任何意义上的标新立异,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思维的独立性。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语文教师要以民族振兴为己任,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要从根本上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学观念、模式。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的主阵地,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一阵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悉心指导,耐心启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时代培养和造就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
  一、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指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往往能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其观点总是富有新的创意。传统的语文教学顺应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式的训练,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和智力水平的发展。而创新思维则表现为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结合,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互补,在人的创造能力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其它方面的能力所不能取代的。帮助学生善于发现、乐于表达、走向成功。教学实践证明,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会使学生产生难以名状的愉悦,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反过来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穿针引线,铺路架桥。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看,创造力与智力并不是同一回事。虽然创造需要有分析、计算、排列等能力作为基础,需要左右两半脑的配合,但是,集其大成者,是右脑的创造功能。智力高的人不一定都具有很高的创造力,而具有一般智力水平的人,经过培养,却可能具有较高的创造能力。
  二、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宽松的创新环境。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如果生活在鼓励自由探索、标新立异、发明创新的民主和谐气围中,那么他们的创造力就会迅速的发展起来;如果生活在不允许自由探索和研究的一言堂、家长制的环境中,他们的创造力就会受到限制,甚至会受到扼杀。因此,教师应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心理上的需求,竭力营造一个宽松、宽容、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变传统的“师道尊严”为现代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对老师发生亲近感、信任感,进而“亲其师而信其道”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劳动,面向主体,热情引导学生探究和质疑,鼓励他们标新立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和喜悦。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和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积极性、主动性,都是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但他们不会自动涌现,这就要求教师优化教学方法,改革课堂结构,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选取最能激活学生思维的角度为突破口,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诱发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的思维
  三、引导学生爱思考,善质疑,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
  爱思考,善质疑,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多想出智慧,深思能创新”。质疑,是深思的结果。我们也许会碰上这样的学生,问他们有问题没有,他们总说没有,可是他们考试起来成绩总不好。究其原因,就是学生虽记住了某些知识,但没有深入理解,不会应用。要对所读文章真正理解,必须有质疑和探疑的精神。指导和带领学生深入剖析,把握课文的精神实质。读书不能满足于一般的感受和现成的结论,要有透视力,对文章以外的意思都能识别、体味。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动机,引导他们谈看法、摆见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学生探疑的过程中教师不要用预制的结论去束缚学生的思想,要鼓励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在引导学生质疑探索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经常在这方面进行训练,学生的学习才会变得主动,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迫使或者引导学生主动、独立地表现自己”,使其逐步具有探索意志、创新精神。要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提出问题是指,提出学生一时还无法解决的问题,借以强调所要学习的重要性,震撼他们的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支点。教师教学要从“疑”入手启发学生思维,质疑求异。求异是创造性思维方式,善于求同,更善于求异,求异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方式。它要求学生对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思考,鼓励学生做出不同回答,或鼓励学生摆脱习惯的思维方式,另辟蹊径,发展求异思维能力。这样既可以使问题得到全面解决,也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及独创性。
  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养成主动思考探究和用于克服困难的良好个性。只有勤于思考,主动探究,才能学有所获,思有所得。只有通过长期的思索和积累,才能有所领悟,柳暗花明,最终迸射出创造的火花。要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究,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值得思考的问题。思起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能思考,有所发现、创造,现实世界中,可思考的问题很多,但关键时要善于寻找值得思考、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取得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法,要教会学生读书方法。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程序,寻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教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说。还要给他们相互交流合作,互相探究议论的空间。在教学时要让课堂上不断生疑,不断发问,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既要提供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使他们勇于思维;还要巧于点拨,使他们学会思维,科学地思维,提高其思维的质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的目的,否则,至多只是培养兴趣而已,甚至可能养成不好的思维习惯,影响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展开,每个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在自己所任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语文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怎样进行教学,是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文章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教学质量等方面谈一些简单的认识、理解。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036-01    随着
期刊
【摘要】要走出语文教学低效的怪圈,首先是怎样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其次是针对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强化学生的资源意识;再次就是有针对性的进行“实战演习”,通过强化训练,以达到语文教学之花的璨放。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兴趣;课外阅读;强化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034-01    多年
期刊
【摘要】如何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来提高语文复习的课堂教学效果,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就高三语文复习课堂教学提出几点体会,以获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效果;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028-01    随着高考倒计时牌的滚动,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目前语文学科普遍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从领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交流互动相互融合的过程,科学合理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灵光闪耀的生成是预设的升华。语文课堂要科学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通过有效地预设促进课堂的生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语文课堂;预设;生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030-01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摈弃“精英教育”的观念,构建和谐教育。语文教师应更多的关注学困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适当的布置语文学困生的课外作业是转化学困生,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习习惯;兴趣;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040-02    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应试教育思想
期刊
【摘要】问题情境创设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良好的问题情境创设不仅能构建舒适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完善学生认知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应关注学生心理境域,认清学科特质,将问题与情境真正融合,努力探寻问题情境创设的科学性,进一步推进语文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情境;作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
期刊
【摘要】中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偏重目的语国家文化,而忽视中国文化,这就使得很多学英语很多年的学生甚至老师,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介绍本国文化。这种情况是不符合跨文化交际的双向性交际要求的。文章认为中国文化教学应该作为文化教学的一部分明确写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并以考试作为指导,把中国文化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同时英语教师也应加强自身的双文化修养,在传播外国文化的同时不忘学习借鉴中国文化。  
期刊
【摘要】如何使写作主体不被动作文,快乐写作,解决矛盾的策略还在于教师引导有方、训练得法,循序渐进,不断激趣,充分调动写作主体的积极性,使其从根本上克服写作的畏难心理,从而热爱写作,并把写作当成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作文;写作主体;被动作文;快乐写作  【中图分类号】 G633.3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039-02    透视初中作文训练,发觉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如何教和如何学写成了作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者长期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 G633.3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9-0041-0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初中语文教学呈现出了多样化,作文教学更是丰富多彩。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很长时间内一直
期刊
【摘要】在语文课堂中,最有价值的收获往往在教师教案的内容之外,这就是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生成性创造了语文教学的境界。课程具有丰富性,正是这一特点要求课堂教学要努力激发生成性的内容。生成的资源主要有师生双方的灵感、与文本之外的联系等。生成的策略主要有激发期待、顺应实情等。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