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响因素方面,诸如,人格特质、情感因素、社会支持等七个方面,很少有关于主观幸福感与成就动机方面的相关研究,研究的维度也比较少,它们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成就动机;主观幸福感;高职生
成就动机的概念是默里(H.A.Murry,1938)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指的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从个体的角度而言,成就动机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素质,是现代人最主要的欲望,也是激励自我成就感和上进心的心理机制,是决定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作为心理学的一个专业术语,是个体依据自定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反映社会某一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参数,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生活质量都有满意与不满意的不同评价,这些评价都与个人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期望有关,因而SWB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期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多层次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的概念。
高职生作为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职毕业生的数量日益增多,社会对高职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增强自身各方面能力,在激烈的就业和生存竞争中能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高职生也需要加强对自身各方面的要求与职业素养。为了弄清楚影响高职生成就动机的各种因素,以及成就动机在大学心理健康、学业成就、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影响,提升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促进高职生人格健全发展。
1、高职生成就动机和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
(1)高职生成就动机总体情况。高职生表现出较高的成就动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力量,社会、学校和家庭对他们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这些外部环境因素都影响了高职生追求成功并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的欲望;其次,由于高职生个体的人格因素,比如自我意识更加强烈, 也更加追求独立, 他们也想在时代的号召与牵引下能够崭露头角,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2)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高职生总体主观幸福感较强,可能原因是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日益提高,各种需求和目标能得到较大满足与实现,人们逐渐体会到了幸福的滋味与喜悦;而且,现阶段的高职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百般疼爱和呵护,他们拥有过去无法企及的生活,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因此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普遍较高。
2.高職生成就动机和主观幸福感的差异
(1) 高职生成就动机在性别上的差异。高职生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不论是追求成功的动机还是避免失败的动机。主要原因可能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观念和思想逐渐成熟与开放,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慢慢被摒弃,男女在职业上也渐渐趋近,尤其是对于能够进入大学的女性, 人们并不完全以传统的标准来苛求她们,社会同样对女高职生的求成行为予以支持和鼓励, 对她们寄予希望。
(2)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的差异。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可能原因是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同等, 女性的地位渐渐提升,女性与男性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
(3)高职生成就动机在生源地上的差异。不同家庭背景的高职生在成就动机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农村各方面的条件相对较差,他们的各种需要不能得到充分满足,来自农村的高职生想要改变现状的愿望较为强烈,再加上他们的父母给予他们很高的期望,可能导致来自农村的高职生成就动机较为强烈。而来自城镇的高职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生活中父母会满足其精神和物质需要,不需要他们担心生活的拮据,体会不到生活的不易甚至所有事情都是父母一手包办,相对来说,他们的成就动机较低。
(4)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在生源地上的差异。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高职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其原因可能是农村的各方面条件较差,最重要的就是家庭经济状况,来自农村的高职生可能因为家庭条件的拮据各种需要难以得到满足,会感到生活黯淡无光,主观幸福感指数较低。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学生会有更多的物质享受,其各种需要都可以得到最大的满足,伴有更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可能导致幸福感较高。
3.高职生主观幸福感与成就动机的相关情况
有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与成就动机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75,p<0.01),与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32,p<0.05),也就是说, 避免失败动机越高的个体,其幸福感水平越低。这可能是由于具有较高追求成功动机的个体,在面临困境的时候仍然会继续努力、追求成功,在追求成功中获得满足与愉悦,自尊得到提升,主观幸福感较高;而避免失败动机较高的个体即使在幸福的情境中也能看到威胁的因素,造成了主观幸福感的降低。
三、结论
第一,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在总体上没有性别的差异但在生源地上差异显著,来自城市的高职生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
第二,高职生的成就动机性别差异不显著。
第三,不同家庭背景的高职生在成就动机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来自农村的高职生成就动机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高职生成就动机,而来自城市的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
第四,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与成就动机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75.p<0.01), 与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32,p<0.05)。所以我们要提升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需要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
参考文献:
[1]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高职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1996(4):56-57.
[3]景淑华,张积家.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青年研究,1997(1):21-25.
[4]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态.2000(4):23-28.
[5]余鹏,宿淑华,李丽.高职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5,1:43-44.
[6]郑雪,严标宾,邱林.广州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心理学新探,2001第21(4):46-50.
[7]佐斌,张陆.学习目标和人际关系对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7,l5(1):37-39.
[8]谢晓非,王晓田.成就动机与机会-威胁认知[J].心理学报,2002,34(2):192-199.
[9]邹琼.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2005,19(2):140-143.
关键词:成就动机;主观幸福感;高职生
成就动机的概念是默里(H.A.Murry,1938)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来的,指的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的动机,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从个体的角度而言,成就动机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素质,是现代人最主要的欲望,也是激励自我成就感和上进心的心理机制,是决定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作为心理学的一个专业术语,是个体依据自定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是反映社会某一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参数,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生活质量都有满意与不满意的不同评价,这些评价都与个人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期望有关,因而SWB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期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多层次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的概念。
高职生作为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职毕业生的数量日益增多,社会对高职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增强自身各方面能力,在激烈的就业和生存竞争中能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高职生也需要加强对自身各方面的要求与职业素养。为了弄清楚影响高职生成就动机的各种因素,以及成就动机在大学心理健康、学业成就、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影响,提升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促进高职生人格健全发展。
1、高职生成就动机和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
(1)高职生成就动机总体情况。高职生表现出较高的成就动机,其中的原因可能是: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力量,社会、学校和家庭对他们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这些外部环境因素都影响了高职生追求成功并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的欲望;其次,由于高职生个体的人格因素,比如自我意识更加强烈, 也更加追求独立, 他们也想在时代的号召与牵引下能够崭露头角,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2)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高职生总体主观幸福感较强,可能原因是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日益提高,各种需求和目标能得到较大满足与实现,人们逐渐体会到了幸福的滋味与喜悦;而且,现阶段的高职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百般疼爱和呵护,他们拥有过去无法企及的生活,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因此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普遍较高。
2.高職生成就动机和主观幸福感的差异
(1) 高职生成就动机在性别上的差异。高职生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不论是追求成功的动机还是避免失败的动机。主要原因可能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观念和思想逐渐成熟与开放,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慢慢被摒弃,男女在职业上也渐渐趋近,尤其是对于能够进入大学的女性, 人们并不完全以传统的标准来苛求她们,社会同样对女高职生的求成行为予以支持和鼓励, 对她们寄予希望。
(2)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的差异。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可能原因是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同等, 女性的地位渐渐提升,女性与男性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
(3)高职生成就动机在生源地上的差异。不同家庭背景的高职生在成就动机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农村各方面的条件相对较差,他们的各种需要不能得到充分满足,来自农村的高职生想要改变现状的愿望较为强烈,再加上他们的父母给予他们很高的期望,可能导致来自农村的高职生成就动机较为强烈。而来自城镇的高职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衣食无忧的生活,而且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生活中父母会满足其精神和物质需要,不需要他们担心生活的拮据,体会不到生活的不易甚至所有事情都是父母一手包办,相对来说,他们的成就动机较低。
(4)高职生主观幸福感在生源地上的差异。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高职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差异,其原因可能是农村的各方面条件较差,最重要的就是家庭经济状况,来自农村的高职生可能因为家庭条件的拮据各种需要难以得到满足,会感到生活黯淡无光,主观幸福感指数较低。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学生会有更多的物质享受,其各种需要都可以得到最大的满足,伴有更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可能导致幸福感较高。
3.高职生主观幸福感与成就动机的相关情况
有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与成就动机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75,p<0.01),与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32,p<0.05),也就是说, 避免失败动机越高的个体,其幸福感水平越低。这可能是由于具有较高追求成功动机的个体,在面临困境的时候仍然会继续努力、追求成功,在追求成功中获得满足与愉悦,自尊得到提升,主观幸福感较高;而避免失败动机较高的个体即使在幸福的情境中也能看到威胁的因素,造成了主观幸福感的降低。
三、结论
第一,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在总体上没有性别的差异但在生源地上差异显著,来自城市的高职生主观幸福感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
第二,高职生的成就动机性别差异不显著。
第三,不同家庭背景的高职生在成就动机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来自农村的高职生成就动机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高职生成就动机,而来自城市的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
第四,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与成就动机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375.p<0.01), 与避免失败动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32,p<0.05)。所以我们要提升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需要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
参考文献:
[1]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高职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1996(4):56-57.
[3]景淑华,张积家.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青年研究,1997(1):21-25.
[4]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态.2000(4):23-28.
[5]余鹏,宿淑华,李丽.高职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5,1:43-44.
[6]郑雪,严标宾,邱林.广州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研究[J].心理学新探,2001第21(4):46-50.
[7]佐斌,张陆.学习目标和人际关系对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7,l5(1):37-39.
[8]谢晓非,王晓田.成就动机与机会-威胁认知[J].心理学报,2002,34(2):192-199.
[9]邹琼.主观幸福感与文化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2005,19(2):140-143.